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紅套藍料玻璃花蝶紋瓶,高24.7cm,口徑7.7-7.2cm
此瓶以豇豆紅色玻璃為胎,套飾藍色花紋。器體為扁八棱狀,頸部飾俯蕉葉紋,腹部飾牡丹、荷花、山茶、梅花等,間有蝴蝶、蜜蜂等昆蟲在花叢中飛舞,近足處飾花蕾紋一周。底刻陰文楷書“乾隆年製”四字雙直線款。
該器清新淡雅,雖然紋飾較豐富,但卻僅以天藍一色來表現,兼之豇豆紅色的地子也是以柔靜見長。此瓶無論顏色,還是疏朗大方的布局,都與乾隆時期盛行的圖案繁縟、顏色豐富的風格有所區別,代表了嶄新的藝術取向。
白地套綠色玻璃開光花卉紋瓶,高16cm,口徑3cm,清宮舊藏
此瓶口略外撇,頸細長,闊腹下斂。瓶以涅白色玻璃為胎,外套淡綠色玻璃為花紋。頸部飾變形纏枝花紋,肩飾回紋一周,腹部4組開光,內飾纏枝花。瓶下托以木雕器座。
此瓶玲瓏小巧,秀麗可人,色彩柔和淡雅,程式化的花卉紋飾具有典型的宮廷藝術風格。此為清宮造辦處玻璃廠製品。
藍玻璃戧金花卉紋蠟台,通高28.5cm,盤徑6cm
蠟台由蠟扡、大小兩個撇口淺盤、立柱、覆碗式高足等組合,再以銅棍穿連,用螺絲緊固而成。器表陰刻纏枝花卉和卷草紋,紋內戧金。高足上飾弦紋,弦紋之上陰刻填金橫行楷書“乾隆年製”四字款。
蠟台為五供之一。此蠟台以海藍色不透明玻璃模製而成,造型優美,線條曲折流暢。其裝飾采用了髹漆工藝中的戧金漆技法,藍色玻璃晶瑩璀璨,戧飾的金色紋飾華麗美觀。
金星玻璃天雞式水盂,長21.5cm,高15cm
水盂天雞形,鴨嘴,羊須,鳳尾,臥姿回首,羽飾精致華美,用失蠟法製成。
天雞是古代傳說中的神鳥,《古小說鉤沉》載:“東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樹,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裏。上有一天雞,日初出,光照此木,天雞則鳴,群雞皆隨之鳴。”采用天雞造型是取其神威以保平安之意。
黃玻璃瓶,清乾隆,高21.7cm,口徑3.2cm
粉紅色玻璃戧金纏枝花紋三式,爐高7.6cm,口徑8.6cm;瓶高12.7cm,口徑2.3cm;盒高3.7cm,口徑6.6cm,清宮舊藏
三式由爐、瓶、盒組成。爐為雙耳,三足,爐內置銅鍍金膽以備燃香之用。瓶為馬蹄式。盒為圓形。三式均以粉紅色玻璃製成,上飾戧金纏枝花紋。底陰刻楷書“乾隆年製”四字款。
“三式”即爐、瓶、盒的組合,是置於室內燃放香料的成套用具。其組合方式始見於清朝,似與滿族的生活方式有關。造辦處曾以琺琅、銅鍍金、玉、瓷等材質製作了大量的三式,有的器物上還鐫刻著所陳設的宮殿名稱和千字文順序。玻璃質地的三式則不多見。此三式係清宮造辦處玻璃廠造,小巧精致,玻璃色澤醒目亮麗,為乾隆朝戧金玻璃之佳品。
黃地套綠色玻璃瓜形盒,高4.7cm,口徑7.7×8.3cm,清宮舊藏
此盒為扁圓形,以黃色玻璃作胎,黃色之中有紅色與黃色相攪而成的絲狀,外套透明綠色玻璃為花紋。盒外表覆蓋有綠色玻璃瓜葉紋,藤蔓突出,葉脈清晰,花瓣舒展,一隻小蟲棲息於葉上。
