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星出東方” 護膊
亦稱:“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臂。
漢晉時代。
圓角長方形,絹緣,縫綴六角係帶,長 18.5厘米,寬 12.5 厘米,係帶長 21 厘米,部分係帶殘斷。護臂用麵錦為“五星出東方利中國”文字織錦,五重平紋經錦,經密 220 根/厘米,緯密 24 根/厘米,寶藍、草綠、絳紅、明黃和白色等五組色經根據紋樣分別顯花,織出星紋、雲紋及孔雀、仙鶴、辟邪虎等禽獸紋樣,紋樣題材新穎、風格別致;每組花紋循環為 7.4 厘米,上下兩組循環花紋之間織出“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小篆文字。白色絹緣係用一通幅的絹條縫製成絹經密 50 根/厘米,緯密 40 根/厘米,係帶經密 60 根/厘米,緯密 28 根/厘米。
現藏於:新疆區考古研究所。
2. 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
新石器時代。
陶質彩繪,器高 47cm、口徑 32.7cm。
1978 年河南省臨汝縣閻村出土,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類型,陶缸繪有鸛鳥銜魚,旁邊豎立一件石斧的畫麵,作者用白色在夾砂紅陶的缸外壁繪出鸛、魚、石斧,以粗重結實的黑線勾出鸛的眼睛、魚身和石斧的結構,畫麵效果粗獷有力,繪畫具有中華民族遠古時代的造型特征,是一件罕見的繪畫珍品。現藏於:中國曆史博物館。
3. 陶鷹鼎
陶鷹鼎
商代。
通高隻有 36 厘米,但看上去顯得威武而雄壯。鷹的前胸為鼎腹,飽滿粗壯,器口開在
鷹的背部。鷹的雙目圓睜,周身光潔未加紋飾,喙部呈有力的勾狀。鷹鼎整體結構簡潔,體積感很強,鷹的雙足和尾部為鼎足穩定地撐柱於地,後收的雙翅圍過鼎的中後部,形成一種前撲的動勢,配上鷹頭部的大眼、利喙,使這隻鷹顯得威風凜凜,桀驁雄猛的氣勢。現藏於:中國曆史博物館。
4. “ 司母戊” 銅鼎
亦稱:司母戊大方鼎。
商後期(約公元前十四世紀--公元前十一世紀)。
高 133 厘米、口長110 厘米、口寬 79 厘米、重 832.84 千克。司母戊鼎立耳、方腹、四足中空,除鼎身四麵中央是無紋飾的長方形素麵外,其餘各處皆有飾紋。在細密的雲雷紋之上,各部分主紋飾各具形態。鼎身四麵在方形素麵周圍以饕餮作為主要紋飾,四麵交接處,則飾以扉棱,扉棱之上為牛首,下為饕餮。
鼎耳外廓有兩隻猛虎,虎口相對,中含人頭。耳側以魚紋為飾。四隻鼎足的紋飾也匠心獨具,在三道弦紋之上各施以獸麵。鼎腹內壁鑄有銘文"司母戊"。據考證,司母戊鼎應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紋飾、工藝均達到極高水平,是商代青銅文化頂峰時期的代表作。 1939 年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出土。商代後期王室青銅祭器,一說為商王文丁為其母而作;另一說為商王且庚、且甲為其母而作。
此鼎型製雄偉,是中國目前已發現的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銅器,有“青銅之冠”之稱。
現藏於:中國曆史博物館。
左圖 司母戊銅鼎鼎耳細部 右圖 司母戊銅鼎鼎銘細部
5. 利 簋
西周早期。
為武王時期有司(官名)利所作的祭器,1976 年出土於陝西臨潼,是已發現的時
代最早的西周青銅器。高 28 厘米,口徑 22 厘米。圓形,侈口,鼓腹 ,雙獸耳垂珥,圈足下附有方座,造型莊重穩定。以雲雷紋為地,腹及方座飾獸麵紋,圈足飾夔紋,獸麵巨睛凝視,森嚴可怖。
