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精妙絕倫胭脂釉

(2016-09-30 04:10:02) 下一個

?

胭 脂紅釉創燒於清康熙末年,雍正、乾隆、嘉慶、光緒等朝均有燒造,其中以雍正朝產量最大,質量最精。它是一種以微量金(Au)作著色劑、在爐內經800℃左 右烘燒而成的低溫紅釉。由於這種紅料是從歐洲轉入,故被稱為“洋金紅”或“西洋紅”,而西方多稱之為“薔薇紅”、“玫瑰紅”。又由於這種紅釉頗如婦女化妝 用的胭脂之色,故又名“胭脂紅”。胭脂紅釉的呈色有深、淺之分,深者稱“胭脂紫”,淺者稱“胭脂水”,比胭脂水更淺淡者稱“淡粉紅”。雍正十三年 (1735年)督陶官唐英所撰《陶成紀事》中記載當時歲例貢禦的57種釉、彩瓷器中即有“西洋紅色器皿”。從傳世品看,雍正朝胭脂紅釉瓷器造型有瓶、罐、 盤、碗、杯、碟等,均胎體輕薄,玲瓏俊秀,多數為內白釉,外胭脂紅釉,極少數為內外均施胭脂紅釉。胭脂紅釉均為官窯產品。

細數清朝的胭脂紅釉,大概有胭脂水釉,胭脂紫釉,胭脂紅釉,淡粉紅釉幾種。

胭脂水釉:

胭脂水釉是一種低溫顏色釉。亦稱“金紅釉”。以黃金為著色劑,釉汁細膩,光潤勻淨,色如胭脂,故名。在薄胎製品上,內施白釉,外施胭脂水,紅白相映,瑰麗非凡。金的呈色屬於膠體著色,膠體粒子大小與呈色關係密切,必須嚴格控製燒成溫度。

胭脂水釉屬於清代稀有的色釉品種之一,主要用於小件器,如小碗、小瓶、小高足杯、菊瓣盤等,是清代康熙年間新創的品種,雍正時期燒造得最為精致,乾隆朝之後直到晚清都在燒製,隻是呈色越來越差。

胭脂水釉小碗,高4.8cm,口徑9.5cm,足徑3.6cm
胭脂水釉小碗,高4.8cm,口徑9.5cm,足徑3.6cm

碗 撇口,弧壁,圈足。裏施白釉,外壁施胭脂水釉。胎體極薄,造型曲線十分優美。底足青花雙圈內楷書“大清雍正年製”六字款。此瓶呈粉紅色的胭脂水釉勻淨光 潔,在細白的底釉映襯下,更顯嬌麗。此小碗造型優雅,小巧玲瓏,其底釉極白,胭脂水釉粉嫩嬌豔,代表了清代這一品種的最高成就。

胭脂紫釉:

胭脂紫釉碗,高4.8cm,口徑9.5cm,足徑3.6cm
胭脂紫釉碗,高4.8cm,口徑9.5cm,足徑3.6cm

碗撇口,瘦底,圈足。碗內飾暗花雙行龍及雲紋兩朵,外部通體胭脂紫釉,足內施白釉,青花雙方框內楷書“雍正年製”四字款。此胭脂彩小碗造型秀美,小巧玲瓏,色彩嫵媚,紅中泛紫,表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為胭脂彩藝術的極品。

胭脂紅釉:

胭脂紅釉盤,清雍正,高2.9cm,口徑15cm,足徑9.3cm
胭脂紅釉盤,清雍正,高2.9cm,口徑15cm,足徑9.3cm

盤敞口,弧壁,圈足。盤內及足內均施白釉,外壁施胭脂紅釉。外底署青花楷書“大清雍正年製”雙行六字款,外圍青花雙圈。

淡粉釉瓶,高19.5cm,口徑2.2cm,足徑6.7cm
淡粉釉瓶,高19.5cm,口徑2.2cm,足徑6.7cm

瓶 口內斂,口形如蒜頭,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斂,圈足微外撇。通體施淡粉色釉,屬低溫金紅釉。瓶裏及底均施白釉。底青花雙圈內楷書“大清雍正年製”六字款。 此瓶胎質潔白細潤,造型秀美,釉色均勻純正,淡粉色如三月桃花,淡雅宜人。金紅釉瓷器為雍正時創燒,在官窯傳世品中亦很罕見。此瓶是典型的雍正官窯製品,為傳世之珍。

轉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