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是一種吉祥的象征,葫蘆文化是中華民俗文化中具有一定意義的組成部分。
中國的好些民族都有起源於葫蘆的神話,葫蘆被當作祖先的來源看待。從文獻上看,我國古代民間就有以葫蘆等為多子象征的信仰。現在民間傳承的故事中,葫蘆成為一種“靈物”。
例如廣泛流傳的“寶葫蘆”故事就說故事的主人翁擁有了寶葫蘆,想要什麽就可以有什麽。這表現了過去貧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那使他們欲望得到滿足的手段就是得到寶葫蘆。
所以說,葫蘆是中華文化中有豐富內涵的果實,它是一種人文瓜果,而不僅僅是一種自然瓜果!
更多的民俗學研究者認為,由於葫蘆在我國古代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曾經出現過對葫蘆的信仰和崇拜,這不但可以征之以古代典籍的記載,還可以從現存的眾多民俗現象中考察出來。
清乾隆 粉彩纏枝花卉葫蘆瓶
山東大學副教授趙申就提出葫蘆代表的八大吉祥意義:
一、吉禮、吉事中為吉器 。
“合巹,夫婦之始也”。將一隻葫蘆剖作一對瓢,以線相連用以飲酒合婚,古代稱為“合巹”,象征新婚夫妻連為一體。由自然物為吉器即吉祥物,正是早期居民的經驗與創造,葫蘆獲得了“文化”屬性,開始成為文化載體、文化事象。
二、五福與寶葫蘆。
圍繞葫蘆的生長態勢、性能與實用,古人不斷將逐步發展的感知、希望、幻想加諸於它。如
? ?1、適應性強、長勢好、果實累累圓潤飽滿,令人聯係家族興旺,繁衍,美滿。
? 2、既為食,又為器;作器皿既能容納、包藏,並且不拒固體、液體,又便於多種使用,攜帶,貯存;除因襲上古為吉器,象征天生品質以及被重視、重用,又寓意順利,富裕,如意。
?3、 由濟水,共濟,代表保平安、濟世救人;以利水與易燃成灰等可入藥,還可用以裝藥及作火器、兵器,進而代表醫藥,健康,長壽,甚至包括驅災難、避凶險。 僅此,已足夠“五福”,不論是《尚書·洪範》所列?“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修好德,五曰考命終”?抑或通常所指?福、祿、壽、喜、財。不僅如 此,經《葫蘆棗》、《壺公》傳說,善待道人可由葫蘆帶給致富財源或得登入“壺中仙境”,“壺中仙境”在道家臆想中即至高無上的福地?無憂無慮、長生不老。 因《八仙過海》傳說,葫蘆躋於“暗八仙”亦即“八寶”,獲“寶葫蘆”之譽,並“葫蘆中豈隻存五福”之謂,包羅了“應有盡有”、“神通廣大”、“法力無 邊”。由於葫蘆所具封閉、包藏等原生形狀與性能,誘發了人類的想像力及神秘感。
三、福、祿、萬、生、升的諧音。
福、 祿與福祿因諧音用葫蘆表示,子孫萬代用枝葉繁茂、多果的葫蘆藤蔓表示,笙表示生與升,葫蘆的稱謂與書寫僅漢字楷體不下50種,也是葫蘆文化的一個重要部 分。以最基本的瓠?壺、葫?,鍾?盧、蘆?,匏,瓢而言,可直析為大瓜,大圓球,大包或大泡,和瓢瓜?對照方言並慮及早期居民發音或較單一,或不盡相同, 瓠一浮一蒲一匏一漂一瓢有所近似?結合聲韻,恰似仿效葫蘆受物體、流體作用的擬音,即嚕,呼嚕,浮嚕,噗嚕……葫代福,蘆代祿,蔓代萬,笙代生、升均為約 定俗成,笙又聲音如春天生機勃發而代表生機。葫蘆笙成了許多民族的吉祥樂器。
四、合巹,婚禮專用吉語。
合 巹是結婚的同義詞,吉祥詞,專用的慶賀詞。首先,它源於前文所述《昏義》等記載。其次,合婚飲酒用葫蘆作瓢特定字——巹從楷體解?上部丞即承,為繼、延 續,和佐,相輔、相助之義;下部巳,為篆體卩,即竹,現作節,指貞節、節操、操守。如《昏義》所講?“婚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 ?故君子重之”,一對新人各以一係紅繩之半瓢交杯對飲,後合二半瓢為一體用紅繩係牢成為婚禮上最重要的儀式,寓意不言而明。
五、葫蘆多種多樣造型超越吉祥圖譜。
