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爐火純青 鑄造精湛——明清銅器

(2017-09-04 00:31:16) 下一個
爐火純青 鑄造精湛——明清銅器
 
 
 

 《馬未都說收藏·雜項篇》

   明、清時期的銅器跟以前的青銅有一個本質的不同,就是它的材料的不同。它開始使用黃銅,以前都叫青銅,青銅有一個問題,它比較脆,易鏽,所以我們看到的青銅都是鏽跡斑斑,當然少量的有黑漆古,那不說了,就大部分它容易鏽蝕,而黃銅相對來說不易鏽蝕。

    銅與錢

    銅質藝術品在曆史上的地位比今天高。今天的人拿一個銅的藝術品都不當回事兒,覺得這沒什麽,不就一個銅鑄造的嘛?但要知道,中國是貧銅的國家,找銅是很難的事兒。那麽曆史上的地位高,為什麽沒有保留到今天呢?很多銅的藝術品都被化掉了,因為銅可以變成錢。

    



    中國古代的銅錢是計重製,"秦半兩""漢五銖",一聽就是計重的,所以中國曆史上所有的銅錢國家都允許分鑄,各個地區,不可能中央政府把錢全鑄造好了分派,那是運不下去的,運輸成本極高,說北京這兒鑄造了一馬車錢,吭哧吭哧地給運到新疆去,中間得走兩年,中間還有劫匪,成本太高,所以允許分鑄,後來就變成私鑄成風。

    中國曆史上對這個鑄錢的問題苦惱得要死。比如宋代鑄鐵錢,為什麽鑄鐵錢呢?凡是跟遼跟金接壤的時候,你看大觀通寶就鑄過鐵錢,它跟遼接壤的時候,因為遼契丹民族願意使用金屬器,您這銅錢一到,我的貿易能力強,我拿東西全換來錢,這錢我不一定非得買你那東西,我就把錢化了,我做成一銅碗,做成一銅鍋,我自己背著,可這錢回不來,中央政府就著急,我貿易的媒介沒了,所以就被迫在邊境地區鑄鐵錢,防止你熔化。明代也有這樣的記載,比如崇禎時期,崇禎時期有這樣的記載,它說內庫存的曆代銅器,不是指的今天的銅器,曆代銅器都給我送到寶源局鑄錢,這是有明確記載,這裏就不乏當時明代的很多的銅藝術品就化成銅水,變成了貨幣。

    宣德爐的誕生

    明代的永樂、宣德時期所有的藝術品都發展得非常快,我們知道了永宣青花,這都講過,漆器,其他的藝術品,比如掐絲琺琅器,都在這個時期蓬勃發展。銅器也不例外,最有名的就是宣德爐。

    關於宣德爐最早的記載是《宣德鼎彝譜》,禮部尚書呂震等奉旨編纂。書上記載得非常地詳細:宣德三年,暹羅國王進貢,風磨銅數萬斤。暹羅就是今天的泰國,中國人用黃銅做藝術品由這個時期開始。

    從宣德開始,宣德皇帝當時認為他的祭器、太廟、郊壇,所有的祭祀用的東西都太粗糙,所以他下令就用這風磨銅,開始給我重新鑄造一套禮儀用器,他第一批鑄造的時候,他是親自下令說你的樣子要仿什麽呢?仿《宣和博古圖》,宋代那時候高峰嘛,你照著那個樣子給我做,先畫圖,放樣,然後最後給我製造出來,第一批製造了多少呢?史籍上記載是3365個,精確到個位,後來皇上就高興,一看這東西真漂亮,就開始嘉獎,追加,總數一直做到18000個。

    明代為什麽開始喜歡這種香爐呢?受宋代的影響,中國隔著元代,元代是一個蒙古人統治天下的時期,它在文化上跟宋代有差異,到了明朝剛剛恢複了以漢文化為主的這個文化的時候,他非常懷念那個文化,懷念宋代那個文化,那麽他文人對香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所以他要鑄造香爐。

    香爐用來焚香,那香是幹嘛用的呢?第一是祭祀,我們焚一柱香,要祭祀,表示對祖宗的一個尊重。第二是辟蟲,過去焚香不是單單的就是沒有功能性的東西,我們今天有時候還要點蚊香呢。第三個是熏衣,生活一好就講究,不能一見麵渾身臭烘烘的,這不行,衣服得事先熏了,用香熏衣,我們今天是不熏衣的,使不使香料呢?使,香水,我們的香水現在直接就往皮膚上點,比如脖子上,身上灑點香水,很少往衣服上點,為什麽呢?香水有時候有腐蝕性,你淺色的衣服可能點上去還有印跡,所以直接就點在皮膚上,可是過去的人他沒有香水,他就把衣服先熏香了,穿著一見麵,那氣味芬香撲鼻,非常舒適,焚香還有最後一個好處就是避穢,所謂避穢就是防臭味,上廁所點一柱香,多臭都給遮了。那麽宣德爐從宣德開始燒造,一舉成功以後,名揚五百年,五百年來名聲不減,一說就是宣德爐,導致你不管哪個朝代鑄造的這種銅爐都叫宣德爐。

