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清華藏珍-精美瓷器讓你看個夠

(2017-05-02 19:32:46) 下一個

清(1644-1911)是中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以瓷都景德鎮為代表的陶瓷,康雍乾三朝技術、藝術一並登上高峰。但從乾隆朝後期開始,又轉入沉迷技巧的歧路。嘉慶以降、日漸式微。對於今日的工藝美術,這個蛻變啟發深思、令人警醒。

應當說明,館藏大抵為當年的教學資料,不含高貴的品種與炫技的器物。本展遴選館藏清代景德鎮瓷器166件組。禦窯廠作品是陳列的主體,展品以時間為線索,按品類做組合。盡管有缺失,但仍能較全麵地體現清代景德鎮瓷器的發展曆程。

雍容康熙

曆經清初的低靡,從康熙朝(1662-1722)中期開始,景德鎮瓷業複興,雍容大方的氣度也漸漸生成。新創的品種除寶光內涵的多種顏色釉外,琺琅彩和粉彩尤其引人矚目。青花和五彩是燒造的大宗,民間及官府共同將其藝術推上高峰。康熙朝開始,禦窯廠瓷器也時時仿古,不僅形神逼肖,還常常模仿款識。

華美乾隆

乾隆時代(1736-1795),陶瓷藝術能融匯古今,燒造技術可妙到毫顏。在帝王的引導下,禦窯廠選擇了技術,轉折發生在乾隆後期。盡管以瓷仿生摹物,可惟妙惟肖,套瓶轉心轉頸,能活動自如。雖佳作也層見疊出,但傾力盡力的器物往往蛻變成技巧的載體,造型畸異、花紋繁縟,構圖散亂。雖工藝登峰造極,但藝術活力漸失。

斜陽殘照

乾隆以後,國力日衰,陶瓷也無法振作,工藝無可為繼、藝術鮮見進取。嘉慶朝(1796-1820)禦窯廠縱使精工細作,卻全然乾隆麵貌。嘉慶以降,禦窯廠連同民間瓷窯,雖曾有過一時榮光,但僅隻日用器情形稍好,而陳設瓷風華漸失,型弱紋繁,總體彷徨歧路,沉鬱頹靡。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青花四足雲鶴紋爵盤

-

高5.3cm/口徑16cm/足徑11.7cm 盤為仿銅器式樣。折沿,弧腹,四足,盤中心繪青花海水山石紋於凸起的台上,盤內壁繪有青花雲鶴紋。此爵盤器形規整,紋飾生動,青花色澤濃豔,為清乾隆時期的典型官窯產品。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鬥彩蕃蓮紋盤

-

高3.5cm/口徑20.2cm/足徑12.2cm 盤敞口,弧壁,圈足。盤心青花雙弦紋內繪鬥彩蕃蓮紋,口沿內外各繪青花雙弦紋一周,外壁繪鬥彩纏枝蓮紋,底足邊青花雙弦紋一周。足內施白釉並署青花篆體“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款。乾隆鬥彩瓷器的創新不多,紋飾上也以規矩圖案為主,此件鬥彩蕃蓮盤即為代表。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鬥彩暗八仙盤

-

高5.5cm/口徑20cm/足徑10.5cm 盤敞口,弧腹,折腰,圈足。盤外壁繪纏枝花卉紋,折腰下至足繪如意雲頭紋。盤內壁有兩層紋飾,外層繪以暗八仙花卉紋。內層紋飾中心為一月華輪紋,其四周圍繞桃實及花朵。外底署青花篆體“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款。這種折腰盤的燒製,自乾隆時期開始,是清代官窯的傳統作品。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鬥彩纏枝花紋碗

-

高7cm/口徑14.3cm/足徑5.4cm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造型端莊規整,胎質堅質細膩,釉色純正。裏白釉,外通體鬥彩裝飾,滿繪纏枝花紋,色彩鮮豔亮麗。足內施白釉,署青花篆體“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款。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粉彩套盒

-

通高9.5cm/口徑11cm/足徑10.8cm 盒分三層,直壁,平底,底中心紅彩書一雙“喜”字,接口為澀胎。盒裏施淡綠釉,外壁以綠釉為地,上飾粉彩折枝桃花、石榴、佛手及蝴蝶紋。瓷盒是一種由蓋和底組合而成的盛放食物、藥品或化妝品的實用盛器。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紅地開光粉彩山水碗

-

高8.8cm/口徑19cm/足徑8cm 碗敞口,折腰,深腹,圈足。裏施白釉,外壁四麵各有一圓形開光,開光內飾白地粉彩山水風景紋,開光外以紅彩為地,上飾金彩折枝花紋。足內施白釉並署青花篆體“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款。清代瓷器中大量運用了開光法,乾隆朝瓷器多喜用四個圓形開光,此碗即為代表。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黃綠彩雙龍壽字碗

-

高5cm/口徑10.1cm/足徑4.7cm 碗敞口,深腹弧形壁,近足處內收,圈足。碗內心刻劃壽字。外壁同樣采用刻劃結合綠彩塗繪工藝,口沿處繪一周卷草紋,腹壁繪雙龍趕珠圖案,龍紋是皇權的象征,五爪龍紋更是清代宮廷使用的傳統紋樣。近底處為如意雲頭紋一周,底施白釉署青花篆體“大清乾隆年製”款。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礬紅彩五福碗

