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廚餘問題引發關注,背後離不開民間機構的不懈推動。環保組織「地球之友」近年來發起多項運動,宣傳「惜食」,鼓勵食物捐贈,麵向政府做政策推動,頗顯成效。

「地球之友」曾調查超市棄置食物狀況,浪費之嚴重,觸目驚心。(受訪者供圖)


 

廚餘問題,近年在香港備受矚目。港府環境局數據顯示,香港每日棄置於垃圾堆填區的都市固體廢物,總量達9000噸,佔其中四成的「易腐爛的廢棄物」裏,絕大多數都是廚餘。以2011年為例,每日平均廚餘棄置量高達3600噸,重量等於250輛雙層巴士。對比其他亞洲城市,香港每年人均廚餘棄置量為0.13噸,而台北、首爾隻有0.07噸,少了將近一半,令香港相形見絀。

 

有鑑於此,香港政府2013年正式發起「惜食香港運動」,計劃在2022年或以前,將堆填區的廚餘棄置量減少四成。民間更是先行一步,獨立記者記者陳曉蕾調查香港廚餘問題,2011年出版《剩食》一書,剖析成因,討論出路。環保組織中,「地球之友」自2010年底開始關注廚餘議題,發起多項運動,號召港人「惜飲惜食」;另一組織「綠色力量」推動「中秋零廚餘」,提倡輕量中秋宴,減少節後丟棄月餅,環保過節;「綠領行動」亦舉辦「廚餘消滅活動」,呼籲餐館、酒家的食客減少浪費。

 

究竟何為廚餘?凡是食物製作、售賣到消耗過程中產生的各類廢物,從屠宰場棄置的動物下水,到家中廚房垃圾桶裏的果皮、茶渣、殘羹冷炙,都在其列。

 

香港的廚餘主要有兩大來源,三分之二由家居產生,其餘三分之一來自工商企業,如食物製造廠家、零售商、餐飲機構等。政府統計表明,近十年來,香港家居廚餘的變化量不大,工商業廚餘卻從2003年的每日463噸變為2011年的1056噸,增長一倍有餘。至2012年,這一數值終於回落至809噸。

 

「地球之友」組織環境事務主任馮詩麗認為,相較於家庭廚餘,工商業廚餘量的減少空間更大。地球之友自2010年底開始發起「惜飲惜食」春茗宴,呼籲舉辦春茗的企業、機構,將宴會上傳統的八至十道主菜減少兩道。據其估算,這樣能令每桌宴席的廚餘量減少3.8噸。同時,他們也鼓勵餐飲業者向顧客提供小份食物、輕量宴席。推行三年多以來,已有逾百家企業、機構及食肆參與該計劃。

「地球之友」環境事務主任馮詩麗。(陳玫)


食物回收 意義深遠

 

源頭號召惜食之外,地球之友亦推動食物回收捐贈。截至今年3月7日,由地球之友牽頭搭建的「救食平台–食物回收捐助聯盟」,已有43家機構參與。馮詩麗說,組織這一聯盟的初衷,一是方便有意捐助食物的商家聯絡接收團體;二是構築起團體之間的溝通渠道,譬如某幾家規模大、知名度高的團體要是收到大量捐贈,無法盡數接收,也能與其他團體聯繫調配,防止浪費。

 

有看法認為,捐贈食物不過是可以少點浪費,多給貧者一口飯,但馮詩麗指出,它的意義遠不止如此。她舉例說,本地一家知名西餅連鎖店,一直與回收機構展開合作,捐贈每日剩餘的麵包糕點,捐出的總個數迄今已達百萬計。後來有回收組織反映,稱這家西餅連鎖捐出的麵包越來越少。與公司方麵溝通後才發現,原來開展捐贈計劃之後,公司高層見到數據,意識到每日麵包剩餘量如此之大,便據此減少了製作量。這樣一來,商家的生產成本亦能降低,令經濟、環保效益都最大化。

 

而社會效益方麵,馮詩麗說,走進社區發放免費食物,可以令許多底層市民、老年人走出家門。不少團體藉此機會與他們交流,提供更多的社區關懷,像是告訴他們附近有哪些設施可以利用,或是幫助他們申請綜援(政府補助金),從而建立更好的社區的關懷網絡,拉近人際距離。

 

每天傍晚街市收攤時,回收機構的成員會推著小車,逐攤詢問是否有剩餘食物。收來之後,當晚就會分發給有需要的底層市民。馮詩麗坦言,回收捐贈的食物基本以蔬菜為主,魚、肉比較鮮見,數量也畢竟有限,因而不是說受到捐助之後,市民就不用自己掏錢買菜了。但是省下的這點錢,有時也能派上大用場。有位老人說,自己的丈夫患有心髒病,須每天服藥,原先用作菜錢的,如今能拿來多買些藥,或者買更好的藥。又如另一些家庭有孩子,這部分錢可以多買些書本、小玩具,豐富他們的生活。

 

