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曆史上那些名窯

(2017-03-25 10:19:41) 下一個

中國曆史上那些名窯

中國曆史上那些名窯

文丨江山定

【越窯】

此名最早見於唐人陸龜蒙的《秘色越器》詩,係對浙江寧波紹興一帶北宋前瓷窯的統稱。形成於東漢,而其淵源最早可追溯至商周時期的原始瓷。早期越窯的中心產地在上虞曹娥江中遊地區,隨著製瓷技術的傳播,鄰近的紹興、慈溪、餘姚、寧波,鄞縣等地也陸續設立了一些瓷窯。唐代開始,慈溪上林湖成為越窯的主要產區。自東漢上虞創燒出成熟瓷器後,越窯製瓷業不斷發展,先後經曆了三國西晉的鼎盛期和晚唐五代的全盛期,北宋中期以後衰落。所產瓷器始終以青瓷為主,東漢至南朝還生產一定數量的黑瓷。在裝飾上,東漢主要是拍印的幾何紋,其次有範印的杉葉紋、印貼的鋪首、刻劃的弦紋與水波紋、捏塑的胡俑和動物形象等;三國西晉時期以壓印的網格帶紋、戳印的聯珠紋為主流,兼有範印、刻劃、印貼,捏塑等各種紋樣;東晉南朝時期以褐色點彩和刻劃蓮瓣紋為常見,其他紋飾較少;唐宋時期盛行刻劃花裝飾,同時有少量的褐色彩繪。越窯瓷器除了行銷全國各地,從唐代開始大量輸往亞、非各地,還被曆代王朝納為宮廷用瓷。其卓越的製瓷技術曾傳入南北方各窯口乃至朝鮮半島的高麗窯,推動了海內外製瓷的發展。越窯是古代曆史最悠久,影響最大的瓷窯體係。

【上虞窯】

最早越窯的主體。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上虞境內發現古窯址近400處,年代早至商而晚迄宋。各地出土的早期越窯瓷器多產於此。上虞窯在它的發展過程中湧現出袁宜、範休可等許多製瓷名匠,他們用自己的智慧燒製出不可勝數的優質瓷器,使上虞窯成為先進製瓷技術輻射性傳播的源泉。五代北宋時期,上虞上浦窯寺前設有“官窯三十六所”,大量燒製貢瓷,器物胎薄體輕,釉色青瑩,裝飾精致,堪與秘色瓷的主要產地—慈溪上林湖的產品媲美。

【邢窯】

邢窯在今河北內丘、臨城一帶。此地唐時屬於邢州,故名。始燒於隋朝,唐代為繁榮期,盛產白瓷,質地細膩,釉色潔白。《茶經》裏有邢窯“類銀”“類雪”的記載。曾被朝廷納為禦用瓷器。唐人李肇的《國史補》雲:“內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可見邢窯白瓷是深受世人喜愛的。20世紀50年代以後,陝西西安等地的唐墓出土了邢窯白瓷;唐大明宮遺址也有不少顏色潔白的邢窯瓷器出土。此外,在揚州和江南各地的遺址、墓葬以及海底沉船中,也陸續發現了邢窯的產品。

【定窯】

定窯在今河北曲陽澗磁村和燕山村,此地唐時屬定州,故名。定窯唐時已能燒造出質量較高的白瓷,五代時規模擴大。《曲陽縣誌》記載,五代時官府曾在此設官收取瓷器稅。北宋時除了燒造白瓷外,還燒黑釉、醬色釉和綠釉等品種,分別稱為黑定、醬定和綠定。其出產的白瓷釉層略顯黃綠色,流釉如淚痕。北宋中期時創造覆燒法。裝飾有刻劃花、印花等幾種。北宋時期一度為宮廷燒造貢瓷,是五大名窯中規模最大燒造時間最長的官窯!

【磁州窯】

磁州窯在今磁縣觀台鎮、彭城鎮一帶,此地北宋時屬磁州,故名。盛燒於北宋,金元時期仍具有一定的規模,至明代衰落。產品有瓶、罐、盆、碗、缸、甕、枕等。以白地黑花(屬釉下彩)瓷器為主要產品,兼燒白瓷、黑瓷、白瓷綠斑、褐斑和珍珠地劃花、綠釉釉下黑彩、白瓷釉上紅綠彩及三彩陶器等品種。其中,釉上紅綠彩的燒製對明代景德鎮窯釉上彩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所產瓷枕多有張家、李家、王家和陳家造印記。白地黑花保留了不少民間喜聞樂見的紋飾,如:馬戲、孩童釣魚、池塘趕鴨、蹴鞠等,題材豐富清新,線條流暢豪放,黑彩與白地對比強烈。瓷枕上往往還書寫宋金時期流行的詞牌、曲牌,如《滿庭芳》、《朝天子》、《普天樂》、《阮郎歸》等。曾對北方各窯和南方的吉州窯等窯口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賈壁村窯】

賈壁村窯在今河北邯鄲市峰峰礦區西部,燒於隋代,產品有青瓷碗、盤、缽等。多光素無紋,少數缽的內部有花瓣紋和波浪紋。該窯是已發現的唐以前北方燒製青瓷的窯口之一。

【上林湖窯】

唐至北宋的主要窯口。位於今慈溪上林湖。現已在上林湖畔發現唐代窯址70處,五代北宋窯址47處。唐代出產的青瓷上品被譽為“秘色瓷”,這類青瓷器型規整,胎質細膩,釉色均勻純正,因其具有特殊的審美魅力,故受到朝廷的青睞,從晚唐開始,上林湖窯承擔了一定數量的宮廷用瓷的燒造任務,製作貢瓷的的窯場在當時被稱為“貢窯”。五代,吳越國將越瓷由土貢變為特貢,其產量大幅增加。據記載,僅吳越末代國王錢弘俶在位期間向中原皇室進貢的越瓷就達14萬餘件,其中大部分為上林窯的製品。同是,吳越統治者還將上林湖生產的高檔青瓷大量納入他們的日常生活,杭州和臨安兩地的吳越錢氏家族墓中出土的越瓷,或體型碩大,裝飾靡麗,或造型玲瓏,釉質瑩潤,它們標誌著越窯製瓷工藝達到了最高水平。唐宋時期,上林湖優秀的製瓷技術不僅傳入了鄰近地區的窯場,還不同程度地影響了南北各地的製瓷業,對全國唐代以後的青瓷生產起到了巨大的推進作用。

