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筷子起源之筷箸溯源及發展

(2017-08-27 12:00:41) 下一個

  筷子,古稱箸,它是當今世界上公認的獨特餐具,對使用刀叉的歐美人士來說,學會用筷箸確有一定的難度,可一旦能熟練地操縱這兩根小玩意,使用起來卻是靈巧無比,所以西方有學者讚揚筷箸是吉老的東方文明代表,是華夏民族聰明和智慧的結晶。

  我們的祖先以箸進餐大約有三千多年的曆史,或許遠遠不止三千多年,可當今又有誰能說清中華箸文化起源的準確年代?中國每天有十多億人口一日三餐筷不離手,正因為餐餐用筷、日日用筷、年年用筷、人人用筷,所以中國人對筷箸習以為常,視若無睹,因此曆史上很少發現有

關筷箸文化的記載,即使在某些古籍中偶而寫有隻字片語,也是記錄其他事而非指箸本身而言。千百年來,也很少發現有專人對筷箸進行研究和探討。

  時至今日,筷箸可以說已成為當前以筷進餐的所有中國人共同關心的研究課題。

  

一、筷箸起源說

  紂王是最單使用象牙箸的君王

  我國是筷箸的發源地,用箸進餐曆史悠久。古籍  以《韓非子·喻老》載:「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司馬遷在《史記·宗微子世家》亦雲「紂為象箸,箕子歎曰:彼為象箸,必為玉杯;為玉杯,則必思遠方珍怪之物而禦之。輿馬宮室之漸自此始,不可振也。」這雖是對紂王生活奢侈而引起朝臣恐懼的陳述,但卻從象牙筷所引起的宮廷事件中,為我們追溯箸的誕生與發展提供了最有價值的文字史料。紂為商代末朝的君主,以此推算,我國公元前1144年前後,也就是說我國在三千一百多年前已出現了精製的象牙箸。

  也有人懷疑古籍「紂為象箸」的記載,他們認為河南河北等地根本無象,何來牙箸?據考古學家發現,在出土的商代甲骨文有「象」字,還有「茯象」和「來象」的記載。《呂氏春秋·古樂》中也有「商人服象」之句。據《本味篇》載:「旌象之約」,就是說象鼻也是一種美食。由此可知殷商時代中原野象成群。正因商代有象群遭到圍獵,才有「紂為象箸」的可能。

  古籍載:「紂始為象箸」,說的是紂王乃最早使用象牙箸的君王,而他並非是中國用箸第一人,箸的誕生應早於殷商若幹年。

  大禹為傳說的中國用箸第一人

  我國東北有一則民間傳說,相傳大禹在治理水患時三過家門而不入,都在野外進餐,有時時間緊迫,等獸肉剛燒開鍋就急欲進食,然後開拔趕路。但湯水沸滾無法下手,就折樹枝夾肉或粉粢(米飯)食之,這就是筷箸最初的雛形。傳說雖非正史,但因熟食燙手,筷箸因運而生,這是合乎人類生活發展規律的。

  《禮記》鄭注雲「以土塗生物,炮而食之」。這是把穀子以樹葉包好,糊泥置火中烤熟。有專家認為這種烤食法也推動了箸之形成。當先民把包好塗泥的穀粒置火灰中烤時,為使其受熟均勻,不斷用樹枝撥動,我們聰明祖先也就是在撥動原始爆米花的過程中得到啟發,天長日久,筷箸的雛形也漸漸地在先民手中出現。

  這當然是推測,因為新石器時代末期進入到夏禹時代還沒有文字,當時無法記錄箸之發明過程,但飲食專家的這些推測是不無科學道理的。

  《韓非子·喻老》稱筷為「箸」,這再次佐證筷最初是以木竹為材質。因北方多木,而南方多竹,我們祖先便就地取材,故竹木是我國最原始的箸之原料。

  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說:箸「從竹者聲」,古人雲:  「箸為挾提」而挾從木,這又一次旁證先民最早以細樹杆或竹為挾食工具。不過用樹枝、細竹從陶鍋中挾取燙食到箸之形成,這是一個數百年甚至更遠的漫長時間。

  

