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可以無肉,但居不可無竹”。咱們國家對竹的感情是很深的,竹子的“傲雪淩霜”、“氣節”與古代文人精神相契合,因此擁有君子的美譽。而在竹製品上麵雕刻裝飾圖案和文字的竹雕(又稱竹刻)則將這種文化和精神表達的更加透徹和通俗。2005年,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一件清代顧玨的竹雕筆筒拍出1045萬港元,創下竹雕藝術品的最高拍賣紀錄。
馬未都關於這個筆筒的評價:“竹雕藝術品的第一高價是什麽呢?一個竹雕筆筒。2005年香港佳士得拍賣的康熙高浮雕山水人物紋筆筒,拍了1140多萬元港幣(含傭金)。能想象嗎?一個經過中國文人設計創造的竹雕筆筒拍了1000多萬元港幣。拍賣的時候我在現場,大概到了500萬元港幣以上的階段,所有舉手競爭的人都是外國人,我就很奇怪。
我原來認為外國人對中國的竹器不感興趣,但恰恰是外國人不停地競爭,使這件竹雕筆筒攀上了千萬元港幣的高價。雕筆筒的人叫顧玨,字宗玉,也是嘉定人,康熙年間的雕刻名家。書上記載他的雕刻精巧,細入毫發,並且創作嚴謹,往往一兩年才有一件作品完成,所以流傳至今就非常罕見。”
【認準明清錯不了!】根據古代文獻記載,早在西周時期,就已經有了竹刻工藝品,主要形式是竹簡和竹笏。20世紀70年代初,在湖北江陵拍馬山19號戰國墓出土的“髹漆三獸足竹卮”應該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中國現存最早的竹刻藝術品。時光流轉,竹雕發展到明清時期大盛,中國竹刻家們精湛的雕刻技藝超越了前代,形成了眾多流派。上圖是2005年10月23日香港蘇富比拍賣的清康熙竹雕《西廂記》相送圖筆筒,成交價547萬
【嘉定派:風流文雅的手藝人】現在我們收藏到的竹雕藏品,很多都是明清時期的流派名家作品。其中最牛的就是嘉定派。嘉定竹刻始於明代中後期,是中國曆史上遞衍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竹刻藝術流派,至今已有500餘年曆史,而且與其他“手藝人”不同,嘉定派絕大部分的竹刻家都是擅長詩詞、文學、書畫之人,可以說是他們開啟了文人竹刻藝術的大門,所以嘉定竹刻也早就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所以!在收藏竹雕的時候一定要認準江南名流大家的作品,代表人物有“嘉定三朱”:朱鬆鄰、朱小鬆、朱三鬆,“封門二優”:封錫爵、封錫祿,吳中一派的吳之幡、周芷岩,以及竹刻祖師張希黃。這些名家作品大多古樸木拙,往往一件竹刻上隻是寥寥幾刀,但是這樣的竹刻禁得起時間考驗,收藏價值要比普通竹刻高出很多倍。
比如竹刻祖師張希黃製的十七八世紀竹雕筆筒就在香港蘇富比上以525萬的價格成交了,要知道那可是在2010年啊。以及還有前麵提到的顧玨的清初蘭亭雅集圖竹香筒,在2015年5月16日的中國嘉德拍賣上以504萬的價格成交。
這是“嘉定三鬆”中的朱三鬆製乾隆禦題竹刻七賢圖筆筒,於2011年在北京保利以483萬的價格成交。
【抗跌性特別棒!】竹雕其實是伴隨中國藝術品市場成長起來的,90年代初期,蘇富比、佳士得、朵雲軒、嘉德、翰海等五大拍賣行都有竹刻作品的拍賣,也有不少高價成交的明清竹雕珍品。 在隨後的十幾年中更是乘著市場東風屢創高價,而在2008年,藝術品市場受到金融危機的衝擊時,竹雕也仍能拍出良好的價格,顯現出竹雕藝術品較良好的抗跌性。從投資的角度來說非常穩定。
【去蘇州看竹雕】看過了拍賣場上價格不菲的竹雕,很多人心裏未免打鼓,總覺的竹雕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其實生活中的竹雕還是很常見的。因為近幾年的竹雕行情一路看漲,傳世作品可遇而不可求,我們在關注明清兩代竹雕作品的同時,也可以適當關注活躍於竹雕行業的當代名家。古時的江南,現在的蘇州都是竹刻盛行的地方。
收藏的要點】如今在蘇州,竹刻依然很有底蘊,從事竹刻的本土手藝人在20人左右,年齡在三四十歲,創作正處於鼎盛期。以扇骨為例,目前蘇州有品質的作品,加工價一般在3000元左右,名家則在萬餘元,而消費群體主要集中於北京。竹雕的材質不及象牙犀角珍貴,它的價值主要體現在藝術和文化內涵上。所以,對於竹雕的收藏,應該把握住幾個要點:刀工、年代、藝術水準、與標準器和文獻記載的對應關係、保存狀況等。
【癡迷竹刻,忘年之交】竹刻聽起來冷門,但其實愛它的人還真不少。收藏大家王世襄晚年對竹刻就非常癡迷,為了能讓竹刻的工藝能夠後繼有人,89歲的他幾次三番的給29歲的新秀王新明寫信,希望王新明能夠學習自己的竹刻知識並將它傳承發揚下去,但結果時間不等人。雖然後來王新明願意跟隨他學習,但王世襄卻去世了。時至今日,已經成為竹刻大家的王新明想起這些還唏噓不已。
不論如何,像王世襄一樣癡迷於竹刻的人實在不在少數,畢竟這種藝術的魅力太大了,竹的氣節、讀書人的執拗、世間對於它的價值認可這三種看似不搭邊的東西卻在竹刻身上完美融合,真是太不容易了。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