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到有人說真的犀牛角橫斷麵有魚子紋,這是鑒別真假犀牛角的主要特征,但是一般人接觸犀牛角較少,很難知道什麽是魚子紋。
犀 牛角的特征主要有三點:一是橫截麵有魚籽紋;二是側麵有竹絲紋;三是一般聞起來都有氣味。而牛角呢,有的也有竹絲紋,但絕沒有空心管狀的魚籽紋;在牛角的 實心的橫截麵上一般都有一圈一圈的角朊層。清早期犀角盃:網格紋十分清楚,色澤自然也有人說:而網格紋、魚子紋,天溝、地崗才是犀牛角所獨有的特征。
“粟紋”不是“魚子紋”?
至 今人們還把“魚子紋”和“粟紋”等同、混為一談。到底“粟紋”能否視同於“魚子紋”呢?明朝曹明仲是這樣說的:“犀角出南蕃、西蕃,雲南亦有”“其紋如魚 子相似謂之粟紋。粟紋中有眼,謂之粟眼。”“粟紋綻花兒者好。”這裏說的是亞洲犀牛角,它的橫斷紋路叫“粟紋”,它的紋路和魚子的形狀相似,且紋中有眼, 叫“粟眼”。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粟紋綻花”!它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很少有人提及。顧名思義,應該是“粟紋”開了花。古人為什麽不把犀牛角的 紋路都叫“魚子紋”呢?因為在比喻中,除了形狀外還有顏色。魚子的顏色不一,有的魚子顏色與廣角的“魚子紋”基本相同,有的魚子的顏色則不同。“粟紋”就 不一樣了,它的形狀是顆粒的,顏色隻有金黃色的;而且紋中有眼,還會開花。這也是廣角所不具備的。所以,廣角的紋路隻有“魚子紋”沒有“粟紋”。
亞洲犀牛角的橫斷紋除了有“魚子紋”外,還有“粟紋”。從角的底部觀察,亞洲犀牛角的大紋路是網絡紋,網絡紋是“出筋”的紋。微觀上觀察除了“出筋”外,便是“魚子紋”。從角的頭上觀察,所看到的就是有眼、會開花的“粟紋”。
但是,許多人至今還是把“魚子紋”和“粟紋”混為一談。也許是因為亞洲犀牛角雕實在是太少了的緣故,如果連上手的機會都沒有,那麽談何研究。自然地人雲亦雲,瞎子摸象,不亦樂乎!
犀角的鑒定不難,但由於犀角十分珍罕,一般人能上手的機會不多,所以不少收藏者和古玩商隻好憑著猜測臆斷。
這些犀角都是幾百年的老貨。本人主張保護犀牛。
文章轉自網絡,感謝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