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順治康熙瓷器欣賞分析

(2018-12-20 12:23:39) 下一個
 

1、器形敦重古拙,新創器形繁多。琢器的頸部,較其它時期細長,圓器以墩式為主。

  2、胎堅質細,縝密似玉,修胎規整,普遍有厚重感。

  3、釉麵光滑細膩,胎釉結合緊密,釉麵有早期的青白演變為中期的粉白與漿白色。中期以後至雍正時期又變化為硬亮青釉。

  4、青花使用國產珠明料,青花色調翠蘭色為主,均有色調深沉,緊貼胎骨的特點。

  5、五彩與其它彩器,早期色彩濃重、豔麗,中期漸淡,晚期色調柔和。

  6、早期器物口部常塗醬黃釉,一般器口均施一層含粉質的白釉,給人以加厚口沿凸出的感覺。

  7、五彩是由紅、黃、蘭、綠、紫等五個顏色組成。明代 五彩是由紅、黃、綠、紫四種釉上彩和釉下青花組成。以釉上的蘭彩,代替釉下青花。還有紅、黃、綠、蘭、黑組成。康熙時五彩有的增加了金彩,使畫麵富麗堂皇。

  8、這時三彩器較為盛行,有黃地三彩、綠地三彩、紫地三彩、墨地三彩、醬白地三彩、虎皮三彩。此時還有釉下三彩,即由青花、釉裏紅和豆青三種釉下的色彩組成,它是康熙時期一種特殊品種。康熙抹紅,其色為正朱,鮮豔奪目,其官窯彩碗為最佳。釉裏紅亦為上乘。

  9、康熙後期,出現了郎窯紅,器物口沿有“燈草口”是從明代永樂時期出現的。

 

 

  10、康熙時,彩繪人物,多用蘭筆勾出麵目,甚為耐久,美人兩頰又往往暈以淡赫,頗為嬌燒。人物衣裙最為生動,樹則老幹銼費槎榧,花則風枝婀娜。畫鬆為茄色之幹, 墨色之針,渲以硬綠,給人以濃翠欲滴的感覺。

  11、圖案紋飾時代感較強,其畫意、筆法、布局、施彩工藝等均有特定的時代韻律。題材為曆史典故、人物故事,還有漁家樂、耕織圖、海、樵、耕、讀等。此外,還有草蟲、花鳥、雲龍、山水、八仙人、八仙慶壽、八寶、博古、纏枝花卉、樓台殿閣、合合二仙、三星人等。

  12、器足,有平足、寬厚圈足、雙圈底、二層台底、拱壁底、圈足。

  13、康熙時有一種雙底大盤,足底有兩個圈,在兩圈之間,有個深槽,這種雙底大盤,比較典型。還有這時的筆筒特點是上下兩部分粗些,中腰較細,底麵有一圈無釉。

  14、康熙宮窯款以書寫為主,大多寫在器底部,有少數寫在器身上,一般為“大清康熙年製”有六字二行、六字三行、民窯器物一般無款,有的器物僅有青花雙圈或一秋葉、盤腸等。

順治、康熙時期瓷器的認識

順治時期(一)

(1644---1661年)

一、  順治時期瓷器的概況

    清政權初立之際,各地戰尚未平息,以景德鎮為中心的瓷業生產,從晚期時己趨衰落,到清初更加頹敗,一度處於停滯狀態,時值百廢待舉,清政府對官窯的生產尚無暇顧及。因而,順治時期遺存的傳世品中,署官窯款的器物甚為罕見。品種多僅見青花、五彩、黃釉、茄皮紫釉等數種,常見的多數為民窯生產的日常用具和供器之類。由此可見,清初的禦窯廠,在當時三藩割據的動蕩局勢下所受的重挫和冷遇。

    終順治一朝十八年,景德鎮禦窯廠改變了從前那種專為皇室燒造的舊製,代之以明末已經開始的“有命則供,無命則止”,“官搭民燒”的辦法,從藍浦所著《景德鎮陶錄》等文獻中可知:順治八年,清室開始沿襲明代宮廷舊製,下令燒造黃龍碗。“國朝建廠陶,紿於順治十一年,對奉造龍缸……經鐃州守道董顯忠、王天眷、王鍈等督造,未成。十六年,奉造欄板,……經鐃州守道張思明、工部理事官噶巴、工部郎中王日藻等督造,亦未成。十七年巡撫張朝璘疏請停止。而後,浙江巡撫郎廷佐督理景德鎮窯事。”。上述記載,說明順治八年始燒宮窯器。曆時十年,到順治十七年還未能燒製出較好的龍缸和欄板。若將不多的順治官窯傳世品與康熙官窯相比,也可發現兩者在造型、胎釉、紋飾及款識字體方麵都十分相似,從而可推論,大部分順治官窯器的製作年代應為順治晚期。此外,對不署款的民窯器,以往在鑒定時大多隻斷定其大概,習慣於將略細的一類定為康熙時期,較古拙的一類歸於明末,或統稱“明末清初器”。其實,若將此類器物與明末崇禎時及以後康熙時的認真對照,其同類器造型的微異,審其圖案紋飾,查其胎釉、圈足的特征,就不難看出其間的差別。例如:順治琢器中的蒜頭瓶,口較明代晚期的稍向外捲;罐類器型樸實,胎體厚重,平麵細潤的沙底倭角向器壁彎折處露胎較多;圓器是的盤類,器壁較崇禎時的弧度略大,口邊不僅飾單環線,畫麵還隨器口的環線旋轉而繪,布滿盤心,頗有廣角環景立體感。紋飾也有自身的特點,如粗獷的山石,誇張的龍,獸紋及斑片浮雲等,都是順治時新出現的特殊畫麵。署順治年款的官窯器物極少民窯器物製作大多欠精細,胎體厚重,釉麵青白,器足高深,具有明顯的明末清初特征,造型及圖案也較多的保留晚明風格。然而,青花的繪畫技巧卻有了新的突破和發展,改變了明代以來的粗獷筆法,運筆時勾、染、皴、擦並用,紋飾多能分出陰陽麵的層次,僅此而論,己顯現清代風格獨特的新貌。

    對明、清兩代瓷器的分界和順治瓷器的斷代問題,國內外有許多學者作過探討。如何理清明末清初這段時期難混淆的情況?如何辨認出從明過渡到清的順治瓷器?這正是古陶瓷鑒定工作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筆者認為,不宜籠統地稱之為“明末清初器”;隻有進行必要的排隊列比,選出獨具時代特征的器物,孰為“明”,孰為“清”,是不難分辨的。“大清順治年製”官窯款和順治幹支紀年款有器物,故宮博物院和上海、蘇州、廣州等地的博物館均的收藏,盡管數量不多,對於辨認明末清初易於相混和順治、康熙間不易判別的器物,卻是有助於斷代的極其重要的實物資料。

二、  造型特征

    順治瓷器,造型古樸,胎體厚重,如瓶、樽、罐、爐、海燈、大盤類。造型雖部分承襲前朝,具有明代遺風,但也出現一些新穎的品種,如繪怪石花卉紋飾的盤、碗、斑片雲中三現的龍紋筒花觚等。署順治年款的官窯器中多圓器;民窯則以佛前供器為多,器型稚拙,器足寬厚,露胎較多,砂底光潤,釉質青白。因順治民窯大多無年款,故易與明末和康熙初期器物相混,鑒定時應從造型、胎釉、紋飾上作比較,有的還可以器上的幹支年款為佐證,去“對號入座”。

    器型選例:

    筒瓶——亦稱作“象腿瓶”。廣口微侈,短頸溜肩,無釉的細砂底光潤細膩。明代萬曆時已經出現雛型,器為直口,豐肩,腹下漸收,圈足釉底;天啟、崇禎時的所變化。順治時起賦予“大清天下第一統”的寓意,從而成為順治、康熙兩朝最為流行的器物。青花器多繪博古、花鳥、山石芭蕉等圖案。五彩器紋飾則以人物、雉雞牡丹和錦地開光玉蘭、牡丹等為主。

