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遠古到魏晉茶具

(2016-10-11 04:26:25) 下一個



從遠古彩陶飲器到魏晉青瓷茶具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許多文化習俗的發端可以上溯到文字尚未使用的史前時代。飲食文化就是一個例子。上古先民是怎樣生活的,他們吃什麽,喝什麽,怎樣吃 喝,這一切隨著滄海桑田的巨變似乎已成不可知曉的陳跡。從古書上的記載,我們知道遠古先人“構木為巢,鑽燧取火”,過的是茹毛飲血的生活。而這些人工取 火、構木為巢起自於何時,古書上往往用托古的方法,把大部分發明創造歸功於黃帝、炎帝等神話傳說人物。飲食文化中的重要內容——飲茶的習俗,也被有“茶 聖”之譽的唐人陸羽定為“發乎神農氏”(即炎帝),實際等於說是難以查考了。
  隨著現代考古學的發展,深埋地下的“無字地書”漸漸為我們展示了先民生活的真實畫麵。


 

考古學上,以生產工具的使用來劃分遠古曆史時期。距今10000-4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正是有關飲食器具原始狀態的“無字地書”的相關篇章。在這些篇 章中,每一類有一定特征的古代器物所代表的當時的物質生活和發明創造被考古學家稱為“文化”,並且以最初發現這些“文化”的地名來命名。如仰韶文化,因最 初具有該項特征的古器物發現於河南澠池仰韶村而得名。
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中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發明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是人類第一次用火來燒造自己所需的生活用具,第一次通過自身努力改變黏土這一自然物質性質的成功嚐試。
  陶器可分為盛儲器、飲器等多個門類,與飲用有關的,是考古學上歸為飲器的杯、斝、盉、觚以及歸入食器的碗、缽、豆等。當然,這些分類是今人的推測,當時的飲食使用中是否嚴格是不能肯定的,如碗和豆、缽也同時可以用來盛水和酒,不一定單一地用以盛裝食物。


 

陶器的顏色有紅、灰、白、黑,這是由於原料或燒製技術不同而造成的,其發展過程是紅陶—灰陶—黑陶—白陶;而彩陶和彩繪陶則是以裝飾手法不同來分類的陶器,器物表麵有不少符號、紋飾含有原始宗教、巫術的用意,但也不乏美感。
  進入夏、商、周三代,青銅器步入發展的鼎盛時期,人稱青銅時代。但青銅器是貴重器物,多用於禮儀場合(即祭祀之類),也用作兵器,日用器皿仍是以陶器 為主。此時北方流行比較粗糙的灰陶,商代晚期在中原地區一度出現過較精美的白陶與黑陶,東南地區則流行燒製溫度稍高、質地堅硬的印紋硬陶。而商代陶器工藝 上最值得一提的是釉的出現,盡管所見陶片極少,但卻是質的飛躍,意義重大。釉是一種玻璃質,施於陶器上,能起到美化、保潔作用。戰國至漢代,在陶器的裝飾 上也有彩繪,特別是漢代的彩繪陶,紋樣繁縟,色彩絢麗,頗具浪漫意味。漢代還出現了一種低溫釉陶——鉛釉陶,色彩有翠綠、黃褐、紅棕,釉層透明、晶瑩,裝 飾性很強,但容易剝落,品種以隨葬器物(稱冥器或明器)為主,或許並不實用。




魏晉南北朝時期,製瓷業得到迅速發展。所謂瓷器,主要就是以瓷石、高嶺土為原料製坯,並經過1200℃以上高溫焙燒,胎質燒結,產生結晶或玻璃相,質地堅 致,幾無吸水性的器具。早在商代前期,就已經出現了類似上述標準的瓷器,因為僅僅是類似,性能、質地還不同於後來的瓷器,所以稱之為原始瓷器。這種原始瓷 器在春秋末至戰國中期得到發展,性質已接近真正的瓷器,其中以原始青瓷較著名。真正的青瓷出現於東漢晚期。到魏晉,著名的產瓷窯場得到進一步發展,如浙江 上虞、餘姚一帶的越窯,浙江金華的婺州窯,浙江溫州的甌窯,都以產青瓷而出名。自北魏晚期,北方製瓷工藝在南方的影響下也燒製成功了青瓷。南方青瓷器除日 用器皿外,尚有陳設器和明器,北方青瓷器則多以實用器物為主。
  言歸茶事。日用陶瓷器皿中可用於盛水的東西,按後來的飲茶習俗,未必皆用於飲茶,當然也未必皆可稱作茶具,但因為它們在外形、功用上與後來的茶具一脈 相承,隻是盛裝的未必是茶,可以是酒或水,故而還是要從頭看起以明源流,在稱呼上就依從考古學的做法,叫做飲器。飲器何時變為茶具,這要由種茶、飲茶的曆 史來定。




我國種茶、飲茶雖非“發乎神農氏”,但曆史確很悠久。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樹在雲南西雙版納孟海縣巴達山,該樹有30餘米高,樹齡約1700多年。根 據這樣的狀況,推測唐代陸羽《茶經》所記當時大巴山、巫峽一帶兩人合抱的茶樹年齡至少也要在六七百年以上,其始生年代就要上溯到先秦時期了。
  從文獻記載看,茶在古代有荼、茗、蔎、荈、檟等多種稱呼。《周禮》中設“掌荼”,“掌以時聚,以供喪事”,這是指以茶作祭品,供邦國級別的喪禮之用。 《詩經》中也多處提到“荼”。晉代常璩《華陽國誌》記載周武王伐紂以後,四川巴國常年貢納茶、蜜等物。漢初《爾雅》中有“茶”詞條,東漢許慎《說文解字》 收“荼”字。漢宣帝時人王褒作《僮約》,有“膾魚炰鱉,烹茶盡具”,“武陽買茶,楊氏擔荷”的句子,可見當時茶葉已成商品。




出土古文物中,“荼”字見於長沙西漢墓銅官印、山東銀雀山漢墓《孫臏兵法》竹簡。更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4月,在陸羽寫《茶經》的浙江湖州一座東漢晚期墓葬內,發現一隻高33.5厘米的青瓷甕,上書“荼”字,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此甕用以盛裝茶葉。
  但是,飲茶之初是注重其藥用保健功效,與以後兼顧的風雅之需還有不同。從王褒的《僮約》並結合魏晉名士們崇尚清淡之風,以茶、酒助興的史實看,大致可 以說在漢晉時期茶漸漸由藥用轉為飲品,飲茶之風漸盛。總之,真正意義上的茶具出現的確切年代尚難肯定,但以“飲器”來稱呼、解釋魏晉時的茶具顯然已不合 適。
  茶事大興,茶藝、茶道流行,終究要算唐代為先。唐以前的茶事、茶具暫且簡略帶過,隻求明了傳承緣起而已




茶碗 東漢





漢代的燒陶工藝吸收了原始瓷器的器表著釉技術,並創製了以銅為呈色劑的低溫鉛釉陶器。這種陶器的應用和推廣,為我國後來各種不同顏色低溫鉛釉陶器的出現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漢代的日用陶器,有做飯的釜、甑等炊具,有飲食用的碗、缽等器,也有作為盛物用的甕、罐、缸、壺等。器表裝飾有繩紋、劃紋、弦紋等。從考古發掘看,漢 墓中的陶器大多數是仿商、周的青銅器和漆器,實用性器物較少。早期東漢墓中隨葬的有傳統的禮器,也出現了生活用具;中期禮器減少,家畜、家禽等造型增多; 後期則出現了樂舞、百戲、倉房樓閣等圖案。總之是越來越生活化了。這些陶器的表麵飾以劃紋、印紋、繩紋、彩繪等紋飾。彩繪多見於盤、碗、盒、壺、罐等陶器 的器表,有朱繪的,也有用紅、青、綠、黃、橙等色繪出線條、幾何圖案和珍禽走獸等紋樣。

  這時期的陶器呈現出色彩絢麗豐富的特色,這件陶碗似乎還不足以反映這種特色。




青釉盞托 南朝 高6cm、盞口徑9.8ccm、托口徑15.5cm




這件(組)器物實際由茶盞、茶托兩件組成。盞中心刻蓮蓬,往上是蓮瓣;托內也飾以蓮瓣紋。釉色瑩潤,青中閃黃,開小紋片。構思巧妙,頗似一盞蓮花燈。


  東晉、南朝時,在江南及閩、贛等地出產的青瓷器中,已有茶盞、茶托(盤)相配套的用法,這裏的茶托中心下凹,周圍有突起的托圈,用來放置杯盞。既然是 用托盤放杯盞,就令人想起上茶待客的禮節,即是說,茶的飲用在那時已脫離藥用的舊俗,端茶敬客所用的飲器實際上已成為茶具了。至於後來人們在茶中放些滋補 用的東西,像枸杞、菊花之類,那又是飲茶之術的發展,與早先的藥用不可一概而論。

  當時茶的加工,是先將茶葉搗碎製成餅狀,再穿起來烘幹備用。喝茶前,須將茶餅碾碎,再行煎煮(而不是用開水衝泡),這即是後來陸羽在《茶經》中說的 “煎茶法”。當然,陸羽作為飲茶活動的倡導者、推動者,在烹茶、品茶方麵較前人均有深究,唐代的煎茶比起前朝大有革新並更為講究。