【德清窯】

在今浙江德清。共發現窯址10餘處,年代早至東漢,晚至唐代。產品有青瓷和黑瓷兩種,造型與同期越窯產品大體相似。以東晉南朝時期生產的黑瓷著稱,胎呈磚紅色、紫色、淺褐色等,釉層較厚,或色黑如漆,或呈黑褐、黃褐色。青瓷胎呈深灰、淺灰或紫紅色,胎體表麵一般都施有化妝土,釉色有青綠、黃綠等。自上虞帳子山,大烏賊山等地發現東漢黑瓷窯址後,黑瓷創燒於東晉德清窯的觀點被糾正。東晉南朝時期,上虞等地的部分窯場也燒製一些黑瓷,可見黑瓷的生產在當時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然越窯出產的黑瓷,胎色和釉色總體上比德清窯的同類製品淺,從而使德清窯黑瓷更具典型性。

【龍泉窯】

龍泉窯是直接繼承越窯製瓷傳統發展起來的龐大窯係,窯場分布於浙江南部山區,以龍泉為中心,境內已發現窯址100餘處。北宋晚期越窯衰落時,龍泉窯迅速興起並形成規模,宋人謂之“龍泉縣窯”。南宋至元代是龍泉窯的極盛期,明中期以後衰落,至清代倒閉。北宋龍泉窯與越窯近似,盛行刻劃花,釉色青綠,透明度高。南宋以後,一部分製瓷仍然保留傳統風格,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略有變易;另一部分產品受汝窯製瓷工藝的影響,施乳濁釉,以粉青和梅子青為上乘。元明時期燒製的大件器物頗具特色,有的瓶高達一米,盤子的直徑在70厘米以上,反映出較高的燒製水平。龍泉窯在外銷瓷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印度,埃及等國家的古代碼頭及城市遺址中曾出土過大量的龍泉窯青瓷。1976年在韓國新安海底發現一艘元代沉船,船艙裏遺存的20681件次瓷器中,龍泉青瓷約占一半,世人對龍泉窯青瓷的尚好,由此可見一斑。

【甌窯】

甌窯在今浙江溫州一帶,因地瀕甌江,故名。以前也有人稱之為“東歐窯”,是浙江生產青瓷的著名窯口。始燒於東漢晚期,窯場主要分布在永嘉境內,產品總體質量遜於越窯。三國至南朝,生產規模亦有擴大,窯場依集中在永嘉的楠溪江畔,瓷器質量明顯提高,產品種類亦豐富起來,雖然在造型與紋飾上與同期的越窯產品相似,但東晉點飾褐彩的蓋盒、牛形燈和南朝的罌等罕見而又別致的器型已凸顯了甌窯的地域特色。晚唐至北宋,甌窯製瓷業越發繁榮,窯場從楠溪江下遊擴展到今溫州、瑞安、樂清等地,其中,溫州市郊的西山窯規模最大,所產青瓷質量較高,部分產品可與越窯產品媲美。北宋以後,傳統青瓷的生產日趨衰微。

【婺州窯】

婺州窯窯址廣布於今浙江金華一帶,此地唐宋時為婺州,故名。其窯口始燒於漢末,三國之後漸漸興盛,唐宋時期獲得較大的發展,被《茶經》列為青瓷名窯的第三位。早期瓷器生產受越窯影響,產品以青瓷為主,黑瓷較少,東漢三國時期的青瓷胎普遍呈淺灰色,故在胎表施化妝土成為美化瓷器的手段,盡管早期婺州窯產品與越窯相似,然而東漢的五管瓶,東晉的羊首壺等稀有造型,以及釉麵開麵處有奶白色晶體析出的現象,均彰顯了婺州窯獨特的風貌。唐代婺州窯以生產茶碗聞名。此期間所燒的以大塊褐斑做裝飾的青瓷瓶和部分釉麵具有乳濁現象的產品,更突出了婺州窯的個性。北宋時,武義、東陽等各地的窯場還燒與越窯基本相同的青瓷,宋元時期除了生產與龍泉窯類似的產品外,還有黑釉,乳濁釉,褐色彩繪等品種,元代以後衰落。

【鞏縣窯】

鞏縣窯在今河南鞏義,始燒於北魏,主要生產青瓷、白瓷和黑瓷。唐代有較大的發展,以燒白瓷為主,兼燒三彩陶器和黑釉、茶末釉、青花、絞胎等瓷器。常見器型為碗、盤、瓶、注子等。唐人李吉甫的《元和郡縣圖誌》所載河南府土貢的白瓷,即產於此。

【汝窯】汝窯在今河南寶豐清涼寺和汝州張公巷等地,這一帶北宋時屬汝州,窯因此而得名。北宋晚期專為宮廷燒製青瓷,產品器型有碗、盤、洗、瓶、樽、套盤、水仙花盆、熏爐等。清涼寺汝窯產品的釉色主要以天青色為主,張公巷汝窯產品的特色則主要以淡綠為主,天青次之,釉麵以不開片者為上,胎色有淺灰、土黃、深灰、灰白等多種,器壁通常較薄。器物用支釘支燒,圈足裹釉;用墊餅墊燒的產品,則底足無釉。其中用“芝麻花細小掙釘”支燒的產品,皆為極品。所謂北宋官窯實際上包括清涼寺汝窯和張公巷汝窯,前者在汝州府的監督下承燒宮廷用瓷,屬州府一級的官窯,後者由朝廷設立,屬狹義的北宋官窯。後因靖康之恥而倒閉,其優秀的製瓷技術傳入南宋官窯。

【臨汝窯】

窯址在今河南臨汝嚴和店、軋花溝、下任村,是宋金時期以燒青瓷為主的北方著名窯口之一。器物多有刻花,印花裝飾,造型和紋飾受耀州窯影響,但產品質量比耀州窯遜色。其釉色青中略範灰,釉內氣泡較密集,今人喻之為“聚沫攢珠”。

