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眼中,大列巴就等於東北的味道,大列巴配紅腸能讓我立刻想起千裏之外的冰城哈爾濱。
我沒有騙人哦,真的是鍋蓋大的麵包,圓形,直徑最大可達33厘米,厚逾16厘米,四五斤重,它才是麵包界的巨無霸,手機中的諾基亞,用來打架砸腦殼妥妥的戰鬥神器。
它叫大列巴 (liě‘ba) ,列巴是俄語 хлеб 麵包一詞的音譯,俄國人的傳統食物,這個俄國列巴非常大,所以被冠上了漢語的大。
1898年,中東鐵路開始修建,大量俄國人湧進哈爾濱,這座城市開始變得充滿異域風情,舉手投足都令人怦然心動。
1900年,俄國商人伊萬•亞闊洛維奇•秋林開辦秋林洋行哈爾濱分行,把俄國傳統食物大列巴帶到了中國,采用前店後廠的模式生產,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曆史。
人說,哈爾濱吃的真是怪:大麵包像鍋蓋(就是本文主角大列巴啦),喝啤酒像灌溉(哈爾濱人真的很能喝)。大列巴是哈爾濱最響亮的名片之一,不單是一種食物,還折射著這座城市中西文化交融的曆史和現實。
大列巴從哪來?
它來自北方鄰居俄國,生於高寒地區的俄國人豪邁爽朗:喝酒要烈,一杯伏特加放倒小姑娘;吃飯要豪,一個大列巴砸暈帥小夥。
麵包是俄國人的主食,在他們的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前蘇聯電影《列寧在1918 年》中瓦西裏說,「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這句話到了國內一直被當作勵誌名言流傳至今。
舊時候的俄國農村,每個農莊裏一般隻有一個麵包爐,每家每戶要排隊去烤麵包。平時呢,在家裏吃留存的麵包。因此為了省時省力和便於貯藏,統統做成加大大大號的麵包,質地也很堅硬,吃的時候要切成片,直接上牙啃太考驗牙釉質。日久天長,就形成了獨特的技藝和風俗。
大列巴口感較硬,口味微酸,直接吃並不好吃。
吃的時候,要切成片,最好用微波爐加熱,抹上果醬(藍莓果醬最喜歡啦),夾上香濃的奶酪;或者抹一層黃油,塗上大馬哈魚籽醬。
比較經典的吃法是,搭配最傳統的哈爾濱紅腸一起。哈爾濱紅腸原名蘇聯立陶宛灌腸,音譯裏道斯灌腸。它和大列巴一樣,也是有著百年曆史的俄氏食品。因為外表呈紅色,所以叫紅腸。以肥瘦豬肉、腸衣、澱粉、大蒜、鹽和硝等原料經過煙熏製成(具體故事我會另行撰文)。
還有,大列巴和紅菜湯也是好搭檔哦。我喜歡把大列巴掰碎了扔進湯裏泡著吃。
作家阿城在《和上帝一起流浪:猶太人哈爾濱避難記》中這樣寫道:
「像秋林公司烤的像鍋蓋一樣大的大列巴(麵包)就是我欣賞的美食之一。早年大列巴的個頭要比現在大一圈兒,差不多就像洗臉盆那麽大,現在小很多了,像藝術家戴的那種貝雷帽。「不過,秋林百貨大樓的大列巴與其他商家的大列巴確實不同,秋林的大列巴是用木柴烤製的,而其他商家的大列巴則是用電爐子烤的,兩種麵包吃到內行人的口中,味道會有明顯的不同。「要切成不太薄的片,用餐刀抹上奶油(秋林公司的奶油很純,不像北京賣的那種,稀稀的,賊甜,要吃那種用餐刀用力抹才能抹勻的黃油),然後佐著大茶腸、酸黃瓜,呷著熱熱的印度紅茶吃才地道。記住,吃大列巴是不能喝啤酒的,如果忍不住一定要喝,也隻能喝伏特加或者甜櫻桃酒。
大列巴的原料很簡單,沒有去掉麩皮的全麥粉揉進食鹽,用啤酒花經過三次發酵,將椴木、柞木、樺木等硬雜木放入立式烤爐中,等爐壁熏出木頭的香味,再放進麵團烤製,讓木香侵進麵團中(想起了果木烤鴨),還可以加入葡萄幹、核桃仁和花生仁等。
剛出爐的大列巴外殼焦黃幹脆,內瓤鬆軟勁道,不同於那些使用大量添加劑鬆軟甜馨的麵包,大列巴透著純粹幹淨的小麥香,和啤酒花香、鹽香、果木香、乳酸香(不要問我這都是什麽香,我也分不清)。
大列巴以前的包裝是白屜布口袋,現在換成了印有俄羅斯風情的花紋無紡布口袋。特製的布袋,能讓空氣和水分正常流通,避免受潮影響口感。大列巴最大的特點就是存放得久,夏季五天左右,其餘季節十天左右,切成厚片後冷藏能保存一兩個月。
大列巴的傳承
哈爾濱有很多麵包店可以烤製大列巴,當然最正宗的非秋林大列巴莫屬,由於它堅持用傳統的炭火烤製而非電烤爐,工藝複雜產量不高,每天限量供應,秋林公司總能看見排隊買大列巴的顧客。
秋林公司由伊萬•亞闊洛維奇•秋林創辦,先後由沙俄資本家、英國匯豐銀行、日本商人和前蘇聯政府經營。1953年,移交中國政府,大列巴的傳統工藝也從兩代俄羅斯列巴郎手中接過,至今已傳承了三代中國列巴郎。最初製作大列巴的麵包師,多是闖關東的山東人,他們工作吃苦做事認真,加之當時大列巴市場行情好,收入十分可觀。當時還有句順口溜:「上有天堂,下有列巴郎。大姑娘行三輩子好,才能嫁給列巴郎。」
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能吃得起大列巴的都是上流社會人士或者俄國僑民,五十年代中國政府剛剛接手秋林公司,大列巴、紅腸等一度成為緊俏商品。在票證時代,一個五斤重的大列巴值三斤半糧票,再加1.05元,夠一家人吃一整天。萬發編輯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