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裏紅瓷創燒於元代,但數量極少,可謂鳳毛麟角。原因是銅離子對溫度極為敏感,在窯爐中火候不到,呈現黑紅色或灰紅色;火候銷過銅離子便揮發,從釉層中逸 出,呈現特有的飛紅現象或幹脆退色,紋飾不連貫。當時燒柴窯很難控製窯溫,隻有憑把樁師父的經驗與取出火照對比,無法大規模生產。而且元人尚白,漢人尚 紅,民族認同感也有別,所以釉裏紅產量一直很小。
釉裏紅瓷是指用銅紅料在胎上著彩,然後罩以透明釉在高溫還原氣氛中一次燒成,使釉下呈現紅色花紋的瓷器。現有的出土資料和傳世實物表明釉裏紅瓷器首創於元代景德鎮。
元代釉裏紅氣泡特征
瓷器釉下存著氣泡,可以用它的形態和變化作為鑒定古代陶瓷的依據之一。
這已被陶瓷專家們所應用,如不同時代,不同窯口、不同燃料和溫度燒成的瓷器,釉下氣泡的大小,組合形態都不同,用它可以作為斷代和區分窯口的依據之一。
氣泡的壽命受胎和釉的保護而存在,在瓷器生活史中,因釉麵所處的條件不同;氣泡的壽命也不同。
在正常的空間存放中,瓷器氣泡的生命有著自行消亡的變化,它像一個晴雨表,非常有助於我們鑒定古瓷,這也是在傳統方法鑒定瓷器基礎上的一個科學的突破。
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