【鈞窯】

鈞窯在今河南禹縣,此地唐宋時為均州所轄,故名。始燒於唐代,元以後衰落。境內已發現窯址多出處,其中小白峪窯址年代最早,唐代燒造的黑釉帶斑點器物,時稱“花瓷”。宋金時期部分窯場生產白地黑花、三彩、紅綠彩等品種。元代所燒的銅紅釉瓷器最為著名,其中的玫瑰紫、海棠紅以及有“蚯蚓走泥紋”的品種備受世人珍愛。此期眾多窯場中以均台窯最具代表性,窯址發掘出數以千計的陳設瓷殘片,不少器物的外底分別刻有一到十的數目字,通常數字越小,器型越大。此外,有的產品釉色呈乳濁的天藍色、月白色,亦甚美觀。

【魯山窯】

魯山窯在今河南魯山段店,始燒於唐代,終於元代。唐代《羯鼓錄》有“魯山花瓷”的記載。經考古調查,在窯址中發現花瓷拍鼓的殘片,證實了該書所述。宋金時期,窯場擴大,產品種類豐富,裝飾方法也多種多樣,如有的白瓷罐上以褐點組成的三角形圖案,白瓷瓶上以篦劃直線紋與曲線紋排列的紋樣,以及三彩蓮瓣高足爐等,均具有該窯的特色。

【當陽峪窯】

當陽峪窯在今河南修武當陽峪,為宋金時期北方著名的瓷窯之一。所燒器物以剔花產品最為著名,紋飾流利灑脫,又以黑白,褐白對比強烈的色彩獨具一格,其藝術感染力不亞於磁州窯的同類產品。絞泥也是該窯成功品種之一,將白、褐兩種泥料絞在一起製作器物,使釉下出現與羽毛相似的紋理,非常精美。

【登封窯】

在今河南登封曲河,始燒於唐代,下限至元代,主要以白瓷為主。宋金時期的白瓷有綠彩、刻花、剔花和珍珠地劃花以及白地黑花等許多品種。其還燒製陶瓷玩具、黑瓷和三彩陶器。珍珠地劃花品種受密縣窯的影響,產品在同類瓷器中位居首位,器型有瓶、枕、罐、洗、碗等,枕為多,有的高達40厘米左右。窯址附近的殘廟內,曾發現清嘉靖碑記一塊碑文載:“嚐就裏人偶拾遺物,質諸文獻通考,而至當有宋時窯場環設,商賈雲集,號邑巨鎮。”由此可知當年此地瓷器生產與貿易的盛況。

【安陽窯】

在今河南安陽北郊安陽橋附近。經過考古發掘,判明是一處隋代青瓷窯係。安陽地區部分隋代墓葬出土的青瓷,即為此窯生產。20世紀50年代,在善應,天僖二鎮還發現金元時期的窯址,前者專燒均釉瓷器,後者燒製白瓷。這些窯口距離磁州窯較近,但未發現具有磁州窯風格的產品。

【郟縣窯】

在今河南郟縣。已發現黃道、黑虎洞及石灣河三處窯址,前兩處均有唐及元代的殘片,石灣河的則屬於元代窯址。唐代遺物有黑釉斑點花瓷、黃釉瓷等品種。該窯白瓷上的綠彩,呈碧綠色,在河北、河南、山東、陝西等地瓷窯所燒的同類產品中,色彩最美。元代所燒的器物,有的為具有磁州窯風格的白地黑花瓷,有的則為均釉瓷。

【鶴壁窯】

在今河南鶴壁。始燒與唐代,宋時有較大的發展,元代衰落。唐代燒製白瓷和黃釉、黑釉瓷器,造型有花口缽、短嘴注子等。宋金時期以白地黑花、褐黃釉刻花折沿盆最具特色。刻花紋飾有蓮花、鵝、兔等。白瓷刻花大碗與磁州窯同類產品風格相同,碗內底也有五個長條形的支燒痕,這反映出磁州窯對該窯的影響。

【耀州窯】

耀州窯在今陝西銅川黃堡鎮,此地唐宋時屬耀州,故名。始燒於唐代,盛於宋金,終於元代。有青瓷、白瓷、黑瓷、醬色瓷及三彩等品種,裝飾以刻花,印花為主。五代北宋時受越窯影響,青瓷生產有很大的發展。宋人陸遊的《老學庵筆記》記載:“耀州出青瓷器,謂之越器,似以其類餘姚縣秘色也。”其劃花青瓷頗為精致,刀法犀利,線條剛勁流暢。構圖勻稱優美。常見紋飾有纏枝蓮、把蓮、牡丹、纏枝菊、波濤、飛鶴、博古、海水遊魚、童戲圖和龍鳳等。器物種類豐富,有碗、盤、杯、碟、瓶、罐、香爐、盒、熏爐、注子、溫碗、盞、缽、燈、枕等。五代北宋時期,承燒一定數量的宮廷用瓷,在一些青瓷器的外底刻有“官”款。青瓷裝飾技法對河南臨汝、寶豐、內鄉、宜陽、新安、禹縣以及廣州西村、廣西永福等地窯口的青瓷生產影響很大。

【介休窯】

介休窯位於山西介休洪山鎮。始燒於北宋,曆經金、元、明、清。北宋時以燒製白瓷為主,早期碗體厚重,與交城窯相似。北宋後期的薄胎印花碗胎白紋細,受定窯的影響。碗內底留有三個細小的支燒痕,為其特征之一。白地黑花瓷器亦有燒造,釉麵光亮,與河南、河北同類產品有別。金代大量燒製黃褐釉印花器,常見紋飾為孩童蕩舟,具有該窯特色。

【交城窯】

交城窯位於今山西交城。始燒於唐代,白瓷產量較大,器型有碗、盤、壺等,兼燒黑釉斑點拍鼓。宋金時期有所發展,仍以生產白瓷為主,也燒製當時北方各窯口所常見的動物小雕塑,還燒製白地赭色瓷器,特征與介休窯大體相同。有的赭彩略呈橘紅色,在其他窯口中的產品極少見。珍珠地劃花品種有枕,洗等,但產量較少。