  飲茶之風,當時以南方較流行,《洛陽伽藍記》說喜飲茶的某南方人在北魏都城洛陽遭到嘲笑,可見其流行速度在全國範圍來說並不平衡。


 

越窯蓮花紋碗  南朝 直徑11cm






浙江紹興、上虞、餘姚等地古稱越州,素以燒造陶瓷器出名,東漢起已有了著名窯場,燒製出最早的真正意義上的瓷器。目前這一帶保存了大量東漢至宋代的窯場遺址。

  越窯產品的造型、裝飾既有時代特點,又有一脈相承的傳承關係。

  越窯瓷器在釉色上的特征起初是青中略帶黃色,有人以針灸所用艾草的顏色作比而稱之為艾色;後漸漸變化,有了湖水般清澈的湖綠色。其造型、裝飾風格在東 漢、三國時有獸足、弦紋等,基本承襲原始瓷和釉陶的風格;三國末至西晉,有雞頭壺等動物造型,在日用器皿口沿部位裝飾鋪首;東晉時由矮胖漸向瘦高苗條型發 展,有褐色點彩及弦紋;南朝因流行佛教,故器表紋飾常見蓮瓣或荷花,褐彩中褐點小而密。



  這件越窯碗胎質細密,釉色青綠,蓮瓣紋線條流暢,造型小巧精致,好似盛開的蓮花,堪稱佳品。比起上古的陶碗來,似乎少了些拙樸,而多了幾分江南水鄉的靈秀與精巧。

  越窯瓷在三國兩晉時期為順應厚葬之風而出過大量明器,如鬼灶、穀倉、井、雞籠、牛欄、磨等,是縮小了的農家風物,往往造型複雜,裝飾講究,企望死者把 生前的物事都一同帶了去。今天看來,卻是再現了當時的農人生活,極有價值。南朝時期,明器已基本停燒,而以生產實用器具為主。這件青釉碗就是彼時的產物。 南朝的碗有所加高,口、底縮小,口沿細而薄,腹壁飽滿,可算是有別於以前器物的特點吧。




陶碗、陶瓶  仰韶文化時期  陶碗高10.9cm、口徑20.3cm






呈示在我們麵前的,是數千年前遠古先民使用的兩件陶器:陶碗和陶瓶。碗用於盛食物或飲水,瓶則是汲水器。

  碗,是東方民族最普通的飲食器皿。用不著以考古學上的專有名詞加以描述,孩童都能在一堆古陶器中認出它。因為幾千年來,碗的基本形狀一直如此,隻是在 容量大小、底部圈足之有無或尺寸上略有變化而已。幾種不同類型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中的碗都大同小異。碗的出現很早,在距今8000—7000年的新石器時代 早期文化遺址(如陝、甘一帶的老官台文化遺址)中已有手製的砂質紅褐陶圈足碗,比較粗糙,鬆脆易碎。這裏介紹的是新石器時代中期著名的仰韶文化陶碗。仰韶 文化延續約2000年,分布廣泛,內涵豐富,是中國新石器文化中的主幹,為較發達的定居農耕文化,當時人們的口糧主要是粟和黍。麵前的這件陶碗盡管樸素、 簡潔,或許並不能代表仰韶文化的陶藝水平,但遠古先民千百年來就是用它喝水、盛粟米飯,過著簡樸而忙碌的生活。

  除了陶碗以外,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還有木碗發現,即年代上與仰韶文化不相上下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一件木碗。因為木質更易腐朽,故此碗已麵目全非。雖然如此,作為最古老的漆器之一,其意義非同尋常。

  圖中伴隨陶碗一側的是汲水陶瓶,小口尖底,有可供係繩的耳。我們仿佛看到,居住在滻河岸邊的半坡女子,將陶瓶拋於水中,待瓶子灌滿了水並浮起後,她就可以收起繩索,提上或背上瓶子回家去。陶瓶雖非飲器,但也與水有關,姑且一並附錄於此。


 

彩陶圈足碗  大溪文化時期

  該陶碗是長江中遊重慶巫山大溪文化鮮豔的彩繪陶器,係於燒製後再描繪上圖案的作品,其色彩較之燒製前就繪飾的彩陶要容易剝蝕。這件陶碗有圈足和幾何紋飾,距今約6400—5300年。




黑陶鏤孔高柄杯 大汶口文化時期 高21.75cm、口徑7.25cm、足徑6.05cm



  這是新石器時代飲水杯中較風雅的一種,有點類似今天喝葡萄酒、飲料用的玻璃高腳杯。其高柄(亦即高足)順應了當時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

  從考古發現看,在距今7000—5000年的遺址中,已有葦席、竹席或篾席,故遠古先民席地而坐當無疑問。在山西襄汾一處距今4500—4200年的 龍山文化遺址中,出土了目前所見最早的成形木質家具:盤、案、俎等,高度僅20—30厘米,適合落座於地的生活。這樣,放在席或案上的餐飲器具,總要大小 適宜、錯落有致、方便取用才好。清瘦、足長的高柄杯,較之低矮、肥碩的其他飲器,在使用時顯然更加便利,不似大碗喝茶那麽有失風度。


 

  這件高柄杯係泥質黑陶器具,侈口、深腹、圓形底接高柄,圈足。器壁較薄,似蛋殼,表麵烏黑發亮,柄上有七條聯珠狀鏤孔裝飾。器型嚴謹規整,樸素大方,亭亭玉立,是大汶口文化晚期黑陶製作工藝成熟時期的作品。

  大汶口文化距今6000—4000餘年,延續約2000年,主要分布在山東、蘇北、皖北、豫東,是新石器時代中期具有地區代表性的重要古文化。先民們 以農業生產為主,兼營畜牧、狩獵和捕魚,房屋多數已是地麵建築,生產工具以石器為主。其製陶技術較高,陶質有紅、灰、黑、白四類,裝飾上以鏤空和紡織紋為 特色,而高柄杯與白陶器是大汶口文化陶器中最具特色的器物。



陶碗、陶甕 戰國時期 陶碗高6.1cm、陶翁高14.1cm




  這一大一小兩件陶器距今至少有2200年的歲月,而離前述仰韶文化的陶碗、陶瓶少說也要有3000年了!曆經3000年風雨春秋,到秦始皇一統天下前夕,世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惟獨這半坡村民用過的陶碗靜靜地立在那裏,似乎以不變應萬變。

  變化還是有的。戰國時期的燒窯技術有了很大發展,窯床用土坯砌成,煙囪設在窯腔上麵或後麵,這樣能夠保持燒窯溫度,從而使燒出的陶器質地堅致。當時流 行於江南的印紋硬陶就需要1100℃以上的高溫才能燒成,因此窯爐結構有比較先進的龍窯(浙江紹興、蕭山都發現過戰國時期的龍窯)。另一個變化在於裝飾。 江南地區的印紋硬陶原產生於新石器時代,但興盛於商、周。其拍印紋飾起初是為了使泥條盤製而成的器體致密牢固,拍打工具是陶拍。又為了避免拍打時粘上陶 土,就在陶拍上係以繩索或刻製花紋。久而久之,古人對花紋的美觀講究起來,印上的紋飾便日漸規整,豐富多樣。

  這兩件陶器正是印紋陶。仔細觀察,其細密的幾何形紋飾可令人去不斷解索。此甕或稱為罐,與後世茶葉罐之類抑或有點聯係。


 


青釉雞首壺 晉 高11cm

  雞首壺,又名雞頭壺、天雞壺,晉時也稱罌,流行於晉至唐代初年。它的造型一般是:盤口、細頸、鼓腹、平底,肩部有雞頭狀的流,故名。這種器型在三國、 西晉時已出現,當時在罌或罐的肩部裝飾一雞頭狀的流,而相對應的另一邊的把則飾以雞尾。東晉時,這種造型成為定式。至隋代,雞頭壺器身由矮胖變為細高,也 見有柄上端呈螭首狀或有雙雞頭的形式。釉色除青釉外,也有部分黑瓷和少量白瓷製品。出土的緘口雞頭壺因無法倒出水來,所以應該是陪葬用的明器。而自南朝到 隋,實心的雞頭壺少了,多成為空心雞頭能倒水的實用流。初唐時,雞頭壺還能見到,大體上還是隋朝的樣子,盤口較小,頸細長,雞冠稍扁並近肩部,肩上有兩個 可以穿繩的係,腹較瘦較高。再往後,它就漸漸少見了,其功能可能被執壺所取代。一般將雞首壺歸入茶酒器。




 

隋、唐、五代茶具

  飲茶習俗曆經多少年蒙昧興衰,終於進入有“盛唐氣象”之譽的大唐王朝——中國中古時期最強盛的封建王朝。強盛的王朝有繁榮的文化,茶文化在此大背景下得以興盛。
  唐代茶事之興盛,與朝廷飲茶風尚相關,故有“天子須嚐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時須及清明宴”的詩句。另外,佛事的興盛、科舉的推行也使有破睡提神作用的茶飲得以流行。
  當然,唐代茶事之盛還因為有了“茶聖”陸羽,有了一批名人雅士飲茶群體。由於他們的研究、提倡,使得茶的生產製作及飲茶風尚、品飲技藝都有了很大發展。


