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是中國人的主要工具,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大特色。小筷子蘊含大智慧。
世界上使用筷子的國家真不多,也就是中國,韓國,日本,朝鮮,馬來西亞等國家。
有一個外國小哥使用筷子的視頻,也讓很多中國網友著急啊!
一雙筷子,難倒英雄好漢!所以,會使用筷子真不簡單哦!
關於筷子的起源,有很多的傳說,其中一個是說:大禹為治水患,每天都特別的忙碌辛苦。有一次,大禹在野外煮肉吃,陶鍋裏的肉很燙手,他不想浪費時間,便砍下兩根樹枝,把肉夾出來吃。久而久之,大禹練成了用樹枝夾取食物的本領,他的部下見他這樣吃飯,既不燙手,也不會把雙手弄髒,於是紛紛仿效,這樣就產生了用筷子吃飯的習俗。
使用筷子是一種複雜、精細的動作,涉及肩部、手臂、手腕、手掌、手指及手背等30多個大小關節和50多條肌肉的協調運動,與腦神經活動也十分密切。手的動作越多越精細,手腦之間的往返傳遞信息就越頻繁,越能激發腦神經中樞的發育。
人的所有的動作都是由運動大腦皮質所控製的,而人的手部動作之所以有別於其他低等動作,就在於人的大腦皮質的發達及手部動作的控製。如果細看運動大腦皮質示意圖,我們會驚奇的發現:在我們身體占絕大部分的軀幹、四肢,反映到大腦皮質上,僅占了很小部分,而手指的控製卻占了很大部分。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兒童的智慧在手指頭上。”他證實,手指活動能刺激大腦皮質運動區,促使某些特殊、積極而富於創造性的區域更加活躍,進一步增強大腦的思維能力。有位對手腦關係作過多年研究的學者指出,要培養聰明伶俐、才智過人的兒童,就必須讓他們鍛煉手指的活動能力。而筷子是鍛煉孩子手指活動能力的最佳工具。
曾有學者調查過50個不同層次家庭72名子女,讓家長們回憶其子女用筷子進餐開始時間的早晚。統計發現,使用筷子進餐時間越早的孩子,其智商和動手能力均優於其他的孩子。那麽,孩子應該從幾歲開始學習使用筷子呢?
對於孩子來說,嬰幼兒時期是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皮質細胞在3歲時已基本分化完成,所以3歲之前是兒童智力發育的關鍵時期,當然,也是孩子學會使用筷子進餐的最佳時期。那麽,讓孩子用筷子吃飯有哪些好處呢?
1、強化手部動作的精細度和協調性
日本科學研究專家表示,筷子是一種複雜、精細的運動,可涉及肩部、臂部、手腕、手掌和手指等30多個大小關節50多條肌肉。對於孩子來說,一日三餐用筷子吃飯,不僅可以鍛煉手指的靈活性,同時也可以強化手部動作的精細度和協調性。
2、促進視覺發育,預防斜視和弱視
在使用筷子夾食物之前,離不開眼睛的視覺定位,即兩眼注視同一目標,再將它們分別所得的物像融合成一個完整的像。這一過程看似簡單,但需要兩眼外肌的平衡協調,視網膜黃斑中心凹有共同的視覺方向,以及大腦皮層中樞對成像的完善的融合機製!因此,經常使用筷子能促進視覺的發育,對於預防斜視和弱視都是大有幫助的!
3、健腦益智
科學家研究證實,人的大腦皮質和手指相關連的神經所占麵積最廣泛,大拇指運動區相當於大腿運動區的10倍,可見手和大腦有千絲萬縷的聯係。孩子用筷子吃飯可以讓手部功能得到充分鍛煉,而手部功能的不斷進步和完善有助於大腦的發育,進一步增強大腦的思維能力,從而達到健腦益智的作用。
孩子用筷子進餐有著眾多好處,但是仍有大部分家庭遲遲不讓孩子用筷子進餐,尤其是孩子交給老人帶的家庭,孩子要不使用勺子吃飯,要不就是依靠家長喂食。在很多家長看來,讓孩子自己用筷子吃飯的話,一來,吃飯比較慢,而且很多孩子不好好吃飯,這樣容易吃不飽;二來,孩子會弄得滿地都是飯菜,收拾起來比較麻煩。
其實,沒有哪個孩子是天生就會使用筷子的。會用筷子的孩子都有過將飯菜撒的到處都是的經曆,這是不可避免的,家長唯有多點耐心,多點鼓勵,幫助孩子盡早盡快的學會使用筷子。
一般孩子到了2-3歲,就喜歡模仿大人用筷子吃飯,有拿筷子的要求,這時父母就應當因勢利導,讓他們學習用筷子進餐。對初學用筷的小孩來說,家長可以考慮給孩子買學習筷,以幫助他們更好更快地學會使用筷子。另外,初學時,先讓小孩夾一些較大的、容易夾起的食物,即使半途掉下來,家長也不應責怪他們,一定要點耐心,多點鼓勵。
孩子若能早點學會使用筷子吃飯,不僅無形之中鍛煉了大腦,同時,也能盡早的到達生活自理,家長也能省點事。再有,讓孩子早點學會使用筷子吃飯,也是為進入幼兒園做準備,畢竟幼兒園沒有人會給你家孩子喂飯的。
可以陪保寶寶一起玩用筷子夾石塊的遊戲,或者是花生米豆子等,提升寶寶對筷子的興趣。
寶寶使用筷子注意事項
1:不要讓寶寶拿著筷子走路,以免摔倒戳到自己
2:最好使用木質,竹製筷子
3:在有家長監護的情況下使用筷子
4:三天一次消毒,半年更換一次筷子
5:給寶寶準備長短粗細合適的筷子
萬發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