【平定窯】

平定窯位於今山西平定柏井村,始燒於唐代,曆經五代北宋。以燒白瓷為主,兼燒黑瓷。有印花,剔花盤以及北方窯口常見的五角、六角盤、碗等品種。窯址與河北臨城的邢窯和曲陽的定窯相距較近,瓷器造型和裝飾與兩窯有一些共同之處。

【渾源窯】

渾源窯位於今山西渾源。建於唐代,燒白瓷、黑釉瓷和茶末釉等品種。金元時期生產規模擴大,品種增多,有黑釉剔花、白地剔花和劃花產品,器型有碗、盤、盆、罐、枕等。黑釉剔花和白地剔花瓷器為該窯之精品。

【洪州窯

洪州窯位於今江西豐城一帶。此地唐代屬洪州,故名。始燒於漢末,三國至隋代有所發展,唐代為興盛期,唐末衰落。釉色有青色和褐色兩大類。器型有碗、杯、盅、盞、缽、罐和文房用具等。裝飾技法有鏤空、刻劃花、印花、堆塑多種。常見紋飾為蓮花、薔薇、寶相花、梅花、聯珠。該窯發現於1977年,從而證實了《茶經》關於洪州產瓷的記載。

【景德鎮窯】位於今江西景德鎮。據古籍記載,始燒於唐武德年間。20世紀50年代後,在楊梅亭、石虎灣、黃泥頭等地發現窯址多處,年代最早的為五代,產品有青瓷和白瓷兩種,青瓷釉色泛灰,白瓷釉色純正,白度達70度。宋代時窯場主要分布在湖田、湘湖、南市街、柳家灣,均燒製釉色白裏泛青的青白瓷。楊梅亭等地的五代窯場到宋代也改燒青白瓷。器型有碗、盤、瓶、注子、罐、盆、枕等。早期刻劃花受越窯影響。後來用類似定窯的覆燒法,使其產量猛增,這類覆燒器物多飾印花。元代為宮廷燒製的青白瓷上印有“樞府”字樣,故被稱為“樞府瓷”。器型以碗、盤為主,釉層略有失透感,呈鴨蛋青色,器內大多有印花,題材為雲龍、飛鳳、雲雁、纏枝蓮等。普通青白瓷在元代繼續大量生產,在從韓國新安海底打撈出的一艘元代沉船裏的20681件瓷器中,有景德鎮青白瓷5000餘件,其生產規模可見一斑。與此同時,景德鎮還燒製青花,釉裏紅等新品種。明代景德鎮成為全國瓷器的生產中心,青花瓷有很大的發展,釉上彩、鬥彩、素三彩、五彩等品種相繼出現。此外,還燒成永樂甜白、鮮紅釉、宣德寶石紅釉、寶石藍釉等名貴品種。清代早期製瓷業發展迅速,新品種大量湧現,如:康熙時燒成的琺琅彩、粉彩、冬青釉、郎窯紅、豇豆紅、烏金釉;康熙時燒成的鱔魚黃釉、蟹殼青釉、爐均釉、墨彩;乾隆時仿製宋代名窯的瓷器以及模仿玉、石、漆、銅、幹鮮果品和仿生瓷等。嘉慶以後瓷業一蹶不振。1949年以後景德鎮製瓷業得到了恢複和發展。自宋代開始,景德鎮瓷器就運銷日本、朝鮮半島、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各地,明清時還大量輸入歐洲各國。

【吉州窯】

吉州窯位於今江西吉安永和鎮,此地唐宋時屬吉州,故名。又稱“永和窯,是江南地區名瓷產地之一。境內共發現窯址20餘處。始燒於五代,宋元時期有較大的發展。產品種類豐富,有青白瓷、白地黑花瓷及黑釉、醬色釉、綠釉等器物。覆燒法與印花裝飾和定窯相似,白地黑花則受磁州窯的影響。黑釉產品中的玳瑁斑、木葉紋、剪紙貼花以及窯變花釉為其特色。剪紙貼畫題材有雙龍、飛鳳、梅花、花朵和“福壽康寧”、“長命富貴”等四字吉語。江西境內的宋墓曾出土不少該窯的瓷器。南昌南宋嘉定二年(1209)紀年墓出土蓮花紋爐及奔鹿紋蓋罐,對於判斷窯址和同類出土器物的燒製年代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該窯瓷器在揚州等地區也有出土。

【南豐窯】

南豐窯位於今山西南豐。南宋人蔣祁的《陶記》記載了該窯與景德鎮窯競爭的情況。南豐窯始燒於宋代,大量生產青白瓷,器物以碗、盤為主,另有注子、茶托、盒、枕等。裝飾主要以刻花為主,也有剔刻月梅紋器物和赭口刻花碗,後者為其他生產青白瓷的窯場所不見。

【官窯】

廣義地講,官窯是對曆代由朝廷和地方政府設立、監管的各類窯場的統稱。朝廷掌燒的窯口在製作宮廷所需的陶瓷器時,其不惜工本,精益求精。器物樣式往往由朝廷規定,帶有雍容華貴的宮廷風格。朝廷在各窯定燒的陶瓷器亦與此相同。其中,瓷器除了提供皇室使用外,還常被皇帝作為獎勵賞賜給臣子,但在民間極其罕見。曆代由地方政府在民窯中挑選、監燒的用於土貢的瓷器與上述的瓷器有著本質的區別。狹義地講,就是指宋代官窯。

