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去北京,吃什麽?

(2017-07-07 06:55:15) 下一個

北京人喜歡吃好吃的!現在的北京,是國際化的大都市,不僅有全國各地的精英,還有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人,恰恰老北京人越來越少。因此,餐飲業也是百花齊放、異彩紛呈。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吃不到的。

北京比較出名的特產有!

北京糖葫蘆

北京糖葫蘆酸甜可口,非常適合北京人的胃口

在一個就是北京烤鴨!


北京烤鴨既然能在北京成為特產肯定是符合北京人獨特的胃口跟北京人源遠流長的吃烤鴨手法!外酥裏嫩,特香嫩,沾上一點點特製的甜醬更是別具風味!在北京吃烤鴨當然是全聚德!不僅僅是因為名氣,全聚德確實好吃!

再就是大家可能不太熟知的

銀絲卷

知名度不是很高傳統小吃,亦是京津地區著名小吃。銀絲卷以製作精細、麵內包以銀絲縷縷而聞名。除蒸食以外還可入爐烤至金黃色,也有一番風味。經常作為宴會點心。銀絲卷色澤潔白,入口柔和香甜,軟綿油潤,餘味無窮。炸銀絲卷則是蒸好再炸,去北京前都不知道有這等美味,到了北京得到好友推薦,嚐了一口,一發不可收拾!

外觀上看像山東饅頭!但是一口咬下去絕對有驚喜!

 

北京人喜歡吃下麵的東西。



 

金蟬,又叫知了猴。碭山有神猴,不叫六耳彌猴也不叫孫悟空,而叫爬拉猴,出泥一夜變“知了”,唐僧老被妖精抓,孫悟空就大叫,好叫各路人馬知道,誰家的護院又跑出來了,趕緊帶回去,再一個好讓觀音大士”和“如來佛祖”知道,你看,我沒偷懶吧。所以,一個夏天都能聽到知了在叫。



北京人愛吃水果,還得甜的,那首選“碭山酥梨”了。



還有碭山的蘋果和水密桃、黃桃又酸又甜,這叫味道。


還有這道“白糖沙雪”,這叫品味,在北京,全國什麽地方的人都有。麵條,稀飯,油條,包子就鹹菜,這叫品味,誰叫生活條件好呢。






豌豆黃也稱為豌豆黃兒,是北京傳統小吃,也是北京春季的一種應時佳品。

清宮的豌豆黃,用上等白豌豆為原料做成,因慈禧喜食而出名;民間的糙豌豆黃兒是典型的春令食品,常見於春季廟會上。
蘇造肉是老北京的地方傳統小吃之一,既不是家常自做,也不是筵宴所備。蘇造肉,也稱“蘇灶肉”,起源說法不一,但多指向蘇州。原來是由清宮傳出的做法。用多種中藥和香料配合,有開胃健脾之功。烹製時,著重於文火煨燜,湯很濃,很鮮,肉也酥爛綿軟,糯香柔韌,老少皆宜,確實別具一格,吃了還想吃,回味無窮,念念不忘。

北京傳統風味小吃,每年農曆春節前後,北京的小吃店要上這個品種,一直賣到夏末秋初,所以艾窩窩也屬春秋品種,現在一年四季都有供應。艾窩窩曆史悠久,明萬曆年間內監劉若愚的 《酌中誌》中說:“以糯米夾芝麻為涼糕,丸而餡之為 窩窩,即古之‘不落夾’是也。”


麻豆腐是老北京的地方特色小吃,平民美食。河南安陽也有類似食物,稱為粉漿坨子。此物出自舊京的粉房。粉房原來是出產粉皮澱粉的地方,把豆子放在石磨上一碾,隨碾隨加水,同時這豆子就分成了三種東西。頂細的成了豆漿,是正品,用來做澱粉;頂稀的成了汁兒,即是豆汁;中間一層稠糊凝滯的暗綠色粉漿,裝入布袋加熱一煮,濾去水份,就是麻豆腐。


炸醬麵是中國傳統特色麵食。最初起源北京,為山東魯菜。不過在傳遍大江南北之後便被譽為“中國十大麵條”之一,流行於北京 、天津,山東、河北、遼寧、吉林等北方地區,由菜碼、炸醬拌麵條而成。將黃瓜、香椿、豆芽、青豆、黃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碼備用。然後做炸醬,將肉丁及蔥薑等放在油裏炒,再加入黃豆製作的黃醬或甜麵醬炸炒,即成炸醬。麵條煮熟後,撈出,澆上炸醬,拌以菜碼,即成炸醬麵。也可根據自己的口味加辣椒,醋等調味品。會更加符合自己的口味。也有麵條撈出後用涼水浸洗再加炸醬、菜碼的,稱 “過水麵”。


驢打滾是老北京和天津衛傳統小吃之一,成品黃、白、紅三色分明,煞是好看。因其最後製作工序中撒上的黃豆麵,猶如老北京郊外野驢撒歡打滾時揚起的陣陣黃土,因此而得名“驢打滾”。“驢打滾”的原料有大黃米麵、黃豆麵、澄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紅絲和瓜仁。它的製作分為製坯、和餡、成型三道工序。做好的“驢打滾”外層粘滿豆麵,呈金黃色,豆香餡甜,入口綿軟,別具風味,豆餡入口即化,香甜入心,黃豆麵入嘴後可以不嚼,細細品為最佳,是老少皆宜的傳統風味小吃。