-

高7.2cm/口徑12.2cm/足徑5.2cm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底署青花篆體“大清乾隆年製”六字款。裏白釉,外壁釉以礬紅彩裝飾。口沿下有礬紅彩線兩道,外壁上部繪一周瓔珞紋,下部繪五蝠捧壽紋,足外牆紅彩線條兩道。蝙蝠是清代動物題材中最為常見的,人們用它的諧音寓福於其中,表現對幸福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綠地紫龍碗

-

高6.8cm/口徑14.6cm/足徑5.7cm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裏施白釉。外壁以綠釉為地,飾紫色行龍紋兩組及朵雲、火珠紋。足內施白釉並署青花楷體“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款。此碗為景德鎮官窯燒製的禦用餐具。在清代宮廷生活中,不同等級的皇室成員所使用的的瓷器餐具品種在釉色、紋飾和數量上都有著嚴格的區分。此碗應為後宮中“貴人”所用的餐具。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粉彩“佛日常明”紋碗

-

高7.6cm/口徑16cm/足徑6.6cm 碗口微撇,深弧腹,圈足。裏施白釉,外壁以黃釉為地,飾粉彩纏枝花卉紋,並有四個圓形開光,開光內紅彩錦地紋上用藍料書“佛日常明”四字文。外底青花雙方欄內署青花楷體“乾隆年製”四字雙行款。此件粉彩:佛日常明紋碗,是景德鎮禦窯廠專為宮廷舉行宗教活動而特意燒製的。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綠地粉彩花卉紋大碗

-

高9cm/口徑18.7cm/足徑7.5cm 碗敞口,弧壁,折腰,圈足。胎體輕薄,器形高大,線條轉折自然流暢。器裏施白釉,外壁施綠釉為地,釉麵滋潤,釉色綠中閃黃。綠地上飾粉彩折枝花卉紋,色彩嬌豔。足內施白釉並署青花篆體“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款。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藍地粉彩軋道牡丹紋碗

-

高7.7cm/口徑20.6cm/足徑7.3cm 碗敞口,弧壁,圈足。裏白釉,口沿描金一周,外壁使用藍地軋道工藝,上飾粉彩牡丹紋。足內施白釉並署青花篆體“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款。粉彩軋道工藝是乾隆及以後各朝粉彩器上十分流行的一種裝飾技法,此類工藝雖技術複雜,但裝飾效果強,反映出乾隆瓷器花紋崇尚華麗繁縟的時代風格。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粉彩山水帶鉤

-

高3cm/長10cm/寬2.7cm 帶鉤螭首做鉤,整器略似琵琶形。螭首、器邊飾青釉珍珠地紋,背部飾白釉粉彩山水紋圖,紋飾清新自然,色澤素雅明快。鉤裏部施白釉,署青花篆體“乾隆年製”四字雙行款。帶鉤為古人服飾的配飾,以玉製帶鉤最為多見,這件粉彩帶鉤就是模仿玉帶鉤而成的。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鬥彩雲龍紋葫蘆瓶

-

高37.6cm/口徑5.2cm/足徑11cm 瓶小口,短頸,圓腹,中腰緊收,圈足。外壁施白釉,白釉上繪鬥彩雲龍紋,器身中間束腰處,橫書“大明萬曆年製”楷款。此瓶為清代乾隆時期的仿品,主要是從器型上仿明代萬曆時期的器物,其施彩工藝為乾隆時期鬥彩品種的代表。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影青釉壽字盤

-

高3.5cm/口徑16.7cm/足徑10.5cm 盤敞口,弧壁,圈足。通體施影青釉,釉麵瑩潤,釉色白中閃青。盤心暗刻團壽蓮花紋,外壁暗刻蕉葉紋。此盤為清乾隆朝仿宋影青之作,在器型、釉色和刻畫裝飾上均具宋器特征,唯紋飾內容是清代流行的吉祥寓意紋樣,而宋代影青釉器的紋飾內容則主要是花卉紋樣。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冬青荷葉洗

-

高5cm/長23cm/寬19cm 洗荷葉形,花瓣口。通體施以冬青釉,釉色蔥翠,荷葉葉脈清晰可見,十分顯眼。洗根據其器體大小有兩種作用,型製較大的,為盥洗用具,其作用相當於臉盆;型製較小的為文房用具,即筆洗。此荷葉洗,應為浣筆之洗。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仿宋哥釉盤

-

高3.2cm/口徑20.7cm/足徑14.5cm 盤敞口,淺弧壁,圈足處露胎呈鐵褐色。器通體施青釉,釉呈青綠色,釉麵布滿金絲鐵線紋。“金絲鐵線”是宋代哥窯作品特有的稱謂,描述的是哥窯作品器身所布滿的黑黃交織的紋片。乾隆朝將宋代舊器稱為“哥窯”,而當朝的仿器稱為“哥釉”,對兩者加以區別。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哥釉四方琮式瓶

-

高28cm/口徑8.2cm/足徑10.9cm 瓶敞口,短頸,平肩,方腹,圈足。哥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其製品以古樸的造型和器身布滿黑色與褐色相間的開片紋為主要特征。清代仿哥釉器以雍正、乾隆兩朝最為成功。此瓶器形規整質樸,釉麵厚而潤澤,並布滿大小不一、黑褐兩色相間的細碎開片紋,為乾隆仿哥釉器的代表。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爐鈞釉燈籠尊