    蒜頭瓶——口部呈收口、撇口或直口,下作蒜頭形,口沿多施醬黃釉。長頸,扁圓腹,圈足光滑。有的器物圈足修胎工藝較粗,不很規整,加之胎體厚重,釉麵不夠光潤而顯古拙。常見的有青花器,頸部以上多繪荷花、蓮辨和向上的長條蕉葉,腹部多繪纏枝蓮、麒麟芭蕉、虎牢關等。

    橄欖瓶——洗口束頸,鼓腹下斂,足部外撇。胎體厚重,釉質肥腴。上海博物館收藏有順治青花橄欖瓶一對,其高54厘米,頸部有對稱的兩個小圓孔,醬釉口下飾倒垂的蓮辨紋,頸部飾兩層勾邊露白的雲朵紋,腹部為火珠雲龍紋,一側緊寫幹支紀年款,青花色調黑藍。

 

 

    洗口獸耳瓶——器型特殊,似西藏喇嘛教所用的號筒,故又稱作“號筒樽”,亦為佛前供器。直口呈墩式碗狀,頸部飾雙獸耳,長頸向下漸放,溜肩長腹、下部外撇,平砂廣底。僅見青花與五彩品種,口沿下繪此時習用的倒垂蓮辨紋,頸部繪海水江芽和雲紋,腹部為海水斑片雲龍紋。其龍紋和山水的筆意渾穆蒼勁,紋飾布局疏朗開闊。

     觀音樽——其造型為後世康熙最為常見的觀音樽的前身,又稱“大口樽”。撇口短頸,豐肩漸收,長腹近足處外撇,胎體厚重,砂底無釉。故宮博物院藏有五彩纏枝牡丹器一件,胎體厚重,器身高達58厘米,畫意豪放,花葉中,其青花呈濃豔的黑藍色,紅綠彩深重鮮明。

    筒花觚——侈口,中腰漸縮,器身細長,平底無釉,胎質細白,器底有的可見旋痕。器口多施醬釉。青花器中除繪山石芭蕉、麒麟及枯樹花鳥紋的一類外,還有繪龍紋的,龍紋以粗獷的皴點斑片雲相襯。青花色澤多不鮮豔,且釉麵有混濁現象。大器高約45厘米。以署幹支款和無款器較為多見。

 

 

    花觚——胎體厚重,器形細長,高約45厘米。侈口,頸下漸收,腹部微有平凸,腹下漸向外撇,與器口大體相當。砂底,足際修胎圓滑,有的中心留有釉斑。紋飾內容多為大博古插花。三果、麒麟芭蕉、雉雞牡丹、列國人物故事等。還是由筒花觚演變而成的器型,最早出現於明崇禎時期;清初腹部逐漸突起,康熙時己成鼓腹狀。過去通稱為明彩的花觚,有相當一部分根據紋飾中粗獷遒勁的用筆和濃豔麗的紅綠色彩等特點,應列為順治、康熙時期的作品。

    將軍罐——因寶珠頂紐蓋狀似將軍盔帽而得名。初見於明嘉靖、萬曆時,至清順治時基本定型,康熙年間人物湧現。順治時的,器型豐滿,器身較粗矮,直口豐肩,腹下斂,平麵砂底,偶有火石紅色。有的高達一米左右,頸部有孔可以穿釘上鎖。出土的將軍罐,多為佛教僧侶盛殮骨灰之器。其中青花器,常繪雉雞牡丹、雲龍、麒麟芭蕉、寶相花等紋飾。

    罐——直口露胎,豐肩收腹,平底無釉,有的可見螺旋狀削痕。常繪竹石芭蕉、麒麟、雲龍等異獸和大博古等圖案。

    香爐——侈口短唇,圓腹,器壁較深,高深圈足,無釉砂底,口部塗的醬黃釉。多見青花器。青花色調濃淡相間或呈灰藍,且有暈散,模糊不清。型製雖與明代天啟、崇禎時相近,但紋飾上的變化卻較突出,如出現了斑片雲紋中藏身露尾的行龍、粗放生動的麒麟的神態飄逸的竹林僧人等,用筆潑辣、豪放。

    筒式香爐——直口筒形,平底無釉,器壁下部較厚重,口沿常施醬黃釉。見的青花器和五彩器,多繪纏枝蓮、雲龍與開光麒麟等。

 

 

    淨水碗——器口微斂或微侈,圓腹下收,胎質細膩,釉色青亮,器口施醬釉。因屬佛前供器,故常寫幹支紀年款。上海博物館藏有一件順治十四年青花山水人物淨水碗,口沿外塗以簡單的重色蓮辨,腹部紋飾主題為竹林山石和僧人,人物神態自然,繪畫較為細緻工整,器壁寫有隸書年款,體式與中國曆史博物館所藏明代崇禎十二年青花山石芭蕉人物淨水碗相似,但較之前件,器身略矮,腹垂,口徑開闊。研究明末清初幹支年款,此碗是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此種造型的淨水碗,有的配有類似紙槌瓶樣的燈座,俗稱“海燈”,傳世品器座往往不存。

    盤——器分撇口,收口或淺盤等式。口徑大小不一,大器數量較多,一般口徑為38厘米,呈收口弧壁狀,器壁較深,高深圈足的足脊部光潤,足內圈邊際釉麵不齊,露胎較多,且泛淡紅色,胎白緊厚,釉質青亮。口多施醬黃釉。青花器多繪麒麟芭蕉、荷蓮、纏枝蓮、龍紋、八仙慶壽、仕女嬰戲圖等。彩器多給西廂故事、五老觀畫等。圖案中常見短詩題句,或贈友留名幹支紀年款。器底多署“玉堂佳器”隸書款識。中、小盤類器型如上,但器壁較淺坦,青花紋飾以洞石花卉、秋葉題句多。有的在塗藍的秋葉中雙勾白文題句或玉蘭花。此類圖案的盤、碗曾在順治朝風行一時,傳世品至今仍多見。署官窯款的盤類,以撇口式為多,器口微向外折,器壁淺坦,圈足矮廣,足徑較大,器底署六字或四字楷書款。

至於雙圈底足和寬圈足的製作時代,一般多認為始於清代康熙時期,其實晚明時已經出現,順治時則多加以發展。如遼寧省文物商店收集到的順治五彩五老觀畫大盤,其足內有較寬無釉溝槽呈雙圈狀。而康熙時稱作拱壁底的那種外高內低斜削的砂底寬圈足,早在明代萬曆晚期就己出現。如繪青花白菜露筋的碗、盤,青花加繪淡色釉裏紅小魚的盤、碗,以及崇禎時一側寫有長篇文字(如〈赤壁賦〉)另一側畫人物,和畫有城廓的盤、碗等,這種拱壁底工藝,相沿成習,到了康熙時蔚然成風。

    碗——收口式碗與盤類紋飾相似,多繪洞石、秋葉、花卉,除題有幹支紀年和“百花齋”款外,也的署“梓桑軒”款的,馬蹄形小碗類,微撇的敞口施醬黃釉,器壁較直,胎體略厚。近年

北京建築工地出土一件青花牡丹花碗,它與蘇州市博物館收藏的一件繪有天女散花圖的青花碗造型一致,青花色澤較鮮亮,署“大清順治年製”的官窯款。其款的體式與康熙早期官窯款一致,並明顯同為一人手書。

三、圖案紋飾特征

    順治時期,瓷器的裝飾工藝,有印、刻、劃、繪等。圖案紋飾的演變較為明顯;晚明時富有民間生活氣息的繪畫題材(如捕魚、牧牛等)己漸消隱,代之以粗獷豪放的怪石花卉與工麗瀟瀟的人物故事,呈現了典型的時代風格。尤其是這一時期常見的幾種特殊圖案,使人觸目即有清初之感。例如:

    雲龍——以雲龍為題材的繪畫較為多見,官窯器上的龍紋,形狀整肅;康熙時也一樣。民窯器的龍形高大雄壯,以頓捺皴點手法渲染遊龍浮雲,翻騰轉側,一身三現,確有“雲從龍”之感。此種斑片雲紋,順治時最為流行。另有在雲朵外線以廓線勾勒,形成一圈露白的畫法,亦較特殊。