  人類的曆史,是進化的曆史,隨著飲食烹調方法改進,其飲食器具也隨之不斷發展。原始社會,大家以手抓食,到了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進餐大多采用蒸煮法,主食米豆用水煮成粥,副食菜肉加水燒成多汁的羹,食粥用上匕,從羹中撈取菜肉用餐匙極不方便,而以箸挾取菜葉食之卻得心應手,所以《禮記·曲禮》說,「羹之有菜用挾,其無菜者不用挾。」鄭玄注「挾,猶箸也。」由此可知,新石器時代羹為副主流,食羹用匙極不方便,以手來抓滾燙稀薄的羹,更是不可能的,於是箸便成了最理想的餐具。

  總而言之,箸的出現,並不是孤立的。遠在新石器時代中期,在仰韶文化遺址中,已發現了匕匙。當曆史推進到新石器時代晚期,人的智慧有了一定的發展,生活條件也有所改善,單以匕匙進食已不能適應烹飪的進化,箸也就順乎潮流而出現。不過四千年前的夏代,箸還處於雛形,後又經過數百年的不斷演化,至商湯時代也就漸漸形成比虎口長一些的兩根長短相同的小棍棍。繼而發展到商代末期,紂為滿足於自己君王奢侈的高貴生活需要,而下令獵象鋸牙而製成象箸。

  因箸的誕生史無記載,現在隻能根據一些專家的種種推論和旁證來追溯占箸的產生,但我們認為箸的如此出現是曆史推衍的必然結果。


二、曆代筷箸簡述

  要論述筷箸,最好不要憑空而論,參照實物而論也許不會給人泛泛而談之感。因為先秦之箸,多為竹木製品,不像青銅器埋入地下數千年依然形器完整,即使銹跡斑斑,或有些殘缺,也可修複。而筷箸因身材細小,又是竹木材質,入土多易腐爛,根本無跡可尋。但是近五十年來,由於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從古墓中也發掘了一些古箸。

  據《文物》1980年8期記載:「安徽貴池裏山徽家衝窖藏出土,青銅箸一雙。由於歲月的腐蝕兩支銅箸長短不齊,但相差無幾,平均為20公分,經考證為春秋晚期之物。」

  

  

  最著名的為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墓1973年出土的三幹多件精美文物中,有一雙竹箸,長17公分,直徑0.3公分。筆者1989年曾去長沙拜訪湖南博物館高館長,當他知道我是一名熱心的筷箸收藏研究者,即在我的請求下,提供了一張發掘一號漢墓現場的黑白照片(那時尚無彩照)。照片中為一漆案,案上放有漆盤、耳杯、酒卮等,而竹箸即斜放在耳杯上。這雙二幹一百多年前的西漢圓箸實物,現藏於湖南博物館,可謂彌足珍貴。

  湖北雲夢大墳頭,也出土了西漢竹箸16支。甘肅酒泉夏河青又出土了東漢銅箸一雙,西漢出土筷箸較多,長沙仰天湖,湖北江陵鳳凰山等地也有銅箸竹箸出土。而四川出土的東漢畫像磚《宴飲圖》中也出現了箸,三位席地而坐的飲宴者,左邊一位手中托碗,碗中插有箸,而在另二位麵前的低案上也放有箸兩雙,由此可知漢代使用箸者已較為普通。漢代箸之形狀大多為首粗下足略細的圓形。而春秋時代的箸,多為上下一般粗細的圓柱體。相傳西漢有位巨無霸,是位武將,他卻以重約數斤的鐵箸進食,以顯示其臂腕有超人之力。

  隋代長安李靜訓墓出土一雙銀箸,迄今為止是我國考古發現最早的銀箸

  古名醫陳藏器說:「銅器上汗有毒,令人發惡瘡內疽」。事實證明,銅氧化就會產生銅腥氣,鐵氧化銹跡斑斑,都難以進餐,故鐵箸銅箸漸漸為銀箸所替代。

  

  在考古中,根據現在的資料,很少發現有三國、晉代和南北朝的筷箸出土,這並不是說,這三四百年箸在這些朝代中有所減少,因為考古有很大的偶然性,再說這與當年的戰亂和陪葬習俗也有很大關係。但從唐代出土大量的銀箸來看,筷箸在魏晉南北朝的階段有了很大的發展,在魏晉以前出土的多為竹木箸、牙骨箸和銅箸,而隋代長安李靜訓墓出土的一雙銀箸。長29公分,兩頭細、中間粗,這是迄今為止考古發現的我國最早銀箸。

  唐代出土銀箸,不但數量多,箸也長。

  在我國曆史上,從隋到唐的三百多年間,中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人民的生活也比前朝有較大的提高,特別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頻繁,冶煉水平有了更一步發展,所以金箸銀箸也就在餐桌上不斷出現。