-

高23.5cm/口徑7.8cm/足徑18cm 尊呈侈口,束頸,溜肩,直腹,圈足。腹部飾對稱雙耳。口內、外壁及器底施爐鈞釉。爐鈞釉始燒於雍正時期,是兩次入窯燒成的低溫釉,釉色仿鈞,雍正時期釉麵呈紅、藍、紫、綠、月白等色。乾隆時期的爐鈞釉製品,其釉麵仍有雍正時期釉麵特征,以後釉麵逐漸呈藍、綠、月白各色條紋和垂流狀小片斑。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祭藍玉壺春瓶

-

高34cm/口徑11.2cm/足徑11.8cm 瓶敞口,呈喇叭形,束頸、圈足、溜肩、腹垂而肥碩。通體施祭藍釉,釉色均勻而瑩潤。祭藍是藍釉的一種,在明代與白釉、紅釉,同被稱為上品。玉壺春由詩句“玉壺先春”得名,撇口,細頸,圓腹,圈足,以變化的弧線構成柔和勻稱的器形。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祭紅羅漢碗

-

高6.5cm/口徑13cm/足徑7cm 碗敞口,弧壁,圈足,器形敦厚典雅。碗內外均施祭紅釉,口沿留白邊,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青花篆體“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款。清朝人在《景德鎮陶歌》裏專門記述了燒製祭紅的難度:“官古窯成重祭紅,最難全美費良工。霜天晴晝精心合,一樣搏燒百不同。”祭紅釉燒造不僅依靠人工,更賴氣候天成,可知祭紅釉是清代燒造難度較大的品種,要燒得純正之祭紅釉並非易事。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祭紅深盤

-

高4.5cm/口徑20cm/足徑13cm 盤圓唇,侈口,弧腹,圈足。內、外壁施紅釉,外底施白釉,底心署青花篆體“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款。祭紅釉為元代景德鎮窯創燒,係以銅為著色劑,經1220℃~1280℃高溫,在還原氣氛中燒製而成的高溫紅釉。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行的紅釉品種。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釉裏紅山林人物四方瓶

-

高32.5cm/口邊長13.5cm/足邊長9.5cm 瓶為方形,口沿平折、短頸、溜肩、底部內折呈方圈足。通體施透明釉,釉裏紅為主色調,飾有樹木、山水、人物等圖案:高山峻嶺中有一溪水順勢而至,水中有二人乘舟而行,岸邊有兩人觀望,畫麵描繪了大自然秀麗的景觀。作品在技法和構圖上完全借鑒了文人畫題材,采用大山大水的全景式構圖。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釉裏紅團鳳紋碗

-

高6.8cm/口徑13.8cm/足徑6.3cm 碗撇口,深腹,下腹微豐,圈足。外壁釉裏紅繪五隻鳳鳥拖著長長的尾巴,舞動著美麗的翅膀,呈團鳳五組。碗內心同樣飾有團鳳紋。足內署青花篆體“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款。此碗紋飾設計巧妙,紋飾描繪得工整細致,線條纖細流暢,但其釉麵不甚平整,釉裏紅色調淺淡,具有典型的時代特征。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青花釉裏紅方印盒

-

通高3.5cm/長6cm/寬6cm 盒呈方形,蓋與器身造型相同,通體飾青花釉裏紅纏枝牡丹花紋。以釉下青花繪畫的牡丹花葉,與以釉下紅彩繪畫的牡丹花朵,形成對比鮮明的色彩。此盒為印泥盒,又稱印池,盒內淺平的底部為盛印尼處,為文房用具之一。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青花勾蓮紋盤

-

高3.9cm/口徑19cm/足徑12.4cm 盤敞口,弧形淺腹,圈足。裏外以青花為飾。盤內外口沿繪有青花弦紋二道。盤心及外壁均繪勾蓮花卉迂回盤曲,表現出嫻熟的藝術技巧。底足內署青花篆體“大清嘉慶年製”六字三行款。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青花八寶壽字碗

-

高9.2cm/口徑18.2cm/足徑7.8cm 碗敞口微撇,口下漸斂,圈足。外壁以青花做裝飾,口沿飾卷草紋一周,近圈足處繪變形蓮瓣紋,腹部主題紋飾為盛開的寶相花托著輪、螺、傘、蓋、花、罐、魚、腸八件宗教寶物。每兩件寶物之間的圓形開光內各書有“萬”“壽”“無”“疆”。底足內署青花篆體“大清嘉慶年製”六字三行款。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青花如意雲紋花口碗

-

高6.3cm/口徑14.7cm/足徑6.1cm 碗花口,板沿,曲腹,圈足。內外均以青花裝飾,碗心中央繪一朵菊花,花口及板沿處繪錦紋,外壁則以青花珍珠為地,間飾花、葉,留白處勾勒出如意雲紋,近底留白處暗刻菊瓣紋。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青花蕃蓮紋蓋碗

-

通高9cm/口徑11.7cm/足徑4.5cm 碗敞口,深腹下垂,圈足,淺盤蓋。蓋碗內素白潔淨,外壁滿繪蕃蓮紋圖案,蓋與碗紋飾一一對應,布局疏密有致。底足署青花篆體“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款。因清朝沿襲明代泡茶的習俗,所以蓋碗是當時的重要茶器。清代君主尤好茗茶,不僅嗜茶,亦雅好文人品茶。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青花花繪紋小碗