腹內底部鑄有銘文 4 行 32 字 , 述及武王伐紂在甲子日晨,並逢歲(木)星當空,與《尚書 武成》、《淮南子 兵略訓》等古代文獻所記相合,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現藏於:中國曆史博物館。
6. 大盂鼎
西周西周康王時期。
鼎高一百點八厘米,口徑七十八點三厘米,重一百五十三點三公斤,鼎身為立耳、圓腹、三柱足、腹下略鼓,口沿下飾以饕餮紋帶,三足上飾以獸麵紋,並飾以扉棱,下加兩道弦紋,使整個造型顯得雄偉凝重,威儀萬端,內壁有銘文二百九十一字,內容為周王告盂,殷代因酗酒而亡國,周代忌酒麵與,要盂一定要很好地輔助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同時記載給盂的賞賜相傳此鼎於清道光間在陝西眉縣禮村出土,為該地郭氏所得,後歸周雨樵。
同治間左宗棠以重金購得,又歸蘇州潘祖蔭。解放後,1951 年潘氏後人捐獻國家。為上海博物館所收藏,1959年撥交中國曆史博物館。這件周康王時的大盂鼎,是現存西周青銅器中的大型器。造型端莊穩重,渾厚雄偉,典麗堂皇,為世間瑰寶。西周早期的金文有瑰異凝重、雄奇恣放質樸平寶等數類。大盂鼎屬於瑰凝重這一類,銘文大字,字體莊嚴凝重而美觀,故在成、康時代金文中,以書法的成就而言,當以大盂鼎居首位。
現藏於:中國曆史博物館。
大盂鼎銘文
大盂鼎內壁有銘文二百九十一字,其內容為:周王告誡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則忌酒而興,命盂一定要盡力地輔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其書法體勢嚴謹,字形,布局都十分質樸平實,用筆方圓兼備,具有端嚴凝重的藝術效果。開《張遷碑》、《龍門造像》之先河。以書法成就而言,大盂鼎在成康時代當據首位,是西周早期金文書法的代表作。
7. 虢季子白盤
西周。
虢季子白盤鑄於周宣王時期,與散氏盤、毛公鼎並稱西周三大青銅重器。此盤造型奇偉,原器高 39.5 厘米,上口呈長方形,口長 137.2 厘米,腹下斂,平底,曲尺形四足。四壁各有含環獸首兩個,腹上部為竊曲紋,下部為環帶紋,是價值連城的藝術精品。虢季子白盤被譽為西周三大青銅重器之首。盤形製奇特,似一大浴缸,為圓角長方形,四曲尺形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形,使器物避免了粗笨感。四壁各有兩隻銜環獸首耳,口沿飾一圈竊曲紋,下為波帶紋。盤內底部有銘文 111 字,講述虢國的子白奉命出戰,榮立戰功,周王為其設宴慶功,並賜弓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盤以為紀念。銘文語言洗練,字體端莊,是金文中的書家法本。
此盤自道光年間出土後曾被地農人用以喂馬,後縣令以數錢據為己有。幾經動蕩,此盤被劉銘傳覓得,極為珍惜。在其後幾十年內,凱覦此盤者不乏其人,劉氏後人將盤重埋地下,遠避他鄉。解放後,劉肅將此盤掘出獻給國家。自此,虢季子白盤才得以重放異彩,供世人欣賞。虢季子白盤先曾藏於故宮博物館,
現藏於:中國曆史博物館。
虢季子白盤銘文 虢季子白盤銘文
虢季子白盤銘文白話譯文:在十二年正月初吉期間的丁亥日,虢季子白製作了寶盤。顯赫的子白,在軍事行動中勇武有為,經營著天下四方。進擊征伐玁狁,到達洛水之北。斬了五百個敵人的首級,抓獲俘虜五十人,成為全軍的先驅。威武的子白,割下敵人左耳獻給了王,王非常讚賞子白的威儀。王來到成周太廟的宣榭,大宴群臣。王說:“白父,你的功勞顯赫,無比榮耀。”王賜給子白配有四馬的戰車,以此來輔佐君王。賜給朱紅色的弓箭,顏色非常鮮明。賜給大鉞,用來征伐蠻夷。(子白作器以使)子子孫孫萬年永遠地使用。
8. 鳳冠