    宣德爐的特點

    宣德爐這麽大的名氣,一定不是白來的。第一,它用材精良,經過反複冶煉。這個過程不是我們想象的把化成銅水,一鑄造就成了。它需要反複冶煉,每冶煉一次就要去掉一些雜質,剩下的就是精華,但分量就會減少。由於宣德皇帝親自督造此事,所以質量非常高。一斤進貢來的銅材料經過冶煉,最後隻剩4兩。這4兩還是小兩,過去一斤是16兩,有個詞"半斤八兩",說的是舊製,今天應該說"半斤五兩"才對呢。

    當年宣德皇帝去看冶煉的時候問工匠:“怎麽能使銅器的質感顯得非常好呢?“工匠說:”至少要反複冶煉6次,就自然會閃著寶光。”皇上財大氣粗,氣魄大,上去就說:“行,你給我煉12次。”工匠說我煉6次,一斤就剩一半了,你要煉12次,8兩又得去4兩。"皇上說:“那就去4兩唄。“最後冶煉完成,一斤銅就剩4兩了,按照今天的概念就說剩下四分之一。這是明末大收藏家項元汴在《宣爐博論》中的記載:“宣廟遂敕工匠煉畢十二。每斤得其精者才四兩耳。”宣廟就是指宣德皇帝。

    第二,宣德爐采用了一種新工藝。過去做爐都是翻砂,它現在用的是失臘法,失臘法曆史上有沒有過?有過,但是做到爐這上麵沒用過,它較之翻砂法,它就變得非常地光潔,好看,這個東西一光潔就好看,做出來以後有專業的人把它進行上色,我們不要簡單地理解上色就是拿顏色刷到上麵就是上色,不是,它是用各種方法使它呈現一種自然的色澤,它有什麽樣的色澤呢?石青斑、朱砂斑、葡萄斑、桑葚色、水銀古、黑漆古、蟹甲青、鱔魚黃等等等等。《古玩指南》上的記載是有46種顏色之多,有的書記載比這個數量還多,有人認為有上百種顏色,那它都是微妙的區別了。

    第三,宣德爐裏含有合金,這是被很多人忽視的。除了精煉銅外,還有鋅、錫、銀、金。曆史上有這樣一個說法:當年皇宮裏著大火了,金銀珠寶一同全燒壞了,然後皇上就說燒壞這東西不都在嗎?一塊兒給我化了,重新鑄爐,所以它裏頭就含金。史料上風磨銅當時進貢的那些單子上都寫著明確寫著含有黃金。今天用科學的方法很容易解決這個問題,一測試就知道了。最簡單的測試是用比重,黃金的比重非常大,銅的比重大概是黃金的三分之一。

    我聽一個老師傅跟我說,最好的宣德爐含金大約3%。我買過一個宣德爐,特別沉。我很高興,直接上菜站找了個普通秤一約,八斤四兩,也就是4200克。我乘上3%,大概是126克。你想,這樣一個香爐裏如果含126克黃金,那質感完全不一樣了。我們對衣料比較熟知,如果純棉的衣料裏加3%的毛,質感馬上得以改觀,如果純毛的衣料裏加3%的化學纖維,它可能就變得不易起褶。古人顯然也發現了這個規律,所以我認為好的宣德爐裏一定含金,一加上金,就不易生鏽,而且顏色明顯地跟普通銅器拉開了距離。

    鑒於上述三條,宣德爐的名氣就極大。

    明朝末年的時期,有很多文人都有記錄,比如項元汴的《宣爐博論》,劉侗的《帝京景物略》,冒襄的《宣爐歌》。冒襄,冒辟疆,跟董小宛關係很好,知道董小宛的就應該知道冒辟疆,最後冒辟疆是納董小宛為妾。那麽冒辟疆的描述就有意思了,他說宣爐如女子肌膚,柔軟細膩,可捏。爐是硬的,銅是硬的,他說"柔軟細膩可捏",他完全把它看成一個女子的狀態,這是冒辟疆的記錄。項元汴對銅爐的讚美也有意思,他說的是顏色,他說深有深妙,淡有淡妙。銅爐的顏色非常多,我見過有近乎於黑色的,也有那種暖暖的黃色,那他就說了深色有深色的妙處,淺色有淺色的妙處。

