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角色年齡如此年輕對她們所演繹的角色有很大的限製


 

trendhk 趨勢訊/近日,和美國電影業相關的一些重要機構發布了關於女性角色的調查報告,其中詳細報道了女性角色的台前幕後。在細讀了這份報告後,也許隻有一句話形容女性在電影產業中的位置:女性角色讓人憂心重重。

美國華盛頓郵報3月11日刊出文章,原題目為“好萊塢影視作品中的女性角色”,文章作者為阿瑞薩.羅森博格,中評社編譯其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馬薩.勞森是美國聖地亞哥州立大學“電視女性角色”研究的專家,她近期發布了一些列題為“這仍是男性角色占統治地位”的研究報告。結果表明,在2013年,前100賣座的好萊塢電影中,女性角色數量僅占15%,這其中73%屬於白人女性。另外,女性演員的平均年齡要比男性演員低,54%的女性演員年齡低於40,相比之下58%的男性演員年齡在30多或40多歲左右。在電影中,78%的男性角色有穩定工作,相比之下,女性演員中僅有60%的角色有工作。

根據這些報告,如果女性在電影中的角色可以忽略不計,或者隻能靠年輕漂亮混飯吃,這的確很讓人揪心。不過在震驚之餘,我仍然對勞森和南加大傳媒係主任史密斯提出兩點問題:首先,究竟上述數字意味著什麽?第二,是否他們認為未來女性角色的位置會有所改變?

勞森和史密斯表示,女性角色如此卑微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創作型作家通常情況下謹遵“創作性”建議:即根據自身所學所感撰寫故事。對於作家來說,這條建議可以讓他們寫作時不會脫離現實,更不會去寫僵硬或矯情造作的作品,因為一旦脫離現實,作家往往容易把世界中並不相連的人或事物硬性相連。顯然,完全遵守上述建議有一個極大弊端,即作者無法寫出升華版的故事(那些基於現實,但又具有創造性的故事題材)。

勞森說:“由於男性作家無法寫出身為女性的故事,他們隻好著重撰寫男性為主導地位的故事;同樣道理,女性作家也會偏向撰寫以女性為主的故事題材”。根據他們的研究,現在電影業中男性作家顯然占了主導地位,大約有85%的作者為男性,所以銀幕中男性角色重要性大於女性也就不足為奇了。

另外,勞森解釋道,由於長期以來女性角色在銀幕中的位置都比較固定,所以現代女性角色其實受了很多“歷史”的負麵影響。年齡問題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勞森發現,追溯電影歷史,銀幕中男女性一直有年齡差:女性普遍年齡為20到30歲,男性普遍年齡為30到40歲。

她還表示,“女性角色年齡如此年輕對她們所演繹的角色有很大的限製(很難想象一個20歲左右的女孩可以擁有極強的專業知識,或個人領導力),很不幸的是,大多數作家都將女性角色定位在20到30歲左右”。勞森最後補充道,她認為現在整個社會對“強有力”女性的形象都有所誤解,這導致作家無法在電影作品中很好展現女性角色的多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