明代。定陵出土的鳳冠共四件,三龍二鳳冠、九龍九鳳冠、十二龍九鳳冠和六龍三鳳冠各一頂,孝端、孝靖兩位皇後各 2 頂。冠上飾件以龍鳳為主,龍用金絲堆累工藝焊接,呈鏤空狀,富有立體感;鳳用翠鳥毛粘貼,色彩經久豔麗。冠上所飾珍珠、寶石及重量各不相等,最多的一頂上有寶石 128 塊,最少的 95 塊;珍珠最多 5,449 顆,最少的 3,426 顆,最重者 2,905 克,最輕者 2,165克。冠上嵌飾龍、鳳、珠寶花、翠雲、翠葉及博鬢,這些部件都是先單獨作成,然後插嵌在冠上的插管內,組合成一頂鳳冠。 鳳冠造型莊重,製作精美,其工藝有花絲、鑲嵌、鏨雕、點翠、穿係等項。點翠麵積大(四頂鳳冠上有翠鳳 23 隻,翠雲翠葉翠花多達數百片),寶石鑲嵌多達 400 餘顆,大小珠花及珠寶串飾的製作也不少。最後的組裝更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序,各飾件的放置,幾千顆珍珠的穿係,幾百顆寶石的鑲嵌,諸多飾物於一冠,安排合理。鳳冠口銜珠寶串飾,金龍、翠鳳、珠光寶氣交相輝映,富麗堂皇,非一般工匠所能達到。鳳冠上金龍升騰奔躍在翠雲之上,翠鳳
展翅飛翔在珠寶花葉之中。鳳冠是皇後的禮冠,在受冊、謁廟、朝會時戴用。
1957 年北京市昌平縣定陵出土。
現藏於:中國曆史博物館。
六龍三鳳冠 六龍三鳳冠
六龍三鳳冠,通高 35.5 厘米,冠底直徑約 20 厘米。龍全係金製,鳳係點翠工藝(以翠鳥羽毛貼飾的一種工藝)製成。其中,冠頂飾有三龍:正中一龍口銜珠寶滴,麵向前;兩側龍向外,作飛騰狀,其下有花絲工藝製作的如意雲頭,龍頭則口銜長長珠寶串飾。三龍之前,中層為三隻翠鳳。
鳳形均作展翅飛翔之狀,口中所銜珠寶滴稍短。其餘三龍則裝飾在冠後中層位置,也均作飛騰姿態。
冠的下層裝飾大小珠花,珠花的中間鑲嵌紅藍色寶石,周圍襯以翠雲、翠葉。冠的背後有左右方向的博鬢,左右各為三扇。每扇除各飾一金龍外,也分別飾有翠雲、翠葉和珠花,並在周圍綴左右相連的珠串。整個鳳冠,共嵌寶石 128 塊(其中紅寶石 71 塊、藍寶石 57 塊),裝飾珍珠 5449 顆,冠總重 2905 克。由於龍鳳珠花及博鬢均左右對稱而設,而龍鳳又姿態生動,珠寶金翠色澤豔麗,光彩照人,使得鳳冠給人端莊而不板滯,絢麗而又和諧的藝術感受,皇後母儀天下的高貴身份因此得到了最佳的體現,為定陵中出土的鳳冠之首。
三龍二鳳冠 三龍二鳳冠
三龍二鳳冠,即孝端皇太後鳳冠,高 26.5 厘米口徑 23 厘米,鳳冠共用紅、藍寶石一百多塊,
大小珍珠五千餘顆,色澤鮮豔,富麗堂皇,堪稱珍寶之冠。
九龍九鳳冠 九龍九鳳冠
九龍九鳳冠,高 27 厘米、口徑 23.7 厘米、重 2320 克,有珍珠 3500 餘顆,各色寶石 150 餘
塊。此冠用漆竹紮成帽胎,麵料以絲帛製成,前部飾有 9 條金龍,口銜珠滴下,有 8 隻點翠金風、
後部也有一金鳳,共 9 龍 9 鳳。後側下部左右各飾點翠地嵌金龍珠滴三博鬢。這頂豪華的風冠,
共嵌紅寶石百餘粒、珍珠 5000 餘粒。
十二龍九鳳冠 十二龍九鳳冠
十二龍九鳳冠,冠上飾十二龍鳳,正麵頂部飾一龍,中層七龍,下部五鳳;背麵上部一龍,下
部三龍;兩側上下各一鳳。龍或昂首升騰,或四足直立,或行走,或奔馳,姿態各異。龍下部是展
翅飛翔的翠鳳。龍鳳均口銜珠寶串飾,龍鳳下部飾珠花,每朵中心嵌寶石 1 塊或 6、7、9 塊不等,
每塊寶石周圍繞珠串一圈或兩圈。另外,在龍鳳之間飾翠雲 90 片,翠葉 74 片。冠口金口圈之上
飾珠寶帶飾一周,邊緣鑲以金條,中間嵌寶石 12 塊。每塊寶石周圍飾珍珠 6 顆,寶石之間又以珠
花相間隔。博鬢六扇,每扇飾金龍 1 條,珠寶花 2 個,珠花 3 個,邊垂珠串飾。全冠共有寶石 121
塊,珍珠 3,588 顆。鳳眼共嵌小紅寶石 18 塊。,十二龍九鳳冠,冠上飾十二龍鳳,正麵頂部飾一
龍,中層七龍,下部五鳳;背麵上部一龍,下部三龍;兩側上下各一鳳。龍或昂首升騰,或四足直
立,或行走,或奔馳,姿態各異。龍下部是展翅飛翔的翠鳳。龍鳳均口銜珠寶串飾,龍鳳下部飾珠
花,每朵中心嵌寶石 1 塊或 6、7、9 塊不等,每塊寶石周圍繞珠串一圈或兩圈。另外,在龍鳳之
間飾翠雲 90 片,翠葉 74 片。冠口金口圈之上飾珠寶帶飾一周,邊緣鑲以金條,中間嵌寶石 12 塊。
