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家輝的美國夢
歷任美國駐華大使都是白種人,惟有駱家輝是華裔。美國駐華大使們返國後,多有高就,甚至選上總統。駱家輝離開北京,將為其美國夢揭開怎樣的新篇章呢?
今年3月1日,64歲的駱家輝(Gary Locke)正式離任,結束了為期30個月的駐華大使生涯。「我為我的華裔血統和中國文化感到驕傲。」在告別記者會演講的最後,駱家輝一如既往地以這句話作為結束,且不忘加上一句:「但我是一名美國公民,我為美國的價值觀感到自豪。」
今年3月卸任返美後,駱家輝會做什麽?他稱,會更多地顧及家庭,照顧孩子的學業,並與家人分享時光。他還證實回到美國後不會參選公職,隻會積極幫助其他候選人獲選:「我現在和以後都沒有競選美國總統的意願,因為這個工作太難了。」
有大陸媒體統計,中美建交34年來,已有10人出任美國駐華大使。他們或多或少地擁有「中國緣」:首任駐華大使伍德科克(Leonard Woodcock)在北京喜結良緣;第二任駐華大使恒安石(Arthur Hummel, Jr.)、第四任駐華大使李潔明(James Lilley)、第五任駐華大使芮效儉(Stapleton Roy)都出生在中國;而第九位駐華大使洪博培(Jon Huntsman)不僅會說流利的漢語,還收養了一位中國女孩……駱家輝這位美國歷史上首位華裔駐華大使除了外表,是個地地道道的美國人,其奮鬥歷程也被視為實現「美國夢」的典範。
卸任後 做什麽?
繼續打拚政治生涯、期望仕途上更進一步,是部分卸任大使的首選。比如洪博培在任駐華大使一年半後宣佈辭職,就是為回國參加2012年總統大選,可惜選情並不理想。而美國駐華聯絡處主任老布什,回國後的政治生涯可謂一帆風順。他先後出任中央情報局局長、副總統,直至總統,成為白宮主人,被譽為「最有外交經驗的總統」。
職業外交官出身的大使,其外交生涯往往不會因卸任駐華大使而結束。芮效儉1994年離開北京,不到一年就出任美國駐印尼大使,之後他獲得美國外交界最高榮譽——「終身大師」(Career Ambassador)頭銜。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卸任的洛德(Winston Lord)大使,回國後也繼續效力於克林頓政府,退休時官居助理國務卿,主管東亞和太平洋事務。
不過,繼續從政並不是美國駐華大使們卸任後的唯一道路,選擇結束政治生涯,轉向學界或商界發展的也不在少數。首任駐華大使伍德科克卸任後,在密西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教授政治學。第二任駐華大使恒安石離開北京後,與一群同道者組成了一個非正式的學術組織,致力於中美關係的研究。同屬此列的還有出生在中國青島的李潔明大使,他退休後,一直在共和黨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擔任高級研究員,專注於東亞關係和東亞政策。
憑藉廣泛社會資源和影響力,躋身商界對大使們也頗有吸引力。曾在海軍服役30餘年的第七任駐華大使普理赫(Joseph Prueher),離開中國後曾在多家美國知名公司擔任董事職務,年收入近百萬美元。而創辦過律師事務所的雷德(Clark Randt)卸任大使後,則被中國厚樸投資管理公司聘為特別顧問。這家2007年在海外設立、專注於中國的私人股權投資基金,投資者包括新加坡淡馬錫控股公司、高盛、殼牌退休基金等知名海外機構投資者。
「駐華大使離任之後,前程怎樣主要取決於自己。」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達巍表示,美國社會存在「旋轉門現象」,因而這些卸任駐華大使在政治、商業、學界轉換也就順理成章,但他們也有個人的主業,所以當過商人的雷德才會繼續投身商業,搞情報出身的李潔明會繼續搞研究。達巍認為,駱家輝則最可能繼續以政治為業。
正事雜事 做了不少
