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越有錢越幸福?別傻了

(2016-02-13 20:56:13) 下一個

金錢可以買來快樂嗎?幾乎沒有人會同意。但如果問“再多一點錢會讓你更快樂一點嗎”——相信這時大部分人都會微笑和點頭。

心理學家卡塞認為,當人們感到不確定、不安全和貧困時,物質主義,既崇尚金錢和財富的觀念,會比較流行。

越有錢越幸福?別傻了|心理學課程22
不知從何時起,中國的物質主義亦日漸盛行。伴隨之出現的問題的社會討論也越來越多,類似“有房嗎”&“有車嗎”&“有存款嗎”的相親必備三連問至今也仍常常被人們聽到。

根 據美國教育委員會對將近25萬剛入學的大學生所做的年度調查——同意走進大學的最重要原因是“掙更多的錢”的人,從1971年的1/2上升到2003年的 接近3/4。實際上,伴隨著這一變化的是,認為“形成一個有意義的生活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人數卻在減少。也就是說,物質主義膨脹,精神信仰卻在消退。

越有錢越幸福?別傻了|心理學課程22價值觀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列出的近20個目標中,現在新入學的大學生將“經濟上非常充裕”列為第一位。這不僅僅高於“成為我自己領域內的權威”,還居於“幫助困難中的他人”和“供給家庭”等目標之上。

越有錢越幸福?別傻了|心理學課程22
並不隻有大學生崇尚物質主義。隨著經濟發展帶來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擁有更多的金錢去消費,奢靡之風蔓延在中國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奢侈品權威研究機構財富品質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奢侈品報告》現實,2015年中國消費者全年的奢侈品消費額達到了1168億美元,同比增長9%,這也表明中國人在2015年仍然買走了全球約46%的奢侈品。

越有錢越幸福?別傻了|心理學課程22
但是,富裕是否真的會產生(至少是與之相關)心理上的幸福感呢?如果人們中了頭等大獎,並且可以選擇任何一種放縱的生活——私人飛機、遊艇、跑車、豪宅、各種各樣的奢侈服裝…那麽他們是否會更快樂呢?

越有錢越幸福?別傻了|心理學課程22

  • 富裕國家的人們更快樂?

綜合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美國中央情報局等機構發布的資料來看,發達國家或地區有以下:

越有錢越幸福?別傻了|心理學課程22
而根據聯合國發布的《世界快樂報告》,排名前十的國家如下:

越有錢越幸福?別傻了|心理學課程22
根據谘詢公司蓋洛普的報告,全球150多個國家快樂指數的平均分數為5.1。順便說一下,中國的排名是84。

越有錢越幸福?別傻了|心理學課程22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快樂指數排名前十的國家均為發達國家。這也和心理學家迪納所報告的那樣,存在著這樣的一種趨勢:發達國家中有更多感到滿意的人們。不論如何,迪納和他的同時注意到國家的財富與公民權利、文化程度,以及民主製的持續時間相關。

  • 富有的人們更快樂?

在貧窮的國家裏,例如非洲地區國家,低收入往往意味著基本的生活需要會受到威脅,所以相對富有確實可以預測更強的幸福感。

不論是心理層麵還是物質層麵,位於高等級總是好於低等級。

越有錢越幸福?別傻了|心理學課程22
但是在富有的國家,大部分人都可以負擔日常生活需要,但其富裕的重要性卻低的令人驚奇。

心 理學家英格爾哈特注意到,在美國、加拿大和歐洲,個人收入和個人的幸福快樂之間的關係“弱得讓人吃驚(實際上是可以忽略的)”。另一個心理學家用了更通俗 的說話總結了他對快樂的研究發現——“一般而言,那些穿著工作裝,乘著公車上班的人和穿著西裝駕駛自己的奔馳去上班的人一樣快樂”。

越有錢越幸福?別傻了|心理學課程22
甚 至是非常有錢的人們——例如《福布斯》雜誌上最富有的100個人,根據迪納等人的調查——其幸福感亦僅僅比平均水平高一點而已,盡管他們擁有足夠多的金錢 可以買很多自己既不需要也不在意的東西,但49個接受調查的超級富翁中的4/5同意以下觀點——金錢既能增加快樂也能減少快樂,這主要取決於他的使用方 法。

而且其中一些富人確實不快樂,一個女性報告說,他認為金錢無法化解由孩子問題所帶來的痛苦。當泰坦尼克號出事時,就算住在頭等艙也不能將你立刻帶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去。

越有錢越幸福?別傻了|心理學課程22

  • 經濟的增長是否可以提高民眾的信心呢?

自我認識過程中我們預測自己感覺常常會犯這樣的錯誤——很難預測自己未來情緒的強度和持續時間(例:通常認為中彩票大獎,或者獲得遺 產,或者通過考試,或者贏得一場比賽會開心很久,實際比預期要快。)同樣,那些收入比前十年有所增加的人們並不比那些收入沒有增加的人們更快樂。

研究者得出來一個對現在對物質主義提出了挑戰的結論——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沒有帶來明顯增強幸福感。

從1956年到2005年,美國的人均收入翻了將近3倍,然而報告自己非常快樂的人數百分比卻沒有什麽變化。

越有錢越幸福?別傻了|心理學課程22
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居然不能讓人們滿意!不僅僅如此,更令心理學家驚訝的發現是——越是為財富奮鬥的個體的幸福感可能更低。瑞安和卡塞從他們的研究中總結出以下結論:

那些轉而追求親密感、個人成長,和為社會失事業而奮鬥的人會體驗到更高質量的生活。

這與另外一名心理學家鉑金斯的研究發現相呼應:

對800個學院的男畢業生的調查中,那些擁有“雅皮士價值觀”——喜歡高收入和追求事業上的成功,以及很高的聲望,勝於希望有親密的朋友和穩固的婚姻關係——的人在描述他們自己“相當”或者“非常”不快樂方麵比他們以前的同學多一倍。

回過頭來,這種物質主義的消費觀念心理學家發現了其受兩個原則驅動,一種是我們的適應能力,第二是我們的社會比較。

越有錢越幸福?別傻了|心理學課程22
我們中大部分人都曾經體驗過適應水平現象,更多的生活消費品,更好的學業成就或者更高的社會聲望,最初能給我們帶來強烈的愉悅感。但是,這種感覺消逝得太快。接著我們會需要更高水平來讓我們體驗另一個快樂的高潮。用中國的一句古話來說,就是——“由奢入儉難”。轉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