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秘製平鍋魚頭
原料:鰱魚頭1個(重約750克),金絲餅10個(也可以使用烙餅),香蔥段25克,蔥段、薑片各5克。
調料:味精、白糖、東古老抽各5克,秘製辣醬75克,鹽6克,東古一品鮮15克,香油、料酒各10克,色拉油800克,鮮湯500克。
製作:
1、魚頭去鰓,洗淨後對半剖開。
2、鍋入色拉油60克,燒至五成熱時,入魚頭小火煎3分鍾,將魚頭翻過來,再用小火煎2分鍾,烹入料酒出香後取出魚頭備用。
3、鍋入色拉油40克,燒至七成熱時入蔥段、薑片小火煸香,入秘製辣醬小火炒0.5分鍾,入鮮湯、魚頭、白糖、老抽、鹽、一品鮮小火燜10分鍾,淋香油,撒香蔥段出鍋裝入盤中。
4、鍋內放入剩餘的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金絲餅小火浸炸1分鍾,撈出控油,裝入盤中跟魚頭一起上桌食用。
關鍵:
1、煎魚頭時,一定要烹料酒,以祛除鰱魚頭的腥味。
2、燜製魚頭的時間一定不能少於8分鍾,時間太短裏麵的肉質沒有味。
秘製辣醬:
原料:香料(香葉、肉豆蔻、草豆蔻、八角、桂皮、甘草、幹良薑、羅漢果各5克,紫草10克)
自製臘肉粒(提前上籠蒸40分鍾)400克,廣味臘腸粒200克,李錦記煲仔醬、瑤柱碎、中南鮑魚汁各100克,家樂蠔油、豬肉粉各50克,李錦記蒜蓉辣椒醬250克,白糖25克,色拉油500克。
製作:
1、鍋入色拉油,燒至六成熱時入香料小火炒5分鍾,撈出香料過濾留油。
2、炒後的油放入鍋中,燒至六成熱時入臘肉粒、臘腸粒、瑤柱碎小火煸炒4—5分鍾,入鮑魚汁、蠔油、蒜蓉辣椒醬、煲仔醬、白糖小火炒5分鍾,放入豬肉粉調勻出鍋。
自製臘肉:
帶皮豬下五花肉5千克,切1.5寸厚的長條,加鹽、味素、白糖各125克,美極鮮味汁160毫升,米酒120毫升,水200克,亞硝酸鹽0.6克,老抽8克,調勻後醃漬3—4天(每天翻一次)取出掛到通風處風幹2-3天,然後用稻草小火熏5分鍾(也可把肉掛在炒菜用的排煙灶上放置3—4天,這樣色澤更好)。
2、貴妃香芋絲
原料:廣西荔浦芋頭400克,鹹蛋黃20克,肉末10克。
調料:蒸魚豉油10克,味精5克。
製作:
1、香芋去皮,切成長10厘米厚度適中的絲,待用。
2、鹹蛋黃蒸熟,待冷卻後剁碎;肉末炒熟,均待用。
3、將香芋絲放入容器內,再放入鹹蛋黃,肉末,拌勻後上火蒸7分鍾,取出撒上蔥花,澆上熱油、熱蒸魚豉油即成。
3、香草排骨
排骨初加工:
1、肋排4000克改刀成小段,衝去血水;幹香茅草500克洗去表麵的浮土,剪成6厘米長的段備用。
2、肋排段、香茅草段一同放入鍋中,添清水浸沒原料,調入鹽、味精、雞精補底味,大火燒開轉小火煮25分鍾,關火撈出肋排與香茅草,分成10份備用。
走菜流程:
1、取一份肋排與香茅草,一起下入六成熱油炸至排骨金黃,撈出瀝油備用。
2、另起鍋,入底油燒至五成熱,下入幹紅辣椒段10克、花椒5克爆香,放青二荊條辣椒圈30克煸至表麵冒起白色小泡,倒入炸好的肋排段、香茅草,放油炸花生米50克翻勻,調入鹽4克、雞精、味精各3克,沿鍋邊烹入料酒5克,產生鍋氣後立即起鍋,撒蔥花10克即可上桌。
技術關鍵:
1、煮排骨時隻放香茅草、調底味,不加蔥、薑,保證其能吸收純正的香草味。