-

高4.2cm/口徑9.8cm/足徑3.6cm 碗撇口,弧腹,圈足。碗外壁繪纏枝蕃蓮紋和如意紋等,底部署青花篆體“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款。青花色調與嘉慶時期相近。此碗胎體細膩,釉麵瑩潤,造型規整,紋飾清晰,青花發色明豔,是道光時期官窯青花器中的代表作。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青花三果紋碗

-

高6.4cm/口徑15.4cm/足徑5.4cm 碗圓形,敞口,斜壁,斂腹,圈足。碗外壁近口沿處繪有變體卷雲紋,近足處則繪雙勾蓮瓣紋。碗身主體紋飾為折枝花果三組,畫法勾染兼備,以示主次之別。所繪桃、石榴、佛手的組合,是清代瓷器紋飾中常見的吉祥圖案,寓意多壽、多子、多福,又稱“三多”紋。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青花八仙過海圖碗

-

高6.5cm/口徑15.1cm/足徑5.7cm 碗敞口,口以下漸斂,圈足。外壁以青花為飾,口沿及圈足處各飾弦紋兩道,腹部主題紋飾為“八仙”,畫麵中的神仙們各執法器,腳下翻滾著海水,身旁仙氣蒸騰,雲霧繚繞。外底署青花楷體“寶善齋製”四字雙行款。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青花三友碗

-

高7cm/口徑13.5cm/足徑5.5cm 碗直口,口以下漸斂,豐腹,圈足。通體以青花為飾,口沿及圈足處各飾弦紋兩道,腹部分繪怒放的梅花、健壯的鬆樹、挺立的竹子各一組,鬆、竹、梅組成之圖案被習稱為“三友圖”,整個畫麵構圖疏簡、題材高雅,極富自然之情趣。足底署青花篆體“大清宣統年製”六字雙行款。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青花回紋壽桃盤

-

高3.1cm/口徑19.6cm/足徑11.8cm 盤直口,弧腹,圈足。盤內底繪桃紋及回紋,盤外壁繪回紋,底有“山解竹主人造”青花款,這是道光時期的官窯款識。在圓明園中有一片竹林,竹林中有一翠竹居,是道光皇帝下令營建的。此款“山解竹主人造”正是道光皇帝本人的堂款。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青花雲龍紋盤

-

高4cm/口徑17.6cm/足徑10.7cm 盤圓形,薄胎,侈口,淺底,斂腹,圈足。盤內底重圈內以青花繪海水波濤翻湧,白浪飛濺,正中一條白龍,曲身有爪,似挾風雲際會之勢。這種藍地白龍的紋飾是傳統題材,其龍如剪影,青花嬌豔,裝飾效果強烈。盤外底署青花篆體“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款。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青花鳳凰紋盤

-

高4.8cm/口徑26.8cm/足徑16.2cm 盤敞口,弧壁,坦底、圈足。通體飾青花紋飾,盤心繪一鳳一凰相對而舞,外壁繪一鳳一凰相隨而動。底圈足內署青花篆體“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款。此盤釉麵白中泛青,釉質雖肥厚,但略顯疏鬆,胎釉結合不夠緊密,呈現起伏不平的水波紋,俗稱“浪蕩釉”,這是晚清官窯器物的典型特征。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鬥彩鴛鴦戲荷紋碗

-

高7.4cm/口徑16.4cm/足徑10.3cm 碗敞口,深腹,淺圈足。碗外口沿繪青花龍紋一周,外壁繪青花蓮池戲荷圖。內口沿繪青花梵文咒一周。內底心繪鴛鴦荷蓮紋。碗外及底心以淡描青花勾勒輪廓線,線內填以紅、綠、黃等彩。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清嘉慶年製”六字三行款。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鬥彩團花紋碗

-

高7.5cm/口徑15.5cm/足徑8..1cm 碗呈馬蹄形,造型端莊平穩。碗裏白釉,外壁通繪鬥彩紋飾:口沿上青花淡描二道弦紋,近足處飾海水紋和淡綠彩寬帶紋一周。主題紋飾繪五枝圓形花樹,等距圍列於器腹,中間以上下對稱的石榴紋相隔。外底署青花篆體“大清嘉慶年製”六字三行款。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鬥彩寶相花紋大碗

-

高8.2cm/口徑22.6cm/足徑9.5cm 碗敞口,弧線斜收,下腹微豐,圈足。器內壁光素,碗心青花雙弦紋內繪有鬥彩寶相花紋,外壁以鬥彩裝飾:口沿下青花雙勾弦紋,八朵纏枝寶相花等距環繞腹壁,以曲莖串聯花朵和葉片。外底紅彩書“睿邸退思堂製”六字楷款。“睿邸退思堂製”款,是睿親王端恩仁壽的府邸堂名。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鬥彩纏枝花紋碗

-

高6.7cm/口徑14.3cm/足徑5.2cm 碗敞口,深腹,弧壁,圈足。器裏光素無紋,外壁口沿下及足均有二道青花弦紋。腹部鬥彩滿繪纏枝花紋,六朵不同品種的花卉,在綠葉的映襯下,競相開放。近足處一周如意雲頭紋。足內署青花篆體“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款。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鬥彩水仙酒杯