    宣德爐的式樣

    宣德爐有定式,不是今天的定式,是宣德那年就定的。很多定式跟它當時的使用環境有關。宣德爐最廣泛的式樣叫蚰蜒耳式。蚰蜒是一種蟲子,俗稱鼻涕蟲,農村養菜的最怕碰見那種鼻涕蟲,啃菜葉子。第二種式樣叫衝天耳式,也叫朝天耳式。它一般是在祭祀當中要用。第三種式種是雙魚耳式,也叫魚耳式,兩個耳朵象魚,這個是跟宋哥窯,宋官窯的樣子模仿下來的,一般情況下這種都是擱在書房。再有就是橋耳式,也叫鳳眼式。過橋,在講經的地方,你傳達,你通達都是過橋,所以在講經的地方焚香一般都是這樣橋耳式。再有就是獅耳式,其他各種式樣上百種。

    


    那麽,你注意看宣德爐,一個問題就出來了:為什麽宣德爐基本上都是三條腿呢?這是因為宣德爐的造型是從青銅鼎發展來的。大部分圓鼎都是三條腿,三點固定一個平麵,過去說"三足鼎立",隻要有三條腿就非常穩。那麽銅爐裏有沒有四條腿的呢?也有,方形的爐是四條腿。這是因為青銅鼎也有四條腿的方鼎,它就是數量比圓鼎少而已。

    宣德爐的辨偽

    由於宣德爐的名氣太大,仿品不斷出現。在所有中國古代藝術品中,銅爐是最容易仿的,為什麽呢?它是翻模的。隻要有一個真的爐,翻個模,就能再鑄造一個,基本不走樣,所以真假難辨。這是宣德爐目前麵臨的最大問題,誰都不能解決。今天全世界沒有一個專家能準確地告訴你一個宣德爐的真偽。雖然宣德爐存世量非常大,但到目前為止,沒有一件能提供有力的證據證明是宣德本年的。比如宣德期間的墓葬出土了宣德爐,那肯定是真的。文物本是標型學,標準器擺在這兒,別的東西跟它一比較就知道了。問題是宣德爐是翻模製造的,造型都一樣。如果配方也是一樣的,那幾乎不能分辨其新舊。

    那宣德爐是不是真的無法區分呢?我倒覺得可以用類比的方法一點一點去推。第一,看造型。早期的宣德爐都是仿宋式。第二,材料的配比。我們今天有高科技手段,非常容易就是把它的化學成分分析出來。第三,聽聲音。由於宣德爐銅質精煉,聲音非常悅耳,好的爐你一敲,聲音之好聽,不能想象,無法用語言來傳達。

    實際上銅器的斷代沒必要那麽嚴謹,它跟瓷器不一樣。瓷器是非常嚴謹,宣德就是宣德,永樂就是永樂,成化就是成化,非常清晰。但對銅器的判斷,隻要能夠看出來它大約是哪個時期的就可以了,比如你能看出它是明早期還是明晚期的,我覺得就足夠了。

    宣德爐的款識

    明清兩代瓷器下麵都書寫年款,這也成為鑒定瓷器的一項標準。瓷器隻要書寫年款,就變成一個標準器物。因為工匠及工匠的審美都會發生變化,比如工匠去世,審美發生變化,都會反映在底款上,所以我們能夠很清晰地分辨出年代。銅爐也刻有底款,但因為是模製,銅爐的底款變化非常微小。

    


    過去怎麽判斷哪個是真的宣德爐呢?有一種說法:宣德爐底下的落款,隻要德字少了中間一橫,就都是真的。但說這話的人就不知道翻模這回事,翻模的人直接照著真爐翻模,底款一模一樣,所以這種少一橫的說法不足為憑。

    宣德爐的底款非常有意思,寫的五花八門。有寫一個字的,宣,就寫一字兒,你有時候在市場上碰見一爐一翻手"宣"什麽意思?就是宣德那一年的。有寫倆字的"宣德"。寫仨字的"宣德年"。寫四個字的"宣德年製"。寫五個字的"大明宣德年"。寫六個字的"大明宣德年製"。一到六一個空不落,再往上,還有寫多少個字的呢?寫一大段話的"大明宣德五年監督工部官臣吳邦佐造",底下寫16個字,這種款識呢,在宣德爐的收藏中也非常重要,大量是偽款,但一定有一個真款在裏頭。