  《開元天寶遺事》雲:  「宋璟為宰相,朝野人心歸美焉,時春禦宴,帝以所用金箸令內臣賜璟。」當年黃金餐具器皿為皇宮所壟斷,北魏時,曾規定上自王公下至百姓,不許私養廠「金銀工巧之人」,私造金器者是犯法的。所以當宋璟聽說皇上賜他金箸,這位宰相十分惶恐,愣在恫陛前不知所措。唐玄宗見狀說:「非賜汝金,蓋賜卿以箸,表卿之直耳。」當宋璟知道是表彰他如同筷箸一樣耿直剛正時,這才受寵若驚地接過金箸。但是這位「守法持正」的老臣,並不敢以金箸進餐,僅僅是把金箸供在相府而已。

  但是以唐代出土的銀箸來看,銀箸卻為達宮貴族及士大夫階層所寵愛,現將唐代出土銀箸列表於下:

  唐代出土銀箸(部分)簡表

        

出土地點

數量(支)

質地

長度(公分)

器形特征

河南洛陽澗河

1

15

 

 

 

河南偃師杏圓村

2

15.8

首有孔相接圓柱形,上粗下細

江蘇丹陽丁卯橋

6

22.2432

有六支刻有《力士》字樣

陝西耀縣背陰村

2

30

 

 

 

陝西藍田楊家溝

3

33

 

 

 

浙江長興下莘橋

300

33.1

 

 

 

 

 

 

  綜觀以上唐代出土銀箸,不但數量多,箸也長,最長者竟有33.1公分,可春秋兩漢間出土的各種筷箸中,多在17一18公分之間,最長5l公分,乃木質,銀為貴重金屬,其價格僅次於金,當年鑄造如此長的大量銀箸,亦反應出唐代的繁榮昌盛,國富民強。

  唐代當年常舉行盛大飲宴,讓我們來欣賞敦煌473窟的壁畫《宴飲圖》。涼亭中長桌兩邊男左女右坐著四男五女,僅從女方一麵來看,人人麵前皆放有箸和匙。還有一幅西安出土的唐代墓室壁畫《野宴圖》,赴宴者人更多,坐立者十九人還有侍女兩名,餐桌上放滿了耳杯盤盞之類,同樣也可明顯的看到一雙雙橫放的筷箸。

  

  李白詩雲:「金樽清酒鬥十幹,玉盤珍餞直萬錢。」唐朝盛世飲宴之風風靡長安,美味佳肴豐富了,箸匙等餐具也向金銀豪華方麵發展,所以《墨子》說:「食必常飽,然後求美。」

  宋代起,筷箸已朝向工藝品方向發展

  宋遼夏元也有不少筷箸出土,質地多為銀製和銅鑄。若與唐代相比,相對較短,約在25公分左右,最短者僅15公分。根據現在材料看,沒超過20公分以上者。

  江西鄱陽東湖出土的兩雙北宋銀箸,長23公分,箸上部有了新突破,改圓柱形為六棱形,其下端還是細圓柱形。

  

  南宋銀箸(江西安樂出土)

  在四川閬中絲綢廠出土的南末銅箸數量之多大大出乎意外,竟有244支,也就是122雙,這批銅箸粗粗細細不一,直徑0.3—0.6公分,箸長25公分,器形首粗足細,中部有弦紋。遼寧遼陽三道壕出土的金代銅箸1雙,長26.8公分,上部為六棱形,箸身有竹節紋飾。到了元代,箸形又有新的變化,安徽合肥孔廟出土的110根銀箸,首部呈八角形,長度為26.5公分。

  我們從宋、遼、金、元朝代出土的銅箸、銀箸來看,其最大特征是器形多變,不像唐代以前的箸,多為素麵圓柱體,甚為單調。

  鄱陽東湖出土2雙北宋銀箸,對傳統的圓柱形作了革新,改圓形為六棱形,而四川閩中出土的南末銅箸,箸上也出現了紋飾,可以說從末代起,筷箸不僅僅隻注意它的實用性,進而開始向工藝品方向發展。

