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708)
2016 (1154)
2017 (680)
2018 (352)
2019 (290)
2021 (1)
2024 (2)
青花是我國傳統的顏色釉,它是用氧化鈷作著色劑,在坯體上描繪各種花紋,然後施透明釉經高溫(1300℃左右)在還原氣焰中一次燒成的。
清代龔軾在他的《陶歌》中這樣稱讚青花瓷器: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從釉裏透分明,可參造化先天妙,無極由來太極生。”
青花瓷器發展到明代永宣時期可謂進入了黃金時代。
這時期的青花瓷器以其胎質細膩潔白,釉層晶瑩肥潤,青色濃豔,造型多樣和紋飾圖案優美而享有盛名,
其製作達到了最高水平。
01青花纏枝花卉雞心碗明宣德01明宣德 青花纏枝花卉雞心碗
02明宣德 青花纏枝花卉紋花澆
03明宣德 青花綬鳥荔枝紋大盤
明代永樂、宣德時期的青花瓷器是我國陶瓷史上的珍品,曆來受到世人好評。其異域風格的造型、濃重明豔的呈色、超凡脫俗的紋飾,被後人讚譽為“發曠古之未有,開一代之奇葩”。
這些帶有異域風格的作品體現明代時期對西域文化的包容吸收,從一個側麵反映出當時我國與西域各國經濟、文化的交流情況。
04明永樂 青花寶相花綬帶葫蘆扁瓶
05明永樂青花纏枝花卉紋如意開光式“蓮紋”執壺
06明永樂 青花纏枝四季花紋折沿盆
07明永樂 青花花卉阿拉伯文無擋尊
中國是一個開放的文明古國,在悠久的曆史中,曆朝曆代都保持著與外界的經濟、文化往來。尤其與西域很早就建立了聯係,在張騫通西域開辟絲綢之路以後,中原文化廣泛傳播到了西域各國,甚至遠播歐洲。
同時中原地區也接納包容了西域文化,西域的服飾、飲食、建築風格、風俗習慣的東傳,極大地豐富了我國的中原文化。在與西域長期的交流中,中國的文化藝術逐漸吸收了西域的風格特點,瓷器是各類藝術樣式中較突出的代表。漢代的西域胡人陶俑、唐代的三彩駱駝以及各式各樣的胡人俑、宋代的瓷製皮囊壺等等,都是典型的帶有西域風格的陶瓷實物。
08明永樂 青花花卉紋臥壺
09明永樂 青花葡萄紋盤
10明永樂 青花雲龍紋天球瓶
11 明永樂 青花折枝花卉八方燭台
永宣青花瓷器以濃豔幽深的青花色澤最為著稱,這得益於來自西域的蘇麻離青。蘇麻離青是一種用於青花瓷器的著色原料,是鄭和七次出使西 洋期間,從西亞向我國輸入的一種製瓷原料。這種色料的特點是凝重幽豔,其暈散現象更是獨樹一幟。由於料中含有較高的鐵質,而且含錳較低,所以常出現深淺不 同的色澤,淺處為天藍色,濃重處則呈現出靛色,並帶有類似鐵鏽的結晶斑點,且微凹不平。清《南窯筆記》中提到:“宣窯一種,極其精雅古樸,用料有濃淡,墨 勢渾然而莊重,青花有滲青、鐵皮鏽者。”用這種青料繪製的紋飾具有中國畫的水墨韻味,形成了不可模仿的特征。同時製瓷工匠們熟練地運用不同含量的青料,燒 製出不同的青花,如淡描青花、藍地青花等,青花瓷器的製作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明代永樂、宣德青花瓷器在我國陶瓷史上名著一時,它不僅為明代宮廷所喜愛,更是受到了外國王室的推崇和西方上層社會的追捧。它獨特的造型和新穎紋飾超凡脫俗,不同凡響,大有將相之風,為一代青花之冠。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