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邱季端捐贈給母校古陶瓷的“贗品之說”絕非“空穴來風”

(2016-07-28 12:46:34) 下一個

近日,北師大校友邱季端將其收藏的6000件古陶瓷捐贈給母校北京師範大學,校方就此宣布成立北京師範大學邱季端中國古陶瓷博物館。然而,這看似普通的捐贈卻引發了文博圈和曆史學界的質疑,部分業界人士質疑這6000件藏品為“贗品”。(7月27日《北京青年報》)

原本是皆大歡喜的校友捐贈,卻引發了一場始料未及的輿論風波,對文物鑒定市場來說,絕不是簡單的輿論地震那麽簡單。雖然目前尚未對古瓷是否屬於贗品有所定論,但由此所引發的關於高校捐贈體係,以及對文物市場專業界定的爭論,比眼下的古瓷真偽性更為迫切。

從文物鑒定的程序來看,校友向大學博物館捐贈文物,不應該忽視第三方鑒定的程序設置,換言之,捐贈文物無關身份,都應查驗真偽。因為,隨著近年來全國鑒寶節目的熱播,文玩鑒定也逐漸風行,然而大熱的文玩經濟背景下,卻隱藏著諸多不為人知的“黑幕”。

早 在2011年央視“3·15”晚會上鑒定黑幕被曝光後,鑒定便成了一個臭遍大街的熱門話題,很多人也是談“鑒”色變,但小眾群體的焦慮並未影響到文物鑒定 市場的粗暴擴張。幾年時間內,便成為投資市場的重點關注對象,這便是文物市場鑒定秩序缺失的客觀原因。對於大學來說,在獲捐前,就應當有第三方且具公信力 的鑒定單位參與,建立博物館,應到文保單位進行備案。

從高校捐贈體係的成熟度考慮,校方無視文物真偽,宣布成立古陶瓷博物館和古陶瓷與古代 文明研究院的做法就欠妥。即便捐贈對校方和校友自己都是互惠互利的好事,但是若被這種捐贈情懷蒙蔽雙眼,很容易陷入“急功近利”的誤區。要知道,這樣的事 例不是沒有,此前也發生過對“清華簡”“浙大簡”真偽性的大討論,這些討論並沒有觸及到高校捐贈文化的“操之過急”上。雖然對校友捐贈的善意不應有過多質 疑,但是必要的程序鑒定還是不能少,關乎高校形象和捐贈專業化的大事,應該在捐贈途徑和流程方麵給予更規範的要求,不能隨意而為。

同樣,這 6000件古瓷是否屬於贗品,其實僅僅是對校友捐贈和校方查驗缺失的討論,若真是贗品,那必然會引起輿論嘩然,也會導致校方和校友感情受到打擊,這是誰都 不願意看到的後果。然而相比於對真偽性的爭議,加強高校捐贈體係的專業化,或者是反思“文化複製”的怪圈現象則顯得更為重要。

無論捐贈文物“以假亂真”還是專家質疑有理,都沒有必要在此糾結。其中的深層原因,是“文化複製”的病毒式蔓延,若上升到國內文化符號的層麵,這樣的現象體現得更加明顯,在文物贗品大行其道的背後,其實是在丟失自己的文化自信和文物情懷。

類 似校友捐贈文物的善意需要珍惜,在這份善意下更應保持對文物鑒定的理性。受利益驅動的文物鑒定市場,亟待價值評估的專業化以及一套行之有效的統一標準。捐 贈的監管機製,尤需要兼顧這種善意和理性,否則,捐贈的義舉得不到理解,藏品恐怕還會再被文物界、收藏界的專家、學者所取笑。轉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