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琵金頓,英式大收藏家中最後的一位

(2016-09-25 00:09:09) 下一個
 

 

大收藏家323期:琵金頓,英式大收藏家中最後的一位

艾倫·羅傑·琵金頓(1925-1969)

2016年4月6日,香港蘇富比2016春季拍賣“賞心菁華——琵金頓珍藏重要中國工藝精品”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收槌,共97件來自英國著名藏家羅傑·琵金頓(

 

Alan Roger Pilkington,又譯:艾倫·羅傑·比爾金頓)於20世紀中期收集的重要藏品上拍,總成交額501,710,000港元,成交率92.78%,遠超 拍前預計的2.25億港元總估價。在成交的90件拍品中,共有34件超過百萬港元,10件超過千萬港元。

Who is Alan Roger Pilkington?

琵 金頓,小名Podge,出身優越,來自英國蘭開夏郡最有名的玻璃製造家族,曾求學於英國最牛逼的伊頓公學(多牛逼?接著看——伊頓公學由亨利六世於 1440年創辦,曾造就過20位英國首相,培養出了詩人雪萊、經濟學家凱恩斯,喬治·奧威爾,英國王位第二號繼承人劍橋公爵威廉王子和哈裏王子的母校。更 牛逼的是,在一戰中英國男子在沙場上戰死率約為11%,而從伊頓公學畢業的男子的戰死率則約為20.6%,其殺身成仁的騎士精神可見一斑。)

在離開蘭開夏郡的公司後,他與妻子瑪奧利(Maureen)搬到了威爾特郡。在那裏,他以務農為業,但同時也熱衷於打獵釣魚。(同樣是農夫,英國式農夫和中國式農夫為什麽會有這麽大差距呢?)

他開始收藏是在上世紀的50年代晚期,並且他收藏其實隻有短短十年的時間,但在這十年,他卻成為了中國瓷器收藏之翹楚。

大收藏家323期:琵金頓,英式大收藏家中最後的一位

1969年,琵金頓去世,留下他的妻子以及三個孩子薇薇安、時娜和阿曼達(Vivian, Sheena&Amanda)。他們所居住的農莊在2014年被英國查理斯王妃卡米拉的女兒勞拉-羅普斯(Laura Lopes0以290萬英鎊的價格買下。

直到今年在香港進行拍賣前,琵金頓收藏的瓷器都一直保留在家族中未曾動過。

“琵金頓藏品是收藏界的一個謎。它們是由滿清正統後裔傳出來的,有一部分曾展出過,但它們中大部分都是隱匿的寶藏。”仇國仕評論,“當我們爆出它們將流向市場時,真的引起了很大轟動。”

琵金頓的瓷器在香港拍賣時,估價為2000萬英鎊(約人民幣18200萬元),但實際成交價達到了驚人的4590萬磅(約人民幣41812萬元)。這筆巨額財富使琵金頓先生與他的家人一夜成名。

他是如何收藏的?

在英國,考究的中國瓷器收藏始於1920和1930年代,現今最著名的瓷器收藏不少皆於此時成藏。1950年代末往後的十年間,即為“瓷器收藏黃金年代”,不少頂尖的戰前收藏現身市場,而倫敦亦是當時中國瓷器收藏研究的中心。

琵金頓作為第二代藏家中的佼佼者,即於這十年間抓住機會,迅速地搜羅了一批品質出眾的藏品,一舉躋身收藏大家之列。

琵 金頓對中國瓷器感興趣起源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時,他給他的妻子買了一個鼻煙壺,接下來的十年時間他繼續搜羅唐宋明清各個時期的瓷器,每件珍品大致花費從 100磅(現在約值3000磅,折合人民幣2.7萬元)到5000磅(現在約值14萬磅,折合人民幣128萬元)。他真正上級別的中國陶瓷收藏,則要從 1958年以70英鎊買入的宋青白瓷碗算起。

大收藏家323期:琵金頓,英式大收藏家中最後的一位

宋 定窯白釉花口小盌

尺寸:寬10.2cm

估價:25,000-35,000 HKD

成交價: 150,000 HKD (含買家傭金)

琵 金頓藏品來源顯赫,不少均來自赫赫有名的中國藝術品大收藏家,其超卓品質不言而喻。琵氏藏品的傳承關係中,閃耀著Charles Russell、P. H. R. Palmer、H. R. N. Norton、Howward Paget、吳賁熙、仇焱之、John Thompson爵士、Edward Wakefield爵士等熟悉的名字。

