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紅木家具美不美,主要看腿-紅木家具的腿和線腳語言

(2016-01-03 12:50:27) 下一個

腿足,作為一件紅木家具重要的一部分,不僅起到承載的作用,亦起到裝飾作用。一件紅木家具造型美不美,比例協不協調,很大一部分與紅木家具的腿足有關。

紅木家具美不美,主要看腿

鼓腿膨牙

紅木家具美不美,主要看腿

是 明清家具中束腰以下腿子和牙子都向外凸出的一種做法。指家具的腿部從束腰處膨出,然後向後內收,順勢作成弧形,足部多作內翻馬蹄形。其優點是在沒有雕刻的 情況下,能以木材自身形狀的變化來加強材料的質地、材料肌理的表現力。鼓腿膨牙是明清家具中常見的弧形腿,基本特點是:膨出、內斂、外翻。因為它的牙子也 隨著拱肩向外膨起所以稱“膨牙”,與膨出的腿部合稱“膨牙鼓腿”。

三彎腿

紅木家具美不美,主要看腿

又 稱外翻馬蹄腿,整個腳型成S形彎曲,由腿部從束腰處向外膨出,然後再向內收,收到下端,又向外兜轉,形成三道彎,以形取名為“三彎腿”。三彎腿是我國傳統 家具造型的典型式樣之一,展現了明清家具經典的造型美,成為明清家具的一大亮點,在明清家具美學體係上占據重要的藝術價值。明清三彎腿家具既具備了加固、 支撐、實用的功能,又起到了點綴美化的作用,尤其三彎腿線腳的走勢,能夠產生極富動感的韻律,散發富於流動感的美妙韻律,悠揚飄蕩,令人回味不已,更體現 了我國曆史上的家具裝飾美學的審美追求,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其他

紅木家具美不美,主要看腿

紅木家具美不美,主要看腿

明 清家具中常見的腿型,還有圓裹腿、螞蚱腿、仙鶴腿、箭腿、劍柄腿、直腿等。比如說螞蚱腿,常見於香幾類器物,基本特點是:膨出,直線內收、外翻,腿部兩側 飾有倒齒紋,狀如螞蚱之腿;仙鶴腿則腿腳較大,猶如足蹼。明清家具中的卯與榫、線與麵、方與圓,形成了一部浩瀚的中國木器家具史。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 大,許多家具的腿腳造型呈現出多種腿型的組合,如三彎腿與馬蹄腿相結合、鼓腿膨牙與馬蹄腿相結合,這些都十分常見。但不論是哪一種腿都有其承重功能及裝飾 意義,古典氣息各自彰顯。

紅木家具美不美,主要看腿

紅木家具美不美,主要看腿

線腳是家具最基本的修飾手段,古典家具中即使是最樸素的家具也會用得到線腳。線是裝飾的基本原素,有著引導視覺方向的作用。明式家具雖然雕刻比較少,但線腳樣式卻有無數。因為這些線條的存在,才使得明式家具看起來更為流暢,而不顯單調。

紅木家具——線腳語言

線腳基本上是純粹的裝飾手段,並不具有實用性。有一種線腳,也會同時具有一點實用功能。例如桌麵上會有一圈擋水線,而線腳之外桌麵四周略高於桌麵,用來防止桌麵上的水溢出。

紅木家具——線腳語言

線腳一詞是建築用語,和家具上的線造型有著一致的意思。線腳是通過線的高低而形成的陽線和陰線,以及麵的高低而形成的凸麵和凹麵來顯示的。麵有圓方,線有 寬窄、疏密,因此就形成了千姿百態的線腳。木工中會用到一些術語來描述這些線腳。例如,冰盤沿是指家具的邊框上的線腳部分(上下對稱和不對稱都可稱為冰盤 沿)。邊框的長邊稱為“邊抹”,短邊稱為“抹頭”,凸麵稱為“混麵”等。

紅木家具——線腳語言

常見的一些線腳有“燈草線”、“兩柱香”、“皮條線”、“倭角線”、“甜瓜棱”等,還有許多無法稱呼的線腳。

紅木家具——線腳語言

紅木家具——線腳語言

紅木家具——線腳語言

清代家具中的線腳樣式也非常多,但是清代家具將人的注意引到繁雜的雕刻上去,而忽視了線腳的存在。相比之下,明式家具上的線腳運用顯得十分成功,更值得人們去細細品味和研究。

(摘自《紫檀情緣》2001年出版)

紅木家具——線腳語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