 

  陸羽(733—804),字鴻漸,複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年少時博聞強記,好學不倦,“荊吳備登曆,風土隨編錄”,“野中求逸禮,江上訪遺編”, 終成為著名學者,著作眾多。惜所撰其他著作皆不傳,其他成就也就為茶學所掩。陸羽是世界茶學的創始者,《茶經》是茶文化百科全書、茶文化的寶庫、世界茶學 經典之作。《茶經》論述了茶的起源、采製工具、采製方法、烹飲器具、煮茶方法、水質品第、飲茶風俗、品飲方式、各地茶事、名茶產地等,自此,茶的探討才成 為一門學問。自唐至清,有關茶的書達百餘部。在陸羽之前的飲茶,用唐代著名詩人皮日休的話來說,是“渾以烹之”,煮菜喝湯一般,陸羽批評說這就如同喝溝渠 裏的棄水一般。他在《茶經》中論述了茶的功效及煎茶方法,於是遠近傾慕,茶道大行。飲茶從最早的巴蜀,繼而荊楚,繼而江南、黃河中土,逐漸形成全國性的風 俗。在8世紀中葉的唐朝中期,一種文化現象——茶道就派生而成了。陸羽之後的另一本茶書《茶述》對茶道有很好的概括:“其性精清,其味浩潔,其用滌煩,其 功致和,參百品而不混,越眾飲而獨高。”可以說,飲茶之道在物質上能愉悅人生,精神上能陶冶修養,真有和敬清寂的韻味。


 

 茶道大行,講求茶藝,這本身就包括了對茶具的講究,要既實用又美觀,所以茶具在品種、做工方麵必然有長足的發展。
  《茶經》列舉的茶具多達二十八種,根據功用可分為:生火、燒水、煮茶器具,如風爐(狀如古鼎)、承灰(三足鐵盤)、筥(以竹或藤編製的盛炭圓箱)、火 篋(又稱火筷子,用鐵或銅做的取炭用具);烤茶、量茶器具,如碾(內圓外方,內裝輪形帶軸的墜,來回轉動,能將烤過的團茶碾成粉末)、羅合(即篩盒,用來 篩分茶末)、則(量茶器具,是用銅、鐵、竹或貝殼做成的湯匙、小箕狀器物);盛水器具,如水方(用木板製成,板縫用漆塗封)、瓢(即剖開的葫蘆,或用木雕 鑿成,是舀水用具)、熟盂(陶瓷製成);盛鹽或取鹽器具,如簋(有瓶、壺、盆等幾種形狀,作盛鹽用)、揭(竹製,取鹽用);盛茶、飲茶器具,如碗、劄(狀 如毛筆的調茶用具,當時有茶中放鹽的習慣,需用物調和一下);裝茶具器具,即陳設或端、提茶具時所用之物,如畚(用白蒲或筥編成的方形器,供放茶碗)、都 籃(長方形的竹籃)、具列(竹木製成如櫃狀物,用以放置各類茶具)。


 

  如果說,陸羽的這份“清單”過於單調、囉嗦的話,那麽,法門寺地宮出土的一套唐代宮廷茶具則形象、生動地為我們展現了千餘年前輝煌、燦爛的工藝美術成 就。這套茶具包括金、銀、玻璃、秘色瓷等烹茶、飲茶器物,形式設計豐富多彩,構思巧妙。如盛茶餅用的金銀絲結條籠子,呈筒狀,帶蓋,通體用金絲、銀絲編結 而成,蓋頂有塔狀編織裝飾,蓋麵與蓋沿有金絲盤成的小珠圈,精妙異常。又如鎏金銀鹽台,本是盛鹽的平常之物,但這裏的蓋、台盤、三足設計為平展的蓮葉、蓮 蓬,似見花枝搖曳、花蕾含苞待放,真乃獨具匠心之作。據記載,這套茶具封藏於873年歲末,距陸羽去世的804年僅69年,所以是對《茶經》有關茶具記載 的最好注腳。當然,由於是皇家用品,比起百姓凡物來要奢靡得多,從而也更精湛。另外,保存唐代茶具較全的還有日本。早在《茶經》刊行未久,日本嵯峨天皇就 曾在一次遊幸途中接受了曾在中國學習的高僧永忠的獻茶,這說明茶具很早就流傳到了日本。至今,日本的茶具設計製作一如古風,特別講求精細。茶道已成為日本 人心靈的一種慰藉。


 

 當然,茶具幾與陶瓷器同名,茶藝的推廣主要還是陶瓷茶具的功勞。隋、唐、五代的瓷器製作,總格局是“南青北白”。青瓷以越窯為代表,中唐以後造型、釉色 美不勝收,更有釉色清亮晶瑩的精品——秘色瓷。其他著名的產青瓷的窯場有甌窯(屬龍泉窯係)、婺州窯(其茶碗被《茶經》列為全國第三)、嶽州窯、長沙窯、 邛窯等。而白瓷自南朝經隋,至唐代已十分成熟,邢窯產品風靡一時,“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已到了堪與青瓷並駕齊驅的地步。《茶經》說邢窯白瓷“類銀”、 “類雪”,這是指細白瓷;另一種粗白瓷,呈乳白或灰白色,透明度強,部分器物釉麵開冰裂紋片。除邢窯外,其他生產白瓷的窯場有曲陽窯(即唐定窯)、鞏縣 窯、密縣窯等。
  讓我們一起從碗、杯、盞托、壺、罐等瓶瓶罐罐中來欣賞茶藝、瓷藝,領略鼎盛王朝的風采吧。


 

白瓷茶臼 唐



 

  淺盤狀,小平底。內壁分四等分,錯刻斜線,線間剔壓麟紋。瓷胎頗細,外壁施白釉,精致可愛。

  唐人喝茶講究煎煮,裏麵還要加鹽加薑,類似於熬中藥,當然,熬的是茶末。陸羽則主張在水沸後再投入茶末,以保全茶的本味,但舊的吃法直到兩宋還存在。 無論如何,這第一步,是要將茶餅裹紙搗碎後,再放在茶臼中研成末。北宋著名婉約派詞人秦觀有《茶臼》詩一首:“幽人耽茗飲,刳木事搗撞。巧製合臼形,雅音 伴柷椌。虛室困亭午,鬆然明鼎窗。呼奴碎圓月,搔首聞錚〓。茶仙賴君得,睡魔資爾降。所宜玉兔搗,不必力士扛。願偕黃金碾,自比白玉缸。彼美製作妙,俗物 難與雙。”這首詩寫了茶臼的製作(“刳木事搗撞”,“巧製合臼形”),讚揚了搗茶聲如“雅音伴柷椌”,把碾茶比作“碎圓月”,並極力稱讚茶臼的製作,說它 是“俗物難與雙”,把它比作“白玉缸”。

  邢窯白瓷在唐代進入興盛期,風靡一時,特別是有一種釉色晶瑩潔白(或乳白)、叩擊之有金石聲的薄胎白瓷器,陸羽稱讚其“類銀”、“類雪”,難怪秦觀要比作“白玉缸”了。


黑釉執壺 唐 高24.1cm 直徑22.8cm



 

  黑釉瓷是十分重要的一類瓷器,燒造曆史稍晚於青瓷。東漢墓中已有黑釉罐出土,而江浙一帶東晉、南朝墓葬也屢有黑釉瓷器發現。在唐代,黑釉瓷燒法比較 多,幾乎出白瓷、青瓷的窯場多有燒造。因為黑釉含鐵、鈦量比較高,且變動範圍大,說明它對原料的適應性較強。黑釉與青瓷、白瓷在成分上的區別主要在於含鐵 量的有無或多寡,以及氧化還原燒成上的一點差別,這就較有利於黑釉瓷的生產與發展。

  執壺又稱注子、注壺、偏提、湯瓶。基本造型是敞口、溜肩、弧腹、平底或帶圈足,肩腹部安流口,腹部間安執柄。它盛行於唐中期至宋,在其他朝代也有發 現。唐中期的執壺壺流較短,作六角形、八角形或圓形。五代時壺流與執柄開始加長。宋代變得瘦長,常見作瓜棱形。唐、宋時越窯、長沙窯、耀州窯、磁州窯、景 德鎮窯燒製較多。

  從器型上說,執壺略似雞首壺,它所盛行的唐中、晚期,雞首壺已漸漸消失。兩者雖都是盛水物,但執壺可用於點茶,即將茶末放在碗內,再將執壺中開水衝入碗中。此法起於晚唐而盛行於宋。為點茶之需,嘴越做越長,後來呈曲流狀。


 

青釉碗、杯 唐 碗高5cm、口徑12cm 大杯高10.2cm、直徑3.3 小杯高7.2cm、直徑9.2cm






  隋代的曆史很短,隻有三十餘年,但為強盛的唐王朝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在陶瓷器發展史上,隋也是一個新的轉折點。各地的製瓷業有了很大發展,燒製的器物明顯增多,日用器物也有了與以往不同的變化。

