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香椿的季節
真的來了
每到春天,高高大大的椿樹頂便會抽出紫紅嫩綠的新芽,散發著一股濃鬱而特別的香氣,成為許多人翹首以待的春季限定時令菜。
不過香椿在美食界的江湖地位曆來備受爭議。
厭它的人,對它難以形容的刺鼻氣味敬而遠之,甚至直犯惡心。
可這一點也攔不住愛它的人,將其視為人間至味,每到春天就眼巴巴地等著這一口。
都說“食無定味,適口者珍”,可人們為啥偏偏對香椿的愛恨這樣極端?
都怪“樟腦、龍腦、丁香烯、欖香醇、雪鬆醇和合金歡醇”等多種揮發性物質的混合,賦予了香椿這般的獨特氣味。
既然是爭議頗多的春味,那麽用香椿做成的菜,自然也無法逃過“再來一盤”與“趕緊撤走”的宿命。
香椿炒雞蛋,是香椿愛好者心頭的白月光,同時也是畏懼香椿者的催吐劑。
新鮮香椿芽切碎後,入沸水焯,迅速由紫紅變為嫩綠便可撈出,加入打散的蛋液混勻倒入鍋中,可煎可炒,可老可嫩。一口咬下,綿密雞蛋裏包裹的香椿碎略帶嚼勁,十分迷人。
不得不說,香椿和雞蛋真是絕配。
一碟嫩黃淺綠相間的香椿炒蛋端上桌,拚出了專屬春日的柔和色彩,仿佛暖陽一般照亮餐桌。原本不喜歡的怪味,現在卻聞起來有種春日特有的生命力,令人全然沉浸在春の味裏。
香椿拌豆腐,北方經典的春季開胃小菜。切碎焯好的香椿,拌上不易碎的北豆腐塊或者豆腐絲,白白綠綠,香氣撲鼻。
細碎的香椿調味,厚厚一層覆蓋在碾磨過的豆腐上。略帶油脂氣的“椿”味與豆腐的醇香融為一體。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賞它的回味無窮,相反,甚至可能將它納入中國最難吃菜品的top3裏,沒有一點商量的餘地。
這是一道讓人靈魂都為之一振的美食。
相比香椿炒雞蛋的家常、香椿拌豆腐的清新,炸香椿魚更多了一股市井煙火氣。和魚香肉絲一樣,炸香椿魚裏,也沒有魚,隻因其形似炸魚,遂得名“炸香椿魚”。
洗淨的香椿,加鹽後揉成條狀,沾勻雞蛋麵糊放入熱油裏炸至酥鬆香脆,佐以胡椒鹽入口,香鮮的春味在味蕾綻放,美得愛它之人旋轉跳躍閉著眼,甚至奉為春味經典的同時,也讓無福消受其味的人眉頭緊鎖,懷疑人生。
不愛香椿的人,根本不會這麽做。
舊時的北京,有很多被稱為“大酒缸”的小酒鋪,供應的下酒菜種類頗多,香椿豆就是“時菜”之一。與之並列的,還有醉蟹、魚凍、芥末墩和菠菜粉等,四時風物,一應俱全。
將煮熟的黃豆或毛豆和焯過水的香椿碎滴上食鹽和香油拌勻,無需多餘調味品,即成一道佐酒佳肴。如果再稍稍放上一夜,待香椿和黃豆的香氣完全融合,就更加可口了。
在香椿愛好者的世界,香椿隻要和富含蛋白質的食材放在一起,味道就不會太差,無論是香椿拌豆幹,還是香椿拌雞絲,都很適合下酒。
酒斟滿,與朋歡,推杯換盞間又是一年,是時候會會老友,一起做香椿舔狗了。
隻有香椿幼芽才有濃烈的香氣。穀雨之後,嫩芽逐漸木質化,鮮味不再,因而“穀雨食椿”又名“吃春”。
正因時間有限,香椿芽才猶為珍貴。頭茬香椿芽的價格可能高達十幾塊錢一兩,但哪怕財務無法自由,也擋不住香椿愛好者們的腳步。畢竟,能品嚐到這種鮮嫩滋味的時間真的太短暫了。
不過,人類自有留住春光的智慧,為香椿愛好者們提供全年福利。
把香椿焯好、曬幹而成的幹香椿,若儲存得當,留一到兩年都不成問題。隻要在水裏浸泡兩個小時,香椿便會恢複鮮嫩清香。在吃不到香椿的季節,也能給人莫大的慰藉。
香椿醬也是同理,把香椿洗淨焯好,切成碎末,再加鹽調味,根據個人口味加油或辣椒,若是撒一大勺辣椒麵,潑上滋啦啦的熱油,攪拌好後放涼封存。想吃的時候,無論是挖出一勺配米還是拌麵,都很銷魂。
至於香椿與香菇這兩種風味獨特的食材,一旦相遇,便能碰撞出驚人滋味。既有兩種食材細細碾磨好的菜泥,也有嚼勁十足的香椿碎和香菇粒。開罐的一瞬間,綿長的香氣仿佛將人再次帶回了草長鶯飛的四月天。
雖然香椿是土生土長的中國蔬菜,但它也有西式吃法,比如將香椿做成醬汁拌入意大利麵。
雖未親自嚐過這款香椿意麵,不過想來,如果每根麵條都充分浸透了香椿的香氣,香椿愛好者們一定會食指大動吧。
參考資料
陳玉麗,阮誌鵬,林麗珊,李春來:
《香椿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人民日報 《酒館(京津風物小記)》
汪曾祺《食豆飲水齋閑筆》
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