    宣德爐的仿製

    宣德爐的仿製時期,大概推測有四個時期。第一個是當朝,我們說的當朝是指宣德在鑄造了18000個爐以後的,再有鑄造都可以算為仿製。

    第二個時期是明晚期,收藏熱的興起,對爐的需求供需發生變化,大量的需求增加,所以在晚代晚期的時候就有大量的仿製品出現,這個時期的東西非常接近於宣德本朝的東西。

    第三個時期就是我們知道的康乾盛世,康乾盛世他所製造的宣德爐有很多離開了宣德的本樣,有相當一部分偷工減料,所以非常容易剝離出來,一看就不夠明朝,一看就是清朝的東西,

    第四個時期就是晚清到民國,有一部分很小的仿製,質量比較差,所以不足為慮。到了今天,宣德爐的仿品驟增,尤其近十年內,銅爐的仿品變得非常精美,非常接近曆史的真實麵目,這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今天市場上有大量仿製的宣德爐,完全能夠以假亂真。

    禁銅令

    清朝雍正時期下過禁銅令。康熙開放海禁以後到了雍正這朝,貿易量急劇增加,需要大量錢幣。當時製幣的主要原料黃銅明顯不足,中央政府著急。再加上銅錢的私鑄之風,以及劣製銅錢沙板錢、錘扁錢,都為社會發展帶來種種弊端。於是,雍正四年正月,雍正下禁銅令。到了乾隆初年,雲南銅礦就開始大量開采,中央政府解決了銅短缺的問題,所以禁銅令就取消了。禁銅令實施的時間,大約隻有10年。

    雍乾銅瓶

    2007年,一件雍正海水龍紋銅瓶,在北京拍賣,高約60公分,比較大,估價是60萬。過去對銅的認知非常低,覺得一個銅的東西值不了多少錢。但這個銅瓶在拍賣場上從60萬元一直被競爭到1570萬元,我們觀複博物館本來對這東西有所關注,覺得60萬的價錢還可以接收,但沒想到漲到如此高價,沒能買到。

    


    不久以後,我在一次小型拍賣中又碰見一個類似的銅瓶,瓶底下寫著"大清乾隆年製"六字楷書款。一看這楷書,再一看瓶子的造型,我就樂了。這件銅瓶的造型明顯是受雍正瓷器的影響,楷書的風格也明顯能看出來是乾隆早期的款識,由此我斷定它是乾隆初年的一件作品。雖然到不了雍正,但也非常重要。由於很多買家當天沒有參加這次小型拍賣,我就有機會把這個銅瓶買下了。之所以我能判斷這件銅瓶的年代,很重要的原因是了解康雍乾三朝瓷器款識書寫方法的變化。康熙時楷書多,篆書罕見;雍正時楷書多,篆書少見;到了乾隆時反過來,主要是篆書,楷書少見。所以我看到銅瓶款識是楷書,就知道它基本是乾隆早期的,受雍正影像。所以有時看一件器物,一看款識就知道大概方位在哪裏。

    張鳴岐的手爐

    曆史上除了宣德爐以外,還有兩類爐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一類是暖爐,一類是熏爐。

    暖爐明代非常流行,為什麽呢?當時屋裏沒有暖氣,也沒有空調,無法供暖,當時的人的生活就在這個取暖問題上都是一大障礙,尤其南方,一到冬天非常陰冷,所以屋裏不是炭火盆,就是暖爐,暖爐的小型的叫手爐,手裏老捧著,大型的叫暖爐也叫腳爐,擱在腳底下的,文人在那兒伏案,夜裏疾書,案子上擱一個,腳底下擱著。

    


    當時做暖爐的著名的工匠很多,大量暖爐上留下了工匠的名字,最有名的是張鳴岐、潘祥豐、陳九如、鳳江等等等等。還有一些堂號款,表明了當時社會的一個極大的需求。張鳴岐是浙江嘉興人,他的爐有"張爐"之稱,我們說過明代,晚期的時候最著名的手工藝人中張鳴岐算一個,紫砂壺裏是時大彬,螺鈿是江千裏,我們這些名人都說過,那麽張鳴岐的爐它不是平白無故就有名的,做爐的人多了,為什麽它有名呢?它有兩個特點是別人所不及的,第一個特點書上有記載,說它置於紅炭不燙,我們今兒灌一暖水袋子,那水熱了還都燙呢,都不敢拿,但是它這個手置於紅炭不燙,好處是什麽呢?你既取了暖,又沒有燙傷你,另外,你不燙一不定期是導熱係數控製得好,不燙就延緩了它的熱的衰減,所以它長時間保溫,這是它一個記載。它第二個特點書上記載說用腳踹之不癟,手爐是手裏拿的,腳底下做得很大的暖爐,有時候冷了腳擱在上頭,強度非常大,你看著它很細,但是你拿腳踹它它都不會癟下去,強度做得好。

