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紅木家具的“台基”——托泥

(2015-11-13 14:28:19) 下一個

在傳統的紅木家具中,門扇、牆板、麵板、束腰、結子、椅圈、牙角、牙條、趕棖、托泥等都是一些常見的家具局部構件,這些構件各自有著不同的功能,它 們之間相互搭配,才能製作出造型綺麗、精巧絕倫的紅木家具。托泥作為家具最下方的細節部件,既承接著主體結構,也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

托泥在明清古典家具中非常常見,它的主要功能是承接腿足,明清家具中有的腿足不直接著地,另有橫木或木框在下承托,此木框即稱為托泥,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增強家具的穩定性。在傳統家具中,條案、幾類、桌椅類家具經常會有托泥的設計。

中國家具與建築密不可分,正如著名古典家具專家楊耀先生所說:“在人類社會中,自從有了蓋房子的活動就有了做家具的活動。”托泥是家具與建築密不可分的最典型代表之一。

百科〢防潮固本,紅木家具的“台基”——托泥

中 國有句俗語:萬丈高樓平地起。所以中國的古建築一般都有一個台基。古人也稱台基為“堂”,登堂入室登的就是台基。《老子》一書也載有“九層之台,起於累 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當中的“台”即為台基。建造房屋最需要的就是穩定,台基就是建造房屋的根,給房屋穩定感。台基除了功能性外,也能給房屋增加藝 術性和美觀性,一些造型美觀的台基一般分主體和附件,主體是方座基礎,附件則包括一些造型美觀的護欄、台階等。

托泥早在周朝就已現雛形。古 書中有形似房屋的周代俎(古代祭祀時放祭品的器物),它腿足的下端不是直接落地,而是各加了一條橫木,這樣的橫木就是最早的托泥形態。托泥在結構功能上與 台基非常相似,即增加家具穩固性。由此,我們不得不聯想到家具的托泥也是模仿了建築的台基形態。

由於托泥的獨特功能,在傳統的紅木家具中,椅凳類、床榻類、桌案類等家具接地的部位經常是托泥結構,其次束腰的家具和四麵平式的家具由於穩定性稍遜,也常用托泥結構。如家常用的花幾,一般腿足較高,擺放一些盆栽需要較強的穩定性,托泥充分發揮它的作用。

百科〢防潮固本,紅木家具的“台基”——托泥

因 為結構造型的不同,托泥形式上一般分為兩類,一種托泥屬於墊木形,是用一長條方木裝在家具足下,這種比較常見,工藝上相對比較簡單。另一種是框型,包含了 正方形、長方形、六角形、圓形及梅花形等。框形托泥多用在有束腰家具上,有束腰家具多用榫卯結構中的抱肩榫,這種結構的牙板隻起支撐的作用,而控製腳足部 位的拉力實際卻很弱,所以單就這種結構來說是不完備的,為了彌補它的不足,常常在足下裝一個托泥的結構,這樣從家具各部位相互配合的角度分析,腿足頂端有 板麵控製上端整體,足端有托泥管束所有腿足,使其受力一致,中間的牙板隻起支撐的作用,整套家具顯得更加科學合理。

托泥的功能是為了加固家具,一些榫卯開始出現鬆動的家具,一般是因為使用頻繁,家具接觸地麵的部分損壞、受潮腐爛,這樣的情況下可以試著更換一下托泥,就會變得牢固。

古典家具的很多構造在突出實用性的同時,也充滿了人性的關懷,拿托泥來說,我們常見的圈椅、官帽椅、皇宮椅等,人坐在上麵,腳就可以擱在托泥上,這是充滿人性化的設計,也是古人匠心獨運的家具設計智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