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從“撿瓷片”的孩子到民間古陶瓷收藏大家

(2016-01-04 18:01:20) 下一個

從“撿瓷片”的孩子到民間古陶瓷收藏大家

胡平家的客廳裏堆滿了各式瓷器

盡 管早就知道被譽為“長三角古陶瓷收藏第一人”的胡平有著數量驚人收藏,但走進他的家,仍然被眼前的情景“嚇了一跳”:這個家簡直就是一個古玩倉庫。客廳 裏,除了為沙發和電視櫃留出了必要的位置外,靠牆處都堆滿了各式各樣的瓷器,站在客廳的任何一個位置都難逃瓷器的“包圍”,更為誇張的是,就連餐桌也被瓷 器“霸占”去了一半。粗略估計,他已收藏了超過兩萬件瓷器,其中古陶瓷超過一萬件。收藏品種涵蓋單色釉、青花、多色釉等;藏品年代覆蓋從春秋、戰國直至 唐、宋、元、明、清等各個時期。其中燒造於明代洪武年間的宮廷瓷器——釉裏紅龍紋大罐極其稀有,是一件填補了國內外收藏界空白的國寶級珍品。

從“撿瓷片”的孩子到民間古陶瓷收藏大家

胡 平1958年出生於上海鬆江區的浦南小鎮張澤。張澤是明清時期浦南地區的重要水路要衝,有著悠久曆史和文化底蘊。早在十幾歲時,胡平就開始對小鎮路旁河畔 隨處可見的碎瓷片產生了興趣。那些碎瓷片上的圖案花紋似乎在述說著它們前世的精美,“這當中必大有學問。”胡平如此認定,興趣的種子自此深種。由心動而行 動,胡平養成了“撿垃圾”的習慣,隨著涉獵的廣泛和研究的深入,他對這些瓷片的了解日益加深。“每朝每代的型製有差異,就是同樣的造型也存在胎骨、釉色的 差別。”胡平說,小小的古瓷片背後,往往都有一個傳奇故事,是一個時代的名片。

從“撿瓷片”的孩子到民間古陶瓷收藏大家

走 上工作崗位後,胡平對於古陶瓷的熱愛與日俱增,他的藏品也日漸豐富。當年流連於小鎮路邊河畔的少年足跡開始走向全國各地,而每到一個地方,當地的古玩市場 準是必到之處。至今,胡平“淘”過的古玩市場已不下百個。

“淘寶”的同時,他還時常泡在新華書店與圖書館裏,查閱有關記載古玩知識的書籍,遇到看不懂的古 書條目等問題就想方設法請教行家,逐步積澱了對曆史、古玩等方麵的認知。胡平將自己的感悟化為文字,多年來,他已經寫下了數十篇關於古陶瓷收藏和鑒賞的文 章,累計字數已經超過了10萬字。其中有不少刊發於海內外諸多刊物上,他對古陶瓷鑒賞的獨到見解引起了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胡平創作的第一本古陶瓷研究專 著——《感悟古陶瓷》也即將付梓,中國古陶瓷學會副會長李知宴為這本書作序,在序中,李知宴稱讚胡平“是一個真正的古陶瓷收藏大家,是我數十年來在民間進 行文物鑒定中所遇到的罕見的擁有眾多藏品、富有文化涵養。”在胡平看來,古陶瓷是先人留存於世的工藝品、日用品,是特定時期文化和工藝的集中展現。收藏和 研究古陶瓷的宗旨就在於在傳承的基礎上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2013年,胡平拿出了百餘件收藏精品,籌建了上海市第一家私人古陶瓷博物館——敦本博物館, 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如今,敦本博物館已被中國博物館協會民辦博物館專業委員會評為中國民間十大博物館之一,並成為該委員會的常務理事單位。

今年是中國在 全球創辦孔子學院十周年,受國家漢辦委托,胡平將於九月下旬赴日本大阪產業大學孔子學院講授《儒學理念指導下的古陶瓷收藏》,這是民間收藏家第一次被官方 選派走出國門參加文化交流。胡平坦言,這是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收藏家必須走出象牙塔,加強交流和合作,推動曆史研究,促進收藏體係和秩序的建 立和完善,讓更多的民眾領略收藏的魅力。”轉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