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瓷器是怎麽在歐洲被山寨和發展的?

(2017-03-11 11:19:35) 下一個

柏林現存最大的宮殿是夏洛騰堡宮,這個宮殿有一個很有名的房間叫瓷器閣,裏麵收藏著大量來自中國和日本的東方瓷器,經過了多次戰火,現在瓷器閣裏還有2700件藏品,其中收藏的中國瓷器大多數為康熙年間的。

“夏洛騰堡宮”的圖片搜索結果

“夏洛騰堡宮”的圖片搜索結果

  瓷器在當時的中國是普通的日用品,但在歐洲還是絕對的奢侈品,當然在現在的歐洲也成了日用品,這種從奢侈品到日用品的轉換的動力其實是來自咖啡。

 歐洲人開始喝咖啡之後就發現了一個很重大的問題:拿什麽來喝呢?喝酒或者可可,隨便找個不漏的東西就行,但喝咖啡或者茶這些來自文明的東方的飲料,則一定要用瓷器,與其說這是一種習慣,不如說是一種信仰,一種對文明的致敬。但是那比黃金還要珍貴的瓷器又不是任何人都能置備的,所以歐洲人立誌要想法子自己做瓷器。

  於是從16世紀開始,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就開始了製造瓷器的嚐試,但出乎歐洲人的意料,怎麽試也試不成,因為他們當時還不知道燒製瓷器一定要高嶺土。

  除了中國人之外,朝鮮人和日本人那時候也已經會燒製瓷器了。製瓷技術在宋朝先傳到了朝鮮半島,後來在16世紀末期的萬曆年間,豐臣秀吉出兵朝鮮半島,綁回去了一大堆各行各業的工匠,其中就包括了一位會燒瓷器的李參平。李參平在日本九州島現在的佐賀縣有田一帶找到了高嶺土,於17世紀初成功地燒製出了瓷器,這就是日本“伊萬裏”瓷器的由來。

  日本和葡萄牙人有生意往來,葡萄牙人知道日本人也會做瓷器之後,也來買點捎回去,順便也討教燒製的秘訣。葡萄牙人把高嶺土的樣品帶回了歐洲,這樣,歐洲人才知道原來並不是隨隨便便挖團泥土就可以燒製瓷器的,於是才開始尋找高嶺土。

  最後,德國人終於在薩克森州的科爾迪茨(Colditz)地方找到了高嶺土,但是高嶺土還隻是燒製瓷器的起點,燒製瓷器還需要更多的技術,比如配方、窯溫、時間等等,這些技術隻能自己從無到有地去摸索,當時在摸索的歐洲人不少,但成功的是德國人,薩克森的德國人。薩克森人在經過無數次的失敗之後,終於在1708年燒製出了真正的堅硬、潔白、富有光澤的瓷器。

  德國人知道他們成功的價值,大家都知道全歐洲都在尋求如何製造瓷器的技術,所以他們對製造瓷器的秘密采取了嚴密的防護措施。但是在1735年,有個叫耶穌會(Society of Jesus)的天主教會向全世界公布了製造瓷器的方法,使得德國人的保密措施成了一個笑話。

  中國人應該對這個“耶穌會”不陌生,這是一個保守的原教旨主義的天主教會派。明萬曆年間來華的利瑪竇,就是耶穌會傳教士。辮子軍入關之後,順治、康熙皇帝繼續重用耶穌會的傳教士,像服務於曆局和欽天監的龍華民、鄧玉函、湯若望、南懷仁等人都是耶穌會的。

這些耶穌會傳教士中有一個叫Francois Xavier d'Entrecolles的法國人,和其他在華的耶穌會傳教士一樣,他也有一個中國名字叫殷弘緒,為了弄到瓷器製造的秘密,他在中國景德鎮住了七年。據說他通過江西巡撫郎廷極的關係給康熙皇上進獻了法國葡萄酒,康熙一得意,下麵也就沒有人去追究他老在陶瓷作坊和窯廠傳教有什麽古怪了。他在1712年,將在景德鎮探得的瓷器製造細節,寫成報告寄回了耶穌教會,這樣一來瓷器的製作就沒有什麽秘密可言了。

 

 殷弘緒

  

為行事方便,殷弘緒極力結交中國官員。當時,外國人是不允許在景德鎮過夜的,所以隻好呆在船上,或者住在能為他們擔保品德的友人家裏。由於殷弘緒是康熙皇帝請來的,又與官員關係不錯,所以能夠長期住在景德鎮。殷弘緒在傳教的同時,還利用西醫為當地百姓治病,這使他有機會進出各個窯廠,慢慢地,他探聽出了一些關於景德鎮陶瓷製作的秘訣。

 


 

171291日,殷弘緒給中國和印度傳教會會計奧日神父寫了一封信,生動、具體地談到了瓷器生產過程中胎土、釉料、燒成等一係列流程的細節。時值中國瓷器在歐洲風靡之際,該信一經發表,立刻震動了整個歐洲。

 


殷弘緒寫給神父的信

 

  歐洲瓷器製造商和匠師們仿佛看到了一夜暴富的希望,紛紛托人來信詢問更詳細的技術細節。殷弘緒原本已經在1720年被調升到北京,此時他已年近六旬,卻仍不顧嚴寒,在1721年年底,專程去景德鎮進行為期一個多月的考察,並在次年125日又寫了一封信,重點回答了一些具體問題。

 

前後兩封信,使中國瓷器製作在歐洲再無秘密可言,法、荷、意、英等國的瓷器生產藉此如星星之火,迅速燎原。

 

法國製瓷作坊

 

  1759年,英國人喬賽亞·韋奇伍德通過在原料中添加動物骨粉的方法研製硬質瓷器獲得成功。這種晶瑩剔透、質地堅硬的產品即是著名的韋奇伍德骨瓷(Bone china),成為了餐具中知名度最高的品牌。

“英國人喬賽亞·韋奇伍德”的圖片搜索結果

他在斯坦福德郡創辦以自己姓氏Wedgwood命名的陶瓷廠。產品做工精致,風格簡練優雅,受到維多利亞女皇青睞,成為皇家“禦用瓷器”。

“英國人喬賽亞·韋奇伍德”的圖片搜索結果

1793年英國使團曾把韋奇伍德瓷器作為國禮回贈給大清乾隆皇帝。這是一件很有象征意義的事件,宣告了這麽一個事實:雖然瓷器(porcelain)依舊被稱作“china”,但是能夠生產瓷器甚至頂級瓷器的國家已經不隻是中國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雲本無心 回複 悄悄話 除了高嶺土,還需要超過千度的爐溫。德國人從中國學會了強力鼓風的窯爐,因此獲得了成功
幸福劇團 回複 悄悄話 簡直是眼睛都要亮瞎
幸福劇團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最後一段的確如此啊。中國贗品過多:((
影響出新的創造力。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