    瑞獸——以伴有山石芭蕉的麒麟,獨角獸等為多,用筆粗放、生動,大有呼之欲出之態。康熙朝所盛行的奇禽怪獸開光圖案,亦當滋蔓於此。其青花色調,或濃或淡,有的甚至暈散不清,然而,此類黑藍、淡藍以及淺淡模糊有色澤,卻更能烘托出猛獸的氣勢。瑞獸圖案之所以流行於此時,應與當時戰亂的社會背景有關,結合明末清初盛燒佛前供器的特點,從一個方麵反映出民間希望神佑,祈求國泰民安強烈願望。

    雉雞牡丹——明代嘉靖、萬曆時始有的雉雞牡丹和山石圖案,到此時開始流行,多見於青花和五彩器。牡丹花朵作盛開狀,內心花辨分向兩邊,故稱“雙犄牡丹”。這種圖案,在晚明天啟初具雛形,至清康熙時盛行,成為一代的標識。

    人物——傳世品,書有“大清順治年製”官窯款及明確幹支紀年款的青花人物器,繪畫內容相當豐富,有天女散花、八仙、羅漢、竹林僧人,西廂記等,人物神態飄逸,並注重以場景烘托人物,遠山近水、亭榭庭院集於一畫,畫工細膩,且采用分水、皴點、淡繪及濃筆渲染等技法。特別是胎質細密、色調翠藍沈靜的青花器,發展到康熙朝,有“出藍”之譽。明代晚期畫中題詩及寫年款的習慣,在此時的青花與五彩器的人物畫麵上仍有青現。故宮博物院所藏順治十五年青花人物大盤,在江西饒州守道五鎂監製的贈品,堪稱順治青花人物的代表作。

    樹葉山石——民窯青花盤、碗中,多見僅畫一片樹葉或單一多孔洞三石的紋飾;樹葉旁所伴題句書體較為規整,分隸、行、草幾種書體,題句為“梧桐一葉生,天下新春生”、“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皆秋”、“黃葉落兮雁南歸”等,這一題紋飾常被稱為“秋葉洞石”。亦有在秋葉裏以青花塗地,雙鉤露白的葉脈和行書題句的。除秋葉伴洞石紋外,還有以玉蘭伴洞石的圖案。此類圖案沿用至康熙初年。洞石圖案出現的年代當早於明代末期,順治時用筆潑辣,一改乾隆時洞石的纖細柔婉;有的葉石相依,花草相襯,其山石奇異多姿。

    類似此種葉紋的器物,在景德鎮以外的民窯也有燒造,如福建省的德化縣和廣東省饒平縣在時代特征和風格上它們與景德鎮燒造的同類器甚為相近,為便於識別,特在此略說明,這些地方窯的盤類,有的也僅畫一片秋葉,青花呈黑褐色,用筆圓潤,釉質肥腴,有明代風格,但盤心葉紋有右上方寫有“太平年興”字樣。其中“興”字,往往在“興”與“具”之間,不易辨識,其下尚有不可識的印文。因為此類盤、碗非景德鎮燒製,青花色澤又難以捉摸,釉麵肥厚,往往有人從所書有“太平年”上去聯想,而導致誤斷年代。有的在“太平年興”下麵書“辛亥冬記”:查此“辛亥”年,一為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一為康熙十年(1671年),經考證應為康熙時期。除上述款外,還有寫“流古名器”或“一葉佳式”字句的。廣東省汕頭市博物館、安徽省博物館、景德鎮的賽寶坦等地,也均有此類藏品或出土器。

    常見圖案紋飾:

    雲龍、斑片雲龍、朵雲行龍、雲鶴、團鶴、天馬、海獸、獅、虎、豹、麒麟、麒麟芭蕉、雉雞牡丹、山石竹鵲、山石芭蕉、山石牡丹、秋葉怪石、玉蘭、折枝玉蘭、秋葉、蕉葉、蓮辨、纏枝牡丹、纏枝荷蓮、荷塘蓮花、海水江芽、勾雲,八仙、羅漢、竹林僧人、太白醉酒、指日高升、五老觀畫、老人、天女散花、西廂記、仕女嬰戲、兒童捉柳花、誦書圖等等。

題詞:“一片”、“一葉清片”、“一葉佳式”、“一葉從新生,天下盡皆春”、“一葉得秋意”、“梧桐一葉”、“梧桐一生、天下盡春”、“梧桐一落,天下盡秋”、“梧桐一葉生,天下盡芳菲”、“滿街梧葉,月在其中”、“看花有意,落葉無聲”、“黃葉落兮,雁南歸”、“出門不見山,秋色何處好”、“太平年興”、“青蓮柱石”、“紅葉傳書信,寄與薄情郎”、“立武弘成振萬邦”、“狀元榜眼探花郎”、“梅子留酸濺牙齒,芭蕉分線上窗紗,日常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四、各品種特征

    青花——順治時,仍采用晚期時期的國產料,色料的提純、焙製工藝均有所創新;青花色調較為豐富,己開始能分出濃淡和陰陽麵的層次,為康熙青花器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順治青花的色調,大緻可分成四種:

    1、   黑藍:其色調欠鮮亮,有暈散現象。因青花色淡,加之釉厚,緻使釉麵深處的紋飾往往模糊不清。此類器物有厚胎的罐、瓶、花觚、香爐等。

    2、淡藍:其色澤同於明末天啟、崇禎時期的同類色,發色深沉。其器製作大都較粗糙,即屬於被籠統稱為“明末清初器”的一類。

    3、   正藍:多為盤、碗類。青花色調純正,釉麵平淨,呈卵青色,器外釉色較器裏略深。青花色濃處有凝聚黑斑,但沒有明代永、宣青花的結晶凹陷現象。底部多署隸書“玉堂佳器”款或幹支年款。

    4、   青翠:其色澤與康熙時的“翠毛藍”很接近,有靜穆感,釉質光潤,胎骨緊密潔白。畫雉雞牡丹的將軍罐類,多屬此種青花色。

    五彩——順治民窯的器物較多保留晚明的古拙風格,多以色調對比強烈的濃重紅綠彩繪製粗獷的紋飾。加繪青花的色彩濃重的五彩器。俗稱“大明彩”。圖案以綠葉紅花的雙犄牡丹錦雞紋為多,也有的繪朵蘭、怪石、竹石牡丹紋,畫麵常綴有題句,其青花色調翠藍。在素白釉麵上,不加繪青花而直繪五彩的器物日漸增多,施彩和紋飾均展現出清代五彩的全新麵目:釉麵大多平淨,紅、黃、綠諸彩雖較淡,但很鮮亮;人物場景的繪製,筆觸纖細。有的五彩器署有“百花齋”。順治五彩器大多己在清末民初時流落到了海外,常見於法國各博物館中。

    黃釉——色調較前後兩朝(崇禎與康熙)都深,除光素器外,也有暗刻龍紋的官窯器。故宮博物院所藏黃釉盤,器壁淺坦,口沿微折,器壁外下方刻有蓮辨紋,以紫色勾勒輪廓線,器內暗刻龍紋,款識書寫規整(康熙官窯器款有與其相似之處)。

    茄皮紫釉——紫色泛藍,俗稱“茄皮紫”或“茄皮藍”。盤類與黃釉器型相同。有光素器,也有內暗刻雲龍外刻蓮辨紋的。此種釉色,順治、康熙兩朝完全相同,隻是康熙時更為多見。兩朝的官窯器,器底均以楷書寫款;也有無款的,但康熙時的器口略微顯厚。

    白釉——其色似卵皮,白中泛青,多數器口施醬黃釉。釉麵雖肥厚,光亮度不足,但卻無明代白釉釉麵的那種油膩感。刻有纏枝紋的白花釉盤類較多,其他品種少見。多署“玉堂佳器”款。此種款識,最早見於明代嘉靖、萬曆時期,清代順治朝依然沿用,其下限當為康熙初期。

五、胎釉特征

    胎體:

    胎體仍顯厚重,但胎質較之明代崇禎時顯得堅硬細潤。器足規整,盤類器底極少有下凹現象,個別的仍有淺顯的跳刀、刮削和旋痕。粗製器物足底斜削草率,多粘有砂粒;精細的則足尖呈滾圓的泥鰍背狀,較為圓潤。

