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東印度公司,全稱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它還有一個別稱是“可敬的東印度公司”(The Honourable East India Company),不過,這家公司自創建以來做的那些事兒,似乎沒那麽可敬。
對了解中國近代史的讀者來說,提到英國東印度公司,我們會想到鴉片貿易,進而會想到恥辱的鴉片戰爭。而實際上,鴉片貿易不過是東印度公司的業務之一,除此之外,這家公司還有哪些業務呢?
東印度貿易
從16世紀中後期開始,英國急於走上海外貿易之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曾信誓旦旦地宣稱:“我們也有從事海外貿易的自由,在大海和天空麵前,世界上的眾生是平等的。”和她有一樣訴求的,是都鐸王朝的王公貴族們,他們積極支持建立特許公司、大力發展海外貿易,東印度公司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成立的,其目的就是與印度、南洋和中國建立直接的貿易關係。
1600年12月31日,伊麗莎白授予東印度公司皇家特許狀,給予它在印度貿易的特權,這標誌著英國東印度公司正式成立。
整個17世紀,東印度貿易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主要商業活動。這裏有必要提醒一下,東印度公司不止英國有,實際上,其他歐洲國家也組建過專門從事東方貿易的東印度公司,分別是荷蘭、法國、丹麥、奧地利、西班牙、瑞典等。而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是當時世界上實力最雄厚的貿易公司。荷蘭東印度公司牢牢掌控著東亞、南亞、東南亞等地的貿易市場。相比而言,英國東印度公司規模小,船隻數量少,雙方實力對比懸殊。為了與荷蘭抗衡,英國從香料貿易入手發起挑戰。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勢力範圍
在英國尚無實力與強大的荷蘭展開直接競爭時,他們選擇暫時與荷蘭合作,共同對抗葡萄牙勢力,以求在香料貿易方麵分得一杯羹。當在香料市場逐漸站穩腳跟後,英國東印度公司開始調整貿易思路,將主要進口商品由香料逐漸轉向印度的印花棉布。17世紀下半葉,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印花棉布貿易迅速擴展,荷蘭仗著資本雄厚,開始在亞洲壓製英國商人,很快引起英國的不滿。
1651年開始,英國國會通過《航海條例》,英荷兩國的貿易競爭終於發展成武裝衝突。經過三次英荷戰爭,荷蘭敗北,英國最終取代荷蘭成為新的海上霸主。
從此,英國東印度公司開始逐步獨霸印度,染指中國,其主業則立足於南亞次大陸,通過稅收獲取主要利潤。
17世紀80年代,英國東印度公司很快就建立了一支自己的武裝力量。當時的莫臥兒帝國,始終沒能認識到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存在對他們意味著什麽,反而在出於各種各樣的眼前考慮後(如獲得財政和商業利益和軍事援助等),為其提供了各種方便。17-18世紀,莫臥兒帝國相繼賦予了東印度公司自由貿易、隨意設置永久性商埠、在商埠內駐軍、修築炮台的權利,後來,這些權利的範圍甚至衍生到了內河航行權。東印度公司甚至掌握了最富裕的孟加拉地區的財政管理權,這等於直接拿到了印度的國庫鑰匙。
1670年,英國國王查理二世以法律的形式授予東印度公司行政權、鑄幣權、軍事權和外交權。從此,這個擁有軍隊和屬民的股份公司,實質上擁有了一個“國家”的特性,是地地道道的殖民地政府,成為印度的實際主宰者,直到1858年被解除行政權力為止,它還獲得了協助統治和軍事職能。
如果說將鐵,銅,錫,麻黃,糧食,木材運出印度,和向印度輸入絲,布,工業品,糖,鹽等還屬於貿易範疇內的殖民活動,那麽搶劫國庫這種事,實在是上不得台麵。但是英國東印度公司就這麽幹了,不僅搶劫孟加拉國庫,1799年,在攻陷邁索爾首府時,又搶劫了價值1500萬英鎊的王室珍寶。
除了肆無忌憚地蠶食印度,英國東印度公司還有一些其他的外貿業務,如瓷器、茶葉等。後來,他們發現跟中國的瓷器、茶葉貿易總是吃虧,便開始強迫孟加拉農民種植鴉片,再走私運到中國銷售,從中牟取暴利。
瓷器貿易
17世紀的中國,正值明清交際。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7月),荷蘭東印度公司商船到達廣州,購回瓷器約9227件,從此,中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貿易一發不可收。直到1657年鄭成功禁止船隻去中國台灣與荷蘭人交易為止,一共有300萬件以上的中國瓷器運往荷蘭。數字還隻是根據裝船單、發貨單得出的,實際數字想必更多。除了運往荷蘭銷售的瓷器,還有大約500萬件中國瓷器被銷至安南、暹羅、緬甸、錫蘭、印度、波斯和阿拉伯、日本等地。與此同時,英國東印度公司在17、18世紀間運到英國的中國瓷器,也達300萬件。
17世紀廣州珠江和十三行景色。資料來源:《清宮廣州十三行檔案精選》第36頁