    我早年在上海買過一個手爐,上麵的蓋子追求藤編的效果,非常細致。這個香爐的蓋是可以任意調轉180度,蓋上以後隻需拿著蓋,下麵的爐身都不會掉下來,嚴絲合縫。我當時買的時候,大部分人還不關注它,價錢在當地算貴了,但讓我看就算很便宜。手爐裏還留有一個民國時期手寫的紙條,寫明這個爐的來曆。底下落款三個字:香音齋,應是第一個使用者的齋號。

    


    手爐保存下來的不如香爐多,原因是手爐一直在用,香爐在曆史上是斷斷續續地使用。兵荒馬亂的時候大家沒有心情去點香爐,香爐往那兒一扔,這一扔可能就一百年,這百年沒有人用,它就不會壞,手爐一直在用。20世紀80年代我去浙江鄉下的時候,看見老太太還捧著手爐呢,由於它使用它就容易損壞,損壞了那就以新代舊,舊的就毀掉了,所以手爐保存下來的反而不如香爐多。

    熏爐

    再有一類是熏爐,主要用來熏衣和焚香。熏爐一定要有蓋,沒有蓋就不能稱之為熏爐,爐蓋在熏衣的時候可以保證衣服的安全。首先,衣服不能被火燎著了。本來挺漂亮的一件衣服,想給熏熏香,結果燎一大窟窿,擱誰都得不高興。其次,蓋子可以防香灰,熏完的衣服不能蹭得到處都是香灰

    


    過去老說一句話叫"紅袖添香夜讀書"這添的香就是這熏香,一般是粉末狀的、塊狀的、盤香狀的,那個添香都是很收斂的,等夜讀書的時候如果有這麽一股清香的味飄過來,那確實還是很愜意的,一定不是柱狀的,柱狀的香都是供奉的。我們有的電視劇不明白,弄著紅袖添香弄三柱香往旁邊一紮,給老爺祭祀了。

    灑金

    到了晚明的時候,銅器有一點俗事兒,這特別迎合中國人的虛榮心,就是灑金。所謂“灑金”就是局部鎏金。人們覺得這銅不夠意思,得上大金塊子,看著值錢,所以灑金銅器在晚明到清初非常流行。

    


    晚明時期的灑金銅器主要流行於江南,首推上海地區,比如有個人叫胡文明,他製作的銅器上落款"雲間故文明製"。雲間指的就是上海鬆江地區。故文明製的灑金銅爐,按照西方人的觀點,就覺得它俗。他老往上麵鎏金,弄點很時髦的圖案。但這種風格在當時非常有市場,被稱為“胡爐”。他去世以後,兒子胡光宇接著做。我們都知道,當時的品牌意識很重要,底下寫胡文明,有名,好賣。到兒子這兒,如果寫兒子自己的名字,沒人認,賣不出去;寫老子的名字,又不怎麽甘心,那怎麽辦呢?隻好連老子帶兒子一塊兒往上寫。

    


    曾經有個人拿了一件灑金銅爐來說:“我這兒有一個日本爐,您給看看。”我說:“你這怎麽會是日本爐呢?”他說:“您看這底下的款,寫著明男光宇,這不日本人嗎?”實際上,晚明時期中國跟日本的文化是在交流,所以這上麵的圖案確實有點兒日本風格,他就認為是日本造的。我說:“這底下的款你得通讀。”底款是“胡文明男光宇製”,什麽意思呢?胡文明的兒子胡光宇製作的,但這“胡字就省了。"胡文"這倆字不念,光念"明男光宇製",這不真成日本人了嗎?還不能說他是知識不紮實,幹脆是沒這方麵的知識。這件事說起來完全是個樂子。

    明清銅器作為藝術品,它品種相對比較單一,原因是銅是貴重金屬,貴重金屬它又可以再度利用,所以稍微有一點背離了當時的審美情趣的東西,迅速就被化掉,它就不會生存,從這個角度上講越簡單,越單一的,比如宣德爐這種造型的,都反而能夠流傳下來,由於銅材料的一個特殊性,它工藝性就一直趨於保守,我們看很少有人用銅做藝術品的時候大量創新,很少,就很保守,那麽正是這個保守,使明清的銅工藝品能夠保留至今,材料越貴重式樣就一定越保守,這是一個規律。轉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