  隋朝瓷器主要分為青瓷和白瓷,裝飾手法有印花、刻花、劃花、貼花等。隋瓷的胎體一般較為厚重,以灰白色居多。釉為青色,也有青中泛黃或黃褐色的。釉有 很高的透明度,燒成後常呈流珠狀。常常是器的內壁為滿釉,而器的外壁施釉不到底,有露胎。由於這時器物常常采用支具疊燒法,器底一般都有支燒的釘痕;又由 於器物是在明火中直接燒成,匣缽的使用還沒有後代那麽普遍,所以釉麵不太均勻,而且往往還粘上不少煙塵,顯得不太明淨。

  隋代青瓷的主要產地有河南安陽、河北磁縣、湖南湘陰、江西豐城等地。

  在出土的隋朝青瓷器中,碗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直口、平唇、深腹、直壁、平底,另一種口微微收斂,尖唇、曲腹、平底。釉色青黃(或泛白),內外施釉(或外壁施半釉)。這件青釉碗在同時代瓷器裏並不醒目,但與東漢及以前的陶碗相比,顯然漂亮許多。青釉杯也是如此。




白瓷龍首雙身壺 隋 高18.6cm、口徑4.5cm、底徑4.5cm

 




  白瓷在南北朝時已開始生產,而真正成熟的白瓷直到隋代才出現。中國白瓷最早產生於北方地區,特別是河北和河南兩地,南方的白瓷要比北方晚近300年。河北內丘邢窯的隋代窯址是目前發現最早製造白瓷的地方。

  白瓷在隋朝的生產相當普遍,它是在青瓷的基礎上出現的,係在含鐵量低的瓷胎上塗以透明或乳濁的高溫釉而燒成。工匠們的技藝這時有了很大進步,他們在長 期的實踐中掌握了三氧化二鐵在釉中的呈色規律,然後有意降低釉中氧化鐵的含量,最終製成了白瓷。繼隋代白瓷之後,唐代邢窯,宋代定窯、景德鎮窯和明德化窯 等都以生產白瓷而聞名,生產的邢瓷、卵白釉瓷、甜白瓷、象牙白等白瓷在中國陶瓷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同時,白瓷也為青花和彩瓷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隋代墓葬中曾出土不少白瓷器,如北齊武平六年(575年)河南安陽範粹墓,隋開皇十五年(595年)征虜將軍張盛墓、大業四年(608年)周宣帝外孫 女李靜訓墓、大業六年(610年)金紫光祿大夫姬威墓等。1982年,內丘與臨城交界的賈村隋代白瓷窯址等地出土了中國最早的一批白瓷,盡管其中有些屬於 早期的白瓷,還有點白中帶青,但其後就無可爭辯的是正宗白瓷了。

  在李靜訓墓出土的白瓷中,龍柄雙連瓶和龍柄雞首壺堪稱精品。龍柄雞首壺這一魏晉南北朝以來的青瓷傳統造型,這次以白瓷的全新麵目展現於世人之前。而龍 首雙連瓶更是造型別致、氣度不凡之作。雙連陶器遠在新石器時代已經出現,如雙連壺。唐、宋時瓷器有雙魚瓶、雙連杯、雙連瓶等,其中雙連瓶到清代一度流行, 出現了合歡瓶,這自然是有特別的吉祥含義的。




越窯青釉海棠式碗 唐 高10.8cm、口徑縱32.2cm、橫23.3cm、足徑11.4cm





  唐代瓷器的形式,有以浙江越窯為代表的青瓷和以河北邢窯為代表的白瓷兩大係統,而以越窯更為有名。越窯窯址主要分布在浙江上虞、慈溪上林湖、餘姚、諸 暨等地,這一帶也是唐代的製瓷中心之一。越窯有著十分悠久的曆史,早在商朝末年就已成功地燒製成原始青瓷。至晚唐,越窯進入繁榮期,窯場增多,產品的數量 和質量都有明顯提高。當時的越窯瓷器不僅行銷國內,還遠銷海外。

  越窯瓷器的釉色特征是青中略微帶黃,人稱艾色(如針灸所用艾草的顏色)。後來逐漸變化,如清水般的湖綠色成為越窯瓷器中最美的顏色。至於秘色瓷的生產 則更為越窯瓷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越瓷有著瑩潤的釉色和堅硬的胎質,故陸羽稱讚它是“類玉”、“類冰”,是“天下第一”;詩人徐夤則將越窯明淨青翠的釉色比 作“嫩花涵露”。

  唐代越瓷的種類主要有碗、盤、壺、瓶、盞托、粉盒等。晚唐時的碗有了更多的式樣,如荷花碗、荷葉碗、海棠碗、菱形花口碗等。圖中這隻就是海棠式碗,平 底、淺腹、敞口,碗口做成海棠葉形,十分優雅別致。唐代飲茶之風極為盛行,這直接導致了茶碗的流行。陸羽在《茶經》中認為飲茶的碗以越窯產品為最好。唐代 茶碗中敞口、坦腹、玉璧形底的式樣在當時稱作茶甌,即《茶經》所記“口唇不卷,底卷而淺,受半升已下”的品種。



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 唐 高9.4cm、口徑21.4cm





  神秘的秘色瓷是越窯青瓷中的精品。

  “秘色”一詞最早見於唐代陸龜蒙的《秘色越器》詩中。在這首詩裏,詩人稱讚秘色瓷是“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據文獻記載,五代時吳越國王 錢鏐命令燒造專供錢氏宮廷所用的瓷器,其配方、釉色、器型、燒製技術等都加以保密,產品並入貢中原朝廷,民間不得使用。據傳所製瓷器有稀見之色,故稱其為 秘色瓷。但此色秘在何處,一直眾說紛紜,有說是“香草色”,或者說是“碧色”。直到1987年陝西扶風法門寺塔唐代地宮的發掘,秘色瓷問題才得到解決。

  在法門寺發掘中,共出土瓷器十六件,其中秘色瓷有十餘件。何以確定這十幾件瓷器即是著名的秘色瓷?原來,同時出土的器物中,有一件《物賬》碑,上麵記 載了所供器物的名稱、數量,以此賬單與實物對照,即可明了情況。賬單上有這樣的記載:“瓷秘色碗七口,內二口銀棱;瓷秘色盤子、罍子共六枚。”真是得來全 不費功夫,千年謎底一朝揭開。

  我們細細來看這秘色瓷碗吧。原來,它的碗口是葵口,呈五瓣,外壁是金銀團花,內壁純白,而釉色比一般的越瓷產品更青綠。由於是為朝廷所製,所以做工特 別講究,各個部位認真細致、一絲不苟,非常規矩、端莊,加上厚薄勻稱的胎體和瑩潤可人的釉色,使得秘色瓷如同一位秀媚而端莊的大家閨秀,令人不得不說: “果然名不虛傳!”

  據研究,秘色瓷的燒造地點就在浙江慈溪的上林湖一帶,這裏有早先專為朝廷燒製瓷器的貢窯遺跡,也有江南田野風光。假如想在秘色瓷故鄉有新的發現,不仿前去一遊,雖然秘色瓷已不再神秘。




越窯青黃釉盒 五代  高5.3cm、口徑8cm





  這是一件近淺碗狀的小瓷盒。盒身弧壁,小平底;盒子蓋口較直,至上部略有收縮;平頂;蓋子與盒身用子母口,咬合嚴密。盒內、外壁均滿施艾青色釉,色澤明亮。其蓋口沿和盒身口沿之間有相互對稱的支釘痕十處,盒底有支釘痕六處,所以知道它是單獨裝匣燒製的。

  這件瓷盒是那麽小,令人聯想起同樣是唐、五代越窯所產的那些印盒、化妝盒。然而,裝印泥或粉餅所用的盒子還要扁一些,與今天的這類器物幾乎相同。那 麽,這件小盒的作用似乎隻能從盛裝茶葉末之類的角度去推測了。事實也確乎如此,在山西長治李村溝金墓壁畫中發現有與之相似的茶盒圖形,而這小盒蓋子與盒身 的咬口很緊密,用來裝茶末顯然較為合適。

  盛茶葉的器具,一種是大些的罐或甕,另一種該是這小巧的盒了。茶葉(末)是怕潮濕的,大的罐、甕封存後一般不去動用,分裝在小盒內可供隨喝隨取。至於《茶經》上提到的紙囊當然不算器具,可能還要將其存放在某些大型密封器皿或家具中。


 

青釉雕花三足蓋罐 五代




  這是五代時期耀州窯的一件蓋罐。耀州窯的青釉其實有不同的顏色,天青的雅致,淡青的含蓄,都各有韻味。而這件青釉則是碧綠蒼翠,釉色晶瑩欲滴,又是一種風味。

  蓋罐這類器物,使人聯想到現代的茶葉罐。在清代的同類器物中,有許多被肯定為茶葉罐,由此上溯,這件五代的蓋罐,同樣有理由認為是存放茶葉的。

  瓷罐大致從東漢開始流行,器型大小不一,釉色多種,蓋罐以宋代耀州窯、吉州窯等產品為有名。

  存放茶葉(或茶末)的盛貯器具,以實物所見,最早是湖州東漢墓中的青瓷甕,上書“茶”字。而據陸羽《茶經》介紹,則有一種特製的紙囊,以產於浙江剡溪 的剡藤紙雙層縫製,專門貯存烤好的茶葉,使香氣不致散失。從實際情況分析,要長期存放茶葉,必須要有專門的器物,而取用方便、密封性能較好的蓋罐便能解決 這一問題。