每塊寶石周圍飾珍珠 6 顆,寶石之間又以珠花相間隔。博鬢六扇,每扇飾金龍 1 條,珠寶花 2 個,
珠花 3 個,邊垂珠串飾。全冠共有寶石 121 塊,珍珠 3,588 顆。鳳眼共嵌小紅寶石 18 塊。
9. 嵌綠鬆石象牙杯
商代。高 30.5 厘米,1976 年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出土,這件象牙杯是用象牙根段製成,
形似現侈口薄唇,中腰微束。杯身一側有與杯身等高的夔龍形把手。杯身有雕刻精細的花紋且具有
相當的裝飾性,上下邊口為兩條素地寬邊,中間由綠鬆石的條帶間隔為四段,第一段為饕餮紋三組,
兩側有身有尾,眼、眉、鼻鑲嵌綠鬆石。第二段是杯身紋飾的上體部分,二組饕餮紋麵部結構清晰,
獸口下麵為一個大三角紋,三角紋兩側有對稱的夔紋,頭朝下尾向上。饕餮的口、眼、鼻及三角紋
都鑲嵌綠鬆石。第三段刻三個變形夔紋,眼部鑲嵌綠鬆石,第三、第四段是用三道綠鬆石帶相隔。
第四段的三組饕餮紋眼鼻同樣是鑲嵌綠鬆石。一、二、四段都是飾以三組饕餮紋,但形態卻各異。
這件象牙杯,采用了浮雕、線刻、鑲嵌等多種手法,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現藏於:中國社會科
學院考古研究所。
10. 晉侯蘇“ 編鍾”
西周厲王時期。編鍾為成組的青銅樂器。該組編鍾大小不一,大的高 52 厘米,小的高 22 厘米,
都是甬鍾。鍾上都刻有規整的文字,共刻銘文 355 字,最後兩鍾為 2 行 11 字。銘文都是用利器刻鑿,
刀痕非常明顯,銘文可以連綴起來,完整地記載了周厲王三十三年(公元前846年)正月八日,晉侯蘇受
命伐夙夷的全過程 。 1992年12月,上 海博物館從香港古玩肆中發現此套編鍾 14件,並搶救回.1993
年初,山西晉侯墓考古發掘出土了殘存的 2 件小編鍾,形製與 14 件晉侯蘇鍾相同,大小和文字完全可
以連綴起來,證實上博從香港搶救回歸的 14 件鍾與此次發掘出土的 2 件鍾原出同墓 , 此套完整的編
鍾數目應是 16 件。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
11. 大克鼎
西周晚期。原器通高 93.1 厘米,口徑 75.6 厘米,重 201.5 公斤,1890 年(清光緒十六年)
陝西扶風縣法門鎮任村出土。大克鼎
又名克鼎和膳夫克鼎,與此鼎同出的還有小鼎七件、盨二件、鍾六件、鎛一件,都是膳夫克所
作之器。因此稱此鼎為大克鼎,小鼎為小克鼎。西周孝王時名叫克的大貴族為祭祀祖父而鑄造。造
型宏偉古樸,鼎口之上豎立雙耳,底部三足已開始向西周晚期的獸蹄形演化,顯得沉穩堅實。紋飾
是三組對稱的變體夔紋和寬闊的竊曲紋,線條雄渾流暢。由於竊曲紋如同浪峰波穀環繞器身,因此
又叫波曲紋。鼎腹內壁上銘文共 28 行 290 字,為西周大篆的典範之作。內容分為兩段:第一段是
克對祖父師華父的頌揚與懷念,讚美他有謙虛的品格、美好的德行,能輔協王室,仁愛萬民,管理
國家。英明的周天子銘記著師華父的偉績,提拔他的孫子克擔任王室的重要職務膳夫,負責傳達周
天子的命令;第二段是冊命辭,周天子重申對克官職的任命,還賞賜給克許多禮服、田地、男女奴
隸、下層官吏和樂隊,克跪拜叩首,愉快地接受了任命和賞賜,乃鑄造大鼎歌頌天子的美德,祭祀
祖父的在天之靈。此鼎係周孝王時期鑄器,曆見著錄,流傳有緒,是研究西周奴隸製度的珍貴資料。
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12. 太保鼎
西周初期。通高 50.7 厘米,口徑 23×36 厘米,方形,二直耳,耳上各有兩個立虎,器身上
有棱脊與紋飾,腹內有“太保鑄”三字。傳係清季山東梁山出土,此太保係輔佐周成王的召公奭。現
藏於:天津市藝術博物館。
13. 河姆渡出土“ 朱漆碗”
新石器時代。食器,口徑 10.6×9.2、高 5.7、底徑 7.6×7.2 厘米。1977 年河姆渡遺址 T231