-

高4.6cm/口徑5.5cm/足徑2.4cm 杯外壁鬥彩裝飾,兩組以水仙、洞石為裝飾題材的圖案圍列於腹部,洞石使用青花的渲染技法,用濃淡相間的色調來表現洞石的陰陽向背,極富立體感。水仙的枝、葉及花朵,則用鬥彩凃以黃、綠、紅顏色。畫麵構圖簡潔,幽靜清雅。足底署青花楷體“大清光緒年製”六字雙行款。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鬥彩纏枝花卉盤

-

高4.5cm/口徑25.1cm/足徑15.3cm 盤敞口,淺弧壁,坦底,圈足。器身內外壁白色釉地上,以鬥彩繪畫纏枝蓮花紋。底圈足內署青花楷體“大清康熙年製”六字雙行款。這是一件光緒時期仿康熙朝的器物,底款為偽托款。偽托款即仿前朝年代款,這種現象在明、清瓷器中非常多見。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紅地白花蕃蓮紋碗

-

高6.7cm/口徑12.9cm/足徑5.7cm 紅地白,是用低溫紅彩施於素白瓷上,施釉時留出紋飾輪廓,燒成後形成了紅地白華的效果。此碗的造型與紋飾,沿襲乾隆朝風格,在繪製過程中吸收了傳統的工筆畫的技法,蓮花花瓣略塗紅彩,深淺不一,使花瓣顯出層次,葉片有陰陽的反側,立體感強。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黃釉綠彩桃果紋碗

-

高6.5cm/口徑12.3cm/足徑4.9cm 碗通體以黃釉為地,碗裏光素無紋,外壁以綠彩為飾,口沿下繪一道弦紋,腹部繪桃果紋。其裝飾技法是先於素胎上施黃釉,後用綠彩在錐刻好的暗桃果紋上彩繪。黃釉、綠彩相互映襯,使整體裝飾別有一種情調。足內署篆體“大清嘉慶年製”六字三行款。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礬紅彩五蝠捧壽盤

-

高3.3cm/口徑15.7cm/足徑9.4cm 盤撇口,淺弧壁,圈足,盤心以礬紅彩書一“壽”字,圍以五隻蝙蝠。外壁紅地上繪描金纏枝蓮紋,其上四個圓形開光內分別書有紅彩篆書“萬”“壽”“無”“疆”四字。此盤紋飾以五隻蝙蝠示喻五福,又將五福與壽字相配,組成五蝠捧壽圖。足內紅彩書篆體“大清嘉慶年製”六字三行款。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青花五彩忍冬紋碗

-

高5.8cm/口徑10.1cm/足徑3.8cm 碗敞口,深腹,圈足。碗外壁繪忍冬花紋六朵,以青花五彩繪製,其施彩工藝是:先於高溫燒製釉下青花器,再於釉上施彩繪製紋飾,入窯低溫燒製而成。此器釉上彩繪以黑彩勾邊,內填紅、黃、綠等彩,填彩準確。足內署青花篆體“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款。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礬紅彩描金魚紋碗

-

高6.6cm/口徑16.7cm/足徑6.5cm 碗敞口,弧壁,圈足。外壁白色釉地上,礬紅彩描繪的十一尾金魚穿梭往來,栩栩如生,潔白的釉麵恰似一池清水,任金魚盡情嬉戲。器口描繪的一圈金彩,使畫麵盡顯“金玉滿堂”之景。外底圈足內紅彩書篆體“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款。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紅地白華花蝶紋碗

-

高7cm/口徑16.6cm足徑6.8cm 碗花口,深弧腹,圈足。裏施白釉,外壁以紅彩為地,上飾纏枝花卉紋及蝴蝶紋,近底處繪變形蓮瓣紋。這件紅彩蝴蝶花卉紋碗,造型敦厚,釉麵有波浪紋,紅彩施彩薄而不亮,色澤紅中泛黑。外底紅彩書篆體“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款。此碗是道光官窯的典型器物。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素三彩黃地雙龍紋盤

-

高2.7cm/口徑10.7cm/足徑6.8cm 盤通體施黃釉,盤心以紫、綠兩彩繪兩條升龍與降龍相對舞動,外壁同樣以紫、綠兩彩繪兩條行龍相隨奔走。此盤最引人注目的是龍紋的裝飾方法,盤心采用刻劃填彩的方式,使圖案產生淺浮雕的視覺效果;盤外壁則采用平塗的方式,描繪了兩條呼嘯行走的螭龍。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紅地描金喜字盤

-

高3.7cm/口徑14.3cm/足徑8.9cm 此盤為同治皇帝“大婚禮造器”用瓷中的一件。盤敞口,淺弧壁,坦底,圈足。通體施紅釉,器口施一圈金彩。內壁金彩滿繪喜字,外壁粉彩繪折枝花卉。圈足內紅彩書楷體“同治年製”四字雙行款。紅色釉與金彩同時使用,造成一種熱烈的喜慶氣氛。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紅地描金喜字碗

-

高9.2cm/口徑20.5cm/足徑8.2cm 此碗為同治皇帝“大婚禮造器”用瓷中的一件。碗撇口,弧壁,圈足。器口、圈足施金彩,內壁施白釉,外壁施紅釉,繪金彩喜字紋飾。喜字作橫向錯位排列,字體工整醒目。這種紅地描金喜字紋飾為一套餐具,除各式碗以外,還有各式盤、圓盒等。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黃釉綠彩龍紋碗