 

青釉貼花鳳紋鏤孔盞托 五代





 盞托在東晉、南北朝已有製作,以青釉製品為多。至唐代,隨著飲茶風氣大盛,其產品也多起來,南方越窯、北方耀州窯均有出產。這裏展示的是陝西銅川耀州窯的製品。

  據北宋碑文記載,耀州“居人以陶器為利,賴以謀生”,產品“方圓大小,皆中規矩”,“擊其聲,鏗鏗如也;視其色,溫溫如也”。所以耀州瓷在當時就得到 很高的評價。自1958年至今,文物部門在銅川組織考古發掘數十次,共發掘窯爐六十七座、作坊六十七座,出土唐至明瓷器一百一十多萬件,有力地證明了古史 記載所言不虛。

  五代時期,是耀州窯的成熟期,由唐代多種產品的燒製轉而以青瓷燒製為主並漸趨成熟。這時的產品,以精巧秀美來形容並非過譽。盡管其青色不一,或天青或 碧綠,或淡青或青黃,但都透著純淨、溫潤、雅致的神韻。裝飾手法上,有單線劃花、模製貼花、剔雕花紋等,顯得既精巧而不煩瑣。

  這件盞托,著色淡雅,鏤空、貼花等裝飾使其更具特色。



邢窯白瓷碗 唐、五代 高3.5cm、直徑13.4cm






  唐、五代時期,白瓷產地主要集中在北方,有“北白”之稱。主要有邢窯、鞏縣窯、曲陽窯,其中以邢窯最為著名。邢瓷最早在北朝後期已有燒造,隋代進一步發展,到了唐代,邢瓷達到了高峰,但從唐末開始走向衰落。

  邢瓷在唐代時,生產和使用都相當普遍,唐李肇的《國史補》記載說:“內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作為茶具,陸羽認為邢瓷稍遜於越 瓷,稱“邢磁類銀,越磁類玉,邢不如越一也。邢磁類雪,越磁類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磁白而茶色丹,越磁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這隻是兩大名窯之間的 伯仲評說而已。邢瓷作為地方特產向朝廷進貢,同時也較為大眾化,不分貴賤,其產品主要是生活用具,有碗、盤、缽、杯、盆、罐、瓶、壺、盒等器型,不少器物 的一個特征是在底部有“盈”字款。




  碗是唐代白瓷中最流行、出現最多的器型,並且常給人豐潤厚重的感覺。隨著飲茶之風的盛行,白瓷茶碗最為常見。器型一般小而淺,略似鬥笠,敞口淺腹,比較厚重,口沿有凸起的厚卷唇,有的還在胎與釉之間施化妝土,有的施滿釉,有的器物外壁施半釉。

  唐代的白瓷有粗白瓷和細白瓷之分。細白瓷的胎是細而白,大都施滿釉,釉呈半透明,釉聚集較厚的地方還有隱隱的淡綠色。而粗白瓷胎質是粗而灰白,釉色透明,白中帶黃。

  這隻白瓷碗碗身厚重,圈足、斜壁、敞口,有凸起的一圈口沿,胎身施化妝土,碗內施滿釉,外壁施半釉,釉色白中泛青。這種類型的碗當時在國內外都很流 行,因為邢窯碗在當時還遠銷海外,中東及北非地區有些遺址曾有出土即是證明。20世紀初,伊拉克撒馬拉地區曾多次出土此類器物,故西方把這種碗稱為撒馬拉 式(Samarra-type)碗。




白釉鳳爐、茶鍑 五代 高15.6cm




  風爐即古代煮茶所用的炭爐,功用有點像從前冬天使用的火鍋(南方又稱暖鍋),但風爐煮的是茶,火鍋燒的是下飯喝的湯。風爐一般以銅或鐵鑄成,狀似古 鼎,有三足,並飾古文或圖案。爐壁與爐膛有間隔,其間用泥塗滿充填。爐膛用鍛鐵或揉泥製成,內有放燃料(主要用炭)的爐床和三個支鍑的架。爐腹有通風口, 爐底有洞口以出灰,下有承裝炭灰的盤,名字就叫承灰。日本至今仍有人用這種風爐來煮水。

  茶鍑又名釜、鬴,就是煮茶用的鍋子。一般以生鐵製作。鍑耳方形,使安放平穩;鍑緣敞開,使茶末煮沸時能揚展得開;鍑臍扁長,使鍋心溫度高,易沸騰,茶末易沸揚,茶味得以烹煮出來。

  這套器具均施白釉,釉汁凝厚處微泛青色,腹下、底部不施釉,應為邢窯產品(傳河北唐縣出土)。

  茶爐出土實物並不多見,尤其是名窯瓷器。



彩色釉陶貼花龍首執壺 唐 高26.9



  這種類型的器物是唐代特有的一種器式。它通體施黃綠釉彩,口部為喇叭狀,鼓腹、平底。以龍首為流,柄呈龍尾狀,從口沿經腹部到壺柄,以一條長龍作為環繞的裝飾。壺的腹部,一前一後都堆著貼花,左右堆貼著團龍圖案,這也是唐三彩的一種器型。

  唐三彩的胎為白色,為了不使胎色影響釉色,有時需要在胎的表麵施加一層白度較高的化妝土,在這類器物的露胎部常可見到這些白色化妝土。唐三彩有手製、 輪製、模製、雕塑、粘貼等成形手法。施釉是釉直接上在陶胎上,含有不同著色劑的釉漿在胎麵巧妙組合,在燒製的過程中,因為釉的流動,各種不同的色釉相互滲 透,最後形成了五彩斑斕的色彩。唐三彩的上釉手法有多種,如點彩、貼花、塗彩、印花、刻花等。貼花是這隻執壺的一個重要裝飾特點。這種方法是在器胎幹後, 用印模印出浮雕狀的圖案薄片,然後把它貼在陶瓷的胎體上。貼花一般在施釉、入窯前進行,後來也有燒成後再貼花的。燒成後貼花露出胎色,呈紅褐色,稱露胎貼 花。




絞胎碗 五代 高5.1cm、口徑10.5cm






  絞胎又稱攪胎,是產生於唐代的一種有特色的新的裝飾技術。這種工藝的靈感來自於漆器的製作。

  這種技法在漆器製作上稱為剔犀。剔犀是雕漆的一種,製法是用兩種或三種色漆在器胎上逐層髹漆,幹一層再漆一層,每層由若幹道漆堆起,厚薄並不一致,待 漆層積至相當厚度時,用刀在漆麵剔出紋樣,有去鉤、回紋、卷草等圖案。在剔刻的刀口斷麵上呈現出不同色澤和圖案的漆層,具有不同尋常的裝飾效果。雕刻出的 花紋排列均勻,立體感強。

  做絞胎瓷器時,用白、褐兩色(也有多色的)的泥相間著揉和在一起,經過相絞、拉坯製作成形後,胎上呈現出白褐相間的紋理,然後,按照需要切成泥片貼於 製成的器物之上,或全器以絞泥做成所需器型。泥料絞合的方式不同,絞出的紋理圖案就不一樣,有木紋、雲紋、流水紋、野雞翅、羽毛紋等。絞胎的製作難度很 大,所以都是小型器物,且多數用於陪葬等重要場合。它技術要求高,所以掌握的人少,宋以後就不多見了。器物有杯、碗、三足小盤、長方小枕等。

  製作絞胎器的古窯在唐代有河南鞏縣窯、陝西耀州窯,宋代有河南修武當陽峪窯、寶豐清涼寺窯、新安城關窯等。陝西乾縣懿德太子墓出土了絞胎製作的騎馬獵俑,其中人、馬是白、褐色相絞,武士衣服是綠釉,馬身和馬鞍是深醬色,堪稱絞胎製作工藝中的精品。



掐絲團花紋金杯 唐 高5.9cm、口徑6.8cm




  這隻金杯20世紀70年代出土於陝西。其口沿微微外撇,深腹,圈足。金杯的腹部焊接著四朵扁金絲編成的團花,杯沿與杯底上下各有一朵金絲如意雲。團花本來鑲有珠寶,現已脫落。可以想見當初這隻金杯的外觀是何等華貴美麗。

  黃金的出現,最早可以上溯到公元前5000年的古埃及時代,而中國最遲在商代也已有了黃金製品。早期的金器製作從屬於青銅業,主要用於顯貴們的裝飾 品。黃金是眾所周知的稀有貴重金屬,它在地殼中的含量隻有十億分之五,分布也不集中,並且還是肉眼看不到的顆粒,要得到它需要艱苦的開采和提煉。物以稀為 貴,擁有它是權力和財富的象征。唐代是我國曆史上的盛世,社會富裕而繁榮,特別是上流社會,更是講究奢侈和豪華,大量使用金銀器。所以唐代的金銀器製作也 發展到了一個鼎盛時期,數量大增,技術提高,品種也相當豐富,多姿多彩,而且不再是純粹的裝飾品,還出現了大量的生活器皿,有食器、飲器、容器和各種雜器 等,器型有碗、盤、碟、杯、壺、盒、香爐等。