其實,駱家輝當選駐華大使,最重要的因素並不是華裔背景,而是其強悍的商界經歷。中國美國商會(AmCham China)主席迪恩(Ted Dean)曾對媒體分析說,駱家輝在對華貿易談判中的出色表現是他被奧巴馬選中的主要原因:「駱家輝很熟悉中美貿易問題,也在為此努力,他不拘一格。」在就任時,駱家輝自己也宣誓「將盡心盡力、滿懷熱忱地為美國爭取利益」。
在成為美國駐華大使之前,駱家輝從政後最出色的表現就是在對華貿易上交出了漂亮成績單。華盛頓州聚集著微軟、波音、星巴克、亞馬遜等行業巨頭,駱家輝在州長任上時,訪華行程裏必有推廣這些企業的安排。2010年駱家輝在美國商務部長任上時,美國對華出口增長了34%。
駱家輝通過美國駐華大使館發佈離職聲明說,在任期間通過提高美國對華出口,增加了美國國內的就業機會,為美國企業打開更多市場,增加了中國在美投資。此外,他還將獲取簽證的等待時間從歷史最高的70-100天降至3-5天,從而大幅度提高了中國赴美的商務和觀光旅行人數。
中國外交部給予駱大使很高評價:「駱家輝先生擔任美國駐華大使以來,為促進中美交流與合作作出了積極努力,我們對此表示讚賞。」似乎在他任期內,中美之間發生的一切不愉快都已經煙消雲散。
除處理王立軍、陳光誠兩大敏感事件之外,美國駐華使館監測並公佈PM2.5值,恐怕是駱家輝最被中國民眾熟知的「政績」。駱家輝稱:「實際上我們沒有想著要對中國政府施壓。我們提供PM2.5的資訊是為了使館的工作人員及其家人,還有所有其他在北京的美國人。但這引起了很多中國人的注意。實際上,我認為是中國人把PM2.5的資料傳播開來的。很多人發微博,全北京都知道了,也傳遍了全國。」駱家輝的關注加速了中國民眾對空氣品質監測的認識,並推動中國國家環保部在《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修訂版中納入PM2.5,實現了中國對PM2.5標準的首次製定。
「作秀」惹人愛
來到北京之前,駱家輝就在中國贏得了少見的知名度。攝於2011年的一張照片中,他自己背著背包,與女兒在西雅圖機場的星巴克(Starbucks)買東西。這張照片在中國的社交媒體網站上廣泛傳播,許多人都對駱家輝這種外在的謙遜讚賞有加——自己背包,還用優惠券買飲料。然而,包括一些官方媒體評論員在內的其他人則提出了質疑,稱駱家輝的舉動可能是一場精心安排的作秀。
作為對這一爭論的回應,駱家輝在2011年8月4日上任後的初次媒體見麵會上就指出:「我和父母、妻子和孩子都直接代表美國以及美國作為自由、平等和機會之土地的希望。我,以官方身份,作為服務於總統和美國人民的美國駐華大使,將代表的正是這一永久希望和這些價值觀……」雖然作為「代表美國價值觀」的「百分之百美國人」,駱家輝從一開始就澄清了自己的工作與膚色無關,中國民眾仍習慣於將他與同膚色的中國官員進行對比。關於他是節儉還是作秀的爭議,更是從未停息。
2011年9月,駱家輝乘坐經濟艙去參加大連達沃斯論壇。在論壇上,央視記者芮成鋼向他提問時調侃道:坐經濟艙來開會是否在有意提醒「美國欠中國錢」?駱家輝說,對於政府官員,不管是其領事館的官員還是北京大使館的,也包括總統的內閣成員,一般的規則就是乘飛機時坐經濟艙。對於這番對答,某中文媒體的調查結果顯示,45%的人認為這個提問「是以中國官本位的思維去審視它國行政運行機製」;而關於坐經濟艙是否「作秀」的問題,有41%的人選擇「不在乎是否作秀,希望越來越多的中國官員也能多坐經濟艙」。
顯然,盡管有人批評駱家輝在「作秀」,仍有不少中國民眾喜歡他。
想當初, 駱家輝靠著中國大陸給華盛頓州訂單,背靠中國,做了華盛頓州長.接著踩著中國,又做了美國商務部長.然後這廝突然降級做大使,駱大叔在美國被主流貶了,老實得大氣不敢吭一聲 ,在主流麵前,點頭哈腰,膽小如鼠.也就是廣東,客家,台灣人跟在其後麵瞎起哄.個人以為這種人上去,對我們這些海外大陸美籍華人(非廣東,非客家,非台灣)沒半點兒好處,他上去也不可能幫我們 .
為人隻有觀點明確才能夠做出一番事業。駱家輝先生作為大使確實推動了美國和中國的交流,為中美的貿易發展做出了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