【北宋官窯】

北宋時為朝廷燒造瓷器的窯場的統稱。宋人陸遊有《老學庵筆記》雲:“故都時,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陸遊寫此書時,離北宋滅亡不遠,其記載是相當可靠的。能印證北宋朝廷“惟用汝器”的還有兩本宋人的書,一是徐兢於宣和六年(1124)寫成的《宣和奉使高麗圖經》,書中有“汝州新窯器”的記載;二是周密寫的《武林舊事》,書中記述南宋初高宗到清河郡王張浚的王府時,張浚向高宗奉進了青銅器、書畫、玉器、瓷器等文物古玩,而瓷器卻隻有汝州出產的一種。可見,北宋時燒製宮廷用瓷的主要窯場在汝州境內。經考古調查、發掘證實,汝窯的窯場分布於寶豐清涼寺和汝州張公巷兩地。前者由汝州府監燒,燒瓷時間較長,所燒的宮廷用瓷,釉麵多呈天青色,乳濁不開片的為上品,北宋晚期用“芝麻花細小掙釘”支燒的器物,最為精致。後者由朝廷設立於政和年間(1111-1118),即狹義的北宋官窯,製作工藝與清涼寺汝窯一脈相承,許多器物用“芝麻花細小掙釘”支燒,質量頗高,有不少上等品的釉色呈淡綠色,亦甚美麗。

【南宋官窯】

為宋室南遷後為朝廷燒造陶瓷器的窯場的統稱。州府設立或督燒的窯口有餘姚官窯、平江官窯、內窯、續窯、龍泉官窯等,其中,內窯和續窯為臨安府設立,專為朝廷燒製陶瓷器,生產直接受修內司監督。朝廷設立的窯位於杭州烏龜山的郊壇下,即今人所稱的郊壇下官窯,此乃狹義的南宋官窯,由修內司和禦前內轄司統領,它在南宋人葉寘的《垣齋筆衡》、顧文薦的《負暄雜錄》以及鹹淳的《臨安誌》中均有記載。

【餘姚官窯】

餘姚官窯為南宋為朝廷燒製陶瓷器的窯口,窯場在今慈溪低嶺頭、寺龍口、開刀山等地,此地宋屬餘姚,故名。《中興禮書》記載,紹興元年(1131)、四年(1134)朝廷曾命越州(後改為紹興府)餘姚縣燒製陶瓷器。從《雲麓漫鈔》的相關記述看,餘姚官窯生產宮廷用瓷的曆史一直延至南宋中期以後。產品分為兩大類,一類為乳濁釉青瓷,通常器體施一層釉,也有重複施釉的,釉色大多呈淡天青色,有的青中泛白,即宋人所謂的“艾色”,這類器物以素麵為主;另一類產品施透明青釉,普遍裝飾為刻劃花,風格上與北宋耀州窯青瓷有相似之處。紹興和杭州出土的餘姚官窯刻花盤,外底銘有“禦廚”款,這說明宮廷的粗瓷亦被宮廷納用。

【內窯】

內窯位於杭州萬鬆嶺東側的山坡山,是南宋時專為朝廷燒製陶瓷的窯口。由臨安府設立於紹興十四年(1144)前後,生產受修內司監督。據《中興禮書》記載,紹興十九年以後臨安府曾燒製過“太廟陶器”。宋人葉寘的《垣齋筆衡》稱其產品為“澄泥為範,極其精細,油色瑩徹,為世所珍”。青瓷器主要是用紫金土做胎,製作規整,修坯極其考究,普遍施三四層乳濁釉,許多器物的釉麵頗具碧玉的質感。小型坯件常用類似於汝窯的“芝麻花細小掙釘”支燒,所留下的支釘痕很小。內窯停燒以後,其生產工藝直接被續窯繼承,後又傳入郊壇下官窯等窯口。

【續窯】

位於杭州鳳凰山東北的山坳,生產性質、隸屬關係與內窯相同。設窯時間約在紹興三十二年(1162)邵局的使命因邵諤罷職而終止後若幹年內。生產上全麵繼承了內窯的製作工藝,產品以灰胎、黑胎乳濁厚釉青瓷為大宗,釉麵多開片,釉色以粉青為上,裝燒方法有墊燒與支燒兩種,然而其製坯和修坯不甚精細,總體質量遠不及內窯青瓷。同時,該窯還燒造少量仿商周青銅器的陶質祭器。

【郊壇下官窯】 郊壇下官窯為南宋朝廷設立的窯場,位於杭州烏龜山西麓,宋人顧文薦的《負暄雜錄》名其為“官窯”,鹹淳的《臨安誌》謂之“青器窯”,今人則將它稱作郊壇下官窯。據宋人趙彥衛的《雲麓漫鈔》的記載分析,此窯約設立於宋寧宗嘉泰四年或開禧元年,窯址出土標本的熱釋光測定結果與之吻合。所燒器物以灰胎和黑胎乳濁厚釉青瓷為主。兼燒少量陶質祭器。部分製作精致的青瓷堪與內窯青瓷媲美。

【哥哥洞窯】

哥哥洞窯位於今杭州鳳凰山上,是元代專仿宋代官窯青瓷的窯口。元人孔齊的《靜齋至正直記》雲:“乙未冬在杭州時,市哥哥洞窯者一香鼎,質細雖新,其色瑩潤如舊造,識者猶疑之,會荊溪王德翁亦雲,近日哥哥窯絕類古官窯,不可細辨也。”窯址遺存的優質青瓷碎片的胎釉等特征,確實酷似南宋官窯瓷器。窯址中還出土了“官窯”款青瓷碗殘片,這表明該窯與官方存在某種關係。元代晚期因戰亂而一度停燒,元末衰落。

【哥窯】

哥窯之名源於元代《靜齋至正直記》所記的哥哥洞窯,因傳抄脫誤,在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成書的《格古要論》中,哥哥洞窯被正式稱為“哥哥窯”。而到宣德三年(1428)《宣德鼎彝譜》成書時,哥哥窯又被簡稱為“哥窯”。《格古要論》對哥哥窯產品記述道:“色青,濃淡不一,亦有紫口鐵足,色好者類董窯,今亦少有。成群隊者,是元末新燒,土脈粗燥,色亦不好。”哥哥洞窯元末的製品,亦是如此。傳世的早期哥窯瓷器,皆“土脈粗燥”,宣德以後製作較精細。哥窯瓷器的胎多呈灰黑色,釉層乳濁不透明,有月白,米黃等色,器身布滿大小不一的片紋,有“金絲鐵線”之稱。清代景德鎮窯的仿品多為白胎,缺乏古樸感。因明代哥窯窯址尚未發現,故人們把某些產地不明而釉層乳濁開片的元明窯業製品,亦歸入“哥窯”範疇,或是稱為“哥窯型”瓷器。這需要將來科學地加以鑒別。