吉 祥圖譜或圖案是中華吉祥文化曆史的積累和重要部分,為建築,裝璜,雕塑,繪畫、刺繡,剪紙等不同材質、不同工藝、不同需要的構思與設計提供參照。葫蘆或 花、果、葉、蔓連綿,或突出果實,在有關圖譜中或為主,或為輔。猴子上葫蘆意為從此見者一家代代封侯,葫蘆金剛、葫蘆兄妹是正義與神通的化身。諸多的葫蘆 圖譜,表明了葫蘆在中華吉祥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為吉祥物過去與現在的穩固地位。
六、葫蘆諧音“福祿”。
它是草本植物,其枝莖稱為“蔓”。“蔓”與“萬”諧音,“蔓帶”與“萬代”諧音。“福祿”“萬代”即是“福祿壽”齊全,故它是吉祥的象征。葫蘆與它的莖葉一起被稱為“子孫萬代”表意家族人丁興旺、世世榮昌。
七、送瓜求子是我國民俗活動的重要事項,《清稗類鈔·迷信類·食瓜求子》條記載?“中秋夕,徽州有送瓜之俗,凡娶婦而數年不育者,則親友必有送瓜之舉。”
八、道觀及佛廟也多以葫蘆寶頂作為鎮寺廟之靈寶。與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比較起來?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特殊思維方式的民族,象征主義就是這種特殊思維方式的重要特點和標誌。
清康熙 釉裏三彩山水人物紋葫蘆瓶
清道光 果綠地洋彩西番蓮雙螭龍耳葫蘆瓶
清光緒 胭脂水龍紋葫蘆瓶
葫蘆的枝“蔓”與萬諧音
每 個成熟的葫蘆裏葫蘆籽眾多,漢族就聯想到“子孫萬代,繁茂吉祥”;葫蘆諧音“護祿”、“福祿”,加之其本身形態各異、造型優美、無須人工雕琢就會給人以喜 氣祥和的美感。古人認為它可以驅災辟邪、祈求幸福、使子孫人丁興旺。因此,千百年來,葫蘆作為一種吉祥物和觀賞品,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和珍藏。
有些民家在屋梁下,懸掛著葫蘆,其稱之為“頂”,據說有此措施後,居家比較平安順利;較講究的民眾,則用紅繩線串綁五個葫蘆,稱為“五福臨門”。在台灣的鄉間,流傳一句諺語:“厝內一粒瓠,家風才會富”,意思是說,在家裏擺放一個葫蘆,才會聚財、富有。
我 國西南少數民族拉祜人把葫蘆籽釘在小孩的衣領上以保佑孩子平安生長;姑娘和少婦則喜歡在領口、袖口、統裙邊鏽上葫蘆花紋以示吉祥;葫蘆花潔白無瑕,象征著 愛情的純潔、癡情。一些民族的小夥子也常在三弦和贈給姑娘的信物筒上,雕刻葫蘆圖案,象征愛情像葫蘆花一樣潔白、純淨。亞腰葫蘆在外型上看是由兩個球體組 成,象征著和諧美滿?寓意著夫妻互敬互愛,因此擺放一隻在床頭永保家庭和睦,達成美好的願望。
民俗研究者認為,吉祥的葫蘆滿足了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華葫蘆文化,是中華吉祥文化的一支,是全人類的財富。
清乾隆 銅胎掐絲琺琅開光式鏤空雕龍紋葫蘆瓶
清乾隆 天青釉葫蘆瓶
清乾隆 剔紅八仙福壽葫蘆瓶
清乾隆 官窯粉彩纏枝花卉如意耳葫蘆瓶
清乾隆 罕見綠地粉彩花卉紋葫蘆瓶
整器呈葫蘆形,器表通施檸檬綠釉,釉色明快勻厚且有細密橙皮紋,其上以粉彩描繪各色折枝花卉如芙蓉、彩菊、玉蘭、芝蘭、海棠、紅梅、石竹等,不一而足、錯落有致,望之如天花散落、紛揚而下,間或彩蝶落於花尖、平添生趣。紋案設計清麗秀雅,別具韻味。
清乾隆 霽藍地描金蕃蓮紋三聯葫蘆瓶
清乾隆 青釉凸雕粉彩福祿紋葫蘆瓶
元代 釉裏紅葫蘆瓶
十八/十九世紀 掐絲琺琅葫蘆瓶
紫檀嵌百寶葫蘆瓶
清雍正 鬥彩葡萄鬆鼠葫蘆瓶
清乾隆 銅胎掐絲琺琅福祿萬代葫蘆瓶
清乾隆 瓷胎洋彩童子賽龍舟葫蘆瓶
清光緒 粉彩開光花卉葫蘆瓶
清 青花龍紋葫蘆瓶
清 景泰藍葫蘆瓶
掐絲琺琅嵌畫琺琅人物紋葫蘆瓶
掐絲琺琅福壽連綿開光銅胎畫琺琅山水紋葫蘆瓶
匏製八仙圖八方倭角葫蘆瓶
明 琺華釉龍鳳紋八棱葫蘆瓶
民國 掐絲琺琅葫蘆瓶
民國 絞釉葫蘆瓶
民國 方雲峰 粉彩鬥方人物葫蘆瓶
黃地加彩龍紋三層葫蘆瓶
光緒 粉彩金魚葫蘆瓶
70年代 火焰紅葫蘆瓶
70年代 粉彩金魚圖葫蘆瓶
60年代 粉彩孔雀牡葫蘆瓶
鬥彩葡萄紋葫蘆瓶
粉彩開光花鳥葫蘆瓶
六管葫蘆瓶
民初 粉彩葫蘆瓶
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