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為什麽二娃要比大娃精?

(2017-07-13 21:13:46) 下一個

隻為湊成一個“好”字,即便不是兒女雙全,也能讓孩子彼此之間有個伴,這想必是大部分父母的初衷。

為什麽二娃要比大娃精?

然而,通過觀看貼吧,媽媽群等討論,我發現了當中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很多媽媽都認為:自家的二娃普遍都比大娃早熟、精明。

張女士有一個比她大5歲的姐姐,已經結婚多年,現在家裏有兩個孩子,由於姐妹倆不生活在一個城市,平時倆人基本都是通電話聯係,電話裏聊得最多就是她的這兩個侄子,這次張女士出差到杭州,正好去到姐姐家。

為什麽二娃要比大娃精?

很早以前她就聽姐姐說,小侄子比大侄子機靈,這次一見,果真如此。

小哥倆吃飯的時候,那畫風就是“動靜結合”,弟弟自己動手,一頓猛劃拉,吃的杠香,反觀哥哥呢?則是老老實實坐在自家的餐椅上,一副“學者”模樣,需要姐姐幫忙夾菜,有時還得喂幾口才能跟上大家吃飯的進度;吃飽喝足之後,倆人在客廳玩耍,才3歲多一點的弟弟就能“欺負”哥哥,搶哥哥手裏的玩具,吃放在哥哥麵前的零食(他自己邊上也有零食)。

為什麽二娃要比大娃精?

吃飽喝足帶兩個小家夥去外邊草坪玩耍,大侄子隻是站在姐姐身邊,拿個塑料鏟子鏟土玩,反觀小侄子則是在草地上飛奔、打滾,追著一個皮球玩的不亦樂乎。

張女士很奇怪,以她對姐姐的了解,這不應該是姐姐的風格呀!

記得生大侄子的時候,那是何其精貴,自己要抱大侄子都得先洗手消毒,孩子的衣服髒了一點就要更換,立馬清洗,什麽時間吃飯,什麽時間吃水果都得設鬧鍾定時,吃飯追著喂,洗澡的水溫都得用溫度計測量,精細到不行,全天24小時陪伴戒備,就是一個標準的“孩子奴”,曾經就是因為這般嗬護,家裏也經常引發衝突。

但是為何如今是這般景象,小侄子這般放養?

如果是在以前,還不早早把孩子抱起來,回去洗澡換衣了呀!

為什麽二娃要比大娃精?

想必很多網友也會有跟張女士一樣的疑問,通過詢問,張女士的姐姐是這樣說的:其實養過一個孩子之後,第二個就那麽回事吧。這就是所謂的“一胎照書來,二胎當豬養”。姐姐說:剛剛做媽媽,幸福感、責任感爆棚,為了養好老大,買了許多有關育兒方麵的書籍,怎麽給寶寶開發智力、喝什麽配方奶粉、如何給寶寶添加輔食、怎樣應對寶寶的各種敏感期等等,紙尿褲、各個階段需要的衣物、奶嘴、早教卡片等等買了一大堆,有時候感覺自己都變成了半個養生育兒專家。

但是自從有了二寶之後,或許是出現了“育兒疲勞”,基本就把他給放養了,水瓶就放在他能拿到的地方,自己渴了就去喝,他玩耍的區域放一堆玩具,想玩哪個玩哪個,一切隨他自己高興,也沒跟操心老大一樣,領著他練習走路,但是慢慢他自己爬著爬著就會走了,什麽識字、看圖都懶得交,把他跟哥哥仍在一起混日子,後來發現,不知不覺就慢慢學會了說話。

為什麽二娃要比大娃精?

除此之外,在很多方麵,弟弟的表現都比哥哥要強很多。

大寶去幼兒園與小朋友發生矛盾,隻會哭喊著要媽媽,而二寶自己就能擺平很多事情,搶起哥哥的、小朋友的玩具“無所畏懼”。

街上遇到熟人打招呼,大寶總是往身後躲,不敢叫人,二寶則不同,他雖然吐字不清,但是會大方的主動與鄰居、同事打招呼;哥哥有時候鬧情緒哭鼻子,弟弟還會安慰哥哥……

總之,弟弟不管是智商、情商還是獨立程度,都比哥哥要更勝一籌。

另外張女士還發現自己姐姐跟以往的狀態不太一樣了,為了大寶,她做了全職太太,整天圍著鍋台孩子轉,不修邊幅,很少打理自己,除了買菜跟買一些生活必需品,幾乎不怎麽出家門,才30出頭的她看起來就像40多歲的中年婦女,而現在,多了一個孩子反倒覺得她容光煥發、心情爽朗,沒有了當初那種焦躁、苦大仇深的憔悴麵容。

用姐姐的話說,就是因為生了老二以後才知道,帶孩子其實沒必要搞得自己緊張兮兮,投入自己全部的精力,甚至放棄自己、放棄原本規律的生活。

為什麽二娃要比大娃精?

其實,對孩子越是嬌貴、精養、細致,後續的麻煩就越多。

就好比小時候大侄子吃飯,姐姐說她會把食物都弄得很碎,省的孩子咀嚼的費勁,導致他遇到稍微硬一些的食物都吃不下去,而小侄子一點不用操心,什麽瓜果梨桃你就來吧,沒有他啃不動的。

通過與姐姐的聊天,張女士覺得:怪不得大家都說二娃比大娃精,可能就是因為把二娃當“豬”來放養,與圈養不同的是,在放養的過程中他自己就掌握了很多技能,能夠在摸索、探知中成長,不但長成了“機靈鬼”,還讓父母格外省心。

看到這,爸媽們是不是明白了呢!其實,養孩子本身就應該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我們在養孩子的時候,就是投入了太多的精力、時間,導致謹小慎微、顧此失彼,不但讓自己疲於應付,也扼殺了孩子自己成長的機會。

為什麽二娃要比大娃精?

很多父母總是擔心教育不好自己的子女,怕他們三觀不正,走很多彎路,甚至想到未來能不能幸福,但是作為父母而言,我們在通過不斷學習,為了更好教育他們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先活出精彩的自己。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平時自信樂觀,孩子自然陽光、健康,你無不良嗜好、三觀正,孩子自然不走彎路、正直,你的家庭美滿和睦,孩子自然幸福、快樂。有時並不是家長嚴格管控就一定不出問題,反倒有時弄得自己心煩意亂、不知所以。

之所以張女士的姐姐能這般省心,也許就是因為她不太“慣著”孩子,不過多的管控他,讓他在各種經曆中成長,才能如此獨立,收獲這份省心。

所以,不管你們有一個孩子還是幾個孩子,父母隻需要做好自己,樹立榜樣,不付出“額外的愛”,順其自然就好。轉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