    這時瓷器的圈足,較之明代有顯著變化,由淺漸趨高深,至康熙時愈甚。明代萬曆出現的一種裏矮外高的斜削式寬圈足,順治時仍然很多,其足底多不施釉,甚是光潤;此類延續到乾隆時期,以後即行消失。此時雙圈底也有所見。

    釉麵:

    順治時期的釉麵有多種特點:一般為青白色,器物外部釉色酷似卵青;盤、碗類底部近足處,呈較淡的亮青色;早期的粗器類,釉麵較為混濁。器物口沿所施醬黃釉,深淺不一,深者呈黃褐色。此種“黃巒口”,是順治瓷器的重要特征。

六、鑒定要點

    1、順治瓷器,正處於明末清初過渡聯合階段,造型及胎釉都或多或少地表現出這一過渡特征。如這一時期的花觚、筒瓶、罐、香爐、淨水碗等,即與明代同類器物有明顯的“親緣”關係,又與康熙時的有更多的相同之處。故順治瓷器一方麵承襲了明末瓷的某些特點,另一方麵又是清瓷風格和獨特麵貌的開拓者。造型中,與社會背景有關的佛前供器較多。

    2、胎體緊緻厚重,潔白細潤;器型古拙,品種較少。

    3、釉麵以光亮不足的卵青色為多見。一些琢器釉麵較厚,常使淡色青花模糊不清,並保持了明代以來的器口施醬黃釉的突出特點。

    4、青花色調如前所述,

致分為四種,其中的翠青色與康熙青花相近。不施青花的五彩器漸多,有的色彩對比強烈,有的清新明鮮,兩種風格同時並存。

    5、圖案紋飾一改明代風格,內容新穎,繪畫除工麗雋秀的外,亦有近似晚明豪放風格的。特別流行的紋飾,有洞石花卉、麒麟芭蕉、人物故事、三現雲龍、斑片雲紋、竹石、樹葉、勾廓露白的朵雲等等。有些器物,僅上述紋飾便可初步斷代。晚明時多見有畫中題句,此時亦很流行。

    6、此時部份重度斜削成尖狀、少有粘砂的器足,逐漸演變為滾圓的泥鰍背狀,底部可見螺旋紋。琢器一類,有的無釉,修胎光潤。圈足由矮淺向高深式發展,並流行明末己出現的寬圈足和雙圈底足。

    7、款識分官窯款與幹支紀年款。體式有楷書、隸書和篆書。堂款中較多見的是“玉堂佳器”款;偶有“玉堂珍器”款。署順治年款和幹支款的器物各地均有所見,筆者認為,可將其按幹支順序,依次排比,觀察分析,從中發現和總結出時代特征及發展規律。這樣,對我們認清順治瓷器的麵目和明末清初器物的斷代,有著集腋成裘和事半功倍的效果。

康熙時期瓷器的認識

一、  康熙時期瓷器的概況

    清初,經過順治時期的過渡,到康熙時政權己趨穩固,社會經濟逐漸恢複發展,呈現出全麵繁榮景象。清政府對內,除繼續以下高壓手段加強專製統治外,也實行了一些安撫民心的新政策,如一六九九年實行的“更名田”及以萬寶行的“攤了入畝”,特別是廢除了明代以來的“匠籍”製度,相對的減輕了對農民和手工業工匠的剝削和束縛。康熙,是我國曆代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其六十一年的統治中,總結並借鑒明代興亡的曆史教訓,潛研習漢文化,並善於引進和采用西洋先進科技和工藝,使社會各方麵都取得巨大的進步和成就,製瓷業也得到了發展。

    江西處於南明抗清鬥爭的拉鋸戰地帶,戰亂延續至康熙初期,民眾飽受清軍蹂躪和鎮壓,景德鎮的製瓷業一度衰落;直到康熙十年,才有景德鎮奉造祭器的記載。康熙十三年,在吳三桂戰亂的影響下,景德鎮製瓷業再度受到破壞。康熙十九年和四十四年,朝廷先後派內務府廣儲司郎中徐廷弼、主事李延禧、工部虞衡司郎中臧應選、筆貼式車而德、江西巡撫郎廷極督理景德鎮製瓷,從此官窯開創了以督窯官姓氏稱窯的先例。曆史上所稱的“臧窯”,即指康熙十九年九月到二十七年臧應選督駐景德鎮時奉旨督燒的各種單色釉品種,它代表了康熙前期景德鎮瓷器製作的水平。“郎窯”是指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江西巡撫郎延極主持景德鎮窯時所燒的瓷器;其中著名的:仿明宣德紅釉的“郎窯紅”、“豇豆紅”色釉及仿宣德的青花,仿成代的青花鬥彩和仿永樂的白釉脫胎器等,它代表了康熙晚期景德鎮瓷器製作的水平。

    康熙時期的瓷器,造型多樣,品種豐富;新品種盡出不窮,多達百種以上,為前所未有。在器超過一米,渾厚奇偉;小器玲瓏透剔,巧奪開工。除官窯器處,民窯日用器數量也相當可觀,青花和五彩廣泛流傳,貿易瓷外銷增多,興旺的民窯給景德鎮瓷業帶來空前的繁榮。官窯和民窯相互促進,技術迅速提高,品種不斷創新。獨步當朝的青花,絢麗多姿的五彩,刻意追步的仿古瓷,以及嶄露頭角的粉彩和琺琅彩等等,為雍正、乾隆時期生產的盛世奠定了基礎。

    此時瓷器,胎土淘煉處非常精細,質白慎密,堅硬純淨,素有“糯米汁”、“似玉”之美稱。更兼釉質細潤,緊密溶於胎骨之上,渾然一體,有“粉白釉”、“硬亮青釉”之稱譽。這種胎釉特點,使康熙時的釉上彩、釉下彩及色釉,顯得燦爛繽紛、美不勝收。

    圖案紋飾上體現的時代特征就更為顯著,以青花和五彩為主的繪畫工細精美。在當時宮廷畫的影響下,景德鎮瓷大都先以宮廷畫師劉伴源等人的設計為藍本,再由分工嚴格、枝術熟練的工匠依樣繪出,其效果與當時著名畫家“四王”(王翠、王鑑、王時敏、五原祁)在紙絹上作畫所產生的效果相似。同時,宗法晚明的陳老蓮、沈周等畫家的山水、人物繪畫,也有較多的表現。民窯的繪畫較之官窯的更為生動,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畫意深遠。

    據《浮梁縣誌》載“康熙十六年邑令張濟仲,陽城人,景德鎮瓷器書年號及聖賢之蹟,以免破殘。”可見早期己有官款出現。又有史籍載“康熙不尚尊號。”這些情況,似可作為康熙早期之大量使用花押、圖記、齋軒堂名款代替官窯款識的釋疑。

    康熙官、民窯瓷器傳世頗多,據其時代特征,結合民窯器貫穿本朝始末的幹支年款,加以歸納,曆時六十一年的康熙瓷器,其原貌便清晰可見,並能分為早、中、晚三個階段。

繼明代以來製作的外銷瓷,此時有了新的發展,器型之繁、數量之多,為前所未有。常見器型有高大的撇口花觚、圓型與六方形的罐、牆壁上掛用的帶流水龍頭的盥洗瓶,還有筒瓶、樽、壺、軍持、盆、盒、湯盤、洗、耳杯、魚盤等,一般的花口折沿淺坦的大盤、碗類就更為多見。其中一種口似缺邊的臉盤,為修麵衛生用具。這些外銷瓷,普遍呈高大器型,甚至有的蓋鈕也格外高長。品種有青花、五彩、粉彩、烏金釉、醬釉開光、藍釉開光等。描金洋彩也常繪有開光。另一類仿日本風格的洋彩器,器型有板沿淺坦的盤與大型的觚、樽、罐類,多以五彩、粉彩、青花與紅彩描金為飾。其中,罐、軍持壺、執壺、菊辨缸、八方碗、大盤、花邊盤、折沿盤之類的風格,尤其與日本江戶時代“伊萬裏”(相當於康熙時)瓷器相似。專為西方定燒的器物,多加繪皇室、貴族的微章圖案。中國曆史博物館收藏的康熙五彩雙鳳缸,鳳首戴有皇冠,是當時俄國彼得大帝在中國定燒的瓷器。