【壽州窯】

壽州窯位於今安徽淮南高塘湖一帶,此地唐代時屬壽州,故名。始燒於南北朝,為唐代著名的青瓷窯口之一。《茶經》記載了此窯的情況。目前已發現窯址10處,其中管家嘴窯址的年代最早。隋代開始燒製青瓷,器物上有貼花、刻花、印花裝飾。餘家溝等地窯址出土的唐代瓷片中,器型以碗居多,兼有注子和枕等,釉色以黃釉為主,也有部分黑釉產品。器物多施化妝土,以掩蓋粗糙的胎質。此窯幾乎沒有質地精細的瓷器。

【繁昌窯

繁昌窯位於今安徽繁昌。始燒於宋代。在柯家衝等地已發現燒製青白瓷的窯址10多處。產品胎質較薄,釉麵光潤,無紋飾者較多,與景德鎮窯同類產品相比,略顯遜色。安徽合肥、桐城、銅陵、樅陽、宿鬆等地宋墓出土的青白瓷,部分為該窯所產。宋末至元代也生產一些青瓷,但質地較粗。

【蕭窯】

蕭窯位於今安徽蕭縣白土鎮,又稱“白土窯”。此窯在宋人洪邁的《夷堅誌》中有記載,該書雲:“鄒氏世為遠人,至於師孟,徙居徐州蕭縣之白土鎮,為白器窯戶總首。凡三十餘窯,陶匠數百。”經考古調查發現,該窯始燒於唐代,盛於宋代,唐代有黃釉、黑釉等產品,多為粗糙的日用瓷。宋金以後以燒白瓷為主,兼燒青釉、黑釉等產品。裝飾方法主要有劃花、剔花、印花以及白地繪黑花。在白土鎮曾采集到一件白瓷瓶,瓶身銘有:“白土鎮窯戶趙順謹施到慈氏菩薩花瓶一對供養本鎮南寺時皇統元年三月二十二日造”36字,可見到金代時蕭窯仍具有一定的燒製規模。

【宜興窯】 宜興窯位於今江蘇宜興丁蜀鎮。其窯口燒製陶瓷的曆史相當悠久,早在漢晉時期,就已經開始生產青瓷,產品造型和紋飾受越窯影響,胎質較粗,釉色青中泛黃,常見剝釉現象。因窯址分布於均山村的南山上,故有“均山窯”、“南山窯”之稱。唐代燒製青瓷器,宋代時開始改燒陶器。明代時以生產紫砂器聞名於世。當時出現了供春、時大彬、邵二蓀、孟惠臣等製壺名家,此外,該窯還燒製仿元代均窯的產品,俗稱“宜均”。這類產品的胎有白胎和紫砂胎兩種,釉色以天青、天藍、豆青為主,兼有月白、紫紅等色。以明代後期歐子明所製最佳,世稱“歐窯”。清代以後繼續生產紫砂器和宜均器。清代製作紫砂的名匠有陳鳴遠、惠逸公、楊彭年等。紫砂器的品種增多,除了茶壺外,花盆,陳設品和玩具等亦大量生產。有的微型紫砂壺,高僅1.7厘米,甚為名貴。

【建窯】 建窯位於今福建建陽,故又名建陽窯。始燒於唐代。已發現窯址10多處,北宋時以生產兔毫紋黑釉茶盞聞名。兔毫紋係釉麵條狀結晶,有黃、白兩色,稱金、銀兔毫。另有玉毫、異豪、兔毛斑等名稱。有的結晶呈白色斑點狀,稱“鷓鴣斑”。也有少量的窯變花釉,在油滴狀周圍出現藍色光澤,這種瓷器被日本人稱為“曜變天目”,非常珍貴,所產黑瓷釉不及底,胎較厚,胎料含鐵量高達10%左右,故呈黑色,有鐵胎之稱。宋代盛行鬥茶風,茶色以白者為上,黑釉最能襯托茶色,所以黑瓷盞成為最理想的茶具。宋人蔡襄的《茶錄》雲:“茶色白,宜黑琖,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皆不及也。其青白琖,鬥試家不用。此外,宋徽宗趙佶、蘇軾、黃庭堅等人的詩文中均提及建窯茶盞。可見,建窯黑瓷在北宋已聞名天下。在窯址中發現一些茶盞的外地刻有”供禦”“進琖”的字樣,這說明建窯在宋代時曾燒造宮廷用瓷。從考古資料看,其燒製黑瓷的時間一直延續至元代。

【德化窯】

德化窯位於今福建德化,是東南沿海地區古外銷瓷的重要產地之一。目前已發現古窯址180餘處,年代早到宋代,晚至明清。宋元時期大量燒製青白瓷,器型以碗類為主,多飾刻花和篦劃紋。此外,盒的產量也很大,蓋麵所印的陽文圖案達100餘種。明代時以盛產白瓷著稱。由於原料含鐵量低,含鉀量高,所產瓷器燒成後,釉麵滋潤光亮,有白玉的質感,在光照下,隱約呈現出粉紅或乳白色,故被讚為“象牙白”、“豬油白”等。這種白瓷銷往歐洲時,被法國人譽為“鵝絨白”、“中國白”。常見器型有杯、爐、尊、鼎等,其中,梅花杯為典型器。另有達摩、壽星、觀音、彌勒佛像和笛、簫等品種。明代時也還生產一些青花瓷,但在質量上不及景德鎮窯的青花瓷。清代繼續燒製白瓷和青花瓷。

【泉州窯】

泉州窯位於今福建泉州,是晉江地區古外銷瓷的重要產地之一。在東門外碗窯鄉和西門外磁灶鄉發現窯址10多處。盛燒於宋元時期,主要以生產青白瓷為主,兼燒青瓷和黑瓷,另燒青釉、綠釉、黃釉等低溫釉軍持。童子山窯專燒青黃釉褐色彩繪大盆,紋飾題材為折枝花卉,也有寫“壽山福海”和詩句的。