-

高9cm/口徑18cm/足徑8.1cm 碗口微撇,深腹,弧壁,下腹微豐,圈足。裏白釉,外壁施黃釉為地,上繪綠彩雲龍紋。綠龍張口露齒,雙目圓睜,軀體粗壯,四肢向前伸、蹬,作騰雲狀。外底署紅彩楷體“大清光緒年製”六字雙行款。黃地綠彩為低溫色釉釉上彩品種之一,黃地綠彩雲龍器當為貴妃所用。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綠地紫龍紋盤

-

高3.8cm/口徑15cm/足徑8.9cm 盤敞口,淺弧壁,圈足。內壁施白釉,繪綠彩龍紋,外壁施綠釉,繪紫彩雙龍文。圈足內署青花楷體“大清宣統年製”六字雙行款。瓷器作為宮廷用局,從燒成之日起,在宮中就被統治者作為區分不同等級的器物。此件綠地紫龍盤當是貴人、常在所用之器。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粉彩花卉紋盤

-

高3.5cm/口徑19cm/足徑12cm 盤敞口,淺弧壁,圈足。盤裏外以粉彩裝飾。盤心處紅線圈內繪三隻壽桃,並以此為中心點呈放射狀繪折枝牡丹、荷花、梅花、菊花等圖案,紋飾布局疏密有致,具有極強的裝飾效果。盤外壁繪有四隻蝙蝠。外底內署紅彩篆體“大清嘉慶年製”六字三行款。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粉彩蓮瓣花卉小碗

-

高4.8cm/口徑9.4cm/足徑4.2cm 碗呈八瓣蓮花狀,花口外撇,深腹,圈足。碗裏施綠釉,外壁白釉上以粉彩裝飾,口沿下繪有四折枝花,橫向交錯排列。其下每個蓮花瓣上都繪有一枝不同的折枝花卉,有折枝牡丹、菊花、荷花等八種花卉。足內署紅彩篆體“大清嘉慶年製”六字三行款。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粉彩龍鳳紋碗

-

高7.1cm/口徑15.6cm/足徑6.5cm 碗口微撇,深腹,圈足。外壁粉彩為飾,口沿下二道紅彩弦紋,其間牡丹、蓮花等距纏繞一周。外腹繪龍鳳穿花紋飾。一紅一綠兩條行龍,雙角向後,五爪、曲體,作追逐火珠狀。其間繪有兩隻美麗的鳳鳥舞動著彩色的翅膀,翩翩起舞。足內署紅彩篆體“大清嘉慶年製”六字三行款。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粉彩雞紋碗

-

高6.5cm/口徑14cm/足徑6.4cm 碗敞口,深腹,弧壁,圈足。碗外壁粉彩繪三隻大公雞相互追逐嬉戲,周圍襯以洞石、花朵和綠草。足內紅彩雙方欄內署紅彩篆體“大清嘉慶年製”六字三行款。雞紋出現在瓷器上,始見於明代成化年間雞缸杯。嘉慶以後,以雞為圖案裝飾大量出現。此碗的公雞以寫實手法描繪,生動自然。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粉彩三多紋碗

-

高6.5cm/口徑15cm/足徑9.2cm 碗呈墩式,敞口,深腹,圈足。通體白釉鋪地,外壁粉彩繪荔枝、折枝桃、石榴紋,組成寓意多福、多壽、多子的吉祥圖案。以墨彩繪枝幹,綠彩繪葉,紅彩繪三種果實。外底署青花篆體“大清嘉慶年製”六字三行款。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粉彩嬰戲紋花口蓋碗

-

高8.6cm/口徑10.2cm/足徑3.9cm 碗花口,深腹,弧壁,圈足,蓋呈拱形,蓋扣合於口內。碗蓋麵及外壁通體粉彩繪嬰戲圖。小童均神態生動、頭梳發髻,衣服色彩各異。抓手鈕內署紅彩篆體“大清嘉慶年製”六字三行款。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黃地粉彩仙鶴紋碗

-

高7.4cm/口徑17.5cm/足徑6.4cm 碗敞口,弧腹,瘦底,圈足。碗外壁以淡黃釉為地,上繪群鶴展翅上下翻飛,體態優美。以仙鶴裝飾畫麵,表達吉祥長壽的美好祝願。碗外底署紅彩楷體“慎德堂製”四字雙行款。“慎德堂”為道光皇帝在圓明園內的行宮,道光皇帝的禦用品中常見署“慎德堂製”款的瓷器。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紅地五彩描金嬰戲紋碗

-

高9.6cm/口徑21.1cm/足徑7.1cm 碗直口,深腹,弧線斜收,瘦底,圈足。器裏白釉無紋,外壁紅彩為地,其上五彩描繪十六子嬰戲圖。在圓形器上,以鬆樹、欄杆、蕉葉、花草為背景,洞石、棕櫚將十六個小童分為四組,畫麵宛如連環畫一般。每組小童正在做不同的遊戲,有的在戲魚,有的在放爆竹,有的在玩木偶,還有一組在鬥蟋蟀。小童頭梳發髻,服飾色彩各異,神態生動自然,表露出天真無邪的童心。足內署青花篆體“大清嘉慶年製”六字三行款。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釉裏紅子孫萬代葫蘆瓶

