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708)
2016 (1154)
2017 (680)
2018 (352)
2019 (290)
2021 (1)
2024 (2)
這些民俗文化,有許多是童年難以泯滅的美好記憶。
釘秤
做秤是個精細活兒。在這“斤斤計較”之間,做秤人付出了他的青春與汗水:精工細作,毫厘必究,隻為了手藝人那份承諾。年複一年青絲變白發,不變的是那份公道,在秤杆子上,也在人心上……
捏麵人
麵粉、刮子、竹簽、梳子、剪刀是捏麵人的基本行當,靈巧的手捏出了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這種精巧的技藝將我們帶回了美好的童年……
吹糖
熔化成100多度高溫的麥芽糖,經吹糖藝人手口並用,五顏六色的糖料變成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小動物。這是一門神奇的藝術,一門古老的藝術,也是一門瀕臨失傳的民間工藝。
銅匠
從水上的銅匠船,到走街竄巷的銅匠擔,這些業務始終不變,而改變的隻是不斷精湛的技藝。錘敲、爐熔、銼平、雕刻、下鑽……銅香爐和銅酒壺上的龍鳳、壽星和神仙就這樣來到你的眼前。
絞臉
舊時無論城鎮、鄉村,婦女很少到理發店理發,當時主要靠一些從事絞臉手藝的婦女為她們絞臉。一根細線、一雙巧手,靠手、口配合,為婦女絞去臉部的汗毛、汗物等,使其臉部整潔、容光煥發!
鏟刀、磨剪子
在老街深巷,“嚓……嚓……嚓……”一路驚街,一聲吆喝——“磨剪子,鏟菜刀……”可忙壞了主婦們,紛紛找出鈍刀、鏽剪子,循聲而去……
爆米花
還記得那時候的爆米花嗎?一個老頭挑著擔子,一頭放著一棵葫蘆狀的“炮彈”,另一頭放著火爐和風箱,走街竄巷。時而,“砰”的一聲,將米變成白白的爆米花,那時候,他可是最受小朋友歡迎的魔術師!
修鋼筆
曾幾何時,擁有一支鋼筆是一種時尚和身份的象征,使用和修理往往相伴而生,在商品尚不能達到如今的豐富之時,修鋼筆對於使用者來說就是“裝備保障”。
麥秸編織工藝
麥秸民間工藝在蘇中地區源遠流長,我們的先祖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用麥秸編織草帽遮陽,編織草扇納涼,編製手提包、提籃及裝盛五穀的器皿做生活用品。
緔鞋匠
依著一雙巧手剪出的紙樣,蠟線在錐針的引導下,穿梭在鞋麵與鞋底間,一雙融合緔鞋匠手藝、智美的鞋在等待著主人的千裏之行。
剃頭匠
借助推子、刮刀、剪子、梳子等簡單工具,老師傅按照客人的要求,十指運動,左右配合,工具輪番上陣,上下兼顧、協作,半個小時後,麵目一新,耳鼻舒暢,精湛的手藝向人們訴說著,其實並不都是萬事開“頭”難。
精修鍾表
精修鍾表的人心細如發,心靜如水。放大鏡、酒精燈、鑷子,還有靈巧的手是他們的兵器,他們讓凝固的時間行走,而他們卻仿佛停留在時光之外,小作坊裏凝固了他們的人生畫卷,見證了時間的遊走。
蒲編手藝
一把把散發著清香而又有彈性的蒲草,在匠人的手中來回穿梭……就在這樣簡單又有節奏的動作之後,一個個小巧玲瓏、精美絕倫而又實用的蒲包、蒲草籃子展現在麵前。
磚雕
磚雕這門複雜、古老的手工藝,在匠人的勞作中,感覺更像一門藝術。鑽子、刨子、鋸子等在熟練的匠人手中好像大師的畫筆,演繹出複雜的深淺、空心的技藝。讓人物、花鳥、山水在磚上複活,有古典、質樸的美麗與優雅。
補鍋
“補鍋噢,補鍋噢……”聽到這樣的吆喝,仿佛回到了從前,誰家的鐵鍋壞了,拿出來;補鍋匠支起小火爐,拉起風箱,化上鐵水,將鐵鍋的小洞清理,手上托著一塊墊布,布上放些木屑,對著鍋的小洞,從背麵把熔化的鐵水倒到小洞上,布棍一頂,片刻時間補好的鍋就能燒菜了!
向還在從事這些手藝的普通勞動者致敬...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