【同安窯】

同安窯位於今福建同安,是閩南地區古外銷瓷的產地之。東燒尾窯址的年代最早,唐代燒製青釉厚胎平底碗。宋元時期的窯址分布於汀溪水庫、新民鄉、許坑等處,其中汀溪水庫窯址的堆積最為豐富。同安窯以燒青瓷為主,兼燒青白瓷。宋代青瓷碗、盤內多飾有刻花和篦劃紋,器物外壁刻複線,釉色青中泛黃,風格與龍泉窯同類產品一致,日本人稱這種青瓷為“珠光青瓷”。元代青瓷盤內印陰文雙魚。青白瓷的紋飾與青瓷相同。

【南安窯】

南安窯位於今福建南安,是晉江地區古外銷瓷的產地之一。境內已發現唐至清代的古窯址53處,其中宋代窯址占多數。其窯口主要大量生產青瓷、青白瓷等。青瓷碗、盤內多飾有刻花和篦劃紋,器物外壁刻複線,其特征與同安窯相同。青白瓷以各類碗、盤為主,兼有盒等其他品種。

【安溪窯】

安溪窯位於今福建安溪,是晉江地區的古外銷瓷的產地之一。在已發現的128處古窯址當中,有23處屬於宋元時期,其餘的為明清時期。宋元時期主要以燒青白瓷為主,器型有碗、盤、瓶、注子、盒、軍持等。蓋盒上多印有花紋,線條比德化窯略粗。有的軍持施有褐彩,為該窯特色。明代時有不少窯場生產青花瓷,有的盤子內底寫“一葉得秋意,新春再芳菲”的詩句。明末清初,繼續生產青花瓷,青花瓷的圈足多粘有沙粒。此外,該窯也燒製紅綠彩繪品種。

【漳州窯】

漳州窯位於今福建漳州地區,是明清時期東南沿海地區生產外銷瓷的著名窯口。窯址分布於平和、漳浦、南靖、雲霄、詔安、華安等縣,以平和的南勝、五寨等地的窯址最為集中和最具代表性。產品中青花占多數,兼有一定數量的五彩瓷、白瓷、青瓷以及藍釉、褐釉、素三彩等品種。裝飾題材有珍禽、瑞獸、花草、雜寶、山水、人物、閣樓吉祥文字等。漳州窯的青花瓷和五彩瓷在日本曾有“吳州染付”、“吳州赤繪”之稱。該窯產品明顯受到景德鎮窯同類瓷器的影響,然質量卻遜色得多。

【潮州窯】

潮州窯位於今廣東潮安,此地唐宋時屬潮州,故名。始燒於唐代,生產質地較粗的青瓷。宋元時期的窯址分布在南郊、西郊和筆架山,其中,筆架山燒製的規模最大。產品主要以生產青白瓷為主,兼燒青瓷和黑瓷。青白瓷的品種繁多,有碗、盤、杯、爐、注子、罐等。喇叭口、細長嘴的注子和浮雕蓮瓣紋的爐子最具特色。較大的器物(如大盤、大碗等),底足多粘沙。

【西村窯】

西村窯位於今廣州西村,是廣東古外銷瓷的產地之一。始燒於宋代,產品主要以青白瓷、青瓷、黑瓷三種,以青白瓷居多。器物造型豐富,其中鳳首壺和刻花折沿大盤具有該窯特色。青瓷印花纏枝菊花紋碗,風格與耀州窯同類產品一致,顯然是受到耀州窯的影響。該窯產品主要銷往東南亞各國。

【永福窯】

永福窯位於今廣西永福城廂鎮窯田嶺一帶,是宋代燒製青瓷的窯口,產品有碗、盞、碟、注子、罐等。釉色大多為青黃色。碗內印有纏枝、折枝花卉紋,用疊燒法燒製的碗,內底都有五個支燒痕。青瓷印花碗等品種的風格與耀州窯同類產品十分相似,這反映了耀州窯的製瓷技術對該窯的影響。

【石灣窯 】

石灣窯位於今廣東佛山、東莞、陽江,因三地均有石灣村,故名。以佛山的石灣窯最為著名。石灣窯始燒於宋代,盛於明清。明代仿均窯瓷釉的產品頗具特色,世稱“廣均”。又因器物的胎為陶胎而被稱為“泥均”。器型有碗、碟、盞、盆、瓶及文房用具等。胎體厚重,色灰暗;釉厚而光潤,有藍、玫瑰紫、黑、翠綠等色。所創藍釉中如流淌雨點狀蔥白色的品種,俗稱“雨淋牆”,是該窯的傑作。石灣窯陶器在明代中期還不為人們所普遍賞識,但不久就有了“石灣瓦,甲天下”之諺。當時的名匠有陳文成、楊名、楊升、可鬆等。清代除了生產盤、碟、罐、洗、花盆、花瓶等品種外,還大量生產瓦脊等建築材料和以“漁、樵、耕、讀”為主題的陶塑。此外,受德化窯和景德鎮窯的影響,又燒製佛像和三彩、五彩等品種。

【玉溪窯】

玉溪窯位於今雲南玉溪。始燒於宋代,終於明代。境內共發現三處窯址,產品均為青瓷和青花瓷。器型有碗、盤、罐、玉壺春瓶等。青瓷的裝飾有印花和劃花兩種,印花多為陽文花卉,劃花題材多為雲朵和水波。青花瓷釉色與青瓷相同,紋飾有魚藻和折枝花卉等。

【湘陰窯】

湘陰窯位於今湖南湘陰,窯場大多沿湘江分布,已發現窯址20餘處。始燒於東漢,東晉南朝時期發展迅速,隋代為鼎盛期,均以燒製青瓷為主。在南朝窯址中發現了內底印陽文“太官”款的青瓷碗殘件,這說明湘陰窯在南朝時曾燒製部分宮廷用瓷。隋代器身多有印文裝飾,僅青瓷豆內的印花紋樣就有30多種。唐朝時,繼續生產青瓷。鐵角嘴唐代窯址的產品多施有化妝土,釉色有黃和青灰兩類。白玫及烏龍嘴窯址中,有不少宋代的青瓷印花碗,印花題材有魚、纏枝牡丹、蓮花和“福壽嘉慶”、“金玉滿堂”等吉祥語。此地唐代時屬嶽州,故就是《茶經》所記載的嶽州窯的所在。

