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提前供暖,想必您家暖氣已經有點熱乎氣兒了吧?當我們享受著暖氣、空調等現代設備帶來的溫暖時,也不由得好奇古代的人們是如何在漫長冬日裏取暖的呢?他們使用什麽樣的取暖工具呢?
皇宮中奢華的取暖方式
火盆取暖,這種場景在清宮戲中比較常見。在房屋的中間,放一個盆,裏麵放上燃燒的木炭,這種使用器具燒炭取暖的方式早在春秋時期就開始使用了。不過,古人禦寒取暖的方式也不僅僅是火盆燒炭取暖這一種。
《弘曆雪景行樂圖軸》
掐絲琺琅火盆
秦朝時,在貴族以及皇宮內出現了“壁爐”、“火牆”的取暖方式。考古學家在鹹陽宮遺址的洗浴池旁邊發現有三座壁爐,其中兩座供浴室使用,最裏麵的一座,應該是秦皇專用的。壁爐也是用燒炭來取暖,但是出煙孔是在室外,這樣避免炭煙中毒。
另外在秦興樂宮遺址中還發現了火牆,這種火牆是用兩塊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在牆的內側,與灶相連通,已經具備了火炕、暖氣的雛形。
這些取暖的方式效果雖好,但在當時也隻能是貴族與皇帝享受得起。一般人家隻能用灶灰來取暖,條件稍好些的人家,用泥製的盆盛裝燒火做飯的“灶灰”取暖,後來演變成火塘,也叫火炕。稍微富貴一點的人家,也會用銅製手爐或足爐來輔助取暖。
關於手爐的兩種傳說
清 朱漆描金龍鳳紋手爐
清 銅鎏金纏枝牡丹手爐
下麵咱們先來說說手爐,關於手爐的傳說有兩種,一種說它起源於春秋時的楚國。楚地受地理環境的影響,濕度大,楚人喜歡在爐中點燃香草,散氣除濕,繼而就發明了取暖所用的手爐;還一種說法是,相傳隋煬帝沿運河南巡至揚州,當時正值隆冬時節,江都縣令許伍為接駕,讓揚州民間銅匠精製一個小銅爐,裏麵放上火炭,送給隋煬帝取暖,隋煬帝看了以後感覺很實用,即興命名為手爐。兩種說法,似乎都有些淵源,但又不確定,相比後一種說法,似乎更確信一些。
張鳴岐款手爐
說起手爐的製作,就不能不提到一個人,張鳴岐。他是萬曆年間,江浙一帶有名的製爐名家。他製作的手爐在選材上非常的嚴苛,必須使用上好的紅銅作為材料,而且他也不用傳統的鑲嵌和焊接工藝,隻用榔頭一點一點敲擊出來。這樣做出來的手爐,不僅美觀,而且經久耐用。張鳴岐製作的手爐之所以受人歡迎,還有一個原因是,無論裏麵的炭火多麽旺盛,手爐的外壁都不會燙手,保溫效果好,傳熱性能也較為持久。所以,張鳴岐題款的手爐彌足珍貴,價值要高出同時代同類器物許多。
足爐
說完手爐,我們再來說說足爐。足爐要比手爐大一些,是用錫或銅製成的一種扁瓶子,裏麵灌上熱水(跟現在暖水袋有點兒像),主要用來焐腳的,既可隨身攜帶,也能放入被窩裏取暖。它還有個別名叫做:“腳婆”、“湯媼”。
除了這些直接取暖的工具外,古人在冬日生活的其他方麵也巧用心思,盡顯智慧。
別出心裁的抄手硯
抄手硯
磨墨寫字,幾乎是古代文人每日的必修課之一。有過寫毛筆字經驗的人應該知道,一旦研磨好的墨汁放置不用,很快就會凝固。在一些古裝劇中,我們會看到人們在寫字作畫過程中,還要隨時磨墨。一到冬天氣溫降低,墨汁凝固的速度就會加快。如何來解決墨液凝固的問題?
古人就在硯台設計上下了功夫。宋朝時,出現一種抄手硯,這種硯台底部掏空,前端和兩側留邊與硯堂相連,另一側手可以插入,這種設計最初解決的是硯台的清洗問題。後來人們發現在這個空間內,可以放一根小蠟燭,對墨汁緩緩地加熱,就能防止墨液的凝固。
獨具才智孔明碗
孔明碗
介紹這種碗之前,我們先來說一個關於它的傳說——當年諸葛亮竭盡全力輔佐劉禪,身心交困,加之他體弱多病,胃口很是不好。在一次戰役中,病中的諸葛亮生怕將士得知自己的病情而動搖軍心,又恐被敵人探知而不利打仗,於是他便發明了這種碗。碗麵淺而大,乍看以為諸葛亮身體很好,能用大碗吃飯,以此穩固鬥誌和迷惑敵人。這與他的空城計有異曲同工之妙。
孔明碗最大的特點是由兩個碗上下粘接而成,兩個碗中間留空,不同的是,在外麵碗的底心有一圓孔相通,碗底的孔是讓沸水進入夾層後,使碗內的食物保持溫度。
孔明碗產生於宋代,明代也有製造。它起始於北宋龍泉窯,碗壁比較厚實,外碗底的孔比較大。到了明代,孔明碗較薄,外碗底的孔較小。宋代的孔明碗大多為青釉器,明代則有青花、五彩等品種。
溫盤,即可以注水加溫的盤子,內外二層中空,盤口有一注水口,另側有鋬,該盤呈八方形,盤內以青花繪山水圖。溫盤顯然是孔明碗的同類器物,是古代盛放燉燒食品的專用具,使用時夾層注入熱水,以使盛入淺盤的食物得以保溫,達到北方官府宴席中冬天盛食物不冷的效果。收藏大家,馬未都先生講,他在國內從來沒有見過溫盤,到國外訪問時候第一次見到。
從取暖的角度看,古人似乎把能想到的生活用具,都設計開發了個遍,跟現在相比,可能方式略顯簡單,但從曆史的角度看,卻都閃耀著智慧的光芒。
編輯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