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萬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人為什麽將黃花梨奉若神明?

(2015-10-14 20:57:01) 下一個

對普通人來說,降香黃檀是個稍顯陌生的名字,但它的另一個名字——海南黃花梨,則如雷貫耳。海南黃花梨作為紅木金字塔的“尖端分子”在中國一直是受仰視的存在。

中國人為什麽將黃花梨奉若神明?

●自然屬性超群:黃花梨木的品質無可替代

黃花梨,原名叫花櫚。清中期後花櫚告罄,以次充好的新花梨,老花梨出現,迫使花櫚改名黃花梨,沿用至今。目前全世界品種多達100多種。黃花梨能在中國文化史占有一席之地,是因為它擁有自然界其他樹木沒有的優點。

黃花梨是硬木。所謂硬木,按科學表述是比重大於1,入水即沉的木頭。一般認為木材密度越大,材質越好。在木材當中,黃花梨的木性又是最穩定的,最溫和的。由於黃花梨應力小,所以成型後的黃花梨古典家具抽漲比例小,不易開裂,走形與變形的幾率比酸枝類的硬木小。

黃花梨油性較大,不用上油漆,經拋光後就會閃著綢緞一樣的光澤;黃花梨的紋路行雲流水,空靈飄逸。曆史上,人們給這些紋理賦予各種專門的名稱,狐狸臉,鬼臉,山水紋,蜘蛛紋,虎皮紋,蟹爪紋,閃電紋,X形紋等等。

在 中國古代,黃花梨不以出身分貴賤,隻以尺寸論高低。但近20多年來,黃花梨市場有了海南黃花梨和越南黃花梨之分,因兩者價格的懸殊,圍繞樹種名稱、材質、 價格等內容的“海越之爭”便開始在業內顯現且愈演愈烈。王世襄先生認為中國好的明式家具都是使用海南黃花梨製作,海南黃花梨的身價也一直高高在上。

由 於明、清和近代的大規模砍伐,黃花梨慘遭滅頂之災。目前,國內已成材的野生黃花梨幾近絕跡。黃花梨樹種雖然易種、易活,但是難成材。以海南黃花梨為例,一 棵成材的木料劈開,隻有心材部分可以使用,行話稱之為“格”。這些“格”一般隻占一根海南黃花梨木的1/3左右,其餘全是廢木。據新民周刊報道,花梨木種 植30年後可以結“格”,但要真正成材,至少需要50年。

中國人為什麽將黃花梨奉若神明?

●文化加持:明代文人審美讓黃花梨成為文化品位的象征

僅憑木材屬性,黃花梨絕不會有如此高的地位。在黃花梨走上神壇的過程中,明末的文人士大夫為它賦予了文化內涵。

“不 認識黃花梨,不必談明式家具”。明代是中國家具藝術出現飛躍式發展的曆史時期。從明代中期開始,黃花梨成為中國皇室和官宦家具的首選用材,一直受到上流社 會的追捧和崇拜,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明末清初。根據小說《金瓶梅》的敘述,當時一張黃花梨床在明代值銀12兩,而當時的一個丫環還值不到1兩白銀。

明式家具結構上采用小結構拚接,使用榫卯,家具極少漆,也沒有過多的裝飾,突出木色紋理,體現材質美,又以桌椅、櫥櫃較多,沒有鑲嵌和雕鏤,隻有極少雕刻。

其 造型簡練,舒適實用,還兼有文雅的意趣,這是士族階層的學養及審美意識的提現。收藏家馬未都說:“ 文人參與設計的跟一般的工匠直接設計是不一樣的,文化內涵特別多,即便是素的黃花梨家具,也匯集了大量的文化符號。有時候你感覺什麽也沒有,但是很奇怪, 四百年之後今天的西方人認為很厲害,設計的這麽現代,不敢想象是古代人設計的,這也是黃花梨家具受全世界公認的因素。”“黃花梨土財主味特少,它是文化品 位的象征。”

中國人為什麽將黃花梨奉若神明?

●時代悲劇:清末之後黃花梨命途多舛

在 上個世紀,黃花梨可謂命途多舛。清末民初,國勢衰亂。黃花梨家具不得不經曆盛極而衰的淒慘,通過種種途徑“流落尋常百姓家”或流失海外。丹麥國家博物館收 藏有中國明萬曆年間黃花梨寶座,造型簡潔大方,品質上乘,其靠背的中央鑲嵌著一個雕刻的五爪龍。這是萬曆皇帝的寶座,是從丹麥一個收藏家手裏買到的。據收 藏家保存的資料顯示,這個寶座是他於1930年前後在歐洲的一個拍賣會上得到的。

文革期間,黃花梨家具被當做“四舊”處理,外國人通過正當 外貿途徑向中國外貿機構訂貨。這是黃花梨家具最大一次海外流失。比利時人菲利普?德巴克爾上世紀90年代在英國倫敦居住期間,收藏了1000多件(有案可 查的400件)中國的明代家具,並答應借給法國吉梅博物館展覽4個月。2006年4月28日,故宮博物館永壽宮舉辦明朝黃花梨木古典家具展,為期2個月。 這些家具的收藏者就是這位比利時人。

中國人為什麽將黃花梨奉若神明?