馮詩麗說,食物回收過程中,常有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她曾遇到深水埗街市的一名菜販,不修邊幅,一眼看去非常市井,說的話卻深刻:「都是賣不掉的菜,扔了也是浪費,為什麽不盡一點力量,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呢?」這與部分大企業不願合作的傲慢態度形成鮮明對比。

 

又如去年5月22日,香港發佈黑色暴雨警告,所有學校停課一天。有一家供應學校盒飯的公司,淩晨時已煮好原本當天送往學校的四噸米飯。為免白白倒掉造成浪費,他們聯繫地球之友,由食物回收機構將米飯拿到幾個社區免費派發。地球之友還通過社交媒體Facebook(臉書)發佈這一消息,獲大量網民支持轉發。

「宣戰」超市 呼籲捐贈

 

2012年,馮詩麗與其他地球之友成員一起做了回「拾荒者」,檢視超市垃圾桶裏棄置的食物。據她們計算,香港本地四大連鎖超市,即百佳、惠康、華潤、吉之島,每日的廚餘總量達87噸,而其中三分之一仍可以食用,包括未過期的麵包、蔬菜、肉類等。而為防被人撿走食用,有的超市還會拆開食物包裝袋,在裏麵淋水甚至漂白水。

 

地球之友揭發「超級市場,超級浪費」之後,各大超市一開始均無回應。進一步施壓之下,其中一家卻在報紙上刊登整版廣告予以反駁,稱其所棄置的食物全部已「過期、損毀或腐爛」。於是馮詩麗等又以兩晚時間,收集到港島區一家分店棄置的200多個麵包,以此證明浪費嚴重、超市所言不實。輿論壓力之下,該超市三個月後終於作出回應,承諾參與食物捐贈。

 

馮詩麗說,去年地球之友又對超市食物回收情況作跟蹤調查,並致信四大超市詢問現狀,均得到了回覆。雖然各家超市參與回收的分店數量有多有少,至少都已在行動。而更重要的是,經此一「役」,廣大市民通過媒體報導,直觀地看到了香港廚餘問題之嚴重,其成效比一般的宣傳方式強得多。

機構回收食物之後,派發給有需要的市民。(受訪者供圖)


麵向政府 政策推動

 

除向財團、民眾多作宣傳以外,地球之友亦麵向政府做政策推動,他們建議政府研究引入「好撒瑪利亞人法」(Good Samaritan Law),鼓勵食物捐贈。馮詩麗說,許多商家對於捐贈食物的最大擔憂,是假如食物不新鮮,或存在其他安全問題,導致受捐者生病,就會引火燒身,惹上官司。而「好撒瑪利亞人法」旨在保護善意助人者,即使他們好心辦了壞事,帶來不良後果,也可以免於追究法律責任。這一法例若能推行,自然能夠打消商家的顧慮。

 

另一項訴求是呼籲垃圾收費。台北、首爾在廢物處理上成效卓著,領先其他亞洲城市,就與垃圾收費不無關聯。台北自2000年起實行垃圾隨袋徵費,南韓更是早在1995年1月即舉國推行。其後,兩地的廢物棄置量都大幅降低,回收率連年提高。香港立法會的一份資料顯示,2011年,台北、首爾的廢物回收率都在60%以上,而香港僅有38%。

 

馮詩麗更指出,香港所謂的廢物回收其實「水分」不小,多數都隻是打包出口,運往他處,真正在本地做的回收利用少之又少,相關產業光景慘澹。她認為,香港應落實「廢物生產者責任製」,在廚餘問題上,從生產商、零售商到消費者,每一環節都應分擔處理費用。垃圾收費所得可以用來建立基金,政府也可提供政策、經濟支持,幫助回收產業成長。

 

近期港府發佈2014至2015財年財政預算案,提出投放三百億港元,用於廢物回收和處理的基建設施,推動本地回收業發展。但馮詩麗分析說,這三百億中,約276億都將用於堆填區、焚化爐發展,餘下不到十分之一才用於回收減廢措施,投入力度或許不見得很大。目前,港府正在小蠔灣、沙嶺兩地興建有機資源回收中心,意圖將廚餘轉化為堆肥及用於發電。據估算,兩處回收中心每天共能處理大約500噸有機廢物。未來,港府則計劃在2024年前共設立6處回收中心,預計每日總處理量可達1500噸。但以目前每日3000噸以上的廚餘量而言,也隻及其中一半。因此馮詩麗強調源頭控製的重要性:隻要將每日廚餘量減少一成,已意味著可以少建一座回收廠。

 

好消息是如今廚餘處理思路日益多樣,除用作發電、堆肥之外,也有企業拿來製作魚糧、豬糧;或是經過發酵,製成清潔劑。另一方麵,民間組織重視學校宣傳,喚起年輕一代的環保意識;部分學校亦有先見之明,採購廚餘堆肥機,將校內廚餘轉化為堆肥。技術進步、觀念轉變之下,香港廚餘問題雖嚴峻,也並非破局無望。

標簽: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