此盒的形狀如一綠葉下覆蓋的甜瓜,匠藝獨到。玻璃質地晶瑩透亮,光澤度好,有寶石的效果。
白套紅玻璃纏枝花卉紋渣鬥,高9.8cm,口徑10.3cm,足徑5.7cm
渣鬥圓形,喇叭口,腹部上豐下斂,圈足。器以乳白色玻璃造型,套紫紅色玻璃花紋。腹部環飾纏枝花卉紋,串聯的枝葉將梅花、菊花、荷花、海棠、梔子、芍藥等不同的花卉連接起來,一上一下,交錯排列,新穎獨特。口沿下及肩部分別雕刻俯式蕉葉紋和如意雲頭紋各一周。外底陰刻雙方框,內雙豎行楷書“乾隆年製”四字款。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弘曆曾諭令以後在渣鬥上不要作年款,所以乾隆時各工藝品種的渣鬥多不具款識,此件帶乾隆年款的玻璃渣鬥應為乾隆早期作品。當時的套料玻璃器物以白套紅居多,白色潔淨,紅色鮮豔,具有良好的視覺效果。套料玻璃器中渣鬥極少見,有明確款識者則更加稀罕。
藍套綠玻璃螭紋水丞,清乾隆,高3.9cm,口徑3.3cm,足徑2.9cm,清宮舊藏
水丞圓形,收口,鼓腹,圈足。器身以海藍色玻璃為胎體,以淺綠色玻璃作裝飾。器表陽起雙螭紋,首尾相連,口沿及足底各飾弦紋一周。外底鐫單方欄,內雙豎行楷書“乾隆年製”四字款。
常規套色玻璃器以白色為胎體,然後套各種顏色的玻璃進行裝飾。此水丞突破常規,以深色套淺色,取得了新鮮活潑的視覺效果。水丞上螭紋雖小,但靈動矯健,為浮雕玻璃器的精湛之作。
磨花玻璃花卉紋杯,高3.4cm,口徑6cm
此杯敞口,腹部下收,平底。茶色透明玻璃,外壁飾山石花卉圖案。杯底粗方框內有“乾隆年製”四字款。
此杯係清宮造辦處玻璃廠燒造,器形小巧秀美,所飾圖案山石嶙峋,花草延展自然,蝴蝶翻飛,意趣盎然。磨出的紋飾透過茶色玻璃壁愈顯出典雅清麗。
藍玻璃方花觚,高25cm,口徑13.5cm
花觚方形,撇口,長頸,平底。通體為透明藍色玻璃,底中心處陰線雙方框內陰刻楷書“乾隆年製”四字款。
此花觚係清宮造辦處玻璃廠造,型製仿古青銅器。清代花觚大部分作為五供之一,也可單獨使用。該花觚器形挺拔大方,既存古雅之韻,又顯玻璃材質之明潔清新。
綠玻璃渣鬥,高8.7cm,口徑7.7cm,清宮舊藏
渣鬥口呈喇叭狀,鼓腹,平底。通體由透明綠色玻璃磨製而成,飾有連續的六角形裝飾。
渣鬥即為吐盂,是宮中生活用品之一,其質地多為瓷器、銅器和琺琅器,而玻璃製的渣鬥則十分少見。此渣鬥玻璃質地純淨,透明度極佳,所磨製的幾何紋樣近似於現代風格,有立體效果。此為清乾隆時期的精品,乾隆朝之後,玻璃磨製的工藝水平有所下降。
金星玻璃冰裂紋筆筒,高13.5cm,口徑13cm,清宮舊藏
筆筒銅胎,圓筒形,底微凹,口及足鍍金。筒身鏨刻不規則的冰裂紋,再嵌入金星玻璃片。無款。
此筆筒係清宮造辦處玻璃廠製造。因金星玻璃隻在乾隆一朝製作過,以後則無,雖無刻款,仍可定為乾隆朝製品。筆筒華麗典雅,金屬與玻璃兩種工藝相結合,在現存乾隆朝玻璃器中僅見此一例。
白套紅雲龍紋玻璃瓶,高29.5cm,口徑9.5cm
