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誰,第一次走進王文旺的博物館,都會不由自主地張開大嘴連聲驚歎。
誰 能想到,在通州區台湖鎮東下營村一個不起眼的院子裏,居然藏了那麽多“寶貝”:滿牆的中國傳統木工工具,40種古代榫卯結構的實物展示,剃頭挑子等傳統行 當的家夥什兒,明清以來的各類漆器,甚至還有不同地區的虎頭帽、兒童車……4個展館,40多個主題陳列,儼然就是一部中國傳統民間生活的“實體百科全 書”。
“我從2005年開始籌建博物館,這裏的每一件展品都是我親自整理修複的。”即使聽到老王親口承認,你也很難相信這樣大規模的展示、精心的主題劃分和專業的介紹,全都出自他一人之手。
王 文旺出生在河北衡水農村,1988年來到北京,從學徒做起,正式走進木匠這個行當,並開始接觸古董家具的修複。從一個中國家具和木建築的愛好者到收藏者, 二十多年的時間裏他從熱愛上升到癡迷,繼而進入到研究整理,並成立了北京文旺閣文化傳播中心,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將老祖宗留下來的手藝傳承下去。
“做古董家具越久,越發現前人留下的那些好東西我們都不那麽珍惜了。前些年,我眼看著不少很有文化價值的古董家具都流失到國外,就琢磨著要辦個博物館,專門展示一些快要絕跡的老物件和他們背後的文化傳承。”
於是從2005年開始,老王開始把賺到的錢逐步投入到博物館的建設中來。院子裏原本用於存儲和修複家具的房屋,在他的改造下一間間脫胎換骨,變成古色古香的展室。
“隻要用心,總能尋到想要的東西。”老王博物館裏的藏品,大多來自於北方地區。而他收藏老物件也有一個原則,既不收來曆不明的文物,也不要宮廷宅院裏的清雅文玩,而是以明、清、民國的日常生活為主線,重點展現過去普通人家的衣食住行,各行各業的工具行頭。
在 度量衡展裏,匯集的是各朝代的長度(尺)、容量(鬥)和重量(秤);傳統行當展裏,能看到從前走街串巷的剃頭挑子、餛飩擔兒;汲水用的轆轤、耕田用的耬 車,組成中國古代機械展……這座博物館裏,沒有透過玻璃才能欣賞的隔閡,沒有仰望奇珍異寶的距離感,有的隻是中國古代民間的煙火氣和親切感。王文旺說,這 些老物件的價值不能用錢來衡量,發掘其文化價值更值得重視。
自從籌建博物館,老王的心思就不在生意上了。他每天早上五六點起床,整理藏品,監督工人裝修展廳,晚上睡不著覺,就看文獻。之前做生意賺的錢,也幾乎全花在博物館上。偶爾賣一點金絲楠木家具,就去各地博物館辦展覽,勉強維持財務平衡。
而他自己這座已經籌建了10年多的博物館,究竟什麽時候能徹底完成並開放,老王自己也坦言還沒個準譜。“什麽時候弄完就什麽時候開唄,雖然艱難,但我相信這是件有意義的事。”按照他的計劃,建成後的博物館,將有7個展館,共50多個主題。
現在,各地給老王發來的辦展邀約越來越多,而他參展的展台也都會成為觀眾最多的地方。“我必須得多出去辦展,不然更沒有人知道這些東西了。如果讓它們就這麽無聲無息的消失,那太可惜了。”
—————故事繼續的分割線—————
推 開厚重的展館大門,青色水磨方磚讓氣氛一下子變得厚重起來,一盞盞射燈靜靜地照著不同主題陳列的藏品。迎門的一麵展牆上,陳列著大大小小近百件傳統木工工 具。“把它們放在這裏,一是為了展示兩千年來中國木工技藝的發展傳承,更重要的還是提醒自己是學木工出身的,將來發展成什麽樣都不要忘本。”老王鄭重地 說。
老王最大的一件藏品就是這座在15年前從山西收來的清早期木門樓。當時,門樓的原主人家裏準備翻蓋新房,這個老門樓已經拆掉準備當廢木材賣掉。老王知道後費了不少勁兒將它買下運回北京,並按照原樣重新搭建在院中。
寬大的庫房裏,等待老王修複的藏品堆積如山。閑暇時間,他經常來到這裏打著手電“尋寶”。盡管博物館的發展和運營方向還沒法確定,但老王相信這些老物件的文化價值總有一天會像埋藏的寶藏一樣被人們重新發現、珍惜。
維修車間裏,王文旺上手修複木門格柵。盡管精力主要放在了籌建博物館上,但他二十多年的手藝可沒放下。解決老物件修複中遇到的疑難雜症,老王都要親自動手。
“當一種古董不成體係的時候,人們很難欣賞它背後的文化價值。”王文旺在收集藏品時,總是先按照主題劃分為一個個係列,然後通過查閱文獻資料看看自己的收 集是否全麵。所以老王的書架上除了本行的木工、古建類書籍,還有大量的民俗、地方誌類書刊。最近,由他參與編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經典誦讀》係列圖 書已作為選修課本,走入中小學的課堂。
講解中國傳統建築的榫卯結構時,老王會拿出隨身攜帶的魯班鎖進行展示。“別看它隻是幾塊小小的木條,其中卻蘊藏了中國人傳承了幾千年的大智慧”。
最近這半年,老王的辦展日程排得滿滿當當。從深圳文博會到正在宣南博物館舉行的“匠人、匠心見精神之木匠行展”。不過最讓他高興地還是自己的一百多件藏品代表北京藏友參加“京津冀民間收藏展”,擺進了首都博物館的展廳。
注:本圖文部分發表於6月15日北京日報第9版
攝/京呈 孫戉 方非
文/袁雲兒 孫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