  造箸的工匠們懂得,墨守成規難以有出路,他們需要顯示自己的才華。在江蘇無錫幸福水庫出土的元代4支銀箸上,工匠竟然大膽地鑲上了自己的姓名。

  方首圓足為明代箸的流行樣式

  數千年來,華夏箸文化一直在不斷的發展,到了明代,箸的發展特別明顯的一點,首方足圓。所謂“首方”,即是上部為方形;“足圓”,即箸的下半部為圓形。明代以前無論是銀、銅、竹、木、牙箸等,大多為圓柱體,也有六棱形,但四方形極少,可是明代箸卻以首方足圓為特徵。由前代的首粗足圓柱形箸改為首方足圓體,看起來變化並不大,但這一小小的改革有三大好處:

  l、首先圓柱體筷箸容易滾動,而民間稱之為四楞箸的首方足圓箸,不會滾動,設宴待客放在桌上很穩重。

  2、四楞箸比圓形箸更穩當的橾縱,如吃拔絲類菜,方頭筷握在手中用力撥菜也不易打滑,吃麵條更得心應手。

  3、四楞方箸為能工巧匠在箸上題詩刻字雕花提供了藝術發展良好條件。圓柱體筷箸難以表現繪畫刻字,方箸不但可以兩筷相應拚組成畫幅,也可十雙筷箸排列組成更大的畫麵。

  所以說箸首由圓體發展為方體,為生產更精美的工藝筷奠定了廣寬的基礎。方箸既可以單麵刻,也可雙麵刻,還可以四麵刻,圓箸為此相形見絀。

  

  明代象牙箸(山西太原出土)

  據1980年為7期《文物》載,四川珙縣洛表公社的懸棺內,清理出一支明代紅漆竹箸,箸長28公分,首方足圓,四楞上部刻有「江山口高曰月口長五子口阿旦休」草書體十四字,其中三字腐蝕難以辨認,由此可以說明,有了方箸也有了箸上詩詞。

  另在河南寧陵花岡明代的一艘木船中發現一支木箸,長達3l公分:無獨有偶,也是方首圓足,還有北京定陵為明代神宗朱翊鈞的陵墓,在1956年發掘的地宮中,除了出土有寶石金釵、金壺、金爵、金冠、金匙、箸瓶架等,瓶架上還插有烏木鑲金箸。筆者曾慕名參觀定陵,欣賞了陳列的明神宗陪葬品兩雙烏木鑲金箸,此禦箸也是首方足圓,不過四楞箸頂端鑲有方金帽。經專家研究,方首圓足款式為明代箸的流行樣式。

  清代筷箸,多為竹木筷鑲銀,工藝精巧美觀

  清代的筷箸,其特點為製作工藝精巧美觀。而竹木筷鑲銀者特別多。如上海民間民俗藏筷館所收藏清代筷箸,就有象牙鑲銀箸,湘妃竹鑲銀箸、烏木鑲銀箸、紅木鑲銀箸等。這些鑲銀筷,不但頂鑲銀帽,下鑲6—7公分銀套,還在帽頂鑲有7—8公分銀鏈,使兩筷相係不離。這不僅僅是為了裝飾性,給人以美感:還有它的實用性,兩筷配對,易於保管,不會因遺失其一而失去作用。

  清代筷箸既有上下雙鑲箸,也有三鑲箸。《紅樓夢》四十回中寫道:「鳳姐手裏拿著西洋布手巾,裹著一把烏木三鑲銀箸,按席擺下。」所謂《三鑲》就是頂鑲銀帽,足鑲銀套,中部鑲銀環。不過到了清代末期,「中環」不再時興,式樣以環鑲銀鏈為多。

  

  筷子於唐、宋、元、明、清統稱「箸」。

  筷子有多種名稱,先秦時期稱「挾」,也作「莢」。鄭玄注釋:「挾,猶箸也,今人謂箸為挾提。」漢代著名史學家太史公司馬遷著《史記》時,稱商紂時期的筷子為「箸」,古寫為「木箸」。兩漢又出現了「筋」字。隋唐時李白《行路難》詩曰:「停杯投筋不能食」;杜甫《麗人行》詩雲:「犀箸厭飲久來下,鍪刀鏤切空紛綸。」從兩位大詩人的詩句中,我們知道,唐代「筋」與「箸」通用。不過自唐代起,宋、元、明、清皆統一稱「箸」。

  