出土。木質、斂口,呈橢圓瓜棱形,圈足略外撇。外壁均有一層朱紅色塗料(剝落較甚),微有光
澤。經化學方法和光譜分析鑒定為生漆。朱漆碗的發現,說明至少在六、七千年之前,我們的先民
已將天然漆用於裝飾生活器具的表麵。1977 年河姆渡遺址 T231 出土。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14. 良渚出土“ 玉琮王”
新石器時代。高 8.8 厘米 射徑 17.1---17.6 厘米 孔徑 4.9 厘米。黃白色,有規則紫紅色瑕斑。
器形呈扁矮的方柱體,內圓外方,上下端為圓麵的射,中有對鑽圓孔,俯視如玉璧形。琮體四麵中
間由約 5 厘米寬的直槽一分為二,由橫槽分為四節。這件玉琮重約 6500 克,形體寬闊碩大,紋飾
獨特繁縟,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堪稱"琮王"。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注:“琮,瑞玉,大八寸
形似車 車工 兩字合成一字 。這是對琮的最早定名。根據 《周禮》 記載,“以蒼璧禮天、黃琮禮地”。
琮是一種用來祭祀地神的禮器。看良渚文化的玉琮, 它的形狀內圓外方,中間為圓孔。專家們推
測,它可能是原始先民“天圓地方”宇宙觀的體現,方象征著地,圓象征著天,琮具有方圓,正是象
征天地的貫穿。在當時,每當豐收或祭日時,就舉行隆重的祭祀典禮,良渚先民就用它來與天地神
靈溝通。因此,玉琮是良渚人所用的宗教法器。 1986 年浙江省餘杭縣反山 12 號墓出土,出土時,
平正地放置在反山第十二號墓墓主關骨的左下方,是一件神聖崇高的玉製禮器。這件玉琮的製作,
技術高超,可稱神工鬼斧,是良渚文化玉器的瑰寶。現藏於:浙江省考古研究所。
15. 水晶杯
戰國。高 15.4 厘米,敞口,斜壁,圓底,圈足外撇。素麵無紋飾,透明,器表經拋光處理,
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綿體狀自然結晶。此杯是用優質天然水晶製成的寶用器皿,國內罕見,其製作技
巧和工藝水平令人驚歎。1990 年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鎮石塘村戰國墓出土。現藏於:浙江省杭州市
文物考古研究。
16. 淅川出土“ 雲紋銅禁”
春秋中期。通高 28.8 厘米 器身長 103 厘米,寬 46 厘米。禁為承置酒器的案,其器身以粗細
不同的銅梗支撐多層鏤空雲紋,十二隻龍形異獸攀緣於禁的四周,另十二隻蹲於禁下為足。這是我
國迄今發現用失蠟法鑄造的時代最早的銅器,其工藝精湛複雜,令人歎為觀止。1978 年河南淅川
下寺出土。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17. 新鄭出土“ 蓮鶴銅方壺”
春秋中期。青銅製盛酒或盛水器,原器通高 126 厘米,口長 30.5 厘米,寬 24.9 厘米。此壺
主體部分為西周後期以來流行的方壺造型,有蓋、雙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飾於器身上下的
各種附加裝飾,不僅造成異常瑰麗的裝飾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時期青銅器藝術審美觀念的重要
變化。壺身的紋飾為淺浮雕並有陰線刻鏤的龍、鳳紋飾。有的是以鳥獸合體的形式表現,虯屈蟠繞,
布滿壺體。圈足上每麵飾相對的兩虎,器蓋口沿飾竊曲紋。壺頸部四麵均有龍(獸)形耳,兩正側
麵作回首反顧之龍形,有花冠形角,體積很大,冠與身軀均有鏤空的精美花紋。壺腹下部四角又有
附飾的有翼小龍,作回首向上攀附之狀。獸角翻卷,角端如花朵形。圈足下有雙獸,弓身卷尾,頭