二、  造型特征

    康熙時期瓷器造型古拙、凝重而資樸。此時,僅管胎土精細,但在明末器型敦厚的遺舊影響下,早期的胎體,仍未能擺脫前朝胎體厚重的特征,這在康熙前期尤為突出。至中、晚期,胎體才逐漸變薄,但又有別於雍正時期的輕薄雋秀。從現在的傳世的官、民窯器物中可以看出,康熙瓷器大部分都燒製得很精緻,這首先應歸功於胎體的精良和製坯成型技術的純熟。

    此時瓷器造型之衆,規格品種之多,雖以數計,與明代宣德、嘉靖、萬曆三朝相比有過之而不及,可謂開清一代造型的先河。琢器中的大件,如樽、觚、魚缸等,式樣之多,尺寸之大,製作之規範,更勝於明代嘉靖、萬曆時期。常見的青花、五彩、粉彩、琺琅彩、三彩、郎窯紅釉等品種,均燒製出新穎器型,並多有模仿古銅器的器型製,順治以來出現的新穎將軍罐、花觚、香爐、筆筒等,此時更為普遍。在清代對外貿易和文化交流史上占重要的地位的康熙外銷瓷,造型新穎、千姿百態,至今仍廣見於西歐各國。

    器型先例:

    梅瓶——口部有大小之分,短頸,豐肩(也有來肩或溜肩)腹下斂,造型穩重敦厚。器型雖多樣,但大同小異,。底足有來底、寬壁形底、二層臺底和圈足等。梅瓶中的天藍釉品種,有的肩部有對稱月牙形裝飾,頸部有細小弦紋,器底為較高的二層臺,器型既有拙重感,又顯豐實秀麗。後仿器較多,大都依照真器樣式製作,但僅形似而失其古拙風貌。

    膽式瓶——造型仍顯敦厚,細長頸,圓腹下垂,圈足。見有青花、孔雀綠釉、白釉、烏金釉、藍釉、郎紅釉器中,又有一種頸較短,長圓垂腹,假圈足的器型。清未及民國仿郎窯的膽式瓶數量雖多,卻均顯稚拙。

    筒瓶——又稱“象腿瓶”,與順治時的器型基本相同,隻是更為多見。器型莊重,製作工細。有青花、五彩、青花加五彩、冬青釉、藍釉、灑藍釉等品種。

    錐把瓶——小斂口,細長頸,溜肩,圓腹,圈足。康熙時的樽、瓶類,多有頸部修長特點,此器型尤為突出。有青花、郎窯紅釉、豆青釉、孔雀藍、孔雀綠釉等品種。

    蒜頭瓶——型製多樣,除小蒜頸口的一類外,又有蒜口較大而頸粗的一類,腹部扁圓。青花器多繪蕉葉、獸麵、纏枝蓮。“壽”字紋及人物等。豆青釉器常暗刻獸麵夔鳳牡丹、蟠螭靈芝等紋飾。也有五彩和孔雀綠釉、茄皮紫釉等品種。

    天球瓶——直口,頸部粗短,豐腹,平砂底有旋紋。造型、紋飾與體重多摹擬明代宣德天球瓶,有的還仿寫宣德款,青花器多繪雲龍或纏枝蓮紋,其風格與雍正時仿宣德青花器相近,但製作數量少於雍正官窯器。

    玉壺春——大撇口,頸部短粗,垂腹,圈足。造型矮粗而顯敦厚,胎體較重。有的青花釉裏紅器,繪枝果紋飾;也有豆青釉青花釉裏紅品種,另一類青花玉壺春瓶,頸部細長,多數仿明宣德的器型和園景圖紋,也有繪人物的鬥彩和各色釉地的五彩及仿元、明的釉裏紅品種。

    葫蘆瓶——器呈葫蘆狀,直口略高於明代一般葫蘆瓶器口,上下圓腹亦較高。另有一種三節葫蘆瓶,器型新穎,前所未見;此造型僅受當時外銷瓷的影響,。青花及五彩品種較多。

    圓棒槌瓶——因其似棒槌而得名。盤口,短頸,圓析肩,筒形長腹,圈足,底部多為平切式二層臺。器型大小不一,大者高約70厘米,小者僅10厘米左右。腹有高矮和粗細之分。粗腹者,器型莊重,通常全器高約44厘米;細腹者俏雋。康熙早期器型矮粗,中期以後則細長,為區別雍正時期的造型,又稱“硬棒槌瓶”。

    方棒槌瓶——撇口,短頸,平肩微折呈四方直筒形,長腹上寬下窄,底為方形寬足,凹底施釉,仿又稱方瓶。有青花器和三彩器,後者居多。見有康熙二十九幹支紀年款的青花器,繪山水漁家樂圖案,款為“庚午秋月寫於嗇雲居玩”。此為方棒槌瓶的代表器型。光緒、民國時,對此類中的三彩、色地五彩和青花器多有仿製;但仿品多是胎厚體重,口邊較薄且不規整,露胎底足也顯粗糙。

    油槌瓶——形似軋油作坊所用的匏製工具,小口圓唇,細長頸,圓腹,無釉平底或有釉圈足。其平底的胎釉交接處,微削一圈露胎。胎體有厚重感。器有大小,通常高約有15至42厘米之間。常見青花、釉裏紅、五彩、素三彩、紅綠彩描金、灑藍釉、烏金釉等品種。後仿器中多見青花和釉裏紅三獸紋品種。

    柳葉瓶——俗稱“美人肩瓶”或“車油瓶”。器型線條優美,撇口,短頸,溜肩,器身細長,腹下削瘦至足,足底內凹,深淺不等,多數較深。足邊外圈呈一圈寬窄不等的無釉露胎。見有豇豆紅釉、豆青釉、天藍釉品種。清末及民國時,豇豆紅釉彷品最多,但器型往往大小不一,胎體較輕;足底內凹過深,內圈較真品非大即小,足邊外圈露胎處較寬,並常塗色作舊,予以偽裝;底釉色青,無光澤;所署康熙款識多呈黑褐色,字跡不清或有漂浮感。景德鎮和台灣近年的仿品頗能亂真,但器足較真品略大,款識結構鬆散,青花色澤過豔。

    菊辨瓶——撇口,長頸,長圓腹,淺窄圈足,腹下凸起菊花辨形裝飾。常見豇豆紅釉、天藍

、冬青釉品種。後仿豇豆紅釉器甚多,但釉麵及胎體均無堅硬細膩感。

    花觚——大口外撇,長頸漸收,鼓腹下斂,有的足底外撇,底徑約與口徑相當。因其口徑外撇呈鳳尾狀,故亦稱為鳳尾尊。它是明代花觚型製的演進。底部為釉麵或無釉平底。底圈多為二層臺圈足。足尖平齊或較尖圓。器有大小,大者高達2米,中型高約45厘米,一般的約10—20厘米。品種有青花、三彩、五彩,墨彩、灑藍、冬青釉、豆青釉、青花釉裏紅等。多繪山水、人物、花鳥、雉雞牡丹、鬆鹿、月影梅花等圖案。清末民國均有仿品。其中,康熙三彩花觚仿品,器型雖與真品大體類似,但製作卻不規整;器足尤其厚笨,呈尖狀或圓狀;胎質粗鬆;器型的折角處線條較為圓滑,無硬折感,青花、灑藍、五彩器均同。

    觀音樽——器型莊重華美。撇口,直頸,豐肩,腹下漸收,體形瘦長,器底外撇,圈足。大小皆有,大者高約100厘米,中型在44—50厘米之間,小者約20厘米。常見品種有青花、三彩、五彩、釉裏三彩、灑藍釉、冬青釉、烏金釉和郎窯紅釉器等。後仿品多為三彩、五彩和郎窯,其中三彩一類,真器和贗品雖然相混,大多流散到了法國和美國。

    馬蹄樽——器型有二種:一種為小口,直頸,溜肩、粗短腹,底稍內凹,淺圈足,見有釉裏紅和青花釉裏紅器,多繪團花。另一種為廣口,圓唇微收,溜肩,腹至底漸放,廣底有釉,器型似馬蹄狀,又稱“馬蹄水盂”,有豆青、五彩和釉裏紅器,多繪團花。