  但箸的名稱,並非保持到底,明代發生了變化。明陸容《菽園雜記》雲:吳俗舟人諱說,「住」與「箸」諧音,故改「箸為快兒」。因為吳中船民和漁民特別忌諱「箸」,他們最怕船「住」,船停住了,行船者也就沒生意,他們更怕船「蛀」,木船「蛀」了漏水如何捕魚。在這種迷信諧音的思想指導下,故見了「箸」反其道叫「快子」,以圖吉利。明人李豫亨在《推蓬寤語》中說得更明白:「世有諱惡字而呼為美字者,如立箸諱滯,呼為快子。今因流傳已久,至有士大夫間亦呼箸為快子者,忘其始也。」;雖然明代已有人稱「箸」為「快」,但清康熙並不承認民間將快加了竹字頭的「筷」字。這可以從《康熙字典》中僅收錄「箸」而不收「筷」得到證明。但皇帝也難以抵擋民間怕犯忌,喜口彩的潮流。在《紅樓夢》四十回,在賈母宴請劉姥姥一段中曹雪芹三處稱「箸」,兩次呼「筋」,而四次直接寫明「筷子」。

  當今社會,筷子的稱呼己習以為常,但專家學者在書法、詩詞作品和文章中依然稱筷子為箸或筋,並沒有如《推蓬寤語》所言「忘其始也」。

三、炎黃子孫何時用箸吃飯

  現今人類進食的工具主要分三種:

        (1)歐美和北美一用刀、叉、匙,一餐飯三器並用。

        (2)中國、日本、越南、韓國和朝鮮等一用筷。

        (3)非洲、中東、印尼和印度等一以手抓食。

  美國加州福尼亞大學名譽教授懷特調查後說:『用刀叉,手指和筷子吃飯的三類人,以強硬態度維據自己的餐具。』特別是手抓食者,常被人看作不文明,可他們卻自我感覺良好。例如美國洛杉磯有一家菲律賓餐館,大做廣告以抓食為榮,公開警告那些不願以手抓飯顧客,謝絕他們光臨。

  中國是筷箸的發源地,以筷進餐少說也有3000多年的曆史,是世界上以筷為食的母國,原來以手抓食的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等地,由於大批華僑以筷進餐,天長日久,當地居民受其影響,也學會以筷吃飯,故而華僑多以用筷進餐為榮。

  說來令人不信,中國在發明了筷箸後,也曾有較長時間用手抓食。堂堂炎黃子孫,既然發明了靈活無比,撥、挑、挾、拌無所不能的筷子,為何放著不用,非要用兩雙半的肉筷呢?曆史是微妙的,也是複雜的,對於筷箸的鄉功能,我們的祖先無法一次清醒地完全認識,這才產生了曲折的過程。

  要探討中國人何時以箸吃飯的問題,也如筷箸何人發明一樣,史無記載,但從史書隻字片語中可找到一些線索,《禮記·曲禮上》 『 飯黍毋從箸』,這話說得很明白,就是吃黃米飯不要用筷子,《禮記》還有『共飯不澤手,的記載。所謂『共飯』,就是把飯盛在大器中,供席上抓食。所謂『澤手』,唐孔穎達疏:『古之禮飯不用箸,但用手,既於人共飯,手宜潔淨,不得臨時委莎手乃食,恐為人穢也。』《廣韻》委莎:『雨手相切摩也』。這種動作既不雅觀,且極為失禮,故而應當避免。由此可知先秦人們吃飯是不用箸而用手的。

  《禮記·曲禮上》又載:『羹之有菜者用莢,無菜者不用莢。』莢也就是筷子。先秦時,菜除了生吃外,多用沸水煮食。按照當年禮製,箸隻能用於挾取菜羹,飯是不能動箸的,否則被視為失禮。《史記》也有此說:『犀玉之器,象箸而羹。』所以當年箸的作用較單純,僅是用來挾取菜羹而已,至於吃飯依然保持原始的習俗,抓而食之。不過古人也傻得可愛,祖上傳下來的規炬,誰也不敢更改,怕違反食俗禮製。盡管抓食不衛生,又麻煩,但他們還是墨守成規,每餐以箸挾菜,以手捏飯,數百年不知改變。

  行文至此,記得大陸電視連續劇《封神榜》中有這樣一個鏡頭,西伯侯姬昌逃歸西歧時,在路邊一小飯鋪就餐,手捧著一大碗白米飯用筷子不斷送入口中:有民俗學者指出,編導太缺乏曆史常識,殷紂時期堂堂西伯侯怎會違反以手抓食的禮製,而以箸吃飯呢?

