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王剛
王剛點燃煙鬥,兩隻大眼瞪得更圓,一路的疲勞也煙消雲散。“收藏煙鬥源於我父親,他對曆史、舊物件很喜愛,對新東西不感興趣。他經常帶我去逛舊貨攤,第一件藏品就是一根清代的煙槍,當時我12歲。”
對眼下全國7000萬收藏大軍,他提醒說:“千萬別貪,也別信什麽專家鑒定。現在證書滿天飛,背後多數是‘不良’二字。真品貴也值得,其實最貴的是贗品。”對收藏是做短線還是長線好,他建議做中長線。
記者試著問收藏品占他全部家產的多少,沒想到王剛停頓一下後回答:“百分之七十吧。”“我家除了一套沙發,其他都是古董”。就連他睡的床也是件有180年曆史的老貨。
說起收藏與投資的關係,王剛更希望用興趣和愛好將二者達到平衡。談起獲取好藏品的途徑,王剛認為,在專業的收藏界,個人交易很少,絕大多數都是通過拍賣公司進行交易,麵對這種充滿競爭的收藏途徑,我的經驗就是在一個好的拍賣市場裏,大家一塊兒搶的東西,一般都是好東西。
“君 子愛財,取之有道”,對於翡翠收藏,王剛有著自己對“道”的解釋。三個“道”,歸納了王剛對翡翠收藏的主觀經驗:第一是道德。製造者、經營者要有誠信,不 能欺騙消費者;第二便是如何不被騙的方法――道理。第三個道很重要,那就是渠道,尋找正確的途徑。通過有誠信的拍賣行或是具有影響力的品牌店購買才有保 障。
王 剛坦言,自己也曾有過為錢“糾結”的時候。“2008年天津有場文物拍賣會,現場有一件乾隆青花穿花龍紋梅瓶,起拍價120萬元人民幣,但隻能讓天津的朋 友幫忙拍。我當時的心理最高承受價是180萬,結果最終這件藏品以599.5萬元成交。當時我覺得這個家夥特別傻,沒想到今年一個拍賣會上,那隻梅瓶又最 終以3468萬元成交。我隻能眼睜睜看著,你說能不糾結嗎。”
王剛是一個資深的收藏家,卻曾遭趙忠祥炮轟王剛那些收藏都是破爛,王剛把自己的藏品惜如女人,那麽王剛如何回應呢?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