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瓷器歐洲漂流記

(2016-09-28 23:04:57) 下一個

1514年,葡萄牙航海家科爾沙利等人來到中國,買了10萬件景德鎮的五彩瓷器——這是關於中國瓷器,歐洲所見最早的文獻記載。

中國瓷器歐洲漂流記

502 件中國瓷器終於在近日有了新歸宿——曾是撒切爾首相顧問的巴特勒爵士的四個子女成為了繼承者。這或許是爵士2013年去世前不曾料到的,因為他曾表示要把 這些文物收藏一處。巴特勒爵士曾經擔任英國常駐歐盟委員會代表,他從50多年前開始收集這些特點鮮明的藍/白色陶瓷。一位專家曾將他的藏品形容為“世界上 同類收藏中最精湛的收藏”。

這些瓷器跨越明清兩個朝代,價格不菲。它們有800萬英鎊的保險,但真實價值很可能達到數千萬英鎊。人們不禁對這些來自東方的昂貴瓷器的“出身”好奇不已。

中國瓷器歐洲漂流記

不僅是財富的象征,還推動了歐洲的飲食文明發展

關於歐洲的中國瓷器,歐洲所見最早的文獻記載是葡萄牙航海家科爾沙利等人於1514年來到中國,買去景德鎮的五彩瓷器10萬件,運回葡萄牙。也因此,1522年葡萄牙國王下令所有從東印度回來的商船所載貨物的1/3必須是瓷器。

到 了在16世紀中葉,隨著葡萄牙人從海上大量帶回中國瓷器,收藏中國瓷器成為歐洲貴族的一種風潮。在最早與中國進行貿易的葡萄牙,王後、公主的手鐲都是中國 瓷器,葡萄牙國王贈送給意大利國王的禮物也常常是中國瓷器,王後還曾委托人在中國訂燒自己肖像的餐具,贈送給有功的士兵。

中國瓷器在贈送往 來中被更多的歐洲人認可。1587年,英國女王接受了財政大臣贈送的新年禮物--中國的白瓷碗,瓷器這個名稱開始在英國傳播。17世紀,英國女王維多利亞 用中國瓷器作為皇宮飾品,把整個皇宮裝點得富麗堂皇,在英女王二世的帶動下,從17世紀到18世紀,英國的王公大臣和上層社會的貴族,以及那些新興的資產 階級,都爭相購買大量的中國瓷器裝飾在客廳、臥室、餐廳。歐洲皇室貴族及民眾在清中葉以前,對中國瓷器的收藏,是仰慕,是欣賞,是炫耀是財富的象征。

17 世紀以前,歐洲時常爆發流行病,造成不少人死亡,食物黴變是一個重要原因,而劣質餐具則是罪魁禍首。中國瓷器氣孔率少、吸水率低,密封性能好,不利於病菌 的粘附和繁殖,能保證食物的衛生清潔,非常適合盛裝食品,有力推動了歐洲飲食文明的發展。此外,瓷器在那時的歐洲還具有祭祀和喪葬的功能。因為傳說瓷器陪 葬在死者左手手指附近,能喚起死者的靈魂,所以舉行國王和王後的葬禮時,都以中國瓷器陪葬。

中國瓷器歐洲漂流記

荷蘭是中國瓷器運銷歐洲的“海上馬車夫”

17 世紀晚期,中國外銷瓷的歐洲市場開始完全形成。從17世紀到18世紀,中國對歐洲的外銷瓷器貿易達到了極盛,英國、法國、美國、荷蘭、西班牙、瑞典、丹麥 等國都在廣州設立商館、大量的中國瓷器也就通過這一個個商館以及所屬它們的貿易公司,行銷到了世界各地。粗略地估計,18世紀歐洲所進口的中國瓷器至少超 過1億件。

中國瓷器在歐洲最重要的銷售地是荷蘭,運往歐洲的絕大部分瓷器都是在這裏批發拍賣的。僅次於荷蘭的是英國,18世紀後的英國,是 中國瓷器在歐洲的主要銷售市場。英國東印度公司從遠東運回的瓷器通常是在倫敦拍賣,猶太人或荷蘭人常常專事這些輸入品的經銷,他們被稱為“瓷商”( chinamen) ——1774 年間,僅倫敦就有52人。

歐洲各東印度公司運回的瓷器和拍賣銷售地並非一成不變,亦有因商業信息的把握或其他原因駛往異國拍賣的。如葡萄牙人在法國,英國人在荷蘭,荷蘭商船接到指令在倫敦和巴黎拍賣的。

總之,中國瓷器大量外銷歐洲主要是在清代,荷蘭扮演了中國瓷器運銷歐洲“海上馬車夫”的角色,而荷蘭有關瓷器銷售的國家檔案相對比較完善。

中國瓷器歐洲漂流記

中國皇室的寶貝幾乎都被“搶到”了歐洲

晚晴時期,因為對中國皇室收藏的掠奪,歐洲的中國瓷器收藏上升到了空前的高度。

清朝的宮廷,是在幾乎無任何毀損的情況下,全盤接受了明代皇室200多年的收藏。加上康雍乾三朝的皇帝對藝術品的極大興趣,清代的皇室收藏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博物收藏,而圓明園的文玩瑰寶更是盡攬天下之精華。

據 法國有關檔案記載,英法聯軍中的法軍1860年開到圓明園時,隻有幾輛車,而當法軍離開圓明園的時候,從天下第一園裏拉走寶貝的車子排了2法裏多,1法裏 相當於4公裏。也就是說,不算英國軍隊,僅占聯軍1/3強的法軍拉走的皇室收藏,車隊就排了8公裏長。而在1900年,北京被八國聯軍占領以後,八國聯軍 統帥、德軍元帥瓦德西特許士兵公開搶劫三天。此後,八國聯軍輪流在故宮駐紮一年多的時間,中國的珍貴文物遭到了空前的浩劫——故宮和頤和園裏珍藏多年的寶 物被搶掠。

……

因曆史上的貿易流入和搶劫而得,大量珍貴的中國瓷器精品被收藏於歐洲,但舍得“出手”的收藏者已經不多了。在上世紀60年代的英國,每月基本都會有兩次中國瓷器拍賣會,而現在每年遇上兩次拍賣會已經算走運了。

相 比而言,個人收藏的規模和品種類型畢竟有限,更多的中國瓷器被收藏於歐洲一些博物館中,如:英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收藏的中國外銷瓷器有幾千件,時間 跨度從元代到19世紀,最多的是康熙、雍正、乾隆等“清三代”的;在法國盧浮宮博物館收藏的3萬件中國文物中,有 6000多件為中國曆代瓷器精品;俄羅斯冬宮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館之一,收藏了中國各個時期的陶瓷珍品近5000件。轉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