    太白樽——又名“雞罩樽”。小口微侈,短頸溜肩,肩至底部漸收,圈足較淺,窄小整齊,廣底有釉。腹部暗刻的蟠螭圖案,緊湊自然。器型規格基本一致。胎體重量適度,一般器高為8.1厘米,口徑3.4厘米,足徑12.3厘米。有豇豆紅釉、白釉品種。真品造型莊重俊巧,口、頸、肩與器身比例協調。而後仿的豇豆紅釉太白樽,器型規格與真品相比非大即小,胎體非薄即厚;尤其器口往往較真品大而高,肩部線條的弧度失之過硬或過軟,圈足較為寬高,器身所刻螭紋略大,生硬鬆散,底麵白釉的硬度和亮度均不足,款識字體無力,青花色漂浮。但也有個別款識寫得甚為逼真。

    搖鈴樽——又稱“紙槌瓶”。小口,直頸,豐肩,腹下斂,底足微撇,圈足。多有厚重感。有青花、釉裏紅、釉下三彩等品種。

    蘋果樽——因形似蘋果而得名。兜口下凹,圓腹,底麵稍向上隆起,圈足有釉。高72厘米,口徑43厘米,足徑45厘米。另有器口型製不同的一種,為小口短頸下凹式。在豇豆紅釉、天藍釉、蘋果青釉等品種。釉裏紅品種的兜口器,繪纏枝花的仿品較多。天藍釉器花瓶僅底部施白釉,仿品則襄外及底部均施天藍釉。所有仿品均無真品厚重適中的特點,與原件相比非輕即重,釉色青白,胎質疏鬆。

    琵琶樽——洗口束頸,圓腹,圈足為寬窄不同的二層臺式。器型莊重古雅,胎體及器底近足處多加施一圈白粉的色釉,器身暗刻蟠螭、靈芝、纏枝牡丹、蕉葉等圖案,有的頸部飾對稱獸麵雙耳,或在耳上施鐵泥釉(此種鐵泥釉裝飾,始自明代嘉靖、萬曆)。豆青釉器釉麵一般泛黃,平潤光細。青花器釉裏紅器常繪園景芭蕉、山石花卉、龍紋等。繪五彩的也有大器。此類器型的仿品較為少見。

    茄式壺——呈直筒形,頂部有冠狀圍欄和寶頂形鈕蓋,圍欄內的器口平麵凹下,加蓋後則齊平;器身凸起弦紋,中部一側有曲形流,另一側有上下對稱的兩係可穿鏈相提;足部內凹。此種造型新奇的壺,為少數民族用品(元代時己有所見,清代乾、嘉時增加了龍柄)有五彩、黃釉等品種。

    鼻煙壺——似爆竹筒形。見有郎窯青花品種,繪寒江獨釣或纏枝蓮紋飾,此為煙壺肇始之作。

    茶壺——器型種類很多,有平扁形,提梁式、竹節式、石榴式、佛手式、桃形倒流式與人形、鳥形等,還有做福、祿、壽、喜字形的。僧帽壺和執壺,在康、雍、乾三朝都有製作,多追求明代宣德器的效果。所不同的足,康熙器型雄渾,雍、朝器秀麗,規整。清末及民國所仿康熙五彩與三彩壺類,造型多為桃形或福、壽字形,也有茄皮紫釉品種。仿品胎釉均無堅硬感,紋飾也大多粗率不清。

    將軍罐——器型與順治時略同,分高矮大小之不等。直口,短頸、豐肩,鼓腹下收,多為無釉平底,有的泛出火石紅痕。常見青花、五彩、三彩、黃釉、茄皮紫釉、白釉等品種。青花器多繪纏枝牡丹、雉雞牡丹、仕女、嬰戲、雲龍等紋飾。清末及民國仿品甚多。對這一時期青花器及五彩器的仿品,主要從胎釉方麵鑒別。五彩與三彩仿品的彩釉大多不及真品堅硬,畫意多板滯生硬,欠自然流暢感。有的仿品,青花色調呈清末那種熾豔的品藍(又稱“洋藍”)色。

    瓜形罐——俗稱“人頭罐”。直口,口線外部多露無釉,圓肩,腹下漸收,平底或內凹圈足。直壁平頂蓋,套扣外扣,密閉嚴實。其造型大體類同,但規格大小不一。此品種廣泛流行康、雍、乾三朝,但雍正、乾隆時的器物,胎體不及康熙時體重。清末民國多仿青花器,繪有冰梅、開光博古、三獸、仕女人物等紋飾。仿品胎體非輕即重,釉麵疏鬆,無緊緻細潤感。

    粥罐——直口,圓肩,底微收,圈足。蓋飾圓形鈕,或有孔,還加銅環飾,器肩部有對稱洞孔,可穿金屬環,以便提係,此為康熙時新創的造型,於清代晚期廣為流行。多見青花、五彩、灑藍釉、豆青釉等品種。

    缸——式樣之多,尺寸之大,製作之精,不亞於明代嘉靖、萬曆時期。此時胎體雖厚重,但器型規整。中小型魚缸中,有直口,鼓腹下收,底部無釉的一類。此類缸的口沿,呈三種形式:外低內高的斜圓狀,出沿齊平狀,襄外兩邊有唇的滾圓狀;與其它類型的缸口一樣,都特意施加一層白釉,有的還顯露出不勻的刷痕。這種器口製作特征,在鑒定康熙缸類時不可忽視,它有別於乾隆時較高型缽式缸。魚缸是的器壁較淺似木盆的,稱之為“魚淺”,繪有五彩加金荷蓮紋。此器型自康熙時初創,延續至晚清。後仿康熙青花山水人物、開光花鳥等紋飾的魚缸也頗多,除觀察胎釉特征外,更應注意青花色澤和紋飾的畫意。

    香薰——器型較規整,有圓、長方、正方、六方、八方等式樣。器身多鏤孔,雕飾獸麵紋。錦紋、裡字紋等,其型製源於明代隆慶、萬曆時的鏤孔爐。一般器底除附圈足或多足外。品種中三彩器居多,還有青花、五彩、紅綠彩描金器。以貓、獅等動物形狀製作成有香薰,甚為別出心裁。

    繡墩——呈腰鼓形,較雍正、乾隆同類器細高。器頂的平麵較小,其器折角處線條往往給人以硬折感。胎質緊細。刻花刀工剛勁利落。青花器多繪獅子牡丹紋飾。冬青釉器,上下部施以冬青釉,折邊處施白釉,器身刻以清晰的紋飾。

    香爐——與明末及順治時那種撇口缽式爐大體相似。圈足為釉底或無釉砂底。有青花、五彩、冬青、灑藍釉等品種。其中,豆青釉器有暗刻花紋;青花、五彩及粉彩器多繪雲龍、牡丹或仙人。應歸入雍正朝的粉彩雲龍紋香爐一類,其實有不少應屬康熙朝,區別點在於:康熙時器型略高,施彩濃厚,色深。康熙香爐往往有貼又耳的一類,見的冬青釉、黑釉、紫釉品種,底麵暗刻宣德或成代年製款識。這種型製的彝式爐,流行於當時的福建德化窯,僅受當時大量仿製宣德銅香爐的影響。清末及民國仿製康熙青花香爐很多,繪有團鶴、雲龍及博古等紋飾,其胎體大多輕薄,器底僅繪青花雙圈或圖記。

    花盆——式燕繁多,大器多見。康熙前朝造型古樸,後期卻顯清秀。有圓、方、長方形、四方折角、板沿口、撇口、菱花、梅花、海棠花及折腰、筒形等式樣。品種有青花、五彩、鬥彩、孔雀綠釉、豆青釉等。繪的八仙過海、八仙慶壽、嬰戲、捕魚、靈仙祝壽、四靈獸等紋飾。與以後各朝的花盆相比,以其胎體厚重緊細而鑒別。故宮博物院與法國楓丹白露中國館收藏的康熙冬青釉五彩花鳥花盆,口徑61厘米,足徑39厘米,高達33.2厘米,是各類花盆是精細絕倫之作。後仿青花、五彩器較多見,但製作工藝粗糙。

