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月的一天深夜,在河南省上蔡縣郭莊村東麵的一處高崗上,幾個黑影在手電筒微弱的光線下晃動。幾分鍾後,一聲巨大的爆炸聲突然響起,沒有人知道村外的荒野裏究竟發生了什麽。
郭莊本是一個人口隻有幾百人的小村東,村民種地為生,過著安寧的生活。但某天起,崗地裏夜間開始不斷傳來爆炸聲,每次巨響過後,村中地裏就會出現一個個深深的洞穴。很顯然,有人在盜墓,動靜還不小。
這事兒馬上引起了河南省文物部門的關注,2005年5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專家就趕到了郭莊。在很多專家看來,勘察被盜墓賊屢次光顧的墓葬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苦差事,現場有可能一片狼藉,盜墓賊也不會留下什麽值錢“寶貝”。經過鑽探,專家們判斷,土崗下麵有可能是一處春秋戰國時期的高等級墓葬,規模龐大,堪稱王陵規格。
但隨著考古的進一步深入,專家們突然發現了個巨大的秘密。
每一次探鏟打向土層深處時,都會帶出來一些黃色的細沙。難道真的有用沙子埋葬的古墓嗎?如果下麵都是沙子而不是古代墓葬常用的五花土,那它還是一個真正的墓葬嗎?
在查閱了一些考古資料後,專家發現,曾經在河南輝縣發掘出戰國時期魏國王室的墓葬,魏王墓就是用沙子埋藏的,這種與眾不同的埋葬方式叫做積沙墓,這種墓葬是盜墓者最為頭疼和害怕的墓塚類型之一。
營建時,需開挖十幾米深以上、麵積達幾十甚至幾百平方米的地下空間。在依風水術定好棺槨的朝向、方位後,回填的不是挖出去的泥土,而是幹燥的細沙,之後才以泥土覆埋,並將四周夯實築牢,除非將所填之沙全部掏盡,否則不能進入墓道與墓室。
傳說這些沙子是經過烘炒或是曝曬的。為什麽要將沙子烘幹?一是可以保持地下幹燥,防止屍體過早腐壞,二是增強防盜效果。幹燥的細沙如水,流動性極強,盜墓者無法在這種土層上挖掘盜洞,這邊挖那邊滿。
有些積沙墓中,還埋有巨大的石塊,由於細沙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加上石塊的重量,很容易塌方把盜洞掩埋,甚至把盜墓賊砸死砸傷,因此盜墓者無法通過挖掘地道的方式進入墓室盜竊。
有時候僥幸在一處挖出了個坑,人下去的途中,很可能被泄漏的細沙迅速掩埋,並造成上層塌方。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則很少有人能生還出來,最終成為殉葬品,這是“流沙墓”令盜墓者恐懼的根本原因。在兩千多年前,有能力建造這種陵墓的人,也一定不是普通的人物。
這個發現,本應該可以讓考古人員放心點兒的,但沒過多久,墓葬東部,一些東漢時期的遺留物讓考古人員的神經又緊繃了起來:在盜墓最為猖獗的東漢,這座大墓也許曾經遭受了被大揭頂式的毀滅性盜掘。七個漢代盜洞,一個現代盜洞通過用木板架設巷道的方式已經穿透墓壁進入了墓內,這顯然是為了對付墓中的流沙而設計的!
這下,人們的心又涼了。
挖掘工作繼續進行著,整個墓室的全貌已經完全呈現出來。除了大量的細沙,墓中開始不斷出現大小不一的石頭,這完全符合積石積沙墓的特征。
但幾個月過去了,無論如何挖,都找不到棺槨,除了一些支離破碎的小物件,還沒有找到一件像樣的東西,難道,主棺槨被盜了?或者,這是一個假墓?如此巨大的工程,隻為造一個假墓?不正常,太不正常了!專家大膽猜測,墓主人棺槨可能還在更深的沙層下麵。
工人們繼續向下清理,沙土中突然出現了很多紅色的圖案,這樣的圖案正是戰國時期貴族墓葬棺槨上常用的裝飾,沙子中還不時出現一些金箔,這讓所有人都感到興奮不已,這些現象至少說明,在更深的沙層下麵還隱藏著人們不曾預知的東西。
當槨室東部的沙土被清理幹淨以後,大大小小的青銅器堆滿了墓室東部,雖然大都破爛不堪,但可以看出這個墓葬的規格非同一般。
除了積石積沙,槨室上方的沙層中還埋有兩個木箱,周圍暗藏冷石,這是專門迷惑盜墓賊的疑棺。
什麽意思呢?就是這墓主人費盡心思,在最有可能出現棺材的土層,搞了兩個假棺材,你挖光了沙子,避開了石塊,突然發現,哇,終於挖到棺材了,一打開,這棺材裏隻有石頭!你說氣不氣?當你氣得不得了的時候,這老弟就躺在這倆假棺材下偷笑呢~
伴隨著一件件文物的出土,一個個巨大的盜洞也浮現了出來。包括上文提到的現代的(9個)、東漢(7個)的,還有幾乎和墓葬同時代的,一清點,大大小小共17個。但這一係列或隱蔽、或野蠻的盜墓方式,都沒能驚擾墓主人,足見積沙墓的反盜墓功效。
據統計,這個墓的填土下麵有厚近11米的積沙,估計原有積沙在3000立方米以上。墓主人如此費盡心思,也隻是想用這種方式,為自己建造一個永遠不受侵擾的地下世界。
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