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哪裏最出“學霸”?日前,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先後公布了2015年新增院士名單。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遍查了他們的籍貫,在新增的131名兩院院士中,出生地為江蘇的18人,湖南12人,浙江11人,名列三甲。
籍貫 | 名單 |
江蘇(18) | 李德群、錢鋒、顧大釗、王建國、曹福亮、萬建民、張洪程、顧曉鬆、張誌願、王貽芳、杜江峰、謝心澄、劉雲圻、張旭、陳義漢、邵峰、陸建華、黃如(女) |
湖南(12) | 廖湘科、謝建新、羅安、陳政清、任輝啟、鄭健龍、宋寶安、張平文、陳仙輝、譚蔚泓、陳國強、陳大可 |
浙江(11) | 陳純、陳建峰、李家彪、沈建忠、羅民興、景益鵬、徐國良、楊樹鋒、沈樹忠、王永良、陳雲敏 |
安徽(10) | 陳學東、樊邦奎、李根生、李建剛、王福生、陳孝平、吳福元、周誌鑫、汪衛華、宣益民 |
山東(9) | 邱誌明、王恩東、王玉忠、孟建民、寧光、李玉良、宋微波、房建成、陳維江 |
四川(8) | 王華明、吳偉仁、賀克斌、唐華俊、鄧小剛、江鬆、唐勇、韓傑才 |
黑龍江(7) | 楊德森、彭永臻、淩文、邵安林、周琪、高銳、薑傑(女) |
遼寧(7) | 孫聰、薑會林、李天來、李鬆、金智新、於吉紅(女)、陳曉非 |
河南(6) | 田紅旗(女)、劉中民、王富民、張新友、張鎖江、席振峰 |
湖北(5) | 餘少華、毛新平、鄧運華、丁烈雲、夏軍 |
內蒙古(4) | 武強、高長青、郝芳、閆楚良 |
重慶(4) | 譚述森、張遠航、向巧(女)、孫世剛 |
江西(4) | 陳芬兒、黃璐琦、李蓬(女)、劉明(女) |
陝西(4) | 侯曉、陳發虎、何雅玲(女)、常青 |
河北(3) | 李魁武、王迎軍(女)、楊誌峰 |
吉林(3) | 邱國君、金寧一、安立佳 |
山西(3) | 康紅普、劉吉臻、倪晉仁 |
北京(2) | 李衛、曹曉峰(女) |
上海(2) | 朱詩堯、顧瑛(女) |
天津(2) | 張人禾、鄒誌剛 |
福建(1) | 孫穎浩 |
廣東(1) | 吳清平 |
香港(1) | 莫毅明 |
寧夏(1) | 俞大鵬 |
籍貫待查證:柴洪峰、閻錫蘊(女)、吳建平(一說山西、一說山東)
這裏不禁要感慨一下江南一帶人才輩出。統計顯示:在曆年當選的院士中,江浙籍的院士高達三成,遠遠超出其他省份,江蘇籍的兩院院士多達450人,浙江籍多達375人,這都是其他省市難以企及的。
從 唐朝開始,江南地區就已成為優秀人才的搖籃。中國曆史上一共產生了416位狀元,江浙占了114位,素有“狀元之鄉”的美譽。明清時期的202名狀元中, 僅蘇州地區就有35名,占全國的17%。範仲淹、錢謙益、沈括、龔自珍、徐霞客、顧炎武、王陽明、黃宗羲、吳敬梓、章太炎、羅振玉、翁同龢、張謇、蔡元培 等名家鴻儒都出自江浙。
1948年,南京國民政府遴選的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共81人,其中,江浙籍35人,占43%。1955年公布的中 科院64位學部委員中,江浙學人25人,占39%。1955年以來,包括馬敘倫、陳達、陳望道、陳建功、潘天壽、徐匡迪等47位院士都來自江南一帶。而竺 可楨、錢學森、茅以升、嚴濟慈、蘇步青都可以稱得上中國科技史上泰鬥級人物。曆史的流逝,江浙地區由“狀元之鄉”變為“院士之鄉”,不變的是鍾靈毓秀的才 氣,不變的是層出不窮的優秀人才。
江浙出了這麽多優秀人才,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很好奇,這是怎麽做到的?