    盆——折口寬沿,器壁淺坦,廣麵平底。最大直徑達45厘米。品種以青花器為多,繪有魚龍變化與變龍紋等。康熙以後各朝的盆,器壁逐漸加深。

    筆筒——康熙筆筒最為多見,有直筒形、撇口束腰式、筆節式等,大小高矮不一。口部露胎無釉,或施醬釉、粉白釉;還有的口麵開有小溝槽。器足或為圈足,或為三足,或為無釉平底,或為寬窄不等的壁形底和雙圈底,有的足底亦有溝槽。有青花、五彩、鬥彩、三彩、豆青釉青花、釉窯三色、豆青釉、灑藍、烏金釉描金等品種。對於常見並易於相混的明、清青花筆筒類,有的可參考器上的幹支年款,結合康熙時期的胎釉和青花特征去分析判定。早期的筆筒類,常於器物上挖小溝槽,外口邊繪有圖案邊飾。清末、民國仿口尤多,其胎厚薄不勻,大多較真品輕薄,有的自器口而下漸漸加厚,胎釉的硬度均不足。後仿康熙青花人物筆筒,青花色漂浮,所繪人物線條生硬,貌似神非;後仿康熙五彩的中、小型筆筒類,繪有執傘仕女、漁翁等人物,釉麵多泛淡青色,也有的呈粉白色,胎釉質軟,器體輕薄,彩釉不堅,無彩暈現象,紋飾畫意板滯。但亦有個別精細的亂真之器。

    洗——型製較多,有青花、三彩、紅釉、天藍釉、冬青釉等品種,以康熙豇豆紅釉和天藍釉洗為例,其規格一般高3.9厘米,口徑8.2厘米,足徑7.5厘米。器口內斂,與足徑相似,腹扁圓,底內凹平坦,滾圓窄圓足。器型靈秀典雅,製作規整,胎釉堅細,後仿康熙洗類,除個別較重外,一般胎體都較輕巧,胎釉硬度不足。民國時仿的天藍釉、冬青釉梅花形或菊辨形洗,頗能亂真,但較之真品胎厚釉濃。

    盒——器型繁多,有方、圓、橢圓、長橢圓、平扁圓、竹節、菊辨形等式樣,均有凝重感。一般器口上下入扣緊嚴。以豇豆紅釉圓盒為例,其口徑為7厘米,高為3.7厘米,底部內凹呈窄細的小圈足,蓋與底口相合處的外線向內收攏。鑒別時,據此一點便知真偽。後仿康熙豇豆紅圓盒,器型一般扁平,規格比原物高大或矮小,蓋與底扣合的邊緣處向外突出;其它品種的盒類,或大或小,蓋扣合得很嚴密,有

底足挖有溝槽,槽內施釉;還有扁平的青花圓盒,器蓋與底部內外兩麵均繪有花紋。品種有青花五彩、鬥彩、灑藍釉、藍釉、豆青釉等。

    盤—規格大小不等,胎體厚薄不一,樣式較多。圓器中,盤類造型尤多,有圓、四方形、四方折角、多方、花口與折沿等式樣,撇口盤器壁較淺坦,寬邊折沿盤器壁更淺(多為外銷瓷),收口盤略深。薄胎器為有釉圈是;厚胎的盤類,有的為無釉砂底,也有的為雙圈足底;其雙圈寬窄深淺不等的槽內無釉。民窯仿成化的青花器與彩器中,透過盤底的釉麵往往可見到修胎旋紋。光緒時,仿康熙青花盤類最多,但較真品胎粗,釉鬆,青花色澤漂浮。

    碗——康熙時期多見一種撇口或收口的淺碗,又似深盤,下腹收斂,圈足較為高深,胎體厚重,多寫齋、軒、堂名款。墩式的大小碗類,器型沿襲明代嘉靖、萬曆時風格,敦篤端莊,口部垂直或稍外撇,圈足滾圓深厚,體有厚薄之分。早期墩式碗特別厚重。笠式碗類,形式鬥笠,深者又稱“涼帽式”,此為康熙時新創的器型,折腰,腹部漸下收,圈足。型製有撇口、直撇口、折沿口等。

    蓋碗——器型有撇口式與直口式折沿式兩種。腹部下收,圈足。蓋多扣於碗的內口;亦有天蓋地式,蓋覆於碗口外部。康熙蓋碗,規格大小不等,其器型開一代先河,也是對當時飲茶用具的一大改進。

    杯——製作規整,厚薄不一,型製多樣。除仿明代成人雞缸杯、高足杯外,還有收口、撇口等式,最突出是的是鈴鐺杯,因形似鈴鐺而得名,一般為撇口,收底,圈足;有的器身較高,也有收口,收底,圈足較小的直筒形;厚胎的圈足較淺,薄胎的圈足窄小略深。後仿康熙的鈴鐺杯,有厚胎五彩器,也有薄胎五彩繪十二月令花卉及淡色枝果或蝴蝶紋的;鬥彩器,多繪蘭草蝴蝶或人物。這些後仿器,有的胎體雖很薄,但胎質鬆軟,釉麵不夠堅硬,畫意欠生動,線條不夠流暢,時有間斷。被稱為“十二月令花卉杯”的,胎薄玲瓏,似乎脫胎,形如仰鍾,有青花和五彩器,紋飾繪代表十二個月的花卉,並綴以詩句和“賞”字,在康熙瓷中特別名貴;光緒與民國時多有仿製,但仿口胎體過薄,青花色淺淡而漂浮。還有一種更小巧的杯,口徑4厘米,高4.5厘米,器身題詩的下首也常一“賞”字,僅康熙瓷器中最小的完美器型。如同脫胎器的,還有青花淡描的舉杯望明月、咜石成羊圖案的仰鍾式杯。康熙時的特殊杯形,有茄皮紫或黃綠釉麵的牡丹吸杯(形似牡丹花,邊以管狀或柄,可以吮飲)。器心塑飾人物的荷葉形公道杯與新式鈴型套杯等。後仿康熙牡丹吸杯,多將釉彩打磨光亮,有油膩光感。

    瓷蛤蟆——蟾形中空,平底。有孔雀綠釉、瓜皮綠釉、白釉等品種。

    瓷磚、瓷板——康熙時大量燒製,有圓形、方形與長方形等多種型製。常見嵌於屏風、插屏、寶座等之上。有青花、五彩等品種,多繪列國人物故事、花卉等。胎釉細硬,繪畫尤好。傳世品多有散失,或將原物兩麵分割改裝,或己改鑲於木框插屏上。

    瓷雕——康熙時,瓷器雕塑以人像見著。形式多樣,有壽星、福祿壽三星、東方朔、李太白、柳樹精、八仙、文官、觀音、麻姑、抱瓶童子,財神、文昌帝君等人物以及騎獅、舞蹈或坐、立的西洋人像,塑製精細,神態逼真。有五彩、三彩、粉彩等品種。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收藏兩件三彩福祿壽三星座像,高約60厘米,麵部端莊,施彩豔麗,衣著繪畫清晰,釉麵格外晶亮,堪為康熙瓷器的代表作。康熙雕塑中的禽、獸類。如獅、虎、獨角獸、貓、鸚鵡、八哥等,精雕細繪,生動傳神。後仿康熙雕塑,三彩人物,鳥獸形像居多。關多經過人為作舊,如以油汙煙熏,或漬入高錳酸鉀液是浸蝕,辨別時,應首先觀察胎體釉麵;真品的彩釉質硬,且有光亮;仿品胎體鬆軟,釉麵不夠鮮亮,彩似凝厚卻欠光澤,並無彩暈現象,畫意多欠自然流暢感。

三、  圖案紋飾特征

    康熙瓷器的裝飾,有繪,印、刻、劃、堆貼、鏤雕、瓷塑等工藝。青花和五彩的繪畫,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涉及社會生活各個方麵。