轉向外側,咋舌,有枝形角。承托壺身的獸,和壺體上所有附飾的龍、獸向上攀援的動勢,相互應
合,共同在觀者視覺上造成壺身輕盈、移動的感覺。1923 年於河南新鄭李家樓春秋鄭國大墓出土。
此壺原為一對,一件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另一件藏於河南省博物館。
左圖:河南省博物館藏 右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18. 齊王墓“ 龍紋矩形銅鏡”
西漢時期。鏡長 115.1 厘米,寬 57.5 厘米,重 56.5 公斤。背部有五個環形弦紋鈕,兩短
邊又各鑄二鈕。每一環鈕四周飾柿蒂形紋。背又飾有夔龍糾結圖案,卷曲交錯自如。這件大型銅鏡
大概要用柱子和座子加以支撐,鏡背麵和邊上的鈕可能就是與柱子和座子固定時用的。1980 年山
東淄博大武公社窩托村南古墓五號陪葬坑出土。現藏於:山東省淄博博物館。
19. 鑄客“ 銅鼎”
又名楚大鼎或大鑄客鼎。 戰國。楚國青銅炊器,通高 113 厘米,口徑 87 厘米,耳高 36.5
厘米,腹深 52 厘米,腹圍 290 厘米,足高 67 厘米,重約 400 公斤。圓口,方唇,鼓腹,圓底,
三蹄足。頸側附雙耳,耳的上部外侈。腹飾一周突起的圓箍。箍上飾模印花紋,雙耳和頸部外 壁
飾模印菱形幾何紋,足根部飾浮雕旋渦紋。鼎口平沿 刻銘文 12 字,刻銘開頭即是“鑄客”二字,故
依慣例以開始二字名之, 前足和腹下均刻有“安邦”二字吉語,又因此鼎在數千件楚器中最為雄偉,
堪稱楚王重器,特冠一“大”’字,是現存周代以來最大最重的鼎。1933 年壽縣朱家集(今屬長豐縣)
李三孤堆楚王墓出土。現藏於:安徽省博物館。
20. 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三國 三國( 吳)。 。漆木屐前麵是有一個孔栓繩子,後麵有兩個孔作成木屐的形態。是目前中國最古老
的漆木屐,它距今 1700 多年。在朱然墓漆木屐沒有出土以前,一般認為漆木屐是日本人最早發明
的,通過朱然墓漆木屐的發現,木屐在中國通過唐文化東傳到日本,最後被日本逐漸使用。1984
年 6 月,在朱然墓出土。現藏於:馬鞍山市博物館。
21. 朱然墓出土“ 彩繪貴族生活圖漆盤”
三國(吳)。盛食器,直徑 24.8 厘米、高 3.5 厘米,木胎,盤內壁及底髹紅漆,外壁及底髹
黑紅漆,內外顏色有區別。漆盤內的畫麵分為三部分:上麵為宴賓圖;下麵為出遊圖;中間部分又
包括三個畫麵:右側為馴鷹圖、中間為對弈圖、左側為梳妝圖。1984 年安徽馬鞍山朱然墓出土。
現藏於:馬鞍山市博物館。
22. 司馬金龍墓出土“ 彩繪人物故事漆屏”
北魏。每塊長約 80 厘米,寬約 20 厘米,厚約 2.5 厘米。,漆屏風用木板製成,出土時較完
整的有五塊,遍讀朱漆然後作畫,有黃色墨書榜題和題記。屏風兩麵原皆有畫,入葬時朝下的一麵
腐蝕嚴重,原貌難以辨別,向上一麵保存較完好。圖中所示為尚能拚合的第一、第二塊向上的一麵。
第一、二塊屏風畫用欄界分為四層。第一層六個人物,為帝舜格守孝道的故事;第二層三個人物為
周太王妃太薑、周武王母大姐、周文王母太任的立像;第三層兩個人物,為魯師春薑及春薑女像;
第四層六個人物,為班捷仔辭成帝同乘輦故事。以上故事多出自西漢劉向所著《列女傳》,帝舜事
跡見《史記?五帝本紀》。所畫內容與漢代以曆史人物故事喻世教民的傳統相承襲所畫人物用黑線
作鐵線描,臉、手塗鉛白,服飾器具用黃白、青綠、橙紅、灰藍等色渲染,畫風與東晉名畫家顧愷
之的作品十分相似,麵相則已見南朝“秀骨清相”之端倪。而以漆或油彩作畫比在紙、帛上作畫更為
不易,可見漆工技藝高超。這件屏風不但在當時屬於上品,在現存北朝文物中也是難得的精品。與
屏風同出的還有四個石雕屏趺,當初是插立屏風用的,每件邊長約 32 厘米,高 6.5 厘米。屏趺雕
刻極精,但內容與屏風畫沒有聯係,均與佛教有關,說明當時北魏佛教十分興盛。現藏於:大同市
博物館。
