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因戰爭和對外貿易,體量龐大的中國文物藝術品流失海外,由於海外投資者對中國藝術品的價值定位不甚了解,往往會定出較低的價格。同時,海外一些二三線拍賣行關注程度相對較低,卻不乏精品,撿漏概率比較大。
話說回來,海外雖然有漏可撿,但撿不撿得到還得憑眼力了。
今天發幾個海外撿來的驚天大漏養養眼:
1.2013年5月舉行的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一件清乾隆•鬥彩蓮托八吉祥紋圓罐,以315萬港元成交。同年2月,這件官窯瓷器在倫敦一場小拍中成交,價格僅32000英鎊,三個月時間漲幅超8倍。
2.2012年北京保利春拍,一件乾隆禦題官窯貫耳方壺,成交價為3622.5萬元,而其在2009年紐約佳士得的秋拍中,成交價僅為21.85萬美元。
3.2012年中國嘉德的秋拍中,一件清乾隆·禦製金桃皮鞘“天字十七號”寶騰腰刀,成交價為4830萬港元,而其在2005年德國的一個小型拍賣會上,成交價僅130萬元人民幣。
4.2011年12月6日北京保利秋季拍賣會,清乾隆 白玉禦題詩太上皇帝圓璽,成交價:1.61億元人民幣,2006年法國第戎拍賣行,撿漏價:1,008,000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