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飲食文化淺析

(2016-07-06 06:18:39) 下一個

中國飲食史上的區位性,早在距今10000年~4000年前的時間裏,中國便形成了以粟、菽、麥等“五穀”為主要食物原料的黃河流域飲食文化區、以稻為代 表主食原料的長江流域飲食文化區、以肉酪為主要食料的中北草原地帶飲食文化區三大飲食文化不同風格的區域類型。又經過約四千年之久的演變,至19世紀末, 在今天的中國版圖內,出現了東北、中北、京津、黃河下遊、黃河中遊、西北、長江下遊、長江中遊、西南、青藏高原、東南等11個子屬飲食文化區位。

中國的飲食文化具有著悠長的曆史。從“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黃帝—周秦時期—漢代—唐宋—明清”,直至現在,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中國的烹飪技術變得越來越完善。

有巢氏,當時人們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飲食狀況是茹毛飲血,不屬於飲食文化。燧人氏,鑽木取火,從此熟食,進入石烹時代。伏羲氏,在飲食上,結網罟以教佃 漁,養犧牲以充庖廚。神農氏,"耕而陶",是中國農業的開創者,嚐百草,開創古醫藥學,發明耒耜,教民稼穡。黃帝時期,中華民族的飲食狀況又有了改善,皇 帝作灶,始為灶神,集中火力節省燃料,使食物速熟,從此人們懂得了烹還懂得調,有益人的健康。周秦時期,中國飲食文化的成形時期,以穀物蔬菜為主食。漢 代,中國飲食文化的豐富時期,歸功於漢代中西(西域)飲食文化的交流,引進石榴、芝麻、葡萄、胡桃(即核桃)、西瓜、甜瓜、黃瓜、菠菜、胡蘿卜、茴香、芹 菜、胡豆、扁豆、苜蓿(主要用於馬糧),萵筍、大蔥、大蒜,還傳入一些烹調方法,如炸油餅,胡餅即芝麻燒餅也叫爐橈。淮南王劉安發明豆腐,使豆類的營養得 到消化,物美價廉,可做出許多種菜肴,1960年河南密縣發現的漢墓中的大畫像石上就有豆腐作坊的石刻。東漢還發明了植物油。在此以前都用動物油,叫脂 膏,帶角的動物油叫脂,無角的如犬,叫膏。脂較硬,膏較稀軟,植物油有杏仁油,奈實油,麻油,但很稀少,南北朝以後植物油的品種增加,價格也便宜。唐宋, 飲食文化的高峰,過分講究。“素蒸聲音部、罔川圖小樣”,最具代表性的是燒尾宴。明清,飲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繼續和發展,同時又混入滿蒙的特 點,飲食結構有了很大變化,主食:菰米已被徹底淘汰,麻子退出主食行列改用榨油,豆料也不再作主食,成為菜肴,北方黃河流域小麥的比例大輻度增加,麵成為 宋以後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規模引進,馬鈴薯,甘薯,蔬菜的種植達到較高水準,成為主要菜肴。肉類:人工畜養的畜禽成為肉食主要來源。滿漢全席代表了 清代飲食文化的最高水平。

中國飲食文化淺析 五穀:稷(最重要)是小米,又稱穀子,長時期占主導地位,為五穀之長,好的稷叫梁之精品又叫黃梁;黍,是大黃粘米僅次於稷,又稱粟,是脫粒的黍;麥,大麥;菽,是豆類,當時主要是黃豆,黑豆;麻,即麻子。菽和麻都是百姓窮人吃的,麻又叫苴。

中國飲食文化淺析 烹飪技法:是我國廚師的又一門絕技。常用的技法有:炒、爆、炸、烹、溜、煎、貼、燴、扒、燒、燉、燜、氽、煮、醬、鹵、蒸、烤、拌、熗、熏,以及甜菜的拔 絲、蜜汁、掛霜等。不同技法具有不同的風味特色。每種技法都有幾種乃至幾十種名菜。著名“叫化雞”,以泥烤技法,揚名四海。相傳古代江蘇常熟有一乞丐偷得 一隻雞,因無炊具,把雞宰殺後除去內髒,放入蔥鹽,加以縫合,糊以黃泥,架火烤燒,泥幹雞熟,敲土食之,肉質鮮嫩,香氣四溢。後經廚師改進,配以多種調 料,加以烤製,味道更美,遂成名菜。雲南“過橋米線”,是氽的技法傑作。相傳古代有位書生在書房中攻讀,其妻為使他能吃上熱湯熱飯,便創造了這一氽法:將 母雞熬成沸熱的雞湯,配以切成細薄的雞片、魚片、蝦片和米線,因麵上浮油能起保溫作用,並能氽熟上述食品,而且過橋後尚能保持熱而鮮嫩,從而創造了氽這一 重要烹調技法。