    早期的紋飾風格仍留有順治繪畫的遺風,豪放粗獷與精細工藝並存,在康熙一朝中表現出獨特的個性。早期厚胎的瓶類或盤、碗,仍以平塗手法繪畫,圖案呆滯,如康熙六年的青花纏枝蓮蒜頭瓶與署“康熙辛亥中和堂製”款的青花釉裏紅蓮花式洗、墩碗,均胎體厚重,紋飾粗獷,青花及釉裏紅分別為濃重的黑藍色和濃鬱的紫色,署“中和堂”款的,是康熙早期器物,“辛亥”、“壬子”或“癸醜”幹支紀年款的,分別為康熙十年、十一年和十二年所製。此類器物粗細兼有,精細的一類繪畫工麗,如常見的以青花釉裏紅繪指日高升圖案的盆或魚藻紋的碗、淺淡山水人物圖案的盤和小碟等等。其中一些以披麻皴繪出山水景致的圖案,沿用順治時的斑片皴點法,用大小深淺不同的斑片,烘托出山巒的雲氣及地坡。此時,署“中和堂”款的盤和無款的瓶、爐、筆筒等器上,多以山水或纏枝蓮、梅、蘭、竹、菊等花卉,或碎冰紋、錦地、皴點、淡皴點地的玉蘭、梅竹、靈枝等組成連續的邊飾圖案。早期的纏枝蓮、牡丹等花卉圖案,風格敦厚,線條粗放,花形壯闊,布滿器身,甚至一朵大牡丹花就占領了盤心。“中和堂”是圓明園中康熙皇帝所居的殿堂。這些署於支紀年款的中和堂器,,就其製作精細和程度,結合康熙初“不尚尊號”的時代背景來鑒別,當非一般的堂名款器,而應為康熙早期的官窯產品。早期的民窯器,製作也很精細,胎體雖厚重,紋飾內容卻很豐富多彩,有人物園景、麒麟芭蕉等圖案。青花色濃,有的為黑藍色。近年景德鎮和北京市琉璃廠出土的民窯瓷片,與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大清“丙午”(即康熙五年)和“丁未”(即康熙六年)年款的青花人物和纏枝蓮碗類,部分紋飾相同,其繪畫都具清初粗獷的風格。此類造型和紋飾的青花瓷早於順治官窯器中就己出現了,僅是較為罕見。

    康熙中期的瓷器繪畫,深受明末清初畫家董其昌、陳洪綬、劉伴源、華喦及四王(王鋻、王時敏、王翬、王原祈)等人的影響,構圖舒展,意境深遠;同時,由於青花成色完美及新創彩料的豐富,使得瓷畫臻於完善的境界,中、晚期出現的粉彩、琺琅彩裝飾,更為繁多的圖案增色不少。庚熙三十年之後,由於康熙皇帝廣開科舉,弘揚漢文化,瓷器上開始大量地寫詩文詞賦。一些“狀元過街”,“獨占鼇頭”、“東坡題詩”的畫麵,正是這種社會背景的體現。此時,還出現較多的刀馬人物及清裝人物射獵場景,這與當時康熙皇帝吸取明亡教訓,告誡子孫要繼續發揚能騎善射的滿族傳統。倡導習文尚武,不忘馬上功夫的政治背景有關。而“耕織圖”畫麵,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清代社會升騰發展時期,人民安居樂業的現實。

    康熙晚期瓷器的繪畫,承上啟下,大多數器物繪工細膩,用筆纖細,人物景致的布局縮小,引導出雍正一朝繪畫的風貌 ;有些官窯款字的書法及體式,也和雍正時期有相似之處。康熙晚期,仿明代成化青花及彩器較為成功;仿品色調淺淡,施彩豔美與成化瓷一樣,但繪畫的筆路卻顯呆滯,有形無神是其一大弱點。落款“木石居”、“卉庵”、“鼎臣”、“片石”的,紋飾都極精彩。官窯青花及彩器紋飾,以龍鳳紋為主,並沿襲至清末;其次為翎毛花卉、人物故事、山水樓閣,飛禽走獸等。民窯的瓷畫,尤其是某些署圖記或齋軒堂款的器物,畫意生動,具有典型的時代特色。為適應國外市場的需要,康熙時的外銷瓷,重視造型藝術和彩料的精選,畫工藝術造詣很高。除傳統畫麵外,外銷瓷中還有一類似日本風格的圖案及葡萄牙、荷蘭、法國商人定製西方人物、花卉、風景紋飾,頗引人注目。

    常見紋飾:

    龍鳳——官窯彩瓷中最常見畫二、四、五、九數目不等的龍紋,造型多樣,姿態生動,在形神上明顯地別於明代。禦用瓷中,常見龍紋有:雲龍、趕珠龍、對向龍、順向行龍、獨龍、雙龍、立龍等;其中的海水龍、出水蛟龍、九龍鬧海、海八怪、魚龍變化,蒼龍教子等圖案,生動的表現出蛟龍翻騰出沒於雲水,叱風吒雨的壯觀氣魄,正麵龍為方頭寬額,額上往往寫有“王”字。此時高壯雄渾的大型龍紋與細瘦幹癟的小龍紋同時並存,對比甚為鮮明。有一龍一鳳、一龍雙鳳、雙龍四鳳、雲鳳、雙鳳、鳳穿花、鳳牡丹、丹鳳朝陽、百鳥朝鳳,變形夔鳳等等。還有一龍雙鳳一鶴的圖案,甚為新穎。而蟠螭龍則仿宣德、嘉靖時的紋樣。

    人物——人物繪畫題材多取自《封神榜》、《三國演義》、《隋唐演義》、《水滸》、《西廂記》等中國曆史故事和神話傳說,如文王訪賢、空城計、陳平賣肉、木蘭從軍、周處斬蛟、加官進爵、指日高升、竹林七賢、點石成金、蘇東坡遊赤壁等等。明代以來瓷畫上流行的十八學士、十八羅漢、嬰戲等,仍然是此時繪畫的題材,隻是畫風和筆法己完全不同。此時的盤心,常繪形像高大、靜坐或梳妝的仕女,其特點是:發鬢高聳,臉龐豐滿,眉似彎月,端莊穩重。康熙青花和五彩器中還有大量戰爭場麵,(俗稱“刀馬人”)的戲劇故事畫。明末清初陳老蓮一派為曆史故事和演義小說所繪插圖(俗稱“水滸頁子”和版麵)的筆法,對於瓷麵刀馬人物有一定影響。人物麵部輪廓線有的很細緻,除個別染塗麵部外(雍正、乾隆時人物塗麵較多),大多隻在輪廓線內輕點口目。如法國楓丹白露原拿破倫行宮中收藏兩件康熙五彩清裝人物騎射圍獵圖的大罐,繪畫精細,是清代彩瓷中少見的珍品。康熙時所刊的木版畫“耕織圖”,在同時期的瓷畫是也十分盛行,並影響至清末。當時還流行的還有漁家樂圖,以山水為背景、描繪漁家生活的各種場麵,漁家老小或在船頭顧盼,或做壩攔魚,把櫓,罩魚等等;也有的將舟泊於湖心或傍於岸邊,數人烹調魚蝦,把酒痛飲。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康熙青花四方花盆,開光裏數十人扛抬著一條剛剛捉到的大魚,那吃力的神情與豐收的喜悅躍然畫上,十分生動,另有康熙二十九年“庚午日”款的青花方瓶,不僅有飲酒畫麵,而且還有詩句:“得魚把酒江邊飲,醉臥蘆花雪枕頭”,下署“木石居”款,康熙初年至中期所畫仕女形像都很高大,頂天立地;布局突出人物主題,兼繪山水、樓台亭閣及琴棋書畫相襯。晚期畫麵,日趨清秀,官窯款多以祝壽為主題,如八仙慶壽、麻姑獻壽、麻姑仙槎等紋飾。

    山水——康熙早期“中和堂”款 的青花和釉裏紅器,除以粗重的斑片皴染的一類外,其餘畫意均很細致,有的似明代萬曆末的鐵線描的皴法,但線條較前更纖細。青花及五彩中山水景致的繪畫,多仿宋、元、明以來的傳統技法,以四季風光和遠山近水為題,有的加繪人物,如讀書、下棋、觀瀑、野外漫遊、待渡、泛舟、訪友、晚霞等。青花器山水多采用斧劈皴和披麻皴等技法;並以山水法作出幽菁清新、濃淡相宜的渲染,表現出山水立體感。有的吸收了西洋畫表現手法,借光線的強弱來表現層巒疊幛的陰陽向背,山水畫麵色調反差較大。中、晚期彩器

調柔和溫潤,層次增多。民窯器的山水畫麵也呈現清初所風靡一時的從古畫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