2、煮製時間不要太長,排骨九成熟時即可撈出,若時間過長、排骨肉質變軟,成菜會失去嚼頭。
4、秋葵順風卷
提前預製:
1、豬耳朵200克治淨,入沸水焯透。
2、另起鍋,放入焯好的豬耳朵,加入蔥段、薑片各20克、八角3個、香葉4片、白蔻1個、小茴香10克,調入花雕酒100克、鹽50克、味精20克,衝入清水(高度沒過原料3厘米),大火燒開改小火煮40分鍾,關火後撈出原料,趁熱鋪入托盤,再取一個托盤底部朝下壓在豬耳朵上,然後放入重物進一步加壓,待原料壓實後入保鮮冰箱冷藏即可。
走菜流程:
1、壓好的豬耳朵切薄片,取秋葵幹8個。
2、豬耳片裹住秋葵底部,再取黃瓜片裹在豬耳片上,用蜂蜜封口,擺入白盤即可上桌。
5、醬酥腰果
製作流程:
1、鍋入寬油燒至三成熱,下腰果中火持續加溫,炸至金黃酥脆,撈出瀝油備用。淨鍋入白砂糖,放清水,以能稀釋白糖為準,小火熬至冒出金黃大泡,放甜麵醬攪勻。
2、倒入炸酥的腰果快速翻拌,使醬料均勻地裹在表麵。
3、起鍋倒在不鏽鋼桌麵上,用勺子快速撥散防止粘連,晾涼後口感變得甜香酥脆。走菜時取腰果裝入小碟即可走菜。
6、飛燕全魚
這道菜是魯菜名師李培雨大師的原創菜,曾在1988年第二屆全國烹飪大賽中獲得銀牌。他將草魚去淨骨刺,片下魚腹附近的兩條肉成“燕翅”,魚背上的肉打麥穗花刀後做成“燕身”,定型油炸,澆淋糖醋汁,外酥裏嫩、酸甜適口,因形似“燕子”,也叫飛燕迎春,寓意吉祥。
後來李大師將其拿到酒店售賣,在擺盤上增加了燕窩和用蘿卜雕刻成的“小燕子”,取名“飛燕歸巢”,在大型宴會和商務接待中極其受歡迎。
改刀流程:
1、將魚宰殺治淨,刮掉魚鱗,從背部開刀,接著片透後,分為兩扇。
2、去掉主骨,片下魚腹處的刺。
3、從肚臍處下刀,縱向片出“燕翅”,較長的兩條為“燕身”。“燕身”內打麥穗花刀。
製作流程:
1、將改好刀的草魚衝洗幹淨,加鹽、薑末等醃製,撒玉米澱粉抓拌均勻。
2、在魚嘴裏塞入一個聖女果,將魚整理成“飛燕”形狀,放入漏勺。
3、鍋入寬油,用漏勺托住“燕子魚”放入鍋中,炸至魚身色澤金黃,撈出瀝油擺盤。
4、另起鍋,炒糖醋汁。
5、將糖醋汁淋在炸好的“燕子魚”上,點綴青豆即可走菜。
7、汽鍋剁椒蒸毛肚
做法:
炸香的蒜子墊底,擺上發好的毛肚,淋上一層蒸魚豉油,鋪上剁椒醬,在鍋內倒入熱水,上汽後蒸約7分鍾至熟透後即可食用。
8、金牌跳水魚
原料:草魚一條,紅蔥8克,野山椒30克,紅椒10克,香菜8克。
調料:生抽10克,黃燈籠辣椒醬100克,雞精5克,蒸魚豉油10克,料酒10克,植物油30克。
製作:
1、將草魚收拾洗淨,打花刀。
2、香菜切末;野山椒切末;紅椒切丁;洋蔥切丁。
3、鍋熱加水,放入生抽、料酒、蒸魚豉油、雞精、味精,煮開後撇去浮沫,將魚放入鍋中煮8分鍾,撈起後放入平鍋,加點鍋裏的魚湯(約100g)。
4、鍋置旺火,放植物油、野山椒、黃燈籠辣椒醬,煸炒後淋上魚身,撒上洋蔥末、紅椒丁、香菜末即可。
9、魚凍
創意思路
這道涼粉的賣點在創意:首先,將涼粉裝入模具做成“小魚”,擺入盤中生動有趣;其次,調味時使用了豆豉醬、泡菜水,有濃鬱豉香、淡淡蔬香,十分入味。
魚凍製作:
豌豆粉1000克、清水2000克調勻,過篩後倒入淨鍋小火加熱,用手勺不斷順著同一方向攪動,水分快被炒幹時再添入清水2000克,不停攪動熬至水分全被吸收,待用勺子提起粉漿會呈細膩的膏狀往下滑落時即可出鍋,盛入提前刷了一層油的魚凍模具,入冰箱冷藏待用。