23. 婁睿墓《鞍馬出行圖》壁畫(局部)
婁睿墓鞍馬出行圖壁畫
婁睿墓鞍馬出行圖壁畫
北齊。《鞍馬出行圖》位於墓道西壁中欄、作長卷式展開:風嗖嗖,旗獵獵,遠征的人兒出發
了!莫道行程遠,何懼路奇艱,手執弓,身佩劍,揚銳氣,策駿騎,縱然千山萬水,也要勇往直前。
馬嘶鳴,回首望,召喚身後的馬隊,快加鞭,緊跟上,越過前方的大山,將是我們的獵場……整個
畫麵層次分明,構圖新穎,人物生動,表情逼真,生活氣息濃厚,表現技法嫻熟,堪稱中國繪畫史
上的精絕之作。現藏於: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24. 涅槃變相碑
唐代。碑通高 302 厘米,寬 87 厘米,厚 25 厘米。碑為螭首、龜趺,碑額雕刻眾神將護持之
須彌山,題銘天授二年(591 年)。正麵刻畫涅磐故事六圖,分別是難陀供養、雙樹涅槃、為母說
法、雙足顯聖、送葬、焚棺和天界起塔。下層刻有施主姓名。涅盤變相碑,原為山西猗氏(今臨猗)
縣大雲寺遺物。寺宇早毀,碑於 1957 年移入山西省博物館陳列。碑為螭首龜趺。額部雕眾神將護
持之須彌山。碑正麵雕涅磐故事六圖,上部四圖—左麵為“納棺”、“臨終遺戒”,右麵為“荼毗”、“送
葬”。現藏於:山西省博物館。
25. 常陽太尊石像
唐代。像高一點五米,以白石雕造,形象豐頤,神態和穆。右手持扇,左手扶幾,盤坐於長方
石座上。座的四麵刻有銘文及供養人姓名。其形像優美,技法嫻熟。四川一城山天師洞三皇石刻像,
造於唐開元十一年。軒轅皇帝,高一米,著朝服,戴冠,一手扶膝,一手握腰帶,坐於石座上,其
神態端莊,衣紋流暢。伏羲像高一米,頭上有肉髻、卷曲長發披肩,著樹葉連成的被肩和圍裙,手
抱八卦太極圖,象征伏羲製《易》。神農像高一米,頭部有二肉髻,須發均為卷曲,著樹葉製的被
肩、田裙,手持草藥,雙唇半開,神態自然,好像正在嚐百草。三像形態各異,生動地反映了不同
人物的不同性格和職能。 李唐王朝崇奉道教,奉老子為玄元傲帝,在各地建道教宮觀,道教造像
也得到很大發展。這時的道教造像已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唐代造像,人物形象豐滿圓潤,多
用流暢的園線條,衣紋伸曲自如。現存唐代道教造像主要有:山西常陽天尊像、四川一青城山天師
洞三皇像、玉女泉摩崖造像等。現藏於:山西省博物館。
26. 大玉戈
商代前期。玉質儀仗器,長 94 厘米、寬 14 厘米、厚僅 1 厘米,堪稱“玉戈之王”。1974 年黃
陂盤龍城李家嘴三號墓出土。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27. 曾侯乙“ 編鍾”
曾侯乙編鍾
戰國早期。這套編鍾的鍾架高大,由長短不同的兩堵立麵垂直相交,呈曲尺形 7 根彩繪木梁
兩端以蟠龍紋銅套加固,由 6 個佩劍武士形銅柱和 8 根圓柱承托,構成上、中、下三層。鍾架及
掛鉤(含可以拆裝的構件)達 246 個。短架(左)長 335、高 273、長架(中、右)長 748、高 265 厘米
編鍾是古代打擊樂器,也是象征擁有者權位的禮器。主要流行於商周和春秋戰國時期。曾侯乙編鍾共 65 件,分為八組:上層 3 組為鈕鍾,19 件;中層 3 組為南鍾,33 件,分短枚、無枚、長枚三式;下層為兩組大型長枚甫鍾,12 件,另有搏 l 件。最大的 1 件通高 152.3 厘米,重 203.6 公斤;最小的 l 件通高 20.2 厘米,重 2.4 公斤。鍾體總重 2,567 公斤,加上鍾架(含掛鉤)銅質部分,合計 4,421.48 公斤。編鍾的懸掛有三種方式:下層鍾用環掛式,掛鉤為爬虎套環和雙杆套環兩種中層鍾用鉤掛式,掛鉤為框架鉤和焊鉤兩種;上層鍾用插掛式,是以插銷入揮、串鉤鍾鈕。
鍾及架、鉤上共有銘文 3,755 字,內容為編號、記事、標音及樂律理論。銘文多數錯金。全部甬鍾的記事銘文均為“曾候乙作持”5 字,標明鍾的製作和享用者是曾侯乙。搏鍾的銘文則記載楚王熊章為曾侯乙鑄宗彝一事。標音明文標示了鍾的懸技位置或敲擊部位及其所發音的名稱,它們構成了十二半音稱謂體係。