  那麽從何時起,我國才出現以箸取菜同時又吃飯?這一問題現在也沒有找到明確的文獻資料,隻能從旁證中找答案,要以箸吃飯必須有較輕小的碗,可商周時的食器都比較笨重,難以用一隻手來捧持,另一隻手用來握箸。即使是較小的『豆』,也是以盛肉為主,具有蓋和高足,無法端在手中。到了西漢初年,才出現圓足的平底小圓碗。從洛陽、丹陽和屯溪出上的西漢墓葬碗、盤來看,不少是釉陶,份量較輕而色澤皎潔。這種碗顯然可配合筷箸吃飯使用,再從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初期墓葬出土的成套漆製耳杯和竹箸來看,可以肯定那時進餐全以筷箸來一統天下了。

  有民俗學者從考古角度來分析,戰國晚期的墓葬中已很少發現盤、匝禮器。先秦之人因以手抓飯,所以飯前必以盤、匣洗手。隨著時代的進化,先民懂得以箸代替手抓飯後,洗手不再是吃飯必要的禮儀,故用盤匝陪葬也逐減少。盥洗盤匣陪葬的消失,也可旁證箸在戰國晚期或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已成為華夏民族食菜和飯的主要餐具。

  我們再以事物發展規律來推論,當人們以左手取飯,右手握箸挾菜,一日三餐皆要如此,會不會有人感到這樣進膳既麻煩又不方便?當飯前要洗手抓飯,飯後抓飯黏乎乎的手更要洗時,會不會有人在厭煩之際,忽然發覺莢箸不但有挾菜的作用,同時也有扒飯入口的功能呢?任何事物決不可能是靜止的,一成不變的,禮製也是會有勇敢者突破的。當人們發現以手抓食的種種弊端,而又發現箸的優點和多功能,於是將墨守成規的進餐舊俗加以改革,這完全是人類進步的必然規律。從手抓飯到改以箸挾菜吃飯,必遇到禮製保守派的阻撓甚至攻擊:另外,改箸來代替抓飯,還有習慣問題,所以這一改革,進度是十分緩慢的,決非一朝一夕能奏效。但筷箸的優越性和多功能是客觀存在的。當我們祖先漸漸發現箸不但能夾,還能撥、挑、扒、撮、剝、戳、撕等,也就人人欣喜地以箸在餐桌上扮演了除淘湯外的一統天下的角色。隨著曆史的發展,烹調技藝的不斷豐富,因為筷箸這一主要角色的存在,涼拌菜、麵條、山西撥魚、涮羊肉、拔絲蘋果等適於筷箸的佳肴也應運而生。以手抓飯改為用箸而食,可以說是中華飲食文化中最早的筷箸革命。

四、筷子起源出民間傳說

  凡是使用過筷子者,不論華人或是老外,無不欽佩筷子的發明者。可是它是何人發明?何時創造呢?現在誰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堂堂中華古國,卻找不到記載這一對人類文明作出偉大貢獻的點滴資料,不知是我們的先民當時缺少文字,或是記錄筷子的書籍佚失殆盡?總之回答這個懸案的隻有「史無記載」四個字。當然,研究筷箸文化,也不是找不到任何旁證材料,筆者曾先後搜集到三個有關筷子起源的傳說。

  民間傳說,是勞動人民創作的與一定曆史人物、曆史事件、社會習俗有關的故事。雖然傳說也是故事,但和故事又不同:故事可以隨心所欲的編造,但傳說卻往往是曆史的,與實際的事物相關聯的產物,所以它包含了某種曆史的實在因素,具有一定的曆史性特點。故而有關筷箸起源的傳說,多少可為筷箸的溯源找到某些參考作用。

