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們工農兵學員,來自祖國四麵八方

(2015-11-27 02:14:11) 下一個

“工農兵學員”的圖片搜索結果“工農兵學員”的圖片搜索結果

“工農兵學員”的圖片搜索結果“工農兵學員”的圖片搜索結果

“工農兵學員”的圖片搜索結果“工農兵學員”的圖片搜索結果

 

1970年5月27日,北 大、清華兩所大學提交《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招生(試點)具體意見(修改稿)》。1970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批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關於招生(試點) 的請示報告》:經過三年來的“文化大革命”,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已經具備了招生條件。計劃於本年下半年開始招生。

 
  具體規定:學製為2至3年。
 
  課程學習內容包括“以毛主席著作為基本教材的政治課;實行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的業務課;以備戰為內容的軍事體育課”。各科學生都要參加 生產勞動。確定工農兵學員的任務是“上大學、管大學、用毛澤東思想改造舊大學”(簡稱“上、管、改”)。要求建立“三結合”的教師隊伍,“達到教師會做 工、種田,工人能教學、搞科研”;建設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基地。
 
  學生條件為選拔政治思想好、身體健康、具有3年以上實踐經驗,年齡在20歲左右、相當於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貧下中農、解放軍戰士和青 年幹部。還要注意招收上山下鄉和回鄉的知識青年。招生辦法實行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和學校複審相結合的辦法。從此,“自願報名,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學校複 審”的十六字方針成了大學錄取方法。大學生直接從工人、農民和士兵中推薦產生,不需要通過考試。
 
  1970年10月15日,國務院向各地發出電報:1970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按中央批轉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報告提出的意見進行。我國大學開始招收第一屆工農兵大學生,這一年全國首批招收工農兵學員4萬餘人。
 
  “工農兵學員”入學不經文化考核,文化知識水準相差懸殊,造成教學秩序的混亂,降低了教學水平和質量,使大學教育嚴重地形式化、政治化。推 薦學員的最低文化要求僅僅是初小文化,剛剛達到脫盲水平,許多大學為此不得不“大學變小學”。這年度北大共招生2665人,其文化程度為:高中171人, 初中2142人,小學79人(不包括短訓班)。1972年5月8日,國務院科教組轉發《北京市革命委員會科教組關於高等學校試辦補習班的報告》,其中反 映:北京市11所高等學校招收的工農兵學員,文化程度參差不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隻占2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0%。相當於小學程度的占20%。
 
  為了培養又紅又專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工農兵”學員在校期間必須接受學工、學農、學軍鍛煉。學工到工廠車間與工人階級打成一片,體 驗實際生活,從思想上保持勞動人民本色。學農除了學校輪流派遣各班到農場翻地、種植、施肥外,還要集體參加到農村勞動鍛煉的活動,分住在農民家中,與農民 同吃同住同勞動。學軍則是進入部隊軍營裏,操練,瞄靶射擊,長途拉練夜行軍。
 
  工農兵學員自編了《工農兵學員之歌》:迎著燦爛的陽光,肩負黨和人民的希望,我們工農兵學員,來自祖國四麵八方。帶著工人階級的委托,帶著 貧下中農的期望,帶著革命部隊的傳統,走向教育革命的戰場。壯誌淩雲,紅心朝陽,永遠和工農相結合,前進在光輝的“五七”大道上。迎著燦爛的陽光,肩負著 黨和人民的希望,我們工農兵學員,青春似火,意誌如鋼。努力攀登科學的高峰,要為無產階級爭光,牢記毛主席的教導,麵向三大革命的課堂。又紅又專,茁壯成 長,永遠和工農相結合,前進在光輝的“五七”大道上。
 
  為了使教育麵向農村,從1963年起,農、林、醫、師的中等專業學校即采取公社保送與考試相結合的辦法,並實行“社來社去”(學生從社裏 來,回社裏去)分配辦法的試點。到1964年初,全國已有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81所中等農業學校實行“社來社去”的招生、分配辦法。
 
  為了“貫徹階級路線,培養工人階級又紅又專的知識分子”,教育部和冶金工業部決定在北京鋼鐵學院試辦產業工人班,采取推薦與考試相結合的辦法,選拔政治思想好、相當於高中文化程度、年齡在27歲以下、有三年工齡以上的技術工人入學,畢業後回原單位工作。
 
