hkbu-20140415b.jpg

 

trendhk 趨勢訊/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最近完成了前往其轄下中醫藥診所求診的逾30名冠狀動脈狹窄患者的臨床觀察研究,結果顯示中醫藥治療有效降低冠狀動脈狹窄程度達五成。

心髒病是香港最常見的致命疾病之一,位居第三位,當中以冠心病比例最高,佔心髒病死亡人數的68%。心髒病最常見於冠狀動脈狹窄及阻塞,俗稱冠心病,患者大多會出現心絞痛或心肌梗塞等症狀,一般的西醫治療包括藥物、「通波仔」或搭橋手術。

負責有關臨床研究項目的浸大中醫藥學院臨床部講師張紅霞博士15日與傳媒分享其觀察結果。她表示,中醫一般稱冠心病為「胸痹」和「心痛」,主要病因多為髒腑虛損、飲食不節、過於勞累、七情鬱結等,治療針對「本虛標實」的病機,一般以益氣、養血、助陽、滋陰,以及活血、滌痰、散寒、理氣和解毒的中藥組方,「通補兼施」。

張紅霞博士對31名患有冠狀動脈狹窄的病人進行了臨床觀察,對象包括23名男士和8名女士,年齡介乎38歲至87歲。全部患者均經過西醫血管照影或電腦斷層掃描檢查,有冠狀動脈一支或多支病變,狹窄程度由15%至100%不等,伴有胸悶痛、心悸、氣短等症狀,其中11人屬於「中度狹窄」,冠狀動脈狹窄程度介乎50%至74%,心絞痛明顯,影響患者正常生活;15人為「重度狹窄」,冠狀動脈狹窄程度介乎75%至100%,獲建議「通波仔」但不接受,尋求中醫治療;另外5人亦同屬「重度狹窄」,曾接受「通波仔」但失敗,獲建議進行搭橋手術但感憂慮,要求進行中醫治療。中醫師因應病人的身體狀況,採用辨證施治的方法,為他們調配合適的中藥處方,治療期由21天至16個月。

是次臨床觀察結果顯示,在17位進行過血管狹窄程度復查的病人中,14人顯示血管狹窄程度降低10%至50%,另外3人則無任何變化。納入觀察的31個病例中,22人接受中醫藥治療後,療效顯著,胸悶痛、氣短、心悸等主要症狀消失或基本消失;另外7人被評為治療有效,上述症狀發作次數、程度及持續時間有明顯減輕;餘下的兩個病例則被評為無效,中醫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總有效率達94%。

張博士表示,整體而言,中醫藥治療是冠心病患者手術以外的一個較佳選擇,有效降低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可達五成,78%的患者於6個月內降低動脈狹窄程度,其中50%的患者則於3個月內達致該療效。張博士指出,中醫藥可防治血管局部病變,同時標本兼治改善患者主觀不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體現整體治療優勢。

標簽: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