英國東印度公司與中國的瓷器貿易主要集中在清朝。清朝康熙年間,中國瓷器外銷一度中斷。1715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最早獲得在廣州開設貿易機構的權力。1729年,中國外銷瓷出口開始按訂單加工出口。到了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英國倫敦專門為私人定製特殊紋樣的瓷器商人已經約有52人。
正因為中國瓷器通過東印度公司源源不斷的銷往歐洲,使得18世紀初的歐洲一度刮起了中國風,一間擺放中國花瓶及漆屏,壁掛青花磁盤,牆貼花鳥圖案壁紙的中式房間,是法國上流社會的時尚標誌,清代宮廷的生活場景包括亭台樓閣被狂熱地模仿重現。
法國的皇家製瓷中心“賽芙兒”(Manufacture Nationale de Sevres),運用中國的繪畫技巧描繪植物圖騰。此外貴族也會向中國訂製瓷器,將家族徽章繪在瓷器上,流行了一陣子的“族徽瓷”(Armorial porcelain)
18世紀中葉,英國占有了在歐洲經營中國瓷器的首要地位。1755年,英國在寧波開辟了貿易港,進一步掌握了中國瓷器的貿易大權。到1790年,駛入廣州的商船為56艘,英國就占了46艘。根據清代海關資料,1816年,廣州和英國的出口貿易額為9768961銀元。
由於長期以來中國瓷器源源不斷地輸出,白銀源源不斷地流入,中國成為最大的白銀吸收國。當時英國政府要求東印度公司在其全部出口總值中至少要包含1/10的英國出口產品,但英國商品在中國很難有市場。英國東印度公司悄悄把目光轉向了毒品,開始向中國銷售鴉片。
鴉片戰爭後,中國製瓷手工業日趨衰落。而19世紀上半葉,日本外銷瓷器的市場發展以來,同時德國和荷蘭等歐洲國家開始掌握中國的瓷器生產技術。如此一來,中國瓷器外銷漸漸走向枯竭。
茶葉貿易
茶葉貿易也是東印度公司的業務之一,在一定程度,茶葉貿易的發展也促進過瓷器貿易的發展。
從18世紀後期開始,茶葉已經成為英國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世界上茶葉隻有唯一一個來源,就是中國。茶葉幾乎成了當時東印度公司唯一的進口商品。1830年到1837年,英國每年從中國進口的茶葉達3000 萬磅以上。
英國原本設想的用羊毛織物的銷售來換取購買茶葉的款項,東印度公司甚至幻想,“一旦英國的‘手紡織物’打進中國這樣的一個市場,英國就找到了實現繁榮的秘訣。”
然而,18世紀的中國經濟高度自給自足,英國的毛織品始終在中國找不到廣闊市場。100多年後,主持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的英國人赫德在其《中國見聞錄》中,還是這麽寫的:“中國有世界最好的糧食——大米;最好的飲料——茶;最好的衣物——棉、絲和皮毛。他們無需從別處購買一文錢的東西。”
當然,唯一例外的就是白銀,歐洲國家隻能用白銀來購買茶葉。但與瓷器貿易一樣,英國東印度公司麵臨白銀短缺的情況,甚至1805年,公司停止從倫敦運送白銀到廣州。
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還是傾銷鴉片。鴉片貿易的稅收占當時大英帝國稅收的15%至20%。
通過鴉片,究竟有多少白銀流出中國,各方麵的統計不一致,新近研究表明,1807-1829年間,中國約有4000餘萬銀元被英國人運出廣州口岸,而1829-1839年間,中國的白銀淨流出量約為6500萬銀元。
正如當時一位美國商人所抱怨的:“鴉片貿易不但使英國人有足夠的錢購買茶葉,而且使他們能把美國人運到中國的白銀運回英國。”
破產和轉型
由於英國東印度公司擁有直接控製全印度的巨大商貿權力,英國政府開始產生不安,向公司提出了種種幹預,並逐步把公司對印度的財政、軍政和政治控製權收回到政府手中。
1813年,東印度公司失去了在印度的貿易壟斷權,盡管公司的船還在進行海上貿易,但利潤已經大為減少。
同年,英國政府又取消了東印度公司對中國的貿易壟斷權。公司對華貿易特權被取消後,來廣州十三行貿易的英國商人,從原來統一由東印度公司組織而變為散商,英國政府特派官員與中國政府交涉商務事宜,使原來商人與商人之間的交涉轉變成政府間的交涉,由此埋下了中英兩國衝突的種子。種種權力被取消後,東印度公司開始走向破產。
1857年到1858年,印度發生反英民族起義,這次起義終結了英國通過東印度公司管理印度的體製。1858年,東印度公司從英國官方的文件中永遠消失,英國政府從此直接統治印度直至1947年。
東印度公司死了,但是它對印度的行政管理成為英國公務員製度的原型。19世紀60年代,英國東印度公司把在印度的所有財產都交付英國政府,公司僅幫助政府從事茶葉貿易(尤其是與聖赫勒拿島)。《東印度公司股息救贖法案》生效後公司於1874年1月1日解散。
東印度公司為英國聚斂足夠的財富後,終被一腳踢開。
參考資料:
孟憲鳳、王軍:《東印度公司與17 世紀英國東印度貿易》,《曆史教學》2016年第10期
萬鈞:《東印度公司與明清瓷器外銷》,《故宮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4期
施曄:《東印度公司與18世紀歐洲的“中國風”》,《社會科學》2017年第1期
Tea香:《下午茶|鴉片背後的陰謀:被茶葉貿易點燃的戰爭(內有福利)》,微信公眾號“國家人文曆史”
講武堂:《史上最強公司何以侵占印度?東印度公司揭秘》等
編輯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