走菜流程:
1、開餐前取一個不鏽鋼大盆,放入蒜末120克、香蔥碎、薑末、芹菜粒各100克、鮮紅小米辣碎80克,加紅油700克、自製豆豉醬400克、黃豆醬油120克、陳醋、泡菜水各100克、鹽10克攪勻成料汁。
2、取2個魚凍放入盤中,澆入料汁60克,撒酒鬼花生30克、白芝麻10克即可走菜。
豆豉醬製作:
鍋入菜籽油200克燒至五成熱,下入薑末、蒜末各70克炸香,放入潼川豆豉碎600克(潼川豆豉是四川省三台縣的特產,色澤黝黑發亮,顆粒鬆散,類似永川豆豉,但味道更甜)小火煸炒出香,放幹紅辣椒碎20克、糖10克、胡椒粉8克小火熬5分鍾,起鍋裝入不鏽鋼盆即成。
10、渭南水進肉
批量預製:
1、五花肉切成10厘米見方的大塊,放進托盤入蒸箱大火蒸1小時取出,表皮抹一層蜂蜜。
2、鍋入寬油燒至八成熱,下入五花肉塊小火炸至表皮呈棕紅色,撈出瀝淨油分。
3、炸好的肉塊置於案板上,皮朝下,橫向均勻切6刀,縱向從中間切1刀,均切至皮肉相連,不要切斷。
4、肉塊皮朝下放入碼鬥,每個碼鬥中分別加入蔥段10克、花椒8克、小茴香、薑片、幹辣椒段各5克、八角1個,調入醬油10克、鹽、雞精各5克,澆入清水250克,覆一層保鮮膜入蒸箱大火蒸製3小時。蒸好後留在蒸箱中保溫即可,隨用隨取。
走菜流程:
1、取一份蒸好的五花肉,撕掉保鮮膜,潷出原汁,倒扣入盛器中。
2、鍋入蔥油20克燒熱,下蔥段10克、薑片5克炒香,加入幹辣椒段40克炒至皮發黑、出糊香味,倒入潷出的原汁及溫水300克大火燒開,打掉渣滓,調入9℃糯米白醋10克攪勻關火,即成酸湯。
3、將酸湯澆入裝有五花肉的盛器中,撒上蒜苗段15克上桌即可。
11、農家糊白菜
製作/何龍
此菜源自湖北仙桃地區,用料成本低、製作簡單,但成菜卻香氣誘人,在冬天食用暖胃又舒服,被客人們親切地稱作“姥姥的味道”。
製作流程:
1、黃芽白菜頂刀切成細絲;豬裏脊切二粗絲,加少許鹽、水澱粉抓勻;芹菜、胡蘿卜、洋蔥切二粗絲;紅薯澱粉中加入適量清水調成稀糊備用。
2、淨鍋滑透,留少許底油燒至六成熱,下胡蘿卜絲、香芹絲、洋蔥絲煸炒出香,再下白菜絲,倒入高湯,撒白胡椒粉、鹽,加裏脊絲翻動幾下,煨至白菜軟爛後淋入紅薯水澱粉收汁成糊狀,撒黑胡椒碎翻勻出鍋,點綴少許香蔥碎即成。
12、香米燉鮰魚
此菜中香米有兩重作用——將米花墊入碗底,上麵鋪魚片,再點綴白菜絲、紫蘇絲,使賣相富有層次;倒入魚湯加熱後,米花很快就吸收了湯汁的鮮味,口感綿軟,香氣濃鬱。
炒米製作:
鍋入細鹽,大火將鹽加熱至150℃,下泰國香米,用鍋鏟持續翻動至外表金黃、香氣溢出,此時香米已經“爆成”米花,用篩網將細鹽篩出即可。整個過程約5分鍾,細鹽可重複利用。
魚湯製作:
鍋入豬油燒至六成熱,下入薑片煸香,倒入鮰魚剔出的魚骨和頭尾翻炒半分鍾,添入沸水大火燒製15分鍾,出鍋前撒鹽即成。
製作流程:
1、長江鮰魚宰殺治淨,將魚肉片成8毫米厚的斜刀片納盆,加澱粉、料酒、鹽、蛋清半個抓勻,醃製2分鍾;剔出的頭尾和魚骨熬成濃湯備用。
2、取炒好的香米墊入碗底,將魚片擺在香米上,點綴娃娃菜絲、紫蘇葉,同魚湯、卡式爐一同上桌。
3、上桌後,將魚湯倒入盛有魚片的大碗中,用卡式爐加熱至魚湯燒開,即可食用。
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