  「神鳥救薑子牙」,流傳於四川等地的筷子傳說

  薑子牙隻會直鉤釣魚,其他事一件也不會,所以十分窮困。而他的老婆實在無法跟著過苦日子,就想書死他另嫁他人。

  這天薑子牙釣魚又兩手空空回到家中,老婆說:「你餓了罷,我給你燒好了肉,你吃吧!」薑子牙確實餓了,就伸手去抓肉,窗外突然飛來一隻鳥,啄了他一口,他痛得,啊呀-一聲,肉沒吃成,忙去趕鳥。當他第二次去拿肉時,鳥又啄他的手背。薑子牙犯疑了,鳥為什麽兩次啄我,難道這肉我吃不得?為了試鳥,他又第三次去抓肉,這時鳥又來啄他。他知道這是一隻神鳥,於是裝著趕鳥,一直追出門去,直追到一個無人的山坡上,見神鳥棲在一枝絲竹上,並呢喃鳴唱:「薑子牙呀薑子牙,吃肉不可用手抓,挾肉就在我足下……。」薑子牙聽了神鳥的指點,忙摘了兩根細絲竹回到家中。這時老婆又催他吃肉,於是薑子牙將兩根細絲竹伸進碗中,剛想挾肉,隻見絲竹嘰嘰地冒起一股股青煙。薑子牙假裝不知放毒之事,對老婆說:「肉怎麽會冒煙?難道有毒?」沒毒,你知道絲竹是不能碰肉的。「真沒毒,那你吃一塊。」,說著薑子牙挾起肉就往老婆嘴裏送,老婆臉都嚇白了,忙逃出門去。

  薑子牙明白這絲竹是神鳥送的神竹,任何毒物都能驗出來,從此每餐都用兩根絲竹進餐。此事傳出後,他老婆不但不敢再下毒,而且四鄰也紛紛學著用竹枝吃飯,後來效仿的人越來越多,用筷吃飯的習俗也就一代一代傳了下來。

  這個傳說顯然是崇拜薑子牙的產物,與史料記載也不符,因殷紂乇時代已出現了象牙箸,薑子牙和殷紂王是同年代的人,既然紂王已經在用象牙筷,那薑子牙的絲細竹筷,也就談不上什麽發明創造了。

  商紂王籠妃妲己用玉發簪挾菜喂紂王是流傳於江蘇一帶的筷子傳說

  商紂王喜怒無常,吃飯時不是說魚肉不鮮,就是說雞湯太燙,有時又說菜肴冰涼不能入口,為吃飯這件事很多廚師成了他的刀下之鬼。寵妃妲己也知道他難以侍奉,所以每次擺的酒宴,她都事先嚐一嚐,免得紂王又要發怒。有次,姐己嚐到有碗佳肴太燙,可是撤換已來不及了,因紂王已來到餐席前。妲己為討得紂王的歡心,急中生智,忙取下頭上長長玉簪將菜挾起來吹了吹再送到紂王口中。紂王是荒淫無恥之徒,他認為由妲己挾菜喂飯是件享樂之事,於是天天要妲己如此。後來妲己即讓工匠為她特製了兩根玉箸挾菜,這就是最初玉筷雛型,以後這種挾菜方式傳到了民間,於是中國產生了筷箸。

  這則筷子傳說不像第一個傳說充滿著神話色彩,而比較貼近生活,具有某些現實意義,但即使富於傳奇性,也依然與事實不符。因為考古學家在安陽侯家莊1005號殷墓發掘出的銅箸,經考證其年代早於殷紂末期的紂王時代,所以顯然筷子既不是紂王發明,也非姐己創造,應是更早的產物。

  「大禹用樹枝、細竹撈食鍋中滾燙的食物」是流傳於東北地區的筷子傳說

  堯舜時代,洪水泛濫成災,舜命禹去治理水患。大禹受命後,發誓要為民清除洪水之困,所以三過家門而不入。他日日夜夜和凶水惡浪搏鬥,別說休息,就是吃飯、睡覺也舍不得耽誤一分一秒。

  有次大禹乘船到一個島中,饑餓難忍,就架起陶鍋煮肉,肉沸熟後因為燙手無法用手抓食,大禹不願等肉鍋冷卻而白白浪費時間,就砍下兩根樹枝把肉從湯中挾出,吃了起來。從此為節約時間,大禹總是以樹枝、細竹從沸滾的鍋中撈食,騰出時間處理急事。久而久之,大禹練就了熟練使細棍挾取食物的本領,手下的人見他這樣吃菜,既不燙手,又不會使手上沾染油膩,也紛紛效仿,就這樣漸漸形成了筷箸的雛形。

  雖然傳說主要是通過某種曆史素材來表現人民群眾對曆史事件的理解、看法和感情,而不是嚴格再現曆史事件本身。但聽了大禹在治水中偶然產生使用筷箸的最初過程,使當今的人們相信是真實的情形,它比薑子牙和妲己製筷傳說,顯得更純樸和具有真實性,也符合事物發展規律。

