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708)
2016 (1154)
2017 (680)
2018 (352)
2019 (290)
2021 (1)
2024 (2)
數百萬年前,中國湖北十堰地區還是一片湖泊,古人類也還沒能站立行走。隨著物轉星移,滄海桑田,地殼碰撞擠壓形成了山脈,汪洋湖泊變成了陸地,在風 化和雨水衝刷下,地麵表層礦物被衝進岩石的縫隙中,被岩脈基質包裹,逐漸形成了一種“形似鬆球,色近鬆綠”的寶石,世人名之“綠鬆石”。
中國古代,綠鬆石主要用於祀天祭神的禮器,同時還是無上王權的象征,位列“四大古玉”之尊。
在《舊約、出埃及記》中也有對綠鬆石的記述。古埃及國王把綠鬆石鑲嵌在王冠、頭飾、胸飾上,與太陽神等神靈一同護佑王權永固。
春秋戰國時期“越王勾踐劍” 劍格鑲有綠鬆石
傳說完璧歸趙的“和氏璧” 即由綠鬆石所製
春秋戰國至秦漢時代,對鬆石的運用更為廣泛,甚至用於對外邦交的國禮。公元四世紀,古印度法王達摩波羅為了答謝中國秦王苻堅大帝,特贈送一尊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鎏金的佛像上遍鑲綠鬆石,以示天上的神聖。
到了唐代,文成公文進藏時作為修習佛法的本尊,將這尊佛像帶到吐蕃,先後供奉於小昭寺、大昭寺,後世活佛高僧到拉薩必先朝拜。清代綠鬆石則被譽為“天國寶石”,列為皇室專用珠寶。
清代 銀拉絲工鑲鬆石手排
【萬發編輯轉帖】
以前西藏,尼泊爾也不錯,可惜現在假的多。