事 實上,江浙地區“出狀元”基本是唐代以後的事情,而戰爭則是人才轉移的重要推手,頻繁的戰亂迫使很多北方百姓逃離家園,開始南遷。唐朝中期,也就是公元 755年“安史之亂”在黃河流域爆發,北方又陷入戰亂之中,經濟中心由此開始南遷,也導致了第二次人口的大規模南遷。這一轉移過程從唐代至北宋末年“靖康 之亂”基本完成,特別是北宋滅亡後,南宋在杭州定都,將大部分北宋的人才都帶到了江浙一帶。北京大學曆史地理學教授韓茂莉認為,隨著人口流動與南方經濟區 的開發,經濟中心不斷向江南轉移,同時,浙江、湖南、湖北、四川以及福建等地的開發程度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在這樣的經濟背景之下,南北方之間人才數量的對 比更加懸殊,地域人才集團的分布也出現相應的變化。
資料顯示,唐代“安史之亂”前,北方狀元所占比例更大,755年前著錄籍貫的狀元共8名,其中北方人7名,占總額的87.5%。大約從唐武宗會昌年間(即843年前後)南方狀元人數逐漸增多,這與南方特別是江南地區經濟地位逐漸提高有直接關係。
優 秀的人才來到了江浙一帶,與當地逐漸發達的經濟相得益彰,更促使了人才的再生產。於是,這樣的良性循環形成了——經濟發達,教育投入增多,人口受教育的機 會增大,成才的機會也多。此外,江浙地區自然地理環境優越,毗鄰大海,水網密布,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江山秀麗、美景眾多,良好的生活環境吸引了人才常住 不走。
相比之下,像青海、寧夏等地區,由於地理氣候環境惡劣,人們生活普遍窮苦,因此他們最為關心的是自己的生計,讀書人自然不多。青、寧 地處黃河流域的源頭,距中原文化、長江文化較遠,且長期生產力低下,經濟落後,當地的教育投資勢必不如其他省區。另外,青海和寧夏解放時的人口城鎮化水平 僅為6.7%,人口密度低,產生院士的幾率自然也就低。
江浙地區曆史上即以家學淵源著稱,很多院士出身書香門第。這方麵比較典型的當推無錫 鴻聲鄉錢家。整個鴻聲地區,先後出現了10位院士和學部委員——台灣中研院院士錢穆,中科院院士錢偉長、錢鍾韓、錢臨照、錢令希、錢逸泰以及江陰錢保功, 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易、錢鳴高,中科院學部委員錢俊瑞。
多年後,錢偉長這樣描述父輩所給予他的熏陶:“父親和四叔陶醉於中國文化和曆史,用薪資節省下來的錢購藏了四部備要和二十四史,六叔以詩詞和書法見長於鄉間,八叔善小品和筆記雜文,就作了我的國文老師。”
“錢氏曆代知書達理,不僅家族基因好,後天也受到家族氛圍的潛移默化。”上海錢氏聯誼會副會長錢宗保這樣解釋。他退休前是一名船舶工程師。他認為盡管錢氏各支係分散,但大都保留著祖輩勤書好學的傳統。
錢宗保還保留著一本民國時期編纂的《錢氏家乘》,其中翔實記載著“錢氏家訓”,共635字,闡明“個人、家庭、社會、國家”四個方麵的修身及公德之道,告誡:為官則“執法如山,守身如玉”;交友則“救災周急,排難解紛”。
值得一提的是,18名江蘇籍院士中,有人來自泰州,居各地之首,這裏可是胡錦濤同誌的學習成長之地哦。下麵我們就通過四位泰州院士的“學霸養成記”來感受一下江南水鄉的濃鬱學風吧。
劉雲圻:大學將所修專業挖地三尺
劉雲圻,1949年4月出生於泰州市靖江市,1975年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工作至今。
少 年時家庭家庭條件不好,貧困的家庭要養育很多兄弟姐妹,但母親仍然支持孩子們讀書。劉雲圻並不是從小就是學霸。據他回憶,從小學到高中前,學習成績很一 般。在同學眼裏,年少時的劉雲圻話不多,書卷氣弄一點。經曆了四年農民勞動、工人生活後,1972年他考入南京大學化學係。
進入南大後,他 將所修的專業“挖地三尺”,那時學校的專業課考試他都穩居全班第一。畢業分配到中科院後,他從來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在實驗室工作期間,他始終堅持早上7 點半開始工作,晚上不到11點不離開的習慣。據學生回憶,多年前中科院化學所有4位最受歡迎的老師,被稱為“四大拚命三郎”,其中就有劉雲圻。
曹福亮:最懂銀杏的那個人
曹福亮,1957年11月生,江蘇泰州市薑堰人,現為南京林業大學校長。
說 起銀杏,很多人並不陌生,大多數信息都來自高中課本,銀杏被稱為活化石,與恐龍同時代。這種生長期緩慢的植物,在曹福亮手中成為寶貝,很多人都想不到這種 遍布城市街頭巷尾的數目具有如此的價值。幾年前,曹福亮帶隊開發銀杏葉子,提取藥用成分,製成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物。曹福亮主要從事銀杏產業發展領域的良 種選育、資源培育以及資源加工研究,在銀杏多用途、銀杏新品種選育方麵取得突破性成果,建立銀杏定向培育技術體係,突破花、果、葉、材多用途培育技術瓶 頸,推動了銀杏產業高效發展。
詩經有雲:“逃之夭夭,灼灼其華。”曹福亮讓古老銀杏煥發生機,曾福亮讓銀杏產業上升了一個台階。
萬建民:為了讓人們吃飽,他也是蠻拚的
萬建民,1960年生於江蘇泰州市,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所長。
民 以食為天,一個字就是“吃”,“吃貨們”能忘記這位水稻研究專家。40多年來,他始終在課堂、實驗室、校內外基地試驗田、農戶生產大田中間來回奔走,他被 人成為“泥腿子教授”。他探索創立的超高產定量化栽培模式,先後在薑堰、興化實現畝產903.8及937.2公斤的超高產,創造了稻麥兩熟製水稻高產的世 界紀錄。
拯救吃貨和拯救饑餓同樣重要,科技工作最光榮!
李德群:哥仨都是院士
1945年8生於江蘇泰縣(今泰州),華中科技大學材料學院院長。
30多年來,李德群一直致力於材料成形智能化、塑料注射機智能技術及應用研究,引領我國“智能製造”行業的發展。李德群在材料學方麵的成果卓越。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還發現,李德群有兩位堂哥都是院士。現年76歲的李德仁是著名攝影測繪與遙感專家,是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雙料”院士。另一位堂哥李德毅,現年71歲,指揮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少將軍銜。三兄弟都成為院士,這對家族來說是莫大的榮耀。
在 溱潼鎮上的院士舊居,李氏8字家訓懸在廳堂:愛我中華、興我家邦、少小勤學、車胤孫康、弦歌雅樂、翰墨傳香、尊師益友、孝德永彰、和親睦鄰、扶幼尊長、敬 德修業、發奮圖強、女紅針黹、嫻淑賢良、詩書共讀、蘭桂齊芳、扶貧濟困、造福一方、克勤克儉、家道隆昌。家訓由院士的曾祖父李貞發手書於1890年。
資料來源:法製晚報、文史參考、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