  促成筷子誕生,最主要的契機應是熟食燙手,上古時代,因無金屬器具,再因獸骨太短、極脆,加工不易,於是先民就隨手采摘細竹和樹枝來撈取熟食,當年處於荒野的環境中,人類生活在茂密的森林草叢洞穴裏,最方便的材料莫過於樹木,竹杆。正因如此,小棍細竹經過先民烤物時的撥弄,急取燙食時的撈挾,蒸煮穀黍時攪拌等,筷子的雛形逐漸出現,這是人類特殊環境下的必然發展規律,從現在筷子的形體來研究,它還帶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徵,即使經過三幹餘年的發展,其原始性依然無法改變。

  當然,任何傳說總是經過曆代人民的取舍、剪裁、虛構、誇張、渲染甚至幻想藝術加工而成的,

  大禹創筷傳說也不例外,它是將數千年百姓逐漸摸索製筷的過程,集中到大禹這一典型人物身上。其實,筷箸的誕生應是先民群眾的集體智慧,並非某一人的功勞。不過筷箸可能起源於大禹時代,時經過數百年甚至幹年的摸索和普及,到商代成了和匙共同使用的餐具。

  筷子智慧,是中國獨特的文化,象征著古老而悠久的中國文明,濃縮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曆史。中華祖先何時開始使用筷子,已無可考,但這兩根小玩意,一旦能熟練操縱,使用起來靈巧無比,難怪西方有學者讚揚筷子是古老東方文明代表,是華夏民族智慧的結晶。

  筷子在先秦時稱為「梜」,是木字旁,不是「挾」。《禮記.曲禮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鄭玄的注釋是「梜,猶箸也」。司馬遷的《史記.宋微子世家》謂「紂始為象箸,箕子歎曰:『彼為象箸,必為玉桮』」,本是預言紂王生活奢侈,但也說明「箸」的稱呼始自商代。

  「箸」變成為今日的「筷」,有個說法是可能與江南沿海的船民有關,因為「箸」與「住」同音,對船民而言便有不吉利之意,故反其意稱「箸」為「快兒」。又因為大多數「快兒」是用竹子所做,於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頭,成為「筷子」。

  中國人何時開始以筷子吃飯,史無記載,但從史書片言隻語,畢竟有蛛絲馬跡可尋。《禮記》有所謂「飯黍毋從箸」,先秦時人們吃飯用手抓食,箸隻用於夾菜。從飲食進化推想,原始社會以手抓食可謂自然不過,其後的食器發展為「匕」,曲柄淺鬥,很像今天的羹匙。《說文.匕部》謂「匕,亦所以用比取飯」。今天的「匙」相信是由「匕」發展而來,但總不及用箸夾菜更為方便。

  理論上,促成「箸」的誕生,契機應是熟食燙手。先民發明鑽木取火,將食物煮熟後,隨手用樹枝撈取是合理推測,因為原始人類生活在森林和洞穴,最方便的材料是樹枝。從現在筷子的形體來看,它還帶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

  傳說發明箸的是大禹,但查無實證。箸的誕生相信是先民的集體智慧,但可能起源於大禹時代,故歸功大禹,到商代時,食器除了箸之外,還有匙、鼎、簋等。

  一九七三年在湖南馬王堆一號漢墓有「彩繪雲龍紋漆案」出土,有趣的是,這漆案上麵還擺放了五個寫有「君奉食」的小盤、兩個酒卮、一個耳杯,杯上還放有一雙竹筷,足證漢代時已使用竹筷。

  古代用筷子的情況也可參考畫像磚。漢代盛行厚葬,墓室中大量使用精美畫像磚,以反映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場景,因而留給後人豐富的形象數據。其中在四川出土的東漢畫像磚《宴飲圖》,圖中有七人,正麵三人,左、右各二人,座次井然有序,席前樽爵並列,碟碗橫陳,除了案前放有筷子,也有碗中插著筷子的。

  漢代畫像磚有很多使用筷子的場麵,在漢代人的飯桌上、盤子和碗裏,都放有筷子,其中有幅《孝子圖》,看到一個兒子拿?筷子,夾一塊食物放在父親的嘴裏,以表示其孝心。另外,在敦煌一幅壁畫上,也是男男女女圍坐一起吃飯,每人麵前除了一個小勺子,還有一雙筷子。

  中國人用筷子吃飯、勺子喝湯;但在電視劇《大長今》裏,就會發覺韓國人用勺子吃飯、喝湯,隻用筷子夾菜。至於日本人,用筷子既吃飯又喝湯,據說勺子隻從中國傳到朝鮮半島,沒有傳到日本。轉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