 

  作為飲器類的杯,可以是酒具,也可以是茶具,有高足杯、帶把杯等。帶把杯有與眾不同之處:許多杯的把手呈“6”字形,有的杯還有折棱。

  唐代的文化既汲取了西方的營養,又在中華文化的基礎上有少數民族的影響,所以唐文化是多元的,表現在金銀器上,就是其裝飾紋樣豐富多樣,包括各種禽鳥、花卉、瑞獸、人物故事和日常生活。這裏所用的團花紋就是一種富有裝飾性的、抽象的花卉紋。

  另外,唐代金銀器的製作和裝飾技術也很先進。常用的方法有錘、澆鑄、焊接、拋光、鏤空等。這隻金杯用的就是焊接法。焊又有大焊、小焊、兩焊之分。焊所用的焊劑為錫、銅、銀末和鬆香。

  宋代書法家蔡襄對茶文化也很有研究(他改進了團茶的製作方法,還寫過《茶錄》一書),他認為茶具以金為上品,當然,這是對貴族階層而言。




金銀絲結條茶籠子 唐 高15cm、長14.5cm、寬10.5cm






  唐代是金銀器藝術最輝煌的時期,這與唐代社會的開放、經濟的盛榮不無關係。我國製造金銀器可以上溯到戰國早期,但主要用於裝飾,作為器皿使用隻限於上 流社會。唐代以前,金銀器的使用也還不多,到了盛唐這樣一個上層講究奢侈豪華的昌盛社會,金銀器皿的數量急劇增加。

  唐代的金銀器迄今已發現不少,在唐都西安尤多。以西安何家村的窯藏、扶風法門寺地窯、丹徒丁卯橋窯藏這三大批最為有名,加起來有上千件。

  唐代的金銀器具中,以飲食器為多。前期是酒器,後期是茶具,這與當時的飲茶風尚有關。法門寺出土的茶具最有代表性,有茶碾子、茶羅子、茶籠、匙子、茶 托等。茶籠是其中的焙茶用具。金銀絲做成的結條籠子,籠體呈橢方形,由銀絲編成。蓋上有金絲編成的塔形花,花的下部有金絲做成的蓮葉。籠底有四足,呈龍首 形。銀絲盤成的渦紋作為足跟。另有鎏金鏤空飛鴻銀籠子,采用鏤空這種裝飾技法。它有圓隆形蓋,蓋上有環鈕,絞鏈穿過環鈕與提梁相連。籠體呈圓柱形,上有十 二對浮雕的鎏金鴻雁在展翅飛翔。平底,下有四足,為倒花瓣形。

  這兩隻籠子被認為是用於烘焙茶葉或盛茶餅的,出現在陸羽之後的晚唐,在陸羽時期還沒有,所以《茶經》上未提及。宋人蔡襄《茶錄》中有“茶焙”,故應是 烘焙器。這是因為,唐時的餅茶屬於不發酵的蒸壓茶。這種茶葉是經過蒸壓成形後再人工烘幹或自然曬幹的,它的含水量較一般的片茶、葉茶、末茶等都要高,所 以,在飲茶之前,一定要有一道烤焙的工序,否則就難以將其中的水汽去掉,也不易於將餅茶碾成末,這樣煮出的茶是不香的。烤的時候要講究火候,經常翻動,要 烤兩次,兩次之間要有一個自然冷卻的過程,才能避免外熟內生。



鎏金銀茶碾、茶羅 唐









  這隻茶碾,專門用於碎茶,也是法門寺出土的。它由槽身、槽座、轄板所組成。槽身置於槽座之上,與中藥店裏用的藥碾子造型類似,底部鏨有“鹹通十年文思 院造銀金花茶碾子一枚共重廿九兩”字樣。碾子銀質塗金,上有鎏金鴻雁流雲紋。轄板飾飛鴻流雲紋。槽上置有碾軸,與碾子配套使用,也稱為墜或軸。軸輪上飾以 同樣的鎏金流雲紋,輪邊尖銳而薄。

  當時的餅茶在烘焙之後,要趁熱碾,這樣飽出的茶色才白,隔夜之後,因為水汽增加,茶湯顏色就灰暗了。茶碾子有木製、瓷製,也有金、銀、銅製的。陸羽認 為以橘木做的最好;而宋徽宗則主張銀製的為上品,次之為熟鐵所製,用生鐵則損害茶色。據《雞肋編》記載,宋人還有一種用石頭磨製而成的茶磨,因為石質好, 晶瑩發亮,人稱掌中金,非常稀少難得,惜目前尚未見到實物。




  唐代飲茶的過程是:先將茶餅烘幹(炙茶),使之有香氣,之後用紙包裹(陸羽稱用剡藤紙雙層縫製最好),冷卻之後搗碎,放入茶碾中碾成粉末,再用羅細細 地篩,羅下的茶末放入貯茶器中待用。煮茶時用鍋(釜)把水煮開,一沸時(氣泡如魚目),放入鹽、胡椒;二沸時(氣泡如連珠),舀出一瓢沸水,用則量茶末沿 一個方向倒入,攪勻,稱作擊沸。最後一次水沸時,放入先前舀出的沸水。稍後就可盛入碗中,趁熱品飲。

  法門寺出土的金銀茶具中還有一隻茶羅,專門用於篩茶末。由蓋、身、座、羅、屜組成,鎏金仙人駕鶴紋裝飾。羅分內、外兩層,中間夾有羅網,極為細密,抽屜有拉手。經羅底篩下的茶葉末落入抽屜中,煮茶時,可從抽屜中取出茶末。這種茶羅、茶碾是唐代最高級的茶具。




鎏金銀鹽台  唐
 



  說到鹽台,先要談及我國的飲茶方式。從曆史上看,飲茶主要經曆了三個階段,即西漢至六朝的粥茶法(煮茶與煮粥、煮菜差不多),其實是帶藥味的羹湯,也 可叫藥茶階段;唐至元的末茶法,即將茶研成末飲用,也稱為鹽茶階段;之後直到現在都是茶葉階段。當然,這是極粗略的劃分。

  唐人飲茶,要在其中加入橘皮、鹽、胡椒、薑等調味品,所以得有裝貯調料的器具,法門寺出土的銀龜盒、銀壇及鹽台就屬此類。這隻鎏金銀鹽台就是供放鹽和 胡椒用的。它分為蓋、台盤和支架三部分,蓋上頭是一枝含苞的花蕾,蓋呈倒覆的卷荷狀,蓋上飾有四尾摩羯魚;支架上三根銀絲交合處,有兩尾摩羯魚和兩顆蓮花 捧珠。鹽台各部分之間由焊接而成。




  摩羯紋是唐代流行的紋飾之一,也有人稱之為魚龍變紋。摩羯(梵文makara)本是印度神話中的一種長鼻、利齒、魚身的動物,它的形象來源於鯨、象、 魚、鱷等動物,在佛教傳說中,它是一種怪魚。這種紋飾從公元前3世紀起,在印度一直非常流行。大約在東漢,摩羯紋與佛教一起傳入我國。由於它與我國的龍在 外觀上有某種相似,所以被當做吉祥圖案。它的大量運用,是唐代文化開放與容納的一個表現。

  法門寺出土物中還有一隻鎏金人物畫銀壇子,是與鹽台功能相似的茶具,也用於盛鹽等調料。另外有一隻鎏金銀龜盒,則是用於盛放茶末,煮茶時可以從龜口中把茶末倒出,也可打開龜蓋取用。




玻璃茶具 唐






  古代巴比倫人是最早找到玻璃配方的,那是在4500年以前。其後,埃及人、羅馬人繼承前人的這一技術,使之發揚光大。中世紀以後,玻璃製作技術傳到了 歐洲,並在這一地區蓬勃發展。傳入中國的時間稍晚,大約在春秋戰國時期。漢唐時代,因為有了海上交通和絲綢之路,中西文化得以交融,國人對玻璃的認識更進 了一步,但還是把玻璃作為美玉或藥材看待。直到17世紀末的清代,它的製作技術及配方才由西方傳教士傳入中國。作為藥材的玻璃記載見於李時珍的《本草綱 目》,說玻璃“本作頗黎。頗黎,國名也。其瑩如水,其堅如玉,故名水玉,與水精同名”。作為藥材的水玉(玻璃)是味辛、性寒、無毒的,能治驚悸心熱,安心 明目,祛赤眼,治熱腫。在古代中國,由於對玻璃了解少,認為它是與玉石同類,生在土中,由千歲冰所化成,故也有稱為水晶的。丹家把它用作煉丹的原料,近代 也有人稱之為料器。

  玻璃一般是用含石英的砂子、石灰石、純堿等混合後,在高溫下熔化、成形,再經冷卻後製成。玻璃有很多種,如水晶玻璃、無色玻璃、玉色玻璃、金星玻璃、乳濁玻璃等。用玻璃可製成各種盛具,如茶具、酒具、碗、碟、杯、缸等,多為無色,也有用有色玻璃或套色玻璃的。

