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708)
2016 (1154)
2017 (680)
2018 (352)
2019 (290)
2021 (1)
2024 (2)
清朝皇帝吃飯是極講究的,不僅有最高的夥食標準、高大上的餐具,還有用膳時的擺譜和術語,更有不能讓外人知曉的飲食偏好。
【皇帝用膳時間】
清皇室源起於東北滿族,每天隻吃兩頓正餐,稱為早膳和晚膳。早膳一般在早上六點至八點半進行,晚膳在十二點至下午兩點進行。
夏秋兩季則提早一個小時。兩頓正餐之後,各加一頓小吃,時間不固定,如果皇帝臨時想吃什麽,就隨時傳人送上。
【皇帝用膳術語】
皇帝吃飯自有專門的術語。管飯叫“膳”,吃飯叫“用膳”或“進膳”,開飯叫“傳膳”,廚房叫“禦膳房”。
到了吃飯的時候並無固定時間,完全由皇帝自己決定。吩咐一聲“傳膳!”“傳膳”的號令一路下去,直傳進禦膳房幾十名太監直奔養心殿。
【皇帝禦膳房團隊】
按照清宮規製,皇帝的膳食由內務府下麵的禦茶膳房負責。禦茶膳房包括膳房、茶房和清茶房下設葷局、素局、掛爐局、點心局和飯局。
禦茶膳房共有一百二十多人,此外還有太監一百五六十人。皇帝每天的膳食由禦茶膳列出膳單,經內務府主管大臣審閱備案後,才能烹飪製作。
【皇帝用膳排場】
清朝標準禦膳,每頓飯有120道菜,要擺三張大桌。此外還有主食、點心、果品等。後來,有的皇帝覺得這樣太浪費,120道減為64道;
慈禧太後的老公奕詝當皇帝時的鹹豐年間,又減為32道;奕詝死後,垂簾聽政的慈安太後,再減為24道。
【皇帝禦膳餐具】
皇帝的餐具也是有講究的,以金銀器為主。其中金質碗、碟、盤等器皿最能顯示皇家的氣派,故而皇家都喜歡“金飯碗兒”。
如果改用其他質地的器皿盛飯菜,會惹主子生氣的。
黃釉是皇權等級的象征
黃地粉彩八吉祥纏枝花卉紋盤
清乾隆黃地素三彩龍鳳花卉紋盤(一對)
但是同為宮廷用具,為什麽有的是全黃?有的隻有一點黃?全黃釉的,為皇帝、皇後、皇太後專用。外黃釉內白釉盤,則是皇貴妃用的。
黃地素三彩花卉雲龍紋盤,是康熙的貴妃、妃子們用的,青花地黃彩雲龍紋碗,是妃嬪們用的。
皇帝們吃剩的骨頭、魚刺吐在哪裏?
黃地粉彩描金福壽無疆紋渣鬥
這是清代皇帝、妃子們專用的“垃圾簍”。皇帝、妃子們將渣鬥放在桌上,吃剩的食物渣滓就吐在裏麵。
明清兩代的渣鬥也被放在床邊和幾案上,用來放微小的廢棄物,後來用途漸漸拓寬,材質也日漸多樣起來。
慈禧喝茶視季節選蓋碗
晚清民國萬壽無疆粉彩蓋碗
喝茶是清代皇帝們都喜歡的。據說,乾隆一天早中晚要喝三趟茶,定時定量,從不間斷。
清雍正青花加彩描金花卉紋壓手杯
清康熙青花五彩十二月令花卉紋杯
青花十二月花卉紋杯(12件)
花卉杯共有12件,每一個杯子上都有不同的花紋,一月份是水仙花,二月是迎春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花。
五月石榴花,六月荷花,七月蘭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芙蓉花,十一月月季花,十二月梅花。
也叫十二月花神杯。杯的一麵是花紋,另一麵則配了對應的唐詩。杯底還寫著:大清康熙年製。
【清帝禦膳內容】
清帝每日的夥食標準是:盤肉22斤,湯肉5斤,豬油1斤,羊2隻,雞5隻,鴨3隻,白菜、菠菜、香菜、芹菜、韭菜等共19斤。
大蘿卜、水蘿卜和胡蘿卜共60個,包瓜、冬瓜各1個,苤藍、幹閉蕹菜各5個(每個6斤),蔥6斤,玉泉酒4兩,甜醬和清醬各3斤,醋2斤。
早、晚隨膳餑餑8盤,每盤30個,乳牛50頭,每頭牛每天交乳2斤,共100斤;每天用玉泉水12罐、乳油1斤、茶葉75包。
清代飲食集大成者非滿漢全席莫數,主要大菜有五十六種之多。
清宣統官窯黃地粉彩描金福壽萬年紋碗
【皇帝用膳規矩】
皇帝用膳前,會有待膳太監先在每道菜上放一塊試毒牌,查看變色不變色,以檢驗飯菜是否有毒或變質。
試毒牌是一種銀製的半寸寬、三寸長的小牌子,據說如果飯菜中含毒,銀牌就會變色,如果變色皇帝是絕對不會食用的。
用試毒牌檢驗過之後,太監再親口將每道菜嚐一口。驗證無誤後,皇帝才示意待膳太監將自己喜歡吃的菜點盛至碗中,開始享用。
皇帝吃飯有個“吃菜不許過三匙”的規矩,無論什麽菜,都不能連吃三口,吃過三口的菜立即撤下。
因為皇上愛吃不愛吃的,都不能讓外人知道。如皇帝說句“這菜不錯”,太監再舀一次後,邊將這菜往後挪。
假如連吃了三口,太監頭就會喊一:“撤”。此後十天半月就不會再有這道菜。
景德鎮湖田窯鱔黃釉碗古董古玩仿古擺件
【皇帝的一天】
根據對清宮檔案研究,清代皇帝在宮中的日常生活是很有規律的,除國朝大典外,一般的情況是:
清康熙 黃地素三彩雙龍戲珠折沿盤
1.上午 5:00——7:00起床、請安、早讀;
2.上午7:00——9:30早膳;
3.上午9:30——11:00上朝理政,辦理公務;
4.上午11:00——下午2:30午休、晚膳;
5.下午2:30——5:00看書學習、吟詩繪畫或由妃嬪陪同看戲、聽樂等娛樂;
6.下午5:00—9:00晚點或酒膳,做佛事,然後就寢
新年快樂
咳咳。
特祝萬兄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