中國飲食文化淺析 選料:是中國廚師的首要技藝,是做好一品中國菜肴美食的基礎,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和熟練運用的技巧。每種菜肴美食所取的原料,包括主料、配料、輔料、調料 等,都有很多講究和一定之規。概而言之,則是“精”、“細”二字,所謂孔子所說的“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也。所謂“精”,指所選取的原料,要考慮其品種、 產地、季節、生長期等特點,以新鮮肥嫩、質料優良為佳。

中國飲食文化淺析 刀功:即廚師對原料進行刀法處理,使之成為烹調所需要的,整齊一致的形態,以適應火候,受熱均勻,便於入味,並保持一定的形態美,因而是烹調技術的關鍵之 一。我國早在古代就重視刀法的運用,經過曆代廚師的反複實踐,創造了豐富的刀法,如直刀法、片刀法、斜刀法、剞刀法和雕刻刀法等,把原料加工成片、條、 絲、塊、丁、粒、茸、泥等多種形態和丸、球、麥穗花、荔子花、蓑衣花、蘭花、菊花等多樣花色,還可鏤空成美麗的圖案花紋,雕刻成“喜”、“壽”、“福”、 “祿”字樣,增添喜慶筵席的歡樂氣氛。特別是刀技和拚擺手法相結合,把熟料和可食生料拚成藝術性強、形象逼真的鳥、獸、蟲、魚、花、草等花式拚盤,如“龍 鳳呈祥”、“孔雀開屏”、“喜鵲登梅”、“荷花仙鶴”、“花籃雙鳳”等。

中國飲食文化淺析 火候:是形成菜肴美食的風味特色的關鍵之一。但火候瞬息萬變,沒有多年操作實踐經驗很難做到恰到好處。因而,掌握適當火候是中國廚師的一門絕技。中國廚師 能精確鑒別旺火、中火、微火等不同火力,熟悉了解各種原料的耐熱程度,熟練控製用火時間,善於掌握傳熱物體(油、水、氣)的性能,還能根據原料的老嫩程 度、水分多少、形態大小、整碎厚薄等,確定下鍋的次序,加以靈活運用,使烹製出來的菜肴,要嫩就嫩,要酥就酥,要爛就爛。 火候是烹調中最重要的事,同時也是最難把握和說明的事,而一位烹飪者能否成為名廚,火候乃其關鍵,所以中國飲食中的廚者在操作時,積一生之經驗、悟己身之 靈性,充分發揮自己細微的觀察體驗能和和豐富的想象能力,進行飲食藝術的創造。

中國飲食文化淺析 調味:也是烹調的一種重要技藝,所謂“五味調和百味香”。調味的方法也變化多樣,主要有基本調味、定型調味和輔助調味三種,以定型調味方法運用最多。所謂 定型調味,指原料加熱過程中的調味,是為了確定菜肴的口味。基本調味在加熱前進行,屬預加工處理的調味。輔助調味則在加熱後進行,或在進食時調味。

中國飲食文化淺析 中國的各種餐具也別具特色。在舊石器時期,人類以燒烤為主,到了新石器時期,則開始用水煮、氣蒸的手法,北方吃粟,南方吃稻。 到了夏、商、周及春秋、戰國時期,講究飲食禮儀,聞名遐邇的青銅器工藝達到全盛期,由甑與鬲結合而成的已發展至青銅器製。在春秋後期,已有餃子出現,而當 時祖先開始懂得吃麵食、雲吞及粉食了。由於這段時期注重禮祭,出現了許多酒器,冰酒器具,內置方形罐,用以盛酒。漢代的銅烤爐,代表著烤製食品的產生,後 來是常用的烤製肉食的器具。隋唐是中國文化與國勢強盛時期,各民族在飲食文化上進一步交流融合,菜肴品種大增,建立不同飲食流派,當時已普及高足桌、椅, 加上宴會菜式豐富,因此由分餐製的一人一套餐具形式演變為多人圍桌合食的形式。當時著重華麗的生活,金銀及玻璃器皿相繼出現,並且造工精巧。

民以食為天。解決溫飽之後,人們對於各種美味中所隱藏的神奇奧妙愈加關注。為了從日常飲食中獲取更多的營養,或是改變自身的健康難題,人們開始對食物越來 越挑剔、越來越苛求,因為一分一厘的取舍對於我們來說都至關重要,直接影響著人類的健康。人體是一個複雜的有機生命,它是由最小的生命結構細胞構成,人的 生存需要營養物質的支持,人攝入食物就是不斷地補充生命必需七類基礎營養物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水和膳食纖維。轉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