【長沙窯】

長沙窯位於今湖南長沙銅官鎮一帶,共發現窯址10多處。始燒於唐代,晚唐為全盛期,唐末以後衰落,為唐代重要的瓷器產地之一。產品主要以青瓷為主,兼燒少量的褐釉、醬色釉、綠釉、白釉和極少數的紅釉品種。裝飾有釉下彩繪、印花、貼花和彩斑等幾種。釉下彩繪為其特色。褐彩以氧化鐵為呈色劑。氧化銅在還原焰中被還原為氧化亞銅而呈紅色。繪畫題材有人物、禽鳥、花卉等。有不少器物上帶褐彩題字。用彩斑做裝飾的亦較普遍。注子、罐的腹部多飾貼花,題材有人物、鳥獸、園景、雙魚、和椰棗等,貼花上多飾有褐斑。長沙窯釉下彩繪對宋代白地黑花和元代青花、釉裏紅瓷器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長沙窯瓷器在外銷瓷器中占有較大的比重。朝鮮半島曾出土題有“卞家小口天下有名”、鄭家小口天下第一”字樣的注子。在今日本、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伊朗、泰國等地都出土了長沙窯瓷器。

【邛窯】

邛窯位於今四川邛崍,此地唐代時屬邛州,故名。又稱“邛崍窯”。窯址分布於什邡堂、尖子山、瓦窯山、大魚村等地。以什邡堂最為集中。是川西地區著名的唐代瓷窯之一。早在南朝的時候就開始生產青瓷,唐代為極盛期,五代繼續燒製瓷器,北宋以後衰落。唐五代所產瓷器,有青釉、青釉褐綠斑、青釉褐彩等品種。器物造型多樣,有碗、盤、洗、油燈、注子、瓶、罐等,同是燒製各種瑞獸、禽鳥、雜技俑、胖娃等小件雕塑,產品與長沙窯有不少相似之處,但該窯器物胎質較粗,故多施化妝土。

【赤峰窯】

赤峰窯位於今內蒙古赤峰缸瓦窯村,又名“缸瓦窯”。為遼代陶瓷的重要產地。所燒器物有白瓷、白地黑花瓷和三彩、顏色釉陶器。產品主要以生產白瓷為主,器型有碗、盤、杯、注子、罐等。三彩陶器以印花盤為多,黃釉產品有雞冠壺和鳳首瓶。赤峰遼應曆九年(959)駙馬墓出土的白瓷碗、盤,銘有“官”字,在窯址中也發現帶“官”“新官”銘文的窯具,這說明赤峰窯曾承燒過部分貢瓷。

【淄博窯】

淄博窯位於今山東淄博。窯址分布於寨裏、磁村等地。寨裏窯為北朝生產青瓷的窯口。產品胎質較薄,呈灰白色,釉色有青褐色、青黃色兩大類。兼燒鉛釉陶器。常見器型有碗、盤、缸等。在窯址中曾發現蓮花尊殘片。磁村窯在唐代以燒黑瓷為主,兼燒青釉、醬色釉等品種。北宋時以燒白瓷為主,裝飾方法為剔花。金代出現篦紋、絞胎、白地黑花、白釉紅綠彩等新裝飾。元代以後漸趨衰落。

【柴窯】

相傳設於五代周世宗柴榮在位時,故名。最早記載此窯的是明洪武二十一年成書的《格古要論》,該書雲:“柴窯器出北地河南鄭州,世傳周世宗姓柴氏,時所燒者,故謂之柴窯。天青色,滋潤細膩,有細紋,多是粗黃土足,近世少見。”成書於明宣德三年的《宣德鼎彝譜》將柴窯列入各窯之首,明中期以後的《玉芝唐談薈》、《清秘藏》、《事物紺珠》、《五雜俎》、《博物要覽》、《長物誌》等書均論及此窯,但說法不一。徐應秋的《玉芝堂談薈》記載:“陶器柴窯古今,今人得其碎片,亦與金壁同價。蓋色既鮮碧,而質複瑩薄,可以妝飾玩具。而成器者,不可複見矣。世傳柴世宗時,燒造所司,請其色,禦批雲:‘雨過天青雲破處,者般顏色做將來。’惜今人無見之耳。”高濂的《遵生八箋》雲:“論窯器,必曰柴、汝、官、哥。然柴者餘未之見,且論製不一,有雲‘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是薄磁也。而曹明仲則曰:‘柴窯足多黃土。’何相懸也?”現代有人根據文獻所謂柴窯瓷器的四個特征,認為柴窯瓷器是景德鎮的青白瓷。但是,青白瓷既不燒於五代,又無細紋、粗黃土足的特征,況且,景德鎮窯青白瓷的產量很大,隨處可見,這與“近世少見”的說法也不符。顯然,柴窯與所謂的“董窯”、“東窯”一樣,均為古玩愛好者杜撰的窯名,借以附會某種難以識別的古代陶瓷,經文人學士以訛傳訛,互相抄襲,妄加渲染,於是更令後人迷惑不解。

[醴陵窯]

醴陵窯,瓷生產有近兩千年的曆史,早在東漢時期,就有較大規模從事陶器生產的作坊。清雍正七年(1729年)開始燒製粗瓷。由於醴陵瓷土資源的優良、豐富,從事製陶業人員日益增多,不斷改進燒製技法。清末民初,醴陵瓷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轉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茅斌騷客 回複 悄悄話 你厲害,因為在80年代初的時候,廣州的白雲賓館當時用的就是湖南醴陵的餐具,而且我通過中央台的電視新聞,發現人民大會堂用的是湖南的醴陵陶瓷。
萬發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茅斌騷客' 的評論 : 謝謝提醒。加上了。
醴陵窯釉下五彩瓷和7501毛瓷,天下著名。我手裏就有醴陵窯釉下五彩瓷
茅斌騷客 回複 悄悄話 為何沒有湖南的醴陵?
飄雪陽光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頂一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