當年,琵金頓一直聘請位於倫敦海德公園東麵的貴族住宅區梅菲爾 區一帶著名的頂尖古董商布魯特(Bulett & Sons)為其主要收藏顧問,這是五六十年代時最大的中國瓷器商。當時,正逢瓷器鑒藏知識和品味大幅提升的年代,一批出色古董商的出現,更滿足了藏家對頂 尖精品的渴求。可見穩固的收藏家與經紀人的戰略夥伴關係,是頂級收藏成功的關鍵,這已經被近年蘇富比、佳士得釋出的一係列重要收藏一再證明。

大收藏家323期:琵金頓,英式大收藏家中最後的一位

明永樂 甜白釉暗刻石榴花果紋玉壺春瓶

 

尺寸:高32cm

估價:6,000,000-8,000,000 HKD

成交價: 19,280,000 HKD (含買家傭金)

琵 氏的收藏亦得益於倫敦當年活躍的收藏圈子和交流氛圍,許多藏品都是琵金頓本人在布魯特的指點下在當年蘇富比和佳士得的拍賣會中競買到的。要知道,當時的英 國古董拍賣會還主要服務於古董商、經紀人,私人收藏家親自到拍場舉牌競買可謂鳳毛麟角,外行的投資客在沒人指點的情況下是極少會去涉足的。(當今中國內地 可完全不是這樣,自信心爆棚的土豪們一時衝動就敢拿下價值幾百萬、幾千萬的拍品。他們真有學問嗎?有嗎?)

他在蘇富比購買的許多藏品都來之 古董商諾頓(H.R.N Norton)的私人收藏。諾頓在清朝晚期的時候曾來中國考察,在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的倫敦當古董商,他是英國第一個真正創立了令人驚歎的中國藝術私人收 藏的古董商,而琵金頓的很多臻品收藏就是來源諾頓在1963年的蘇富比拍賣。

所以琵金頓其實是第二代英國藏家,從第一代手中買藏品,他延續了英國自上世紀20年代開始盛行的收藏之風,並成為同時代中最有影響力的收藏家之一。

大收藏家323期:琵金頓,英式大收藏家中最後的一位

北宋 耀州青釉刻牡丹花淨水瓶

高21.9公分

估價:500,000-700,000 HKD

成交價: 5,480,000 HKD (含買家傭金)

本 北宋耀州青釉刻牡丹花淨水瓶,製於十一/十二世紀,乃本專場中最罕見拍品之一,曾亮相1935年倫敦皇家學院展覽,該展覽為曆來最重要之中國藝術品展。現 存文獻僅記載一例可比,現屬波士頓美術館館藏,製於同期,與本瓶並不相同,應為獨立設計。佛教畫像,多繪觀音手持淨水瓶,故本瓶亦頗具佛家淵源。直立式瓷 器,製作及加飾較為費時,燒製時占窯中位置甚多,耀州窯鮮有出品,本瓶即為其中罕例。

正如仇國仕所總結: “琵金頓先生是一位真正的收藏家。我可以僅僅通過那些瓷器就斷定這一點——他對美的事物有著真切的熱情與敏感的嗅覺。如果他隻是為了投資而收藏的話,那麽 我們現在看到的藏品將大有不同。他所收藏的東西都經過了精挑細選。”所以當時的琵金頓靠的是自己獨到的眼光接手了第一代英國人的中國瓷器收藏。

有時候,一位藏家的收藏中會有一件非常美麗的藏品,但其餘的卻並非如此,這會讓人覺得他的收藏沒有連續性。並不是說,這種收藏會多影響交易的價格,但是它會影響人的感覺。而琵金頓的珍藏,每一件都是美的。

2016 年的拍賣是琵金頓所有藏品的第一次麵世交易,這距離他購藏的時間跨度已經有了60-70年。他的精美收藏也必將使得他以及他的家族名利雙收,留名於世界收 藏史冊,這才是收藏的最高境界。(相比起來,國內古玩收藏圈內的以假充真、爾虞我詐、倒買倒賣、唯利是圖的做法差之何止千裏!)