-

高34.5cm/口徑5cm/足徑10cm 瓶呈葫蘆形,為上、下二節。口微撇,短頸,束腰,造型勻稱秀美。口沿下二道青花弦紋,其下通飾釉裏紅葫蘆紋,葫蘆大小不一,葉蔓相連。葫蘆,因其藤蔓綿延,結實累累,籽粒繁多而被視為子孫萬代的吉祥物。此瓶造型與紋飾均為葫蘆形,更加突出了長壽吉祥的主題思想。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青花紅彩龍紋盤

-

高4.1cm/口徑17.5cm/足徑10.6cm 盤敞口,弧壁,淺底,圈足。通體青花繪海水紋,礬紅彩繪龍紋,圈足內署青花篆體“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款。青花加彩是指釉下青花與釉上紅彩相結合的彩瓷品種,較常見的題材是以青花繪畫波濤洶湧的海水紋飾,以礬紅彩繪畫龍紋或海獸海馬紋飾。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黃地粉彩福壽大蓋碗

-

通高10.5cm/口徑25cm/足徑14.8cm 碗折沿,內有一周承蓋棱。淺弧壁,淺圈足。拱形蓋,環形抓手鈕,倒置形同一淺碗。鈕外壁及碗口外壁均用藍料彩繪回紋一周。蓋麵、碗腹以黃釉為地,上繪紅彩蝙蝠、壽桃及團壽字,寓意吉祥長壽。鈕內署紅彩楷體“大清光緒年製”六字雙行款。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粉彩九龍瓶

-

高29.5cm/口徑9.5cm/足徑10cm 瓶外壁飾多層粉彩裝飾,口沿飾回紋及下垂如意雲頭紋一周,頸部為黃地纏枝花紋,頸肩相接處飾變形蕉葉紋,腹部繪黃地粉彩九龍紋作為主題紋飾,腹底飾海水浪花紋一周。足內署青花楷體“乾隆禦製”四字雙行款,外圍雙方欄。此瓶應為清末仿乾隆之作,胎製細白而輕。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青花釉裏紅花蝶紋直頸瓶

-

高39cm/口徑8cm/足徑12.6cm 瓶器形高大規整,敞口,直頸,溜肩,鼓腹,圈足。裏施白釉,外壁滿飾青花釉裏紅花蝶紋,釉麵瑩潤細膩,青花釉裏紅色澤純正,紋飾繪眾蝶紛飛於百花叢中,頗富自然情趣。口沿及底邊飾青花下垂如意雲頭紋和蕉葉紋各一周。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青花四足壺

-

高17.5cm/口徑12.3cm/腹徑15.5cm 此四足壺為乾隆年間的典型器物。青花發色濃麗,加飾斑點。乾隆朝官窯青花喜用“點彩”在紋樣中點會斑點,追摹明代宣德青花的鐵斑效果。主題紋樣為佛家“八寶”:法輪、法螺、寶傘、白蓋、蓮花、寶罐、金魚、盤腸,分別象征不同的吉祥寓意。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仿汝釉貫耳瓶

-

高14.5cm/口邊長5.2cm/足邊長5.2cm 瓶呈四方委角形,長頸,溜肩,鼓腹,圈足,頸部兩側帶有貫耳。通體施以汝窯釉色。足內署青花篆體“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款。汝窯是我國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在清雍正、乾隆時期大量仿燒,但多數隻仿釉色,不仿器型。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青花竹石紋玉壺春瓶

-

高29cm/口徑8.5cm/足徑12cm 瓶通體青花裝飾。頸之上部繪蕉葉紋,下部繪卷草和變形如意頭紋,腹部主題紋飾為翠竹、芭蕉、洞石、花草和欄杆,近底處繪變形蓮瓣紋,圈足外牆繪朵花紋。玉壺春瓶相傳源於盛酒的器具,明代中期以後,玉壺春瓶的造型趨於細膩圓潤,垂腹上移。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粉彩桃紋盤

-

高4.2cm/口徑25.4cm/足徑16cm 盤敞口,弧壁,圈足。通體施淡青釉,釉色素雅寧靜。盤內飾粉彩折枝桃紋七組,紋飾豔麗生動,寓意吉祥。外底署青花篆體“大清乾隆年製”六字款。乾隆時期粉彩瓷器已成為彩瓷的主流,紋飾多以當時名家繪畫為藍本,兼糅西方繪畫技法,勾染皴擦,濃淡分水,清新明豔,立體感強。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內青花外粉彩荷花紋碗

-

高6.7cm/口徑14.7cm/足徑5.7cm 碗通體以荷花為飾,碗內壁以青花繪纏枝蓮花紋,因“青蓮”與“清廉”諧音,故以蓮花的高潔喻為官的清廉,喻意“一品清廉”;碗外壁以粉彩繪畫一池蓮花與一隻白色鷺鷥圖,因“蓮”與“連”諧音,“鷺”與“路”諧音,故此圖喻意為“一路連科”。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粉彩紫地開光山水碗

-

高6cm/口徑14.7cm/足徑5.8cm 碗圓形,侈口,斂腹,圈足。碗外壁以粉彩繪紫紅色地,並留出四枚白色開光,內淡彩描畫山水圖景。色地開光的裝飾是道光時粉彩工藝中較有特點的手法,開光中所繪山水饒有畫意,為此碗平添幾分清雅之氣。碗外底署青花篆體“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款。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粉彩西廂記套杯