樂律理論記述了曾國與楚、晉、齊、申、周等國的律名對應關係。鍾銘所見律名 28 個、階名 66 個,絕大多數都是前所未知的新材料。這套編鍾的銘文,是一部重要的中國古代樂律理論專著。全套編鍾音域寬廣,音列充實,音色優美。每件鍾均有呈三度音程的兩個樂音,可以分別擊發而互不幹擾,亦可同時擊發構成悅耳的和聲,證實了中國古編鍾每鍾雙音的規律。全套編鍾具有深沉渾厚的低音、圓潤淳樸的中音和清脆明快的高音。其音域自 C2 至 D7,中心音域內具十二半音,可以旋宮轉調,演奏七聲音階的多種樂曲。鍾及鍾架銅構件是銅、錫、鉛合金,合金比例因用途而異。用揮鑄、分鑄、錫焊、銅焊、鑄鑲、錯金、磨礪製作而成,工藝精湛。編鍾裝配、布局,從力學、美學、實際操作上,都顯得十分合理。全套鍾的裝飾,有人、獸、龍、花和幾何形紋,采用了圓雕、浮雕、陰刻、彩繪等多種技法,以赤、黑、黃色與青銅本色相映襯,顯得莊重肅穆,精美壯觀。
有 6 個丁字形彩繪木極和 2 根彩繪撞鍾木棒與鍾同出。據此並經實驗判定,這套鍾的使用共需 5 人:3 人雙手執小模,掌奏中、上層鍾;2 人各持撞鍾木棒,掌奏下層鍾。(木架和部分掛鉤係複製,其餘均為原件)。1978 年出土於湖北省隨縣(今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
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28. 曾侯乙墓“ 外棺”
曾侯乙墓位於今湖北隨州,1977 年發現,1978 年由湖北省博物館主持進行了發掘,其外棺采用透雕、浮雕、圓雕等技法,彩繪色彩豔麗、對比強烈,用筆自然流暢,文飾有雲紋、三角形紋等,尤其以龍紋變化複雜,最具特色,係銅框架裏嵌厚木板構成,重七噸半外棺的裝飾並不華麗,但設計者十分細心:外棺一側的下方,還開了一個門洞,有人猜測,這也許是為了讓主人的靈魂能夠自由出入。此外館是我國迄今所見年代最早、結構最複雜、器形最大、體量最重,並與金工結合的一件特大型漆器。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29. 曾侯乙“ 青銅尊盤”
戰國早期。尊高 33.1 厘米,口寬 62 厘米,盤高 24 厘米,寬 57.6 厘米,深 12 厘米。尊敞口,呈喇叭狀,寬厚的外沿翻折,下垂,上飾玲瓏剔透的蟠虺透空花紋,形似朵朵雲彩上下疊置。尊頸部飾蕉葉形蟠虺紋,蕉葉向上舒展,與頸頂微微外張的弧線相搭配,和諧又統一。
在尊頸與腹之間加飾四條圓雕豹形伏獸,軀體由透雕的蟠螭紋構成,獸沿尊頸向上攀爬,回首吐舌,長舌垂卷如鉤。
尊腹、高足皆飾細密的蟠虺紋,其上加飾高浮雕虯龍四條,層次豐富,主次分明。盤直壁平底,四龍形蹄足口沿上附有四隻方耳,皆飾蟠虺紋,與尊口風格相同。四耳下各有兩條扁形鏤空夔龍,龍首下垂。四龍之間各有一圓雕式蟠龍,首伏於口沿,與盤腹蟠虺紋相互呼應,從而突破了滿飾蟠螭紋常有的滯塞、僵硬感。出土時尊置於盤內,兩件器物放在一起渾然一體。
尊是盛酒器,盤一般作水器用,二者合為一器,尊內盛摻有香草汁的酒,祭祀時酌以獻屍,賓禮時酌以飲客。整套器物紋飾繁縟,窮極富麗,其精巧達到先秦青銅器的極點。尤其是器上鏤空裝飾,透視有若幹層次,係用失蠟法鑄造,即先用蠟做模,模外做範,加熱烘烤使蠟模融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一個空殼,再將青銅溶液澆灌至空殼內,就可鑄成所需的器物。
這一發現,證實了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戰國早期,中國的失蠟法鑄造技術已經達到極高的水準。尊和盤均鑄有“曾候乙作持用終”銘文。1978 年於湖北省隨縣(今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