  1973年,國務院批轉《關於高等學校一九七三年招生工作的意見》,文件指出:“在政治條件合格的基礎上,要重視文化程度,進行文化考 查”。同年教育部第一次提出要在招收工農兵學員的過程中重視文化考試。該年夏天,各省都進行了高校入學統考,然而,這一新動向被視為企圖複辟資本主義,是 由學術界及其政治靠山推動的複辟舊的教育秩序的“逆流”。1973年7月19日,《遼寧日報》以《一份發人深省的答卷》為題,刊登了考生張鐵生在考卷背麵 寫給省委領導的一封信,並加了編者按語。江青、張春橋抓住這件事大作文章,攻擊搞入學考試“是對教育革命的反動”,是“複辟”,是“反攻倒算”。並把張鐵 生吹棒為“反潮流的英雄”,掀起了批判“智育第一”“分數掛帥”的浪潮,學校也把考試製度一律改為“開卷考試”“開門考試”。在批判所謂“修正主義教育路 線回潮”中,工農兵學員參加學校各級領導班子,實行所謂“工農兵學員上大學、管大學、改造大學”,實行所謂“摻砂子”“工人階級領導一切”。
 
  在“工農兵學員”出現之前,建國後曾經實行“調幹生製度”,即在有革命經曆的青年中選拔,直接保送上大學讀書。1950年代實行工農速成中 學製度,但於1955年被取消,全國87所工農速成中學全部停止招生。教育部在《關於工農速成中學停止招生的通知》中稱:“實踐證明,對農工幹部科學文化 知識的學習,不用循序漸進的方法,而用短期速成的方法,使之升入高等學校,從根本上說來,並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在1970年至1976年七年時間裏,全國共招收工農兵學員94萬人。從根本上來說,取消了考試,沒有了選拔的標準,使得大學從招生到教學 都很不正常。招生幾乎沒有公正可言。推薦主要是依賴權力和人情運作,鼓勵了很多青年采取以表麵的政治熱情去改變命運的生存方式。學生不學習專業知識,充當 政治鬥爭的工具,成為教育革命的“新生事物”和“闖將”,他們在校的學習,沒有科學完整的課程設置、充足的學習時間保證,被安排大量如修建地下教室以備 戰、參加學農、學工等勞動和軍訓,參加批林批孔等政治運動。“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政治形勢形成學校不安排、老師不敢教、學生不敢學,培養無標準、質量無要 求、成績無考核、學多少算多少,隻升級不留級,到時間就畢業的格局。有關部門估計,這批學生畢業時達到大專水平的不到20%。
 
  隨著“文革”結束,1977年高考製度的恢複,“工農兵大學生”製度壽終正寢。
 
  工農兵大學生是我國特定時期的特定產物,雖因其推薦入學的方式、入學文化水平參差不齊、學製和教學大綱不正規等原因受到非議和質疑,但是中 國高等學校總算是恢複起來了,中國人才增長的鏈條總算沒有中斷,中國文化教育的薪火總算傳承下來。工農兵學員出現在大學停止和恢複高考之間,起過大學生斷 層期的替代作用,其中少數人學習狠下功夫,經過文化補習和刻苦自覺,掌握了較高的專業知識,畢業後在各自的工作單位發揮了自己的才幹,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 用,後來還躋身社會中堅:或成為專家、學者、業務骨幹,或選擇(在國內或赴海外)繼續深造,或被選拔到各級領導崗位擔任要職,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 放事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在近百萬工農兵學員中脫穎而出了一些佼佼者,代表性人物有: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張德江、王岐山、李源潮以及張春賢(1976,新疆維吾 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周小川(1972,央行行長)、萬鋼(1975,科技部部長)、陳竺(1975,衛生部部長)孫玉璽(1973級,外交部發言人、中 國駐印度大使),學者李銀河(1974級,治性社會學)、學者楊東平(1972級,著有《城市季風》等)、學者陳尚君(1976級,治輯佚學)、學者曹順 慶(治比較文學),作家賈平凹(1972級,著有《浮躁》、《廢都》等長篇小說)、作家梁曉聲(1974級,著有《今夜有暴風雪》、《一個紅衛兵的自白》 等),數學家彭實弋(1971級,逆微分方程理論創始人),科學家薑德生(1972級,光纖傳感技術專家),天文學家崔向群(1975級,南京天文台研究 所研究員),數學家馬誌明(1975級,中國數學會理事長),納米科技研究專家白春禮(1975級,中國科學院院長),無機化學家馮守華(1975級,中 國科學院院士),有機化學家程津培(1972級,南開大學副校長),無機化學家洪茂椿(1975級,中國科學院院士),醫學家陳賽娟(1975級,中國科 協副主席),科學家陳玉勇(1975級,金屬鑄造專家)企業家王石(1974級,地產業萬科老板),節目主持人敬一丹(1976級),等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2fO0BgcGlA
編輯轉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