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淺絳彩瓷

(2016-05-10 09:01:47) 下一個

 

 淺絳彩瓷,是因繪畫技法而名的一種彩瓷。

    它是由鹹豐、同治年間,由程門、金品卿、王少維等一批畫家把由黃公望當年創的以淡赭石與水墨相間渲染而成的一種山水設色畫法,運用到彩瓷的繪畫上,在白瓷上繪上花紋,再染以淡赭色和少量的水綠、草綠和淡藍等彩,經低溫燒成。

    淺絳彩瓷色調清淡柔和,頗具文人雅趣。所繪題材已不局限在山水,更有人物、花鳥和走獸之類。早期多由文人畫家作畫,後來製瓷畫匠也紛紛加入其中,仿而作之。

    不過,淺絳彩瓷雖然聽著名頭很大,優點也不少,但並不是沒有缺點,因為其是低溫燒成,受彩料與燒製工藝的限製,彩料與胎釉的結合不夠緊密,容易脫落。

    另外,淺絳彩瓷在瓷器史上的存在不足百年,目前存世的數量龐大,在藏家門眼裏看來,這樣的瓷器實在太新了,沒什麽收藏價值。

    就像2oo4年,我剛剛接觸古玩的時候,遇到有人賣淺絳彩瓷,發現這些瓷器胎質細密,釉色純淨,顏色鮮豔,造型典雅,但價格都非常低,一個帶人名款的瓶子,一般隻要幾千元,一塊畫得很精致的瓷板,也隻要萬把塊錢。

    這和動輒幾萬起步的清三代官窯瓷器相比,根本就是大路貨色,甚至還聽說,有人賣官窯瓷器,把名家製作的淺絳彩瓷,當作是搭頭送給對方。

    拍賣市場上雖然有淺絳彩瓷的記錄,但也隻是到了1999年,淺絳彩瓷才第一次登上了嘉德的拍場。

    而第二年,其創始人程門的一件山水圖瓷板,起拍價僅為一萬五千元,最終還以流拍結束。

    像這類大拍是古玩市場的晴雨表,連程門的作品都流拍,更何況其他名家的作品?

    在此後的近兩年內,淺絳彩的價格確實上升了一些,但2oo6年左右,淺絳彩一個程門淺絳彩山水瓷板,成交價也不到1o萬元。

    因為淺絳彩瓷雖然現在價值不高,但它至少有三個方麵的價值。

    首先,美學價值。國畫的三大傳統畫科在淺絳彩瓷畫上都有體現,在淺絳彩瓷畫中,或多或少都能見到古代先賢繪畫的影子。

    其次,文學價值。淺絳彩瓷畫師經常在瓷器上抒情言誌。而且還用文字和畫麵真實記錄了當時的社會生活。

    最後,史學價值。早期的淺絳彩瓷多是官員之間的贈賀之器,因此晚清曆史名人的名字頻頻出現在淺絳彩器上。以及,在淺絳彩瓷器上,常見到某某寫於珠山某某作於珠山廠等字樣,都有很高的價值。

    以這三點來看,淺絳彩瓷即使現在不紅,隨著大家對藏品的理解更加深入,早晚也會紅起來。編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宗闋 回複 悄悄話 太具象了,不是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