此瓶以涅白色玻璃做胎,紫紅玻璃為飾。口沿為喇叭狀,細頸,腹闊大而垂,矮足,平底。瓶口飾弦紋一周,頸部飾蕉葉紋,肩部飾蔓草紋和如意雲紋,腹部為如意雲龍戲珠圖,間飾雲紋,近底飾以蓮瓣紋,瓶底雙方框內刻楷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款。
此瓶造型典雅,胎質潤澤,紋飾華麗而精細,是乾隆時清宮玻璃廠套料作品中之佼佼者。
白套紅玻璃桃蝠紋瓶,高14cm,口徑6.2cm
此瓶細長頸,喇叭口,球腹,矮足,涅白玻璃套飾粉紅花紋。頸、腹紋飾一體,有桃樹、蝙蝠、蜜蜂、蝴蝶、靈芝等。底刻陰文楷書“乾隆年製”四字款,四字分布於上、下、右、左四邊。
源自宋代的“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裝飾之道,至清時已十分發達。此瓶紋飾中,桃樹、靈芝象征長壽,又以蝙蝠與“福”諧音而表示福在眼前之意,蝶與“耋”諧音而象征壽運久長,蜜蜂則取生活甜美之意。
白套藍玻璃纏枝蓮紋碗,高5.3cm,口徑12cm
此碗大口微斂,圈足。涅白色玻璃胎,外壁套飾藍玻璃花紋。口沿飾弦紋一周,腹部飾開光纏枝蓮紋,腹下近足處飾雲頭紋,足為藍色。底刻雙直行陰文楷書“乾隆年製”四字款。
此碗胎色純潔如羊脂白玉,套料紋飾精細,布局疏朗,風格清新雅致。乾隆時期玻璃作品多數以裝飾華麗、圖案繁縟、做工精細為特色,但在這一主流風格之外,仍有如此碗般以素雅嫻靜見長的作品。
玻璃胎畫琺琅花鳥小瓶,高8.5cm,口徑1.2cm,清宮舊藏
此瓶小圓口,直頸,筒形身,圈足。通體以乳白色玻璃為地,上以琺琅彩描飾花紋。口邊繪蕉葉紋,腹部環飾花鳥圖。瓶底陰刻楷書“乾隆年製”四字款。
玻璃胎畫琺琅是清代與銅胎、瓷胎畫琺琅先後出現的新工藝,而唯玻璃胎畫琺琅製作難度大,傳世品少。此件小瓶造型秀美,胎色潔白,溫潤如玉,表麵有一層光亮的凝脂,所繪花鳥圖傳神而柔美,賞心悅目。此玻璃胎畫琺琅瓶是清宮造辦處玻璃廠和琺琅廠聯合製做的精品。
黃套紅玻璃荷花紋缸,高9.3cm,口徑10.3cm,底徑8.5cm
缸圓形,收口,腹下部略收斂,平底,形近似於缽。通體以淡黃色玻璃為胎體,外套半透明紅色玻璃。腹部飾通景夏日荷塘圖,散布的荷葉、盛開的荷花及蓮蓬立於水波之中,數隻蜻蜓和蜜蜂飛舞空中。圖案以寫實手法雕刻而成。外底陰刻楷書“乾隆年製”古幣式款。
此缸質地精純,磨製圓熟,構圖疏朗,與同時期華麗繁縟的裝飾迥異,品位高貴典雅,為乾隆時期玻璃器中的佼佼者。
攪玻璃瓶,高20.8cm,口徑11cm
瓶喇叭狀圓口,口沿外撇,頸直且較長,約占全器的二分之一弱。腹部類鵝卵形,最大徑偏上,近底處束緊,高圈足。足底陰刻楷書“乾隆年製”四字款分布周邊的上、下、右、左處。瓶的口沿和足部為碧綠色,頸、腹部飾白、藍、紅三色相間的條帶紋,斜向纏繞全器,其顏色的相間規律為白、紅、白、藍。
攪料工藝是乾隆時期創造的一種新的玻璃裝飾工藝,其工藝過程比較複雜,類似於擰絲。在玻璃器上最早出現款識的時間是清康熙年間,直到清末,大量的清宮造辦處玻璃廠作品常有年款,但是款識分布方式多為雙直行、單直行,並加圈欄。這件作品的刻款方式卻比較特殊,呈單字分別處於四個方向。