鹵煮在北京是一道著名的的地方傳統小吃,它是將火燒和燉好的豬腸和豬肺放在一起煮,買一碗主食副食和熱湯都有了。鹵煮起源於北京城南的南橫街。據說光緒年間因為用五花肉煮製的蘇造肉價格昂貴,所以人們就用豬頭肉和豬下水代替。經過民間烹飪高手的傳播,久而久之,造就了鹵煮火燒。地道的北京人估計沒幾個不好吃鹵煮火燒的。


炒肝是北京地區傳統名吃。具有湯汁油亮醬紅,肝香腸肥,味濃不膩,稀而不澥的特色。炒肝兒是由宋代民間食品“熬肝”和“炒肺”發展而來的北京小吃,以豬的肝髒,大腸等為主料,以蒜等為輔料,以澱粉勾芡做成的北京小吃。最初吃炒肝時講究沿碗周圍抿並要求搭配著小包子一塊吃,但現在吃炒肝早已沒有那麽多講究了。


豆汁是老北京獨具特色的傳統小吃,根據文字記載有300年的曆史。豆汁是以綠豆為原料,將澱粉濾出製作粉條等食品後的剩餘殘渣進行發酵產生的,具有養胃、解毒、清火的功效。


褡褳火燒是老北京常見的傳統名點,相傳,褡褳火燒由順義人氏姚春宣夫妻在1876年創製。製作時,用麵片裝入餡,兩麵折上,另兩麵不封口,放入平鍋中油煎至金黃色後,起鍋上桌,趁熱食用。其色澤金黃,焦香四溢,鮮美可口。因其長條型,有時對折,類似古代背在肩上的褡褳,故名褡褳火燒。其口味類似鍋貼,但形狀不同。


灌腸是一種老北京特有的傳統風味小吃,屬於京菜係。灌腸講究用豬大腸中練出的油炸製,因此正宗的炸灌腸聞起來總有一股豬大腸的特殊味道,但人們出於健康的考慮已經很少用豬大腸油來炸灌腸。炸灌腸的時候須先將成型的灌腸切片,在餅鐺中炸至兩麵冒泡變脆,即取出澆上拌好的鹽水蒜汁趁燙吃。


糖火燒是是滿族傳統小吃,因其製作時用缸作成爐子,將燒餅生坯直接貼在缸壁上烤熟而得名。北京人常吃的早點之一,已有300多年曆史,原為通州小吃,後傳入北京,成為北京小吃。糖火燒香甜味厚,綿軟不粘,適合老年人食用。
北京的街頭巷尾,都有賣鹵煮火燒的店家,過去還有肩挑小擔的流動商販出售這種食品。特別是夕陽西下,鹵煮小腸開鍋出售時,人們從很遠的地方就能聞到它那特有的香味兒。好吃這口兒的,便會聞香而至,要一碗鹵煮小腸和一兩個火燒,既解饞又解餓。鹵煮小腸是人們十分喜愛的一種街頭小吃食品。
門釘肉餅或門丁肉餅是北京的一種傳統小吃。因為形狀像古時候城門上的門釘而得名。而且據說門釘肉餅有吉祥的含義。

北京小吃中富有營養的小吃品種。奶油炸糕呈圓形,外焦裏嫩,香味濃鬱,富有營養,易於消化。

糖卷餜是北京傳統小吃中的名品,中華名小吃。深受中外食者青睞,尤得女性食客的喜愛。主料用山藥和大棗,配以青梅、桃仁、瓜仁等輔料。
爆肚是天津和北京風味小吃中著名的回族小吃,多為回族同胞經營。爆肚早在清乾隆年代就有記載。過去和現時,每當秋末冬初,北京的清真餐館和攤販就經營爆肚。北京天橋有“爆肚石”,門框胡同有“爆肚楊”,還有“爆肚馮”、“爆肚滿”等最為出名。


薑絲排叉,又叫薑汁排叉、薑酥排叉、蜜排叉。它不但是北京傳統小吃,也是北京茶菜的一個品種。茶菜是滿族、回族禮儀性食品。滿族人在設席宴客時,習慣用茶及茶食為先,然後才是冷葷、熱菜、甜食、湯等,一定按順序上。回族人不飲酒,但為了禮節,多以茶代酒,因而茶菜是必不可少的。“南來順”的薑絲排叉1997年被評為“北京名小吃”和“中華名小吃”。

 

豆汁。鹵煮。爆肚。銅鍋涮肉


 

你說怎麽就吃不膩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風車輕舞鬱金香 回複 悄悄話 碭山酥梨哪是北京的啊?明明是安徽碭山的!這個確實好吃,但我小時候北京根本沒有。等第一次在上海吃到,立刻把北京鴨梨比下去幾條街。這也是文章中那些吃的裏麵我唯一愛吃的。
萬發 回複 悄悄話 平穀大桃,久保大桃
yeyang 回複 悄悄話 水密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