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708)
2016 (1154)
2017 (680)
2018 (352)
2019 (290)
2021 (1)
2024 (2)
五彩是黃、青、白、紅和黑色,泛指各種顏色。這五種顏色從陰陽五行學說上講,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時,分別象征東、西、南、北、中,蘊涵著五方神力。在明清兩代得到發明和發展。主色調有紅、黃、綠、藍、黑、紫。
瓷器釉上彩的一種。所謂釉上彩瓷,就是燒好的素器釉麵上進行彩繪,再入窯經600-900℃溫度烘烤而成的一種瓷器。五彩所指是分布在瓷器釉麵上多種顏色 的彩——而五彩瓷並不一定指瓷器釉麵上隻有五種顏色,多於或少於五種彩的陶瓷,在習慣上也同樣稱之為五彩瓷。五彩瓷在明清兩代得到了發明和發展,其配方經 過不斷的創新,並進行了多次重大的改革之後,才出現以紅、黃、綠、藍、黑、紫等為主的彩瓷。
五彩為明清時期景德鎮窯的新品種,由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明代彩料中無藍彩,需用藍色表現之處,皆以青花代之,稱“青花五彩”,成為獨特的時代 特征,以嘉靖、萬曆五彩為代表。嘉靖、萬曆朝五彩施彩特點是:大量采用釉上礬紅和釉下青花二彩,釉下青花與釉上多種彩相結合,多用黑彩或赤褐色線勾描紋樣 輪廓,畫麵濃重豔麗。
所謂五彩並非五彩,釉上三色、四色、五色或七色均稱五彩工藝,萬曆五彩是明代的代表作,深受國內外的珍視,有較高的聲譽,經濟價值尤高。 明代的五彩瓷博取中國陶瓷藝術近千年的精華,從初創到發展以至成熟,從洪武、永樂到嘉靖、萬曆,無論是五彩瓷的顏料,還是彩繪工藝、燒成工藝都已達到曆史 上的高峰階段,為中國陶瓷藝術的發展史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萬曆瓷器,一般質地粗鬆,胎體厚重,器身多變形不規;青花瓷器釉色:早期渾重豔麗,蘭中泛紫。中期蘭中閃灰,發色漸淺。晚期蘭色灰暗,多有暈散;裝飾工藝 技法,有鏤雕、鏤空、開光、暗刻等,青花中出現類似鐵線描的繪畫。此時繪畫風格,繁縛麻密,主題不清,具有粗礦的民間藝術色彩。
清康熙五彩進入全盛時期,創燒出豆青五彩、米黃地五彩、紅地五彩、藍地五彩、黑地五彩、雪花地五彩、哥釉地五彩等新品種。雍正時五彩已失去了康熙五彩的美 麗。其特點為淡雅,紋飾由繁複變為疏朗。此時五彩已攙入粉彩的多層技法,並取得了清新靜謐的效果,由於大量使用粉彩,五彩逐漸減少。乾隆時粉彩基本上代替 了五彩。晚清時大量仿製古代五彩,以仿康熙五彩最多,無論造型、色彩或款識,都能達到亂真的程度。
從某種意義上說,清康熙時的五彩瓷是真正意義上的五彩瓷。為什麽這樣說呢?因為明代五彩,如不使用釉下青花,實際上就是釉上紅彩、綠彩、黃彩等;而康熙五 彩的最大特點是運用了釉上藍彩和黑彩,形成了紅、綠、黃、黑、赭、藍等多種顏色的搭配和運用。由於有了深色調的藍和黑,使得康熙五彩的色彩對比更加和諧、 沉穩。
康熙五彩由於色彩豐富,紅彩比明代五彩用得少,因此,畫麵色彩沉穩、熱烈而不浮躁是其鮮明特色。康熙五彩的成就是多方麵的,從陶瓷藝術基本要素——造型與 裝飾方麵分析,有幾點十分突出。造型方麵康熙五彩選擇的瓷料精細,拉坯修坯端正細微,一絲不苟,坯體接口不留痕跡,這一點和明代不同;瓷胎是經過精心修坯 的,但造型氣勢不失,仍留有古拙、凝重、質樸的感覺,這一點與清後期造型過於雕琢、輕薄之風亦不相同。康熙時無論官窯還是民窯,瓷器造型都很規矩嚴謹、古 樸端莊,這和原料製備、製坯成型等工藝技巧的純熟密不可分。
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