-

通高6cm/最大口徑11cm/最大足徑6.5cm 套杯撇口,斂腹,淺足。器倒置如同馬蹄,大小十個為一套,依次套疊合為一體。此套杯描繪的《西廂記》故事,在元代青花瓷器畫麵中就已出現,明代以後,帶有插圖的小說、唱本和戲曲劇本大量流行,豐富了瓷器的裝飾題材。清朝瓷器畫麵中人物形象更加豐富,從小說故事到世俗中的人物應有盡有,以民窯器居多。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赭地粉彩花蟲盤

-

高3cm/口徑13.9cm/足徑7.6cm 盤敞口,淺弧壁,坦底,圈足。內壁施赭色釉,釉上以粉彩繪畫五朵折枝花卉,有牡丹花、菊花、桃花及芍藥花,在花朵上,還繪畫了兩隻螳螂。構圖疏朗有序,以春、夏、秋、冬四季花卉代表四時之季,在方寸之間表現出來。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粉彩刀馬人物盤

-

高2.8cm/口徑17.2cm/足徑10.8cm 盤敞口,淺弧壁,坦底,圈足。器通體模印菊瓣紋,內外施白釉,內壁粉彩繪刀馬人物故事圖,外壁紅彩繪四隻蝙蝠。圈足方框內署篆體“元記圖款”四字雙行款。此盤因整體造型為一朵盛開的菊花,故又稱菊瓣盤,其形製最早見於雍正時期,為瓷器仿花朵形態造型的代表作。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粉彩三羊開泰紋碗

-

高6.8cm/口徑14.4cm/足徑5.7cm 碗撇口,弧壁,圈足。外壁白色釉地上,一側以粉彩繪山石、梅花及三隻神態各異的山羊圖案。另一側題七言詩二句:“素萼枝枝封蜜蠟,明珠顆顆迸珊瑚”。圈足內署紅彩楷體“同治年製”四字雙行款。此碗畫麵為“三羊開泰”圖,表現了美好吉祥的願望。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黃地粉彩福壽碗

-

高7.3cm/口徑19.2cm/足徑7.9cm 碗圓形,敞口,斂腹,圈足。外壁黃地上以粉、綠、藍、金等粉彩繪各種吉祥圖案。共繪出“卍壽”變體團花四朵,每朵團壽周圍描畫五隻蝙蝠。在團壽之間則繪折腳“卍”字,所係絛帶取對稱之形,碗外底署紅彩楷體“同治年製”四字雙行款。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粉彩萬蝠賞瓶

-

高39.8cm/口徑9.5cm/足徑12.5cm 瓶撇口,長頸,圓腹,圈足。此瓶形製,為清代雍正所創,一直延續至清末宣統朝,成為官窯傳統器型。此瓶器身布滿飛舞的紅色蝙蝠,此種紋飾成為“洪福齊天”,是清代典型的吉祥紋樣之一。瓶足內署青花楷體“大清宣統年製”六字雙行款。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黃地粉彩花鳥紋碗

-

高7cm/口徑15.5cm/足徑5.8cm 碗口微撇,以下斜收,深腹,圈足。碗外壁以黃釉為地,其上以粉彩繪花鳥圖。畫麵中以墨彩繪兩枝梅花枝幹,梅花一紅一白,兩隻小鳥飛舞在梅花之間。足內署青花楷體“大清光緒年製”六字雙行款。此碗紋飾受清代畫風的影響,筆法柔潤,層次清楚。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粉彩壽桃大碗

-

高9cm/口徑20.6cm/足徑8.8cm 碗器較大,撇口,弧壁,深腹,圈足。通體施白釉,白中閃青,器裏光素無紋,外壁粉彩為飾,以赭彩繪桃枝,水綠、淺綠兩色繪桃葉,桃果以粉紅色、白色描繪,色彩有深淺變化,立體感極強。足內署青花楷體“大清光緒年製”六字雙行款。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大雅齋粉彩花鳥高足碗

-

高14cm/口徑21.9cm/足徑8.3cm 碗敞口,弧壁,高足中空,近底部外撇。碗通體以綠釉為地,外腹粉彩為飾。畫麵中布滿了牡丹花朵,一隻鳥兒佇立枝頭。高足上部凸起描金弦紋一周,高足下部繪礁石海水紋。口沿下署紅彩楷體“大雅齋”三字款及篆體“天地一家春”印章式款。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黃地粉彩花卉紋盤

-

高3.5cm/口徑16.6cm/足徑9.2cm 盤圓形,敞口,斂腹,圈足。盤外壁以粉彩繪黃地四季花紋飾。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清光緒年製”六字雙行款。彩料顏色豐富,紅、綠、黃、藍等皆備,而每一色調又分出多種色階,通過自由搭配,形成無色爛漫的裝飾效果。

陶瓷的繁榮與衰落,晚霞餘暉——清華藏珍瓷器展(下)

“太湖秋操”牡丹吸杯

-

高6cm/長19.5cm/寬12.7cm 吸杯為牡丹花式,花蕊為器底,盛開的花瓣為器身,長長的花梗為器柄。器柄中空,可以吸水,故稱“吸杯”。通體粉彩為飾,綠彩飾柄,花瓣以墨彩溝邊,內填淡粉色。淡綠色花梗上豎寫墨字楷書“大清光緒三十四年安徽太湖附近秋操紀念杯”字樣,由此可知此杯為當時軍隊秋季操練的紀念品。轉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