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為中國瓷器史上的重要組成部分,清代民謠瓷器,價格相對來說肯定沒有官窯之高。但是畢竟曆史這麽悠久,能保存下來還是非常之不錯的。清代民窯青花瓷盤生產 年份的跨度很大,收藏愛好者宜選擇年份早的品種收藏投資。清朝政府從1644年建立,到1911年滅亡,曆經260多年,民窯青花瓷盤的生產一直沒有間斷 過。清代早期,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統治時期(簡稱“清三代”),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段盛世,經濟繁榮,社會富足,製瓷業發展達到新的高峰,青花瓷盤 的生產非常講究,用料上乘,做工精細,釉麵潤澤,繪畫生動流暢,其價值自然就高。另外,越是年代久遠的藏品,流傳到現在就越不容易,其傳世量也就越少,升 值潛力就越大。
康熙中和堂瓷器
1、順治瓷器,正處於明末清初過渡階段,胎體厚重細潤、潔白堅致,器形樸拙。釉麵以光亮不足的卵青色為多,一些琢器釉麵較厚,常使淡色青花模糊不清,並保持明代在器口施醬黃釉的特點。青花色調大致分為四種,其中的翠青色與康熙青花相似,不施青花的五彩器漸多。圖案紋飾,內容新穎。流行的紋飾有,洞石花卉、麒麟、芭蕉、人物故事,還有畫中題句等。器足演變為滾圓的泥鰍背狀,底部可見螺旋紋,此時已流行明末出現的寬圈足的雙圈底足。款識,分官窯款與幹支紀年款,有楷書、隸書和篆書。
康熙
1、器形敦重古拙,新創器形繁多。琢器的頸部,較其它時期細長,圓器以墩式為主。胎堅質細,縝密似玉,修胎規整,普遍有厚重感。釉麵光滑細膩,胎釉結合緊密,釉麵有早期的青白演變為中期的粉白與漿白色。中期以後至雍正時期又變化為硬亮青釉。青花使用國產珠明料,青花色調翠蘭色為主,均有色調深沉,緊貼胎骨的特點。五彩與其它彩器,早期色彩濃重、豔麗,中期漸淡,晚期色調柔和。
2,早期器物口部常塗醬黃釉,一般器口均施一層含粉質的白釉,給人以加厚口沿凸出的感覺。五彩是由紅、黃、蘭、綠、紫等五個顏色組成。明代 五彩是由紅、黃、綠、紫四種釉上彩和釉下青花組成。以釉上的蘭彩,代替釉下青花。還有紅、黃、綠、蘭、黑組成。康熙時五彩有的增加了金彩,使畫麵富麗堂皇。這時三彩器較為盛行,有黃地三彩、綠地三彩、紫地三彩、墨地三彩、醬白地三彩、虎皮三彩。此時還有釉下三彩,即由青花、釉裏紅和豆青三種釉下的色彩組成,它是康熙時期一種特殊品種。康熙抹紅,其色為正朱,鮮豔奪目,其官窯彩碗為最佳。釉裏紅亦為上乘。康熙後期,出現了郎窯紅,器物口沿有“燈草口”是從明代永樂時期出現的。康熙時,彩繪人物,多用蘭筆勾出麵目,甚為耐久,美人兩頰又往往暈以淡赫,頗為嬌燒。人物衣裙最為生動,樹則老幹銼費槎榧,花則風枝婀娜。畫鬆為茄色之幹, 墨色之針,渲以硬綠,給人以濃翠欲滴的感覺。