他的收藏堪稱典範,他是英式大收藏家中最後的一位。

收藏與拍賣

至 其1969年去世,琵金頓其實隻用了不過十年時間就建立了一份高品質中國陶瓷收藏,約100件瓷器涵蓋唐、宋、明、清等朝代,出土年代從618年到 1912年,薈萃逾千年中國製瓷曆史之菁華,以及中國工藝發展的重要裏程碑,記載的不單是中國瓷器的演變,更是中國曆史的發展。

琵金頓藏品 包羅萬有,既有來源於全國各地民窯燒製的宋代單色陶器,反映當時文人雅仕含蓄高雅的品味,亦有明清兩朝於江西景德鎮禦窯廠按照曆代帝王喜好燒造的青花及彩 瓷。珍藏中最矚目的莫過於明代瓷器,包括來自十五世紀初景德鎮禦窯廠標新創異的全盛時期的佳器逸品,亦有清乾隆一朝造宮廷辦處禦製的精致玉器和擺件,並且 所有珍品皆署禦款,隻除個別製於宮廷禦款尚未出現的最早期瓷器。

大收藏家323期:琵金頓,英式大收藏家中最後的一位

明宣德 青花折枝靈芝紋石榴尊

 

尺寸:高18.2cm

估價:6,000,000-8,000,000 HKD

成交價: 26,480,000 HKD (含買家傭金)

他收藏的瓷器將流向市場的消息爆出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在蘇富比2016年四月份拍賣會場預展時,有些日本競拍者僅僅是看到那些瓷器,便已經激動的流下淚來。“這個係列人們會在未來的幾十年裏銘記”,蘇富比副總裁仇國仕Nicholas Chow如是說。

仇 國仕還說,琵金頓珍藏應該是最後的也是最好的、完整地在拍場上露臉的英國私人收藏。其藏品以明朝瓷器為主,也有小部分宋瓷,雖然珍罕,但藏品本身都比較小 巧,可以放在手裏把玩。這種對於小巧精致的偏愛正是老式的英國品位。雖然在英國還有一部分不錯的中國瓷器藏品,但像此次這樣超過100件、集合了英國藏家 心血的完整珍藏出現在拍場上,基本可以認為是最後一次了,非常難得。

從本場整體的估價和最終成交額數據來看,雖然官方給出的拍前總估價為 2.25億港元,但其中三件重量級標的最低估價總和約為1.1億港元,也就是說剩下94件拍品估價總和僅為1.15億港元。在經過數小時的持久競價後,除 去估價最高的三件拍品,其餘87件成交拍品的總額實現2.27億港元,平均每件拍品的溢價程度都超估價數倍到數十倍不等,整場表現遠遠超過拍前預期。在成 交價排名前十的榜單中,共有8件明代青花瓷器。

本場拍賣中,最奪人眼球的莫過於以9932萬港元成交的明永樂青花纏枝牡丹紋淨水 瓶,1105.2萬港元成交的明永樂青花錦紋如意耳扁壺,6460萬港元成交的明成化青花瓜瓞綿綿紋宮碗。永宣成的明三代青花一直以來即是中國青花瓷器中 的翹楚,其收藏價值廣受曆來收藏家的重視。

除去以永宣青花為主的青花瓷器,本場拍賣中的老窯的成交價也延續了近段時間以來的上漲勢頭,南宋建窯兔毫盞以584萬港元成交,北宋刻牡丹紋淨水瓶也以548萬港元成交。

大收藏家323期:琵金頓,英式大收藏家中最後的一位

南宋建窯兔毫盞

 

尺寸:寬12cm

估價:400,000-600,000 HKD

成交價: 5,840,000 HKD (含買家傭金)

在當前如此低迷的經濟形勢之下,本次拍賣仍能拍出如此優異的成績,以實例證明了高路份的藏品並未受到經濟形勢的影響,永宣青花及宋瓷老窯向來就是瓷器收藏中的頂級藏品,拍出如此價位也算是實至名歸了。

頂級藏品賞析

拍賣的瓷器中,拍出價位最高的是一件追溯到15世紀的9英寸高明永樂青花花卉錦紋如意耳扁壺,價值高達1010萬磅。

大收藏家323期:琵金頓,英式大收藏家中最後的一位

明永樂 青花花卉錦紋如意耳扁壺

高:24.5cm

估價: 25,000,000 - 35,000,000 港幣

成交價: 110,520,000 港幣(含傭金)