  這幾件玻璃茶具出土於法門寺唐代地宮遺址,為淺黃色玻璃製品。有外國專家認為,這些玻璃來自伊斯蘭國家,而從造型上看,它們與其他質材的茶具基本相同,其材料來源及製作手法確實值得探討一番。




唐三彩套杯 唐 杯高2.8cm、直徑5cm、盤高3.8cm、直徑24.1cm




 大名鼎鼎的唐三彩是唐代陶瓷工藝中的代表作,今人對之早已耳熟能詳。但“唐三彩”這一名稱卻是後人所起(約在民國),唐並無此稱呼,20世紀以前的古代 文獻中也少有提及,傳世品很少。直到20世紀初,因為修建隴海鐵路,才從洛陽附近的墓葬中發現了它。唐三彩產生於高宗武後時期,直到“安史之亂”唐衰亡, 約有七八十年的曆史。古代製作唐三彩的窯場,主要是河南鞏縣、洛陽,陝西西安、銅川市黃堡鎮,四川鄧崍等地。

  唐三彩主要分兩大類型,一是生活用品,一是人物俑。後者主要是通過雕塑模製而成。

  唐三彩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漢代的鉛釉陶。漢武帝時,陶工們就知道如果在釉中摻入大量的鉛,燒製出來的陶器則光亮滋潤,這是因為鉛的熔點低,在釉裏起著助 熔作用。而釉裏一旦摻入銅、鐵等金屬元素,則又能使釉具有綠、棕等顏色。但這樣的彩色陶器在當時燒製得很少,主要在陪葬的明器中發現一些。以後,這項技術 緩慢發展,到了唐代,隨著社會經濟的繁榮、陶瓷技術的改進,特別是厚葬之風的盛行,低溫鉛釉陶中出現了著名的唐三彩。


 

  唐三彩用白色黏土做坯,用含銅、鐵、錳、鈷等元素的礦物為釉料著色劑,采用兩次燒成。第一次燒生坯,燒成溫度1050℃,第二次釉燒,溫度約 900℃,色彩鮮豔,有綠、藍、黃、白、紫、褐色等,故稱三彩。三彩的“三”當然是虛數,並非隻有三種顏色。唐三彩的釉色與眾不同,其釉中的主要成分是矽 酸鉛,另還摻入了幾種金屬作為著色劑。陶工們把各種釉同時交錯地施於器物表麵,經過燒製,釉熔解相融,產生所謂的窯變現象,最後就形成了我們所見到的五彩 斑斕的釉色。這種釉色如同唐代的文化一樣寬容廣大、中西交融,具有時代特征和代表性。

  中國古代的低溫色釉都屬於鉛釉,有一定毒性,古人對此已有認識,所以包括唐三彩在內的低溫鉛釉製品沒有大量用於日常生活。唐三彩主要是作為明器使用 的,器型多種多樣,涉及到死者生前喜愛和常用的多種物品,生活用具如瓶、杯、碗、罐、盤等,人物俑有文武官員、歌舞伎、貴婦奴婢,還包括馬、牛、駱駝以及 各種飛禽走獸。這組三彩套杯雖然不一定實用,但代表了一種工藝。名聲在外,怠慢不得。




定窯白釉瓷碗 唐 高3.2厘米 口徑14.2厘米





  唐白瓷,定不如邢

  定窯是我國北方始燒於唐初的名窯。根據陶瓷考古學家的踏勘斷定,它的窯址在今河北曲陽縣澗滋村一帶。按《新唐書·地理誌》,曲陽是定州十個屬縣之一。 天寶元年(742年)更名定州,土貢以羅綾著名,並無瓷器。如從地域看,定州與邢州相距不遠,燒造工藝極易傳承。上海矽酸鹽化學與工學研究的研究報告進一 步指出:“定窯燒製白瓷受著名的邢窯影響,唐,五代時期定窯燒製的白瓷在外觀上與邢窯白瓷相似,都是采用還原焰火燒成的。”

  據說此件瓷碗是西安出土。可以看出,碗壁較厚,但不勻。碗口外侈而偏寬,並稍欠規整。底作玉璧形,周邊做出一圈稍稍突出的邊沿,為淺淺的平底碗增加了 穩定感。上釉前,先在碗坯上施一層化裝土。釉色白裏泛青,且厚薄不均,積釉處略現艾色。如此胎釉俱不佳的定瓷,和邢窯的“類雪”,“類銀”是不能相提並論 的。




定窯白釉瓷托盞 唐 一通高4厘米 口徑6.8厘米 底徑3.5厘米 另一通高3.5厘米 口徑7.4厘米 底徑2.6厘米



  這兩件托盞,均是河北獲鹿縣傅家莊一座晚唐墓葬出土的。以五出花瓣造型的托盞,在越窯和邢窯中早已嶄見頭角,招人喜愛。到了晚唐,它就成為勃興於漳水流域的定窯的主要產品。這裏看到的兩件托盞便是最好的例證。

  它胎薄體輕,上盞下盤,每與二三友人坐高山流水前,一手托盤,一手執碗,邊啜茗,邊看滿碗生花,真是樂趣無窮。再看它的工藝,盞是盛水之器,故致力於 深和圓的造型,並以素潔取勝。而盞下的托盤則既可放盞,又便捧起。為了美觀,特意在周邊切出花口,並讓其微微翻起,像是一片軟軟的蓮葉。通體施白釉,釉麵 薄而勻。因是在還原氣氛中燒成,所以有淡淡的青色泛出,在飲茶人眼中,碗裏茶水更像是“素濤”一般。總之,從這件托盞可以看出晚唐時期定窯的製瓷工藝已是 臻於成熟階段,遠非初唐可相比。




越窯青釉帶托瓷茶碗  唐  通高8厘米, 碗口徑11.7厘米





  這是一件由碗和托組成的可分可合的複合器,1973年出土於浙江寧波市一處唐大中年間(847—859年)遺址內,對後世的茶具造型影響頗大。碗口五 曲,像是一朵盛開的荷花。碗底圓形厚實,正好放入托盤中央,平穩又不易傾覆。托盤宛如漂浮在水麵上的一片荷葉,軟軟的卷邊,簡直就是《九歌》名句:“嫋嫋 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的再現。那碧草般的一色青釉更使人看到越甌“秋水澄”的明潤美。


 

  但這樣的帶托碗,並非唐人的發明。根據舊說,帶托碗是唐德宗年間(780—783年)成都尹崔寧女兒的小發明。其實早在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黃 伯思就明確指出,遠在北齊武成帝高湛(561—565年)在位時,畫家楊子華在他的作品《校書圖》中,就畫有類似這件帶托碗的“茶托”。現據在美國波士頓 美術館收藏的宋人仿楊子華的《校書圖》看,圖上似有茶托。可靠的還是要向考古材料尋覓。1975年江西吉安南朝齊(479—502年)墓出土的通高 10.5厘米的帶托青瓷蓮瓣碗,可能就是它的“祖本”。到了唐代,在長沙窯址和西安大中十二年(858年)路複原夫婦合葬墓中,也都有茶托一類的茶具出 土。




越窯青釉瓷茶碗  唐 通高8.4厘米 口徑17厘米 足徑8.3厘米






  坐飲香茶愛此甌

  陸羽認為,越州碗的最好造型是“口唇不卷,底卷而淺,受半升(約300毫升)已下”的小碗。所謂“口唇不卷”,是說碗的口唇薄平而外侈,“底卷而淺” 則是指底壁寬厚的淺圈足而言。像這樣的茶碗,不僅飲用適口,而且易於把握,平穩,又不燙手。再加上裏外一色“類玉”般的青釉,瑩潤明潔,使得滿滿的一碗茶 水,顯得更加青綠,香馥噴鼻。陸羽多次稱讚的“越瓷青而茶色綠”,“青則益茶”,即是通過越窯工藝寫出了飲茶人把握到的美的想象。

  裝飾簡約,重在自然

  1980年浙江臨安發掘了唐昭宗天複元年(901年)水邱氏墓,出土青瓷器二十五件,如從造型與裝飾看都十分簡約自然。這件青瓷碗,陶人隻用手中竹 扡,輕輕地順著碗沿壓出五個淺淺的凹口,然後再沿著五曲所在的碗壁再向裏重壓成槽,結果原本是圓圓平平的碗體就變成一個有棱的觚形器,活像一朵正在綻放的 蓮花。由此可以看出,這樣的裝飾技巧不僅很簡單,很概括,而且重在顯現其自然狀態,充分表達出越窯陶人豐富的想象力。




越窯青釉瓷茶瓶  唐 通高22.2厘米 口徑9.8厘米



 

  從元和五年(810年)的小嘴長把壺,中經西安出土的太和三年(829年)茶瓶,到這件出自寧波的大中年間(847—859年)的長嘴修身喇叭口瓶, 可以看出其間顯然是存在著一座由此岸走向彼岸的橋梁。具體說,這樣的作為“止沸育華”的茶瓶 ,在一開始可能是矮一些,圓一些,嘴短而直些,以後為了多裝些水和控製投水入鍑的流量,好使浮在水麵的茶花變化多一些,湧出的時間長一些,於是正像從寧波 出土的這件茶瓶一樣,聰明的陶人就將瓶頸拉高,瓶嘴也相應做成一個幾乎與瓶頸等高並稍見彎曲的細長形。這一改變,不僅使造型顯得更加清秀,而且也防止瓶內 的水從喇叭形的口沿溢出,給人造成麻煩。另外,這件瓶嘴和元和五年瓶一樣,都被“製成多角的方式”,且呈等分的六棱,這就證明人們對於傳統裝飾技巧的執而 有化。總之,這件青釉瓷瓶的造型,確為考察茶具發展曆史過程提供了實物證據,使人窺到茶瓶的變化及其呈現出的造型美與飲茶習尚的實用價值。