3.圖案紋飾時代感較強,其畫意、筆法、布局、施彩工藝等均有特定的時代韻律。題材為曆史典故、人物故事,器足,有平足、寬厚圈足、雙圈底、二層台底、拱壁底、圈足。康熙時有一種雙底大盤,足底有兩個圈,在兩圈之間,有個深槽,這種雙底大盤,比較典型。還有這時的筆筒特點是上下兩部分粗些,中腰較細,底麵有一圈無釉。康熙宮窯款以書寫為主,大多寫在器底部,有少數寫在器身上,一般為“大清康熙年製”有六字二行、六字三行、民窯器物一般無款,有的器物僅有青花雙圈或一秋葉、盤腸等。
雍正瓷的造型特點是:雋秀爾雅,小巧玲瓏,以盤、碗、杯、碟和小件器物為主。器型比例協調,有所謂的“曲線美”。胎薄體輕,大器規整而不厚重。釉色品種繁多,釉麵有桔皮紋,這是雍正器突出的特點。窯變紅釉,由這時開始出現,是由紅和蘭兩種顏色交織一起,蘭色多於紅色。爐鈞釉,也是從這時開始的,是由高梁紅和鬆石綠兩種顏色交錯在一起。青花色調為青白和粉白。青花顏色層次不如康熙時多,一般的隻有2一3個深淺顏色。彩瓷的色彩柔和而不豔。粉彩、五彩、法琅彩所繪人物、景物,都明顯縮小,畫麵聚收。粉彩紋飾細膩,色調淡雅,立體感強。在施彩的紋飾周圍,側視往往可見白釉地襯托處有一圈五光十色的“彩暈”。
2、由雍正開始法琅彩瓷器稱“古月軒”比康熙時的製作工藝更為精細。這時琺琅彩與康熙時有顯著區別:康熙時,一般都是帶彩地的較規矩的圖案畫。而雍正時,都是不帶彩地的繪畫,特別是講求畫意,而且繪畫題材也多了起來。雍正時紋飾仍以繪畫為主,圖案特別工整別致。寫生畫中的花卉、禽獸非常生動,表現的陰陽麵也很明顯與當時的紙絹畫風相同。器足規整,足邊滾圓,露胎窄細。官窯年款有“大清雍正年製”六字二行楷書款,也有六字三行楷書款,都有青花雙圓圈、青花雙方框,個別也有不帶邊框的,還有“大清雍正年製”,“雍正年製”圖章款。
乾隆時期資器的鑒定
1、造型規整,比例適宜,外觀曲線雖不及雍正時的優美,但仍比嘉、道時期的雋秀,小件器物尤為精致。前期器型和雍正時一樣恰到好處,後期則顯呆滯。此後各朝的造型風格,除嘉慶初尚能恪守乾隆l日樣夕長餘者皆 為依次遞減,每況愈下。前期胎體細潤,後期漸趨粗糙。青花呈色雖有多種表現,但以穩定的純正蘭色居多。初期有黑褐、青灰、淡蘭各色,色調均沉著,紋飾清晰。爐鈞釉到乾隆時與雍正時不同,其顏色由鬆石綠和深蘭色組成。法琅彩也稱“古月軒”或叫“瓷胎畫琺琅”,一般都有“乾隆年製”四字楷書的蘭料款。古銅彩就是用粉彩及金彩,在瓷器上進行繪畫,用來模仿古代青銅器的紅、綠、蘭各色鏽斑,這是乾隆時期瓷器彩色的發。乾隆瓷器中,有流行在紅、黃、蘭、綠、等彩地進行可繪畫,可稱為彩地繪畫。有的彩地上開出圓光進行繪畫,稱作開光繪畫。
2,由乾隆開始出現了彩地軋道,這種軋道,是用工具劃出來的,像軋出來的一樣,因而稱為軋道。出現了用粉彩繪畫的百花不露地瓷器。彩資釉麵,常有似漣滿的均勻小皺紋。製作工藝水平極高、精巧、秀麗、無奇不有,為製瓷史上所罕見。圖案紋飾,時代特征鮮明,繪畫工細、層次清晰, 畫鳳嚴謹而細膩。器足較前朝寬厚、足脊滾圓,有的塗以黃色或黑色釉。足器近釉處,多有刮削胎體留下一圈小鋸齒痕。官窯年款,多數是篆書體“大清乾隆年製”六字篆書圖章款,個別也有“乾隆年製”四字篆書圖章款。楷書款比較少。民窯器物上的家藏款不大盛行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