此瓶顏色純正,質地潔淨,造型雅致,紋飾流暢活潑,如行雲流水,為本來靜止的器物注入了勃勃生機,是不可多得的古代玻璃珍品。
玻璃胎畫琺琅彩花卉紋瓶,高9.8cm,口徑2.4cm
此瓶撇口,細頸,圓腹,矮圈足。乳白色玻璃胎,通體畫琺琅彩紋飾:頸部黃地上繪3個黑色團壽字,肩部繪如意形裝飾帶,腹部由縱向黃色條帶均勻地分為三部分,分別飾萱草、芙蓉、罌粟花卉紋。底中心處書“乾隆年製”雙行四字款。
此瓶玲瓏小巧,線條柔和,玻璃胎體溫潤如玉,紋飾色彩清麗,具有典型的宮廷藝術風格。
白地套藍玻璃纏枝花卉紋朝冠耳爐,通高18.2cm,口徑15cm,清宮舊藏
爐身圓形,盤口,短頸,鼓腹,朝冠耳,獸蹄形足,內附銅膽。爐體為有模吹製,足與耳為模鑄,有鉚榫再經粘接而成。爐體以白色玻璃製成,套半透明藍色玻璃碾琢出花紋。口沿琢飾回紋,頸飾蔓草紋,腹部環飾纏枝花卉紋一周,其中盛開的三朵大花分別與三足的位置相對應,足陰刻卷雲紋。口沿一側陰刻楷書“乾隆年製”橫行四字款。
清代宮中重視禮佛之事,且很頻繁,大小佛堂遍布紫禁城,故需用大量供器。這些供器無論是何種材質,均工藝考究,製作精良。此爐為五供之一,其造型規範,雕刻精細,花紋流暢,白地藍花分外素雅清新。
透明藍玻璃花口式碗,高6.6cm,口徑20cm,清宮舊藏
此碗圓形,斜壁,圈足,口沿作豁口6個,似花瓣形。通體呈透明藍色。底中心單方框內陰刻楷書“乾隆年製”四字款。
此碗為清宮造辦處玻璃廠造。器形追摹宋代瓷器,比例誇張,玻璃薄如蛋殼,晶瑩剔透,色如寶石,工藝精湛,是乾隆時期藍色玻璃器的代表作。
孔雀藍色玻璃長頸瓶,高27.3cm,口徑8.6cm,清宮舊藏
瓶微撇口,長頸,圓腹,圈足。通體為不透明孔雀藍色玻璃,光素無紋飾。底中心處陰刻“乾隆年製”楷書款。
此瓶係清宮造辦處玻璃廠造,屬皇家陳設品。該瓶器形端莊大方,線條流暢,色澤嬌豔,表麵平滑光亮,是乾隆朝獨具風采的工藝美術品。
白套紅玻璃蓮瓣紋缽,高12.5cm,口徑10cm,底徑6.2cm
缽圓形,收口,斂腹,平底。通體以白色玻璃為胎體,分段套飾不同色彩的玻璃。肩及腹下部對應套紫紅色玻璃,分別刻飾獸麵紋和雙層蓮瓣紋。口沿及外底套寶藍色玻璃,分別飾弦紋一周和荷葉形的包底。底部陰刻荷花葉脈,在其紋理之間鐫刻楷書“乾隆年製”古幣式款。
此缽造型規範周正,玻璃質地純淨溫潤,富有光澤。
白套藍玻璃纏枝花卉紋朝冠耳爐,通高18.2cm,口徑11.5cm,足距9.4cm
爐身圓形,盤口,短頸,鼓腹,朝冠耳,三獸蹄形足,內附銅膽。爐體以白色玻璃製成,套半透明藍色玻璃花紋。口沿刻回紋,一側陰刻橫行楷書“乾隆年製”四字款。頸部飾蔓草紋,腹部環飾纏枝花卉紋一周,其中有盛開狀的大花3朵,分別與3足的位置相對應,足上陰刻卷雲紋。爐體以模具吹製,足與耳為模鑄,粘接於爐體。
清代宮中禮佛之事備受重視,因此需用大量工藝考究、製作精良的供器,此爐即為宮中的供器。其造型周正,雕刻精細,花紋流暢,白地藍花,清新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