貧 窮的生活狀態讓中國人根本無暇顧及黃花梨家具的價值。馬未都說:“80年代初那會兒,小青年好不容易在單位裏分到一間房供結婚用,房子小,隻能買塑料貼麵 的組合式家具,貼滿一堵牆就相當牛啦。家裏傳下來的老家具,那些個破破爛爛的玩意兒,趁早扔,省得見了煩心。老輩了人舍不得扔,拆碎後紮成一捆往床底下一 塞。那時候根本沒人認識老家具的材質,就連許多文化人也光知道紅木,不知道黃花梨。舊貨店裏有啊,堆得小山樣高,你眼光好,就鑽進滿是灰塵的倉庫裏去挑 吧。店裏的老師傅也不一定搞得清,統稱硬木家具,幾十元一件。”

活著的黃花梨樹則遭遇大肆砍伐。1949年後,中國以黃花梨製成家具及工藝 擺件出口海外,創造外匯收入,民間消費幾乎為零。1958年“大躍進”中,“土法上馬”大煉鋼鐵是海南熱帶雨林的一場災難。黃花梨多生長於低海拔地區,燃 燒時火力旺盛,持續時間長,成為煉鋼時不可多得的好木柴。

中國人為什麽將黃花梨奉若神明?

●近三十年收藏熱再起,黃花梨被炒出了天價

在中國,黃花梨家具由寂寂無名到廣為人知,其中不得不提的一個人就是著名的文物收藏家和鑒賞家王世襄先生。

1985 年,香港三聯書店出版了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珍賞》,這是中國第一部係統介紹中國古典家具的大型圖書。此書一經問世,引發了搶購黃花梨家具的“八五狂 潮”。各地客商紛紛派人上島收購海南黃花梨,不僅將老木材搜羅一空,還將可以尋到的村前屋後的黃花梨樹砍光。接著就是拆房子,搜舊家具、舊農具,隻要與海 南黃花梨沾邊的東西,統統收入囊中。島內還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偷梁大王”,2003年2月3日,海口市永興鎮儒黃村一所用花梨木做房梁的老房子,一夜被 “偷梁大王”用兩根木柱頂住房梁的兩邊,然後偷去了房屋正中用花梨木做的主梁……

在最近20年裏,黃花梨、紫檀、烏木、鐵力、雞翅等硬木家 具的價格升了50至100倍,其中以黃花梨的漲幅最為驚人。鑒寶專家張德祥說:“70年代末,天津古玩市場上的黃花梨圈椅,論斤賣,跑舊貨的人還不肯收。 彎料不好出東西,他買去是改裝成新家具的。紅木太師椅、官帽椅倒相當走俏,但也論斤,60元一對。後來,大概是80年代初,北京市場上,京郊老鄉送上來的 黃花梨圈椅才賣600元一對。”但到了1990年代後期,能製作家具的黃花梨材料在16萬元/噸左右;2000年-2002年,海南黃花梨價格翻至800 萬元/噸。2010年,海南黃花梨最高價格已被炒至2000萬元/噸。

中國人為什麽將黃花梨奉若神明?

明 清家具的交易也成為古玩買賣中的重頭戲。1996年,一件清代黃花梨大座屏以包含傭金10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被美國一國家博物館購藏;2004年,清黃 花梨雕雲龍紋四件櫃拍出了1100萬元的高價,創當時國內古典家具拍賣最高價。2009年12月,明代宮廷禦製黃花梨交椅以7000萬元高價成交,創黃花 梨椅拍賣紀錄;2015年,“明十七世紀黃花梨圈椅一套四張”以968.5萬美元成交,買家為中國藏家。

“盛世古董,亂世黃金”,無論是為 標榜身份還是醉心於傳統文化,兜裏有錢的中國人興起了收藏熱。前些年出口創匯的黃花梨仿古家具也在市場價格的作用下,開始逐步向國內回流。馬未都說:“這 時的古董熱和王世襄先生那本書有很大關係,但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經濟因素。現在的黃花梨價格是被炒作出來的。要炒作,必須找一個數量合適的木種來炒,這個 木種既要有一定的量,又不能多。海南黃花梨剛好合適。”z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