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去上海博物館正好趕上明清貿易瓷特展,展品是從故宮和上博藏品中遴選出來的一百六十餘件外銷瓷精品。外銷瓷=貿易瓷,前者是咱們的說法,咱們賣方,賣到外國去的;後者是西方的說法,他們是買方,是經過貿易買到的。
陶瓷陶瓷,雖然現在是一個詞匯,但陶和瓷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工藝,區別老大了。陶器的原料是黏土,瓷器是高嶺土;前者的燒造溫度低於1000度,後者要高於1200度。別小看這200度的溫差,可沒那麽容易實現。不知道哪位智慧的先人,在怎樣的機緣下化土成金,開啟了中國偉大的瓷器時代。
在十七世紀以前,歐洲人隻能生產釉陶,強度非常低。在漫長的幾百年間,老外們以擁有、陳設中國瓷器為榮。瓷器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征,有錢人的奢侈品。為了獲得這麽精美的寶貝,他們不得不漂洋萬裏過海來到中國買。前些年複製的哥德堡號,它的本尊在航行2年、都到家門口的時候莫名其妙地沉了,船上的絲綢、茶葉就此都報廢,僅僅靠打撈上來的瓷器就彌補了整個航行的虧空,還剩下不少利潤。
中國陶瓷已大量銷往海外至遲從唐代已經開始了(印尼一礁石旁發現一唐代載有瓷器的沉船,黑石號)。宋元時期,貿易陶瓷的燒造窯場遍布東南沿海(南宋初期的南海一號)。明清兩代,陶瓷貿易持續繁榮,其中最主要的產地在江西景德鎮,還有福建漳州、德化等。明代中期以前,中國陶瓷的主要外銷市場在東亞、東南亞及中東一帶,明代晚期,開始大量銷往歐洲與美洲。 從1567至1644年,海外流入大明的白銀總量保守估計大約為3億三千五兩,相當於當時世界生成的白銀總量的三分之一,並且全球三分之二的貿易與中國有關。
中國對陶瓷業的壟斷終結於一個叫佩裏·昂特雷科萊的洋和尚。他於1712年開始臥底於景德鎮,花了7年時間終於弄到“瓷石+高嶺土”的二元配方以及全套燒造工藝,徹底破解了這個困擾歐洲的千年謎團。自此,歐洲瓷器後來“居上”,他們標準化生產,又有創新,骨質瓷就是其中一例。
該展覽分為明、清兩部分。明代部分展出明代中期至晚期銷往東南亞、西亞、日本以及歐洲的瓷器,揭示了中國瓷器在這些地區的流通與使用,體現了不同市場的喜好與審美趣味。清代,西方國家的東印度公司在瓷器貿易中占據主導地位,展品也以外銷歐美的器物為主,很多製品有著濃鬱的異國情調,反映了當時貿易瓷器的時代變遷。
因為要銷往國外,就會投買家所好,在設計風格上雜糅異國情調和西洋元素,呈現出或中西合璧或很異域的風貌。在樣式上多采用現在所謂的“來樣加工”方式燒造,一般分為三種:中國式樣、中國題材、外國風格;中國式樣、外國題材或外國式樣、中國題材;外國式樣、外國題材。
當年運出去的外銷瓷質量不一,又因為量太大,並不像我們想象中那麽貴。這幾年行情見漲,都是國人自己推高的。
清雍正 景德鎮青花花卉紋雙耳四足湯盆 (1723~1735)
明
明弘治-正德 景德鎮窯青花纏枝蓮雙鳳紋盤
景德鎮窯青花輪花卉綬帶耳葫蘆扁瓶 明弘治-正德(1488-1521年)
銷往日本
銷往西方
景德鎮窯青花開光水禽圖盤 明萬曆-天啟(1573-1627年)
明晚期 漳州窯紅綠彩阿拉伯文盤 (1522~1644)
景德鎮窯紅地描金青花纏枝番蓮紋碗(一對 ) 明嘉靖(1522-1566年)
清朝
清乾隆 景德鎮窯廣彩人物圖執壺 (1736~1795),這種畫風當時國內肯定不能賣
清康熙 景德鎮窯青花鏤空人物圖帶托盤果籃 (1622~1722)
清雍正 景德鎮窯青花花卉紋菊瓣壁瓶 (1723~1735)
景德鎮窯青花花鳥紋雙柄花口盤 清雍正(1723-1735年)
清乾隆 景德鎮窯廣彩開光花卉人物圖折沿盆 (1736~1795)
景德鎮窯青花山水圖板-2 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
清乾隆 景德鎮窯廣彩折枝花果紋鏤空花口盤 (1736~1795)
景德鎮窯青花鏤空山水樓閣圖盤 清嘉慶-道光(1796-1850年)
歡迎評論交流
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