它 的曆史價值極高,由於造型和裝飾靈感源於中東,直接反映了中國和中東的貿易關係。器身精巧幾何紋飾設計,在中國藝術品上未見先例。中華藝匠取可蘭經上紋 飾,施於圓拱形器腹,融伊斯蘭六角星圖案入波浪、方勝、蓮紋等中式經典紋飾。製作工藝複雜:需先將圖案繪製於紙上,再被技藝精湛的工匠轉換到一個圓拱形器 腹上,獨居匠心,令人驚歎。

大收藏家323期:琵金頓,英式大收藏家中最後的一位

明永樂 青花纏枝牡丹紋淨水瓶

高:21.3cm

估價: 35,000,000 - 45,000,000 港幣

成交價: 99,320,000 港幣(含傭金)

此 青花纏枝牡丹紋淨水瓶製於十五世紀早期永樂年間,精巧臻致,盡展藝匠超凡造詣。本品器型依據一金屬器雛本,與藏傳佛教甚具淵源,器身闊、窄部份玲瓏勻稱, 壺嘴極細而出棱,僅有兩例傳世,其一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亦見於《乾隆皇帝是一是二圖》(繪於十八世紀)。本瓶應為永樂帝宮廷禮佛寶器,僅用於重要儀式, 乾隆年間為清宮收藏。

這便是對於乾隆來說非常重要的雙肖像畫:

大收藏家323期:琵金頓,英式大收藏家中最後的一位

《乾隆皇帝是一是二圖》軸,清,佚名繪.

紙本,設色,縱118cm,橫61.2cm。

乾隆皇帝禦題:“是一是二,不即不離。儒可墨可,何慮何思。長春書屋偶筆。”鈐“長春書屋禦製”白文方印、“乾”朱文圓印、“隆”朱文方印、“觀書常樂”白文長方印、“乾隆禦賞之寶”朱文方印、“乾隆禦覽之寶”朱文橢圓形印、“內府圖書”朱文方印。

大收藏家323期:琵金頓,英式大收藏家中最後的一位

明成化 青花瓜瓞綿綿紋宮盌

直徑:15.4cm

估價: 50,000,000 - 70,000,000 港幣

成交價: 64,600,000 港幣(含傭金)

這件宮碗是琵金頓珍藏中的一大亮點。在近50年時間裏,它從未在拍場現身,保存狀態堪稱完美。其絲滑的釉麵、柔和的青花發色,都極具成化年間的工藝特色。可以說,明代瓷器最重要的特征都可以在它身上看到。

明成化十五世紀後期瓷器,為曆來最受推崇時期之一,深受藏家珍重,奉為神品,兼且極其珍罕,多個著名收藏俱獨缺此時期作例。成化宮盌,氣韻含蓄,乍看或似樸實無華,再經細觀,方顯雅韻。

從瓷器身上的瓜瓞綿綿紋來看,全世界有此種紋飾設計的僅有12件。更為難得的是,其他同類器物的圖案分布方式都是一樣的,隻有這件與它們不同,瓜果更為繁多,別樹一格,這就使其成為了獨一無二的稀世珍品。

投資分析

(本段來自於:保利藝術博物館公眾號,【連勇解器】專欄)

琵金頓專場共推出明代瓷器37件,青花瓷器14件,顏色釉瓷7件,彩瓷15件,釉裏紅瓷器1件。

青花瓷器14件的成本26,322鎊,拍賣成交價33,972,000港幣;顏色釉瓷器7件的成本是6590鎊,成交價是24,850,000港幣。彩瓷15件的成本是6744鎊,成交價是12,510,000港幣。

這 14件青花瓷器,4件高檔品:5000鎊—2750鎊購藏成本的,合計本金16,250鎊,賣了2.6億港幣;5件中檔品:2500鎊-950鎊成本的, 合計成本8200鎊,賣了6900萬港幣;5件普通品:550-140鎊成本的,合計成本1872鎊,賣了1052萬港幣。從以上數據,我們得出的結論是 顯而易見的,買明朝最具代表性的最好的藝術品的投資回報一定是最高的。

大收藏家323期:琵金頓,英式大收藏家中最後的一位

清十八世紀 白玉雕梅樹樁式洗

長23.2公分

成交價:HKD3,680,000

本白玉雕梅樹樁式洗製於清十八世紀,巧融原石自然瑕疵及褐斑於玉雕設計。

中國藝術品投資,總結起來其實還是那句老話:好貨不怕價出頭!何為好貨:那些經過時間檢驗的極其稀有,非常完美的人類智慧和工藝的結晶,才是值得我們收藏並能產生高額回報的!

轉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