 

越窯青釉瓷茶瓶 唐 通高10.5厘米 口徑5.1厘米


 

 素潔明潤的青釉瓶

  1985年,浙江臨城縣東街磚廠一座唐大中二年(848年)墓出土。通體施青釉,素潔明潤,沒有任何裝飾。底部淺刻“張”字。


鼎州窯青釉瓷茶碗 唐 高6.8厘米 口徑19.8厘米 底徑8.5厘米





  茫茫鼎州何處尋

  據《新唐書》地理誌記載,鼎州建製,前後有兩次。第一次在武後天授二年(691年)置鼎州,領雲陽,涇陽、醴泉、三原四縣。十年後,即大定元年 (701年)即廢。按陸羽《茶經》成書在肅宗上元初年(760—761年),書內寫出的鼎州窯當是可信的。第二次是在天祐二年(905年)在美原置鼎州, 這是陸羽去世以後的事。因此不能說“在陸羽生活的年代根本就沒有鼎州”。在他出生前曾經建製的鼎州及其燒造的青瓷有可能作為曆史的遺跡遺物進入這位致力於 茶具研究者的視野。那麽,鼎州窯在哪裏呢?現在無論從文獻、考古調查和口頭材料都無法作出明確的回答。不過,在唐代初年和鼎州所轄的涇陽、三原地區比較靠 近,且有唐代窯址發現的隻有一個黃堡,因此認為,鼎州窯即在黃堡附近,這個推論是可以成立的。

  鼎州窯茶碗的麵貌

  這件瓷碗1990年在陝西銅川黃堡窯址出土。淺淺的敞口,碗壁較厚 。口沿刻出五個缺口,像是開放的花瓣,璧形足。碗內外滿施青釉,惟底部露胎,胎呈青灰色。青釉較厚且不勻,積釉處褐色。如果端起這隻不會燙手的茶碗,第一 感覺就是呈現在眼前的偌大的一片青新,溢目撲鼻,耐人尋味。


嶽州窯青釉褐彩“荼埦”  唐 高4厘米 口徑12.4厘米 底徑4.2厘米




 嶽州窯青釉褐彩“荼埦”

  莫把嶽州當長沙

  陸羽《茶經》寫到的“嶽州碗”和“嶽瓷”,都不見唐文獻記載。唐代詩人劉言史(?—約812年)有詩:“湘瓷泛輕花”。黃矞《瓷史》認為:“謂之湘 瓷,必在湘中。”又說:“嶽州即湘也。”其後,灃州李群玉在大中六年(853年)以後寫了一首題為《石瀦》的五言律詩也是寫嶽州窯的。詩句“焰紅湘浦口, 煙濁洞庭春”中的湘浦口,即是指石渚口的蘭岸嘴一帶而言。從五十年代開始,經過考古學家多次的調查和科學發掘證明:嶽州窯主要分布在湘陰鐵角嘴一帶,燒造 物以青瓷碗形為主,而玉璧底圓口碗又是它的代表作之一。但在石渚蘭岸嘴卻發現為數不少的嶽州窯式碗,而且其造型和釉子的化學成分也十分相似。由此可以這樣 說,嶽州窯和長沙窯同屬一個體係,二者的前身同是早期的湘陰窯。但嶽州窯並不是長沙窯。




  “荼埦”——茶具史上又一個重大發現

  1953年,在清理湖南長沙市望城縣石渚湖北岸的蘭岸嘴窯址時,采集到一件碗中心青釉下寫有“荼埦”二字的玉璧底圓口碗。如果說太和三年王明哲墓出土 的“老導家茶社瓶”是我國茶具史上一個重大發現,那麽,現在呈現在我們麵前的這件青瓷碗,則又是一個破題佳作。至於它的曆史意義則“茶社瓶”是望塵莫及 了。

  《爾雅》郭璞注說:“早采為荼,晚采為茗。”荼即古茶字。《漢書·地理誌》長沙國荼陵,顏師古在注中對“荼”字雖已轉入茶音,但並未換字。後魏酈道元 《水經注》卷39洣水條,也還是說洣水“經荼陵縣之南”。這和《漢書·王子侯表第三上》長沙定王子封為“荼陵節侯”一樣,都是把茶陵寫成荼陵。一直到唐開 元年間(713—741年)玄宗李隆基主持編輯的《開元文字音義》中才把荼正名為茶。而這件“荼埦”正好表明它的燒造年代當在玄宗以前。或者在民間,茶字 取代荼字的時間也許略遲一些,但也不會晚到唐玄宗以後很久。所以,這件玉璧底圓口“荼埦”,不隻是有文字可證,有年代可考的嶽州窯器,而且是早於《茶 經》,早於“老導家茶社瓶”的一件具有標準性的茶具。


 


壽州窯黃釉瓷碗 唐 通高3.5厘米 口徑11.8厘米 足徑5厘米




 

  壽州瓷黃茶色紫

  壽州瓷窯在今安徽淮南市的餘家溝、上宮鎮、李嘴子一帶,始燒於隋代,曆時二百多年。唐代是其繁盛時期。主要製品有碗、壺、盞、枕等。釉色以黃為主。黃色釉是以鐵離子為著色劑的青釉在氧化氣氛下燒成,有淡黃、薑黃和茶黃之分。大多釉層厚薄不勻,釉色濃淡不一。

  這是一件小小的茶碗,碗體做得較厚,蘸釉手法不精,致使燒成後的薑黃釉麵有濃有淡,麻麻點點,並且少有光潤感。因此如果用這樣的碗來飲茶,一碗青色的茶水驟然間就會變成帶點紫味的薑湯。


壽州窯黃釉瓷注瓶 唐 高23.5厘米 口徑12厘米 足徑9.6厘米




 


  造型端正的注壺

  在出土或傳世的唐代壽州窯出品中,注壺是常見的。根據西安太和三年標準器式樣,它即是注水止沸一類的茶瓶,並非一般的執壺。可以比較一下,它也是一樣 的喇叭口,圓唇,短頸,曲柄,多棱直短嘴,鼓圓的腹,平平的底,底周稍見突出的邊邊,看來更有平穩感。惟一不同的是在頸腹銜接處,做出一圈窄窄的帶飾,既 藏匿起綴合的痕跡,又增加了美的感受。另外,安在肩部兩側的兩個帶紐,又是出於實用需要而特意加上的,目的是為了提攜的方便。通體素麵無飾,施黃釉,薄勻 而光潤,隻有在嘴、柄、紐與壺體相接處,積釉稍厚一些。總之,呈現在人們麵前的這件注壺,確實是以造型端正取勝的。


 


洪州窯黃褐釉碗 唐 高5厘米 口徑7厘米 足徑4.2厘米




  洪州瓷褐不宜茶  陸羽在《茶經》裏,對於洪州碗,他的評語是“洪州瓷褐,茶色黑”,和壽州瓷一樣,“皆不宜茶”。  洪州窯遺址分布在江西豐城縣境內,大約有二十多個窯場。從發現的考古材料看,“最遲在東漢晚期就能燒製出比較成熟的瓷器”,“一直延續到晚唐五代時期 衰落”。這件茶碗於1992年江西豐城曲江鎮羅湖村五號探溝出土。造型比較深厚,腹鼓而不甚規矩,特別是口沿一周做出的一圈“卷唇”,碗底圈足落地處,為 了增加穩定,又將它特意加厚並外侈,這兩點都是和陸羽稱讚越碗的“口唇不卷,底卷而淺”相悖的。這碗的表皮處理不精,裏外均施較厚的黃褐色釉。



白釉瓷注壺 唐 通高20.1厘米 口徑8.2厘米 底徑7.2厘米






  白雪般的光潔無瑕

  1991年在河南偃師縣城北關吉園村崔凝夫人李氏墓出土。據出土墓誌文看,崔凝,博陵人,曆任校書郎,吏部侍郎,刑部尚書等職,於乾寧二年(895 年)病逝。其夫人李氏,隴西人,鹹通八年(867年)卒,年僅二十五歲。稟性“不執金錢,不聚具帛”,死後隨葬亦隻是陶、瓷器皿、石硯等十四件,現在看到 的這件瓷注壺算是最好的一件。

  這件白釉瓷注壺,造型仍是“侈口,高頸、圓肩、平底、柄弧曲,安於頸肩間,流呈管狀上伸,短且直”。隻是在曲把與肩、頸,壺身與圓底接合處較為粗糙,也未精心打磨。通體一色白釉,平勻明潤,有如白玉般的潔淨,白雪般的清白無瑕,這在施釉與燒成工藝上是十分不易的。




鼎州窯黑釉瓷注壺 唐 高17.3厘米 腹徑12.2厘米






 


歡迎光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