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708)
2016 (1154)
2017 (680)
2018 (352)
2019 (290)
2021 (1)
2024 (2)
海外網10月1日電當地時間10月1日,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獲得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根據已故的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而設立的,目的在於表彰前一年在生理學或醫學界做出卓越發現者。
該獎項於1901年首次頒發,由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醫科大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負責評選,頒獎儀式於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的周年紀念日)舉行。
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三名美國科學家,分別是傑弗裏·霍爾、邁克爾·羅斯巴什和邁克爾·楊,以表彰他們發現了控製晝夜節律的分子機製。
2015年10月8日,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也是第一位獲得諾獎的中國女性。(海外網 張敏)
新聞背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知多少
1、從1901年到2017年,生理學或醫學獎一共頒發108次。其中,有39次授予一名科學家,32次由兩名科學家分享,37次由三名科學家分享。
2、至今尚未有一名科學家在一生中能兩次獲得生理學或醫學獎。因著作《夢的解析》而名揚世界的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32次獲得生理學或醫學獎提名,但終生未能獲獎。
3、截至2017年,共有214名科學家獲得生理學或醫學獎,其中隻有12名女性。2015年獲獎的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是中國科學家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
4、曆屆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獲獎時的平均年齡是58歲。最年輕的得主是加拿大醫生弗雷德·班廷,他因發現胰島素於1923年獲獎,當時才32歲;最年長的是美國病毒學家弗朗西斯·佩頓·勞斯,他於1966年獲獎時已87歲高齡。
5、在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曆史上,曾有兩對“夫妻檔”同時獲獎:美國科學家卡爾·科裏、格蒂·科裏夫婦因發現糖代謝中的酶促反應而共同獲得1947年生理學或醫學獎;2014年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中的挪威科學家